天天看小說

第47章 各有算計

抵達滹沱河北岸時,公孫瓚忽然命令大軍臨時在河畔紮下營盤,卻不急於渡河往南,這讓軍中不少將領覺得有些詫異。

起兵時,公孫瓚對麾下將士聲稱的是要與袁紹在冀州會盟,然後揮師西進討伐董賊,迎天子還都洛陽。

這個說法,聽上去很是理直氣壯。

不過,也就是聽一聽而已。誰要是真的相信了,那就有些圖樣圖森破。

這個亂哄哄的時代便是如此,行軍打仗之前必須尋找一個道貌岸然的理由,搶佔輿論和道義上的制高點,也就是所謂的“師出有名”,至於到最後是不是真的按照出師前的宣示口號打仗,那就沒有幾個人去追究和理論了。

公孫瓚之所以命令部隊停留於此,卻是他在昨日忽然接到了韓馥秘密派人送來的一封書信。

在信中,韓馥毫不隱晦地告訴公孫瓚關於袁紹派人前來勸自己讓賢的事情,然後以疑惑地口氣自問說道:“唉,冀州就這麼大,如今有兩隻猛虎前來,我到底該讓給誰呢?”

還好,韓馥沒有像劉和那樣說出“兩隻惡狗來搶食”這種欠揍的話,否則公孫瓚此時必然不會停下行軍的腳步,而很有可能會是怒火中燒的前往高邑“搶食”。

猛虎和惡狗,雖然都長著四條腿,可是顯然沒有可比性嘛。

公孫瓚不是沒腦子的赳赳武夫,作爲這個時期在大漢綜合實力排名前五位的軍閥之一,他準確地從韓馥這封信中嗅出了韓馥想要讓他嗅到的味道。

袁紹爲什麼不等自己南下便急著攻打韓馥?公孫瓚現在開始懷疑袁紹的用心。

如果真如韓馥所言,袁紹正在逼迫和利誘他讓出冀州,那麼此事一旦在公孫瓚率軍進入冀州之前完成,就等於是狠狠地擺了公孫瓚一道。

到時候,袁紹全盤接收了韓馥的地盤和兵馬,不僅實力大漲,而且還可以理直氣壯地對公孫瓚這樣說:哎呀,實在是不好意思啊,公孫將軍你的動作有些慢了,我本來一直在阜城等著你的,可是沒想到韓馥深明大義,哭著喊著的要把冀州讓給我,考慮到冀州百姓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這事往下多拖一天,百姓們就會多受一天的苦,所以我也就只好勉強接受韓馥的請求。額,咳咳……,這個……那個……,冀州現在已經歸我了,哥們你哪裡來的,還是回哪裡去好伐?

爲了不遭袁紹算計,所以公孫瓚果斷將大軍停在了滹沱河的北岸。

中軍大帳內,公孫瓚的首席謀士關靖咬牙切齒地說道:“將軍,既然袁紹到現在還沒有從韓馥手中將冀州騙走,那麼事情依然大有可爲!請您現在馬上派出使者前去質問袁紹,爲何不等咱們的軍馬抵達冀州便開始動手,如果袁紹找出這樣那樣的理由搪塞推諉,那就問他接下來準備怎麼辦!”

部將嚴綱說道:“大軍南下,豈可空手而歸!若是袁紹只顧著拿好處,我們也就不必顧忌當初的協議,到時候請將軍下令,末將願意率軍直撲袁紹老巢,奪下南皮,控制渤海!”

部將鄒丹也起身說道:“嚴都尉說的有理,我軍這次就算不與袁紹鬧翻,但等到韓馥退出冀州,遲早還是要成爲對手。有道是‘先下手爲強,後下手遭殃’,不管這次冀州之事如何解決,將軍都應萬分提防袁紹,切莫被他的花言巧語所矇蔽!”

隨軍同來,負責大軍糧草供應的公孫瓚義弟劉緯臺提議說道:“如今我軍挾大勝之威而來,那韓馥一定被嚇得心驚膽顫,不如派出一名使者前往高邑效袁紹之舉,逼迫韓馥。到時韓馥左右爲難,說不定會將冀州一分爲二,一半送給將軍,一半送給袁紹,這樣一來我們便可以兵不血刃地得了半個冀州,同時還避免了與袁紹直接開戰。

聽完衆人的意見和提議,公孫瓚皺眉沉吟片刻,然後說道:“方纔諸位所言皆有可取之處,本將這便給袁紹和韓馥分別書信一封,看看他們都做怎樣的反應!若是袁紹識相,他就乖乖約我同取冀州,若是他想獨吞,那就別怪我不客氣!若是韓馥識相,他就該約我和袁紹共商冀州之事,若是他想坐看我與袁紹二虎相爭然後得利,我便帶兵首先滅了他!”

“將軍所謀長遠周詳,吾等不如也!”

“是談是打,一切悉聽將軍吩咐!”

公孫瓚這邊於是定下對策,翌日派出三弟李移子帶著袁紹使者許攸前往阜城質問,同時又派出長史關靖前往高邑面見韓馥。

值得一提的是,爲了保證關靖和李移子在路上的安全,公孫瓚各自調派了一百名白馬義從隨行,而護衛關靖的騎兵頭目便是小將趙雲。

卻說袁紹這邊退回阜城之後,有些拿捏不準公孫瓚的意圖,便派出謀士逢紀向北而來,走到一個叫做臨平的地方時,正好遇到了南下的許攸和李移子。

許攸是袁紹派往令支忽悠公孫瓚的,這次算是完成了任務,成功將公孫瓚從幽州引到了冀州。可當公孫瓚大軍停在滹沱河以北時,他卻意識到出了變故,於是南下的路上便不著痕跡地從李移子的口裡套話。

以許攸的智謀想要從小販出身的李移子口中套話,實在容易不過。很快,他便知道了韓馥來信的內幕。

在半路上見到逢紀後,許攸與他交換了意見,然後建議逢紀繼續北上去見公孫瓚,先用言語將其穩住再說。逢紀覺得如今的形勢,暫時也沒有更好的花樣可耍,所以便聽從了許攸的意見。

李移子見到袁紹之後,將公孫瓚明顯帶著火氣的書信呈上,袁紹看罷之後半天沒有說話。

“劉家小兒實在可惡,生生壞了某的好事!”

突然,袁紹狠狠一拳砸在面前幾案之上,反倒是把李移子嚇了一跳。

“不知袁公所謂劉家小兒是何人?此人跟貴我兩軍約定之事又有什麼關係?”李移子有些不解地問道。

袁紹一時氣結,不好明說是劉和壞了他逼迫韓馥出讓冀州的計劃,含糊說道:“還請回復公孫將軍,韓馥老兒居心叵測,他所謂的讓出冀州於吾之事,實屬無稽之談,意圖便是挑唆貴我兩軍之間先起爭鬥,他好從中得利!如今既然貴軍已經逼近高邑,還請速速前來增援,合力驅離韓馥老兒!”

李移子倒也不傻,他記得公孫瓚臨行之前交待自己的事情,於是問道:“臨行之前,公孫將軍特意交待過鄙人,說聯合出兵之事沒有問題,只是等到將韓馥驅離冀州之後,貴軍和我軍如何相處?”

袁紹又是一陣無語。他當初只想著利用公孫瓚來幫自己壯聲勢,哪裡想過要給公孫瓚分果果?如今弄成了騎虎難下的局面,倒還真的沒有想好如何打發公孫瓚。

一旁的許攸插話說道:“如今韓馥在高邑至癭陶一帶陳兵數萬,薄落亭更有猛將張郃據守,此時便談論日後瓜分冀州之事,是否言之過早?”

袁紹立即點頭說道:“子遠先生所言極是,當今之計是如何打敗韓馥,其餘的事情等奪下高邑再說也不遲!”

李移子沒有得到袁紹準確的答覆,心裡有些不喜,嘴上卻說道:“既然袁公已有主意,鄙人這便回稟義兄。”

李移子離開之後,許攸對袁紹輕聲說道:“主公,那李移子本是商販出身,乃唯利是圖之輩,不妨賄其重金,讓他返回公孫瓚處之後替我們說話!”

袁紹便問:“如今局面僵持不下,除了動武之外,已無別的辦法,能讓這個李移子替我們說什麼呢?”

許攸回答說:“公孫瓚如今勢大,主公若是不能短期之內全盤接收韓馥的兵馬地盤,接下來便只能與公孫瓚在冀州展開爭奪。既然如此,何妨將眼光看向太行以西的幷州呢?主公可贈李移子重金,讓他唆使公孫瓚率軍來攻張郃和高邑,而我軍不妨直接向南先取清河和魏郡!”

“子遠的意思是我們將冀州北方的地盤讓給公孫瓚,讓其與韓馥在高邑至癭陶一帶對戰?”

“正是如此。如今形勢已變,主公切莫猶豫,當斷則斷。卑職以爲主公不妨暫時答應將冀州北部的河間、中山和渤海以及安平郡讓給公孫瓚,我們則去奪取防守薄弱的清河、趙國和魏郡等地,等到拿下魏郡之後,主公便可以派一支大軍從壺關進入局勢混亂的幷州,趁著董賊如今無力北顧、張楊龜縮河內至上黨之際,一舉控制幷州的大部!”

袁紹擰眉,捋著頜下鬍鬚,仔細琢磨著許攸的這番話。

許攸作爲三國時期一流的謀士,向袁紹提出的這個戰略規劃無疑是可取的。他看似在勸說袁紹對公孫瓚做出讓步,實際上卻是將冀州難啃的骨頭丟給了公孫瓚。

如果公孫瓚經過一番苦戰奪下冀州北部韓馥佔據的地盤,他在一段時間內也將無力繼續南下;如果公孫瓚受到韓馥的拼死抵抗而兵敗退回幽州,袁紹則正好趁機從冀州南部往北攻擊茍延殘喘的韓馥,然後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許攸的計策,概括起來就是八個字:避實就虛,以退爲進。

“子遠,只怕我將河間、中山、渤海以及安平郡都讓給公孫瓚,依然填不滿他的欲壑啊。”

“主公勿憂,到時候公孫瓚只怕連這些地方都吃不下去,幽州劉伯安豈會坐視公孫瓚繼續坐大?”

“唔,如此看來,子遠所謀確實長遠,可依此計而行!”

隨即,袁紹贈給李移子數車財貨,然後聲言自己願意與公孫瓚共享冀州,爲了避免雙方今後產生誤會,他將立即率軍南下清河,將冀州治所高邑和重鎮癭陶拱手讓出。

李移子乃一屆鼠目寸光之輩,哪裡看得出袁紹的打算,於是開開心心地接受了袁紹的賄賂,然後返回滹沱河向公孫瓚報告。

PS:週末了,祝書友們快樂開心哈!

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196章 大胸懷第274章 變生聖水河第280章 東海水晶第242章 又見鮮于輔第227章 倒黴的文丑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356章 鮮卑夜循逃第76章 分席議事第164章 不得安寧第220章 馬踏南匈奴第295章 密會居庸關(下)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300章 如此最好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115章 貪婪是種病第84章 走馬上任第299章 香餑餑第19章 見財眼開第222章 兩隻土鱉戲老曹第503章 王佐自辭第197章 當仁不讓第347章 再見重騎兵!第110章 擱得慌,麻痹第204章 環環相扣(下)第96章 誰是孫禮第307章 鮮于輔的小算盤第491章 神醫與醫聖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394章 各說各話第333章 鮮卑南下,公子出巡第357章 讓袁紹放點血第40章 雞飛狗跳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454章 天子還都第225章 馬城在望第526章 三韓來人第92章 送顆人頭去馬城第321章 鬥嘴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341章 默契第170章 戰爭沒有如果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第393章 虓虎的野望(下)第372章 狗急跳牆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第157章 後怕第67章 都什麼態度第32章 陰險的劉公子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77章 謀定第414章 馬騰的顯擺第159章 高手對決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65章 北地之危第483章 賈詡的提醒第4章 超級驚喜第517章 首屆農博會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56章 苦肉離間計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462章 接見第152章 強硬第524章 大將軍的手段第217章 徐晃出谷第458章 暗中交換第224章 徐晃對郝昭第278章 有些事,做都做了第155章 驃騎忽至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207章 人才大豐收第484章 買一送倆第183章 巧取潼關第118章 自作自受第242章 又見鮮于輔第526章 三韓來人第96章 誰是孫禮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118章 自作自受第172章 遲來的任命第339章 迴歸第282章 完婚第122章 軍閥之心第142章 警告第27章 當頭痛擊第204章 環環相扣(下)第169章 勇不可擋第268章 海陽水師第375章 亂世人心第139章 罵個狗血淋頭!第65章 北地之危第113章 焦急等待第531章 堂皇向南第65章 北地之危第284章 放風箏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219章 入晉第一戰
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196章 大胸懷第274章 變生聖水河第280章 東海水晶第242章 又見鮮于輔第227章 倒黴的文丑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356章 鮮卑夜循逃第76章 分席議事第164章 不得安寧第220章 馬踏南匈奴第295章 密會居庸關(下)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300章 如此最好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115章 貪婪是種病第84章 走馬上任第299章 香餑餑第19章 見財眼開第222章 兩隻土鱉戲老曹第503章 王佐自辭第197章 當仁不讓第347章 再見重騎兵!第110章 擱得慌,麻痹第204章 環環相扣(下)第96章 誰是孫禮第307章 鮮于輔的小算盤第491章 神醫與醫聖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394章 各說各話第333章 鮮卑南下,公子出巡第357章 讓袁紹放點血第40章 雞飛狗跳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454章 天子還都第225章 馬城在望第526章 三韓來人第92章 送顆人頭去馬城第321章 鬥嘴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341章 默契第170章 戰爭沒有如果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第393章 虓虎的野望(下)第372章 狗急跳牆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第157章 後怕第67章 都什麼態度第32章 陰險的劉公子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77章 謀定第414章 馬騰的顯擺第159章 高手對決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65章 北地之危第483章 賈詡的提醒第4章 超級驚喜第517章 首屆農博會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56章 苦肉離間計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462章 接見第152章 強硬第524章 大將軍的手段第217章 徐晃出谷第458章 暗中交換第224章 徐晃對郝昭第278章 有些事,做都做了第155章 驃騎忽至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207章 人才大豐收第484章 買一送倆第183章 巧取潼關第118章 自作自受第242章 又見鮮于輔第526章 三韓來人第96章 誰是孫禮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118章 自作自受第172章 遲來的任命第339章 迴歸第282章 完婚第122章 軍閥之心第142章 警告第27章 當頭痛擊第204章 環環相扣(下)第169章 勇不可擋第268章 海陽水師第375章 亂世人心第139章 罵個狗血淋頭!第65章 北地之危第113章 焦急等待第531章 堂皇向南第65章 北地之危第284章 放風箏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219章 入晉第一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襄县| 司法| 康定县| 南木林县| 南乐县| 凌云县| 河曲县| 麦盖提县| 景洪市| 大宁县| 麻栗坡县| 石渠县| 漠河县| 平塘县| 洛浦县| 新兴县| 阜城县| 芒康县| 平度市| 伊宁市| 鄂托克旗| 荃湾区| 公主岭市| 卓尼县| 宁德市| 苍溪县| 武陟县| 芮城县| 新营市| 德钦县| 临沭县| 清新县| 绩溪县| 崇礼县| 上饶市| 福泉市| 图片| 东乌珠穆沁旗| 璧山县| 丹巴县| 青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