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5章 亂世人心

雖然已是初春時節(jié),但大漢的東北依然寒冷依舊,不見冰雪消融,還是一片令人心煩意亂的蒼白。

襄平城內(nèi),昔日的遼東侯、平州牧公孫度如坐鍼氈,早已沒有了以往的頤指氣使和跋扈驕橫。自從他在醫(yī)巫閭防線被徐晃狠狠地算計了一把之後,公孫度再也無心正面硬扛幽州騎兵的襲擾和攻擊,只得將主力部隊全都撤收到襄平附近,依託大遼水和襄平城構(gòu)築防線,做最後的抵抗。

在公孫度的挑唆和引誘之下,遼東鮮卑人和高句麗人都已經(jīng)進入原本屬於大漢的疆域之內(nèi),一方在大遼水以西肆虐,另一方則在沓氏城外安營紮寨,看上去似乎已經(jīng)替公孫度阻擋了度遼軍的東西兩路夾擊。

度遼軍主將鮮于銀親率一萬五千步兵從沓氏城的海岸登陸遼東半島之後,在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內(nèi),以雷霆之勢橫掃了沓氏、平郭、汶縣、安市和新昌五座城池,距離遼東治所襄平不足百里。爲了後方糧道的安全,鮮于銀按照李儒的建議,在沓氏城內(nèi)留下了三千士兵,以防萬一。鮮于銀當(dāng)初留下這三千步兵的目的,本來是要防範與沓氏城隔海而望的樂浪郡和東萊郡出兵,結(jié)果最先等來的卻不是公孫度的部下,而是順著馬訾水一路前來的高句麗人!

樂浪郡位於三韓半島的西北角,北面與高句麗相連,只有西北方向上緊貼海岸線的數(shù)十里與遼東半島相連,如今高句麗人沿著馬訾水出兵,一下子便將樂浪郡與遼東郡的陸上通道切斷,而樂浪郡實際上已經(jīng)成爲一塊脫離了大漢疆域的海外飛地。

也就是說,不管這次高句麗人是否能幫公孫度將鮮于銀率領(lǐng)的度遼軍主力從遼東打回遼西。原本屬於大漢的樂浪郡也會被早就眼饞多年的高句麗人蠶食吞併,而高句麗人一旦得到樂浪郡,就可以繼續(xù)三韓半島的東南方向擴張,甚至將馬韓、辰韓和弁韓逐一吞併。假以時日,等到高句麗人完全佔據(jù)了三韓半島。胃口大漲的他們會不會掉過頭來將目光對準整個幽州,甚至是,一海之隔的青州?

不過,高句麗人雖然野心勃勃,但他們卻遇到了一個胃口更大的傢伙。早在數(shù)年之前,劉和便制定了大東北計劃。而盤踞在幽州東北方向的高句麗人更是被劉和列在打擊名單的第一位!

沿著馬訾水一路通行無阻的高句麗人,抵達沓氏城時,遇到了令他們終生難忘的抵抗。三千留守沓氏的度遼軍將士雖然人數(shù)不多,但藉助於城池堅固和城內(nèi)軍民同心,面對近萬高句麗士兵的圍攻,無人退縮畏懼。硬是將入侵的外寇打得擡不起頭來。

留守沓氏城的頭領(lǐng)名叫陳容,便是前段時間隻身前往鄴城面見袁紹,將名士臧洪從鄴城營救出來的那位義士。劉和覺得陳容此人有勇有謀,又是忠義之輩,所以等陳容完成了營救臧洪的任務(wù)之後,便有意栽培於他,將陳容派往度遼軍中。讓陳容作爲鮮于銀的幕僚贊畫。

鮮于銀對於劉和委派或是推薦來的人,從來都是重用有加,之前的李儒和徐晃,沒有一個是庸才,所以這次陳容一到軍中,鮮于銀便將大軍的後勤軍需之事全都託付給了陳容。大軍從沓氏沿岸登陸之後,沓氏城便是度遼軍在遼東半島的轉(zhuǎn)進基地,所以陳容義不容辭地留在沓氏城內(nèi),替鮮于銀看守城池。

在李儒和郭嘉聯(lián)手製定的攻遼作戰(zhàn)方案之中,沓氏城絕不容失。因爲此城不僅是度遼軍在戰(zhàn)事不利時撤退的中轉(zhuǎn)站,更是後續(xù)兵力和物資轉(zhuǎn)運的據(jù)點,一旦落入敵兵之手,後果不堪想象。

陳容非常清楚沓氏城的重要性,所以等鮮于銀率領(lǐng)主力部隊離開之後。一點也不敢馬虎大意,他首先派出士兵在沓氏城和附近村鎮(zhèn)之中張貼安民告示,言明度遼軍登陸遼東不是入侵,而是討逆,這樣就能夠佔據(jù)大義名分。接著,陳容又在沓氏城內(nèi)整肅軍紀,將幾個違法亂紀的士兵抓出來當(dāng)衆(zhòng)處決,這樣一來,沓氏附近幾十裡的百姓都相信了陳容的安民告示,不再擔(dān)心和害怕,也沒有出現(xiàn)大規(guī)模的逃亡遷徙。

安撫了民心之後,陳容立即在沓氏城附近徵召青壯勞力加固城防,他也不讓這些百姓白白做工,而是用當(dāng)初攻下沓氏城之後收繳來的銀錢糧食作爲報酬,因此百姓們都樂意爲他出力,結(jié)果在短短的三個月時間之內(nèi)便將沓氏城加固了一遍,城牆更是被拔高了七尺有餘。

在加固城牆的同時,陳容還抽空在沓氏城靠海的地方修建了一串簡易的烽火報警臺,讓沓氏城周圍的百姓充當(dāng)耳目,一旦發(fā)現(xiàn)大規(guī)模的軍隊逼近時,便點燃烽火向沓氏城報訊。

當(dāng)高句麗人距離沓氏城還有近百里路程時,陳容便接到了警訊,他立即派出斥候出城偵察,同時做好迎敵的準備。

出城的斥候在一日之後發(fā)現(xiàn)了身著獸皮,手持各種奇怪武器的高句麗士兵,他們此前未曾見過高句麗人,也沒有想到會在遼東半島最南端遇到高句麗人,所以趕緊返回城內(nèi)向陳容進行報告。

當(dāng)陳容得知沓氏東北五十里外發(fā)現(xiàn)了一支外貌服飾明顯不像遼東公孫度麾下士兵的部隊之後,不敢有絲毫馬虎大意,他派出士兵將沓氏城外的百姓全部遷入城內(nèi),然後又將城中關(guān)押的數(shù)百降兵釋放出來,組織軍民一起抗擊這支來歷不明的外族入侵之?dāng)场?

在亂世之中,人們最渴望的是能有一片安全的棲身之地,而陳容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所以他盡力將沓氏城經(jīng)營的固若金湯,就是想要最大程度地利用軍心民意,調(diào)動一切可以調(diào)動的力量,守住孤懸在遼東半島最南端的沓氏城。

當(dāng)兇殘的高句麗人抵達沓氏城下時,陳容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派上了用場,面對一波一波涌到城下的高句麗蠻子,守城的軍民用刀槍、箭矢、檑木、滾石、糞汁、火油奮起還擊,直打得高句麗人哭爹喊娘,損失慘重。

高句麗人連續(xù)攻城數(shù)日無果,於是離開沓氏城,準備轉(zhuǎn)頭向平郭方向進軍。平郭城距離沓氏城有兩百多裡,沿途多是山路阻隔,因此阻礙大軍行進的速度,沒有十天半個月,高句麗人也是無法抵達那裡。陳容見高句麗人撤走的方向是西北,心中大感不妙,於是趕緊派出小股部隊乘船繞著海岸線行駛,比高句麗人快了四天時間抵達平郭城。

平郭城此時並無駐軍,只有鮮于銀離開之前臨時委任的一些官吏在管理城內(nèi)的百姓,所以當(dāng)?shù)匕傩盏弥呔潲惾艘u來的消息之後,都是心驚膽寒,人們紛紛帶上值錢的家當(dāng),一羣一羣地向著汶縣逃難。

因爲人心不穩(wěn),臨時得到任命的平郭縣令也是毫無辦法,他在猶豫再三之後,只能跟隨在前來報訊的度遼軍士兵身後,上船之後沿著海岸線向汶縣方向行駛。

當(dāng)大量逃難的百姓從平郭方向涌到汶縣之後,這裡的百姓也跟著慌亂起來,不過因爲人們還沒有收到高句麗人佔領(lǐng)平郭縣的消息,所以許多人還是抱著僥倖的心思逗留在汶縣境內(nèi),沒有立即動身向著安市方向逃離。

走海路接近汶縣的小隊官兵已經(jīng)十分接近遼東水師活動的地方,他們趁著夜色上岸之後,沒有在汶縣逗留,而是直接趕往新昌城向主將鮮于銀報訊。等到這支小隊抵達新昌時,高句麗人已經(jīng)將平郭一帶禍害的差不多了。雖然平郭百姓大多數(shù)已經(jīng)逃走,但他們留下來的一些東西依然讓高句麗人紅了眼睛,恨不得將平郭百姓留下來的各種傢什全都搬回國內(nèi)城去。因爲在平郭附近收穫頗豐,所以高句麗人對於進攻汶縣更加積極,不久之後便趕了上來。

汶縣城內(nèi)擠成一團的百姓聽說高句麗人來了,趕緊向著安市方向逃離,汶縣遂成空城,於是再次讓高句麗人撿了便宜。

不過,高句麗人的好運氣,到了汶縣之後也就用盡了。

因爲,接到警訊的鮮于銀親自帶著五千步兵從新昌殺過來了!

雖然新昌城面臨著來自襄平的威脅,但鮮于銀和李儒卻也知道後路糧道上出現(xiàn)高句麗人意味著什麼,如果不把這羣膽大妄爲的蠻子攆下大海,東路軍就要面臨腹背受敵的危險。

當(dāng)鮮于銀率領(lǐng)五千步兵趕至安市時,正好看見從南面來的百姓驚慌失措地涌進城內(nèi),他也沒有爲難這些可憐的百姓,而是立即出面安撫百姓,防止哄搶破壞的事情發(fā)生。

經(jīng)過幾日的安撫,從平郭、汶縣逃過來的百姓被鮮于銀穩(wěn)定下來,因爲有五千步兵給人們壯膽,於是紛紛表示支持鮮于銀與高句麗人進行決戰(zhàn),將這羣東北叢林裡面的蠻子解決掉。

看著前幾天還軟弱如同羊羔的百姓,鮮于銀的心中有些無奈和悲哀,這些遼東百姓如今早已失去了大漢百姓的那種自信和強橫,竟然連小小一個高句麗都懼怕如斯,也不知道公孫度統(tǒng)治遼東的這十多年來都做了些什麼。

鮮于銀心中儘管有些不痛快,但他爲了攻遼大計,還是很快想出了對付這些高句麗蠻子的對策。

PS:感謝書友“思君雨”的打賞。9

第135章 旁觀者清第535章 開戰(zhàn)之前(上)第453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136章 分官咯第382章 兩塊老薑都很辣第169章 勇不可擋第91章 三殺令第285章 無聊的夜襲第102章 三進三出(中)第284章 放風(fēng)箏第396章 徐州多才俊第514章 郭賈合謀第334章 美味小點心第421章 潛伏的細作第479章 作死第150章 緊急回援第447章 長安又亂(中)第202章 環(huán)環(huán)相扣(上)第426章 白撿三千兵馬第450章 分歧與合作第376章 破廟書聲第311章 經(jīng)典戰(zhàn)例第402章 中庸劉表第77章 謀定第271章 後花園第336章 軻比能的圖謀第191章 激戰(zhàn)長安(上)第192章 激戰(zhàn)長安(中)第289章 委任第420章 困獸猶鬥第519章 北方錢行(上)第377章 春將近第6章 組團忽悠第261章 獅子大張口第126章 吃火鍋,過年第192章 激戰(zhàn)長安(中)第254章 送禮第293章 密會居庸關(guān)(上)第239章 奠基典禮第491章 神醫(yī)與醫(yī)聖第356章 鮮卑夜循逃第373章 後援趕至第353章 子龍會意第6章 組團忽悠第1章 猥瑣大公子第212章 較量開始第139章 罵個狗血淋頭!第314章 戰(zhàn)雲(yún)密佈第82章 沙場秋點兵第12章 欲擒故縱第247章 北訪(中)第189章 說服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322章 攻!守!第313章 窩裡鬥,何時休?第280章 東海水晶第349章 隱真示假第124章 慎重第2章 夜幕殺機第240章 盧植大事不糊塗第444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fēng)而去第486章 醫(yī)聖仁心第217章 徐晃出谷第12章 欲擒故縱第309章 心有猛虎第299章 香餑餑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10章 豈能無信第90章 發(fā)狠第524章 大將軍的手段第425章 東西呼應(yīng)第354章 堂堂正正一戰(zhàn)第404章 誰是贏家(中)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201章 互助社第45章 翻臉如翻書第522章 赤子之心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127章 暗中坐大第402章 中庸劉表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203章 環(huán)環(huán)相扣(中)第15章 屈家塢堡第78章 先天不足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309章 心有猛虎第336章 軻比能的圖謀第248章 北訪(下)第211章 精密的佈局第10章 豈能無信第524章 大將軍的手段第274章 變生聖水河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第215章 抓幾個蟊賊玩玩第5章 巧舌如簧第255章 公孫氏落幕(上)第528章 安置黑山軍
第135章 旁觀者清第535章 開戰(zhàn)之前(上)第453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136章 分官咯第382章 兩塊老薑都很辣第169章 勇不可擋第91章 三殺令第285章 無聊的夜襲第102章 三進三出(中)第284章 放風(fēng)箏第396章 徐州多才俊第514章 郭賈合謀第334章 美味小點心第421章 潛伏的細作第479章 作死第150章 緊急回援第447章 長安又亂(中)第202章 環(huán)環(huán)相扣(上)第426章 白撿三千兵馬第450章 分歧與合作第376章 破廟書聲第311章 經(jīng)典戰(zhàn)例第402章 中庸劉表第77章 謀定第271章 後花園第336章 軻比能的圖謀第191章 激戰(zhàn)長安(上)第192章 激戰(zhàn)長安(中)第289章 委任第420章 困獸猶鬥第519章 北方錢行(上)第377章 春將近第6章 組團忽悠第261章 獅子大張口第126章 吃火鍋,過年第192章 激戰(zhàn)長安(中)第254章 送禮第293章 密會居庸關(guān)(上)第239章 奠基典禮第491章 神醫(yī)與醫(yī)聖第356章 鮮卑夜循逃第373章 後援趕至第353章 子龍會意第6章 組團忽悠第1章 猥瑣大公子第212章 較量開始第139章 罵個狗血淋頭!第314章 戰(zhàn)雲(yún)密佈第82章 沙場秋點兵第12章 欲擒故縱第247章 北訪(中)第189章 說服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322章 攻!守!第313章 窩裡鬥,何時休?第280章 東海水晶第349章 隱真示假第124章 慎重第2章 夜幕殺機第240章 盧植大事不糊塗第444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fēng)而去第486章 醫(yī)聖仁心第217章 徐晃出谷第12章 欲擒故縱第309章 心有猛虎第299章 香餑餑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10章 豈能無信第90章 發(fā)狠第524章 大將軍的手段第425章 東西呼應(yīng)第354章 堂堂正正一戰(zhàn)第404章 誰是贏家(中)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201章 互助社第45章 翻臉如翻書第522章 赤子之心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127章 暗中坐大第402章 中庸劉表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203章 環(huán)環(huán)相扣(中)第15章 屈家塢堡第78章 先天不足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309章 心有猛虎第336章 軻比能的圖謀第248章 北訪(下)第211章 精密的佈局第10章 豈能無信第524章 大將軍的手段第274章 變生聖水河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第215章 抓幾個蟊賊玩玩第5章 巧舌如簧第255章 公孫氏落幕(上)第528章 安置黑山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岭县| 平凉市| 盖州市| 旬阳县| 廊坊市| 高台县| 玛沁县| 北碚区| 肇庆市| 巴塘县| 祁东县| 巴彦淖尔市| 桐梓县| 呼玛县| 靖边县| 普宁市| 江都市| 当阳市| 青龙| 新干县| 陇南市| 东阳市| 宝山区| 松滋市| 隆回县| 北流市| 万盛区| 枣阳市| 长汀县| 二连浩特市| 宿州市| 汤阴县| 安丘市| 舟曲县| 金坛市| 佛坪县| 闵行区| 奉化市| 横山县| 峨山| 浦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