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2章 軍閥之心

劉和在馬城陪著老爹呆了四天,直到等到被夏侯蘭和馬臺替換回來的魏攸,劉虞這才準備離開。

魏攸,字良平,右北平人,是劉虞帳前東曹掾,曾經力勸劉虞不要對公孫瓚動武,認爲公孫瓚尚有利用價值,在劉虞帳前幕僚當中,還算有些軍事頭腦。

這次軻比能來犯幽州,劉虞麾下可用的將領捉襟見肘,危急關頭,只好命令魏攸率領一萬兵馬入住高柳,要求他堅守不出,莫要出城與鮮卑人作戰。現在看來,魏攸還算稱職,一直很好地貫徹了劉虞的意思,不僅守住了高柳,而且麾下一萬士兵人心穩定,沒有異變。

當然了,高柳一萬守軍能夠如此輕鬆,也是託了北線趙雲、夏侯蘭、鮮于輔等人的光,若不是這些將領奮勇作戰,死死頂住了鮮卑人南下的腳步,估計魏攸現在也不好受。

魏攸返回馬城時,帶回來兩千兵馬,使得馬城原本稍顯薄弱的兵力得到了補充和加強。如此算來,高柳駐兵八千,馬城駐兵七千,寧城駐兵六千,廣寧駐兵五千,合計爲兩萬六千人。

劉虞當初南下冀州時,率領了三萬兵馬,這兩個多月來總共折損四千餘人,前後殲敵累計七千餘人,俘虜五千餘口,可謂損失輕微,戰果輝煌!

大概數字統計出來之後,劉虞看了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他實在無法想象這次的戰事怎麼進行的如此順利,不僅讓軻比能大敗而退,同時還趕跑了閻柔,將幽州西北部處於外長城至內長城之間的兩郡之地徹底奪了回來!

所謂的外長城,便是西起高柳,經馬城、寧城,然後接連白山的外圍長城;內長城則是從涿郡西北閻鄉開始,經五阮關過淶水,再過灅水,然後連接軍都山的先秦燕國時代就開始修築的長城。

外長城與內長城之間便是代郡和上谷郡,這兩郡也是迄今爲止從未被公孫瓚的兵馬染指過的地方。守住了這兩郡,劉虞等於擁有了一塊穩定的根據地,其戰略意義非同尋常。這也正是劉虞親率大軍駐守馬城,拼死抵禦鮮卑人入侵幽州的根本原因。

魏攸返回馬城之後,見到了從未謀面的大公子,也見到了兩個多月沒照面的鮮于輔和公孫紀,當然還有前段時間一起在馬城吃過苦的老夥計程緒。

等候魏攸回來的這四天裡,劉和除了吃飯和睡覺,其餘時間都陪在老爹的身邊,他將自己關於幽州的看法,關於如何整治軍隊,如何發展農業生產,如何開展邊境商貿,如何招攬人才,如何興辦教育等等諸多的想法和考慮都與劉虞做了交流和探討。

劉虞多數時候都是笑意盈盈地聽著兒子在那眉飛色舞地講述,有的時候覺得太過匪夷所思和離經叛道,則會出語提醒和駁斥幾句,但總體而言,他對於兒子能有這樣全面長遠的思考和謀劃,還是很高興和歡喜的。

年少輕狂,自以爲是的毛病,絕大多數的年輕人都容易犯,但劉虞認爲自己的兒子顯然不能歸於此類。僅從兒子在冀州時的作爲,在返回薊城後的作爲,以及在來馬城路途中的隨機應變,足以證明他是真的胸有經緯天地的才幹,而非紙上談兵、坐而空談的年輕人。

因爲對於兒子的認識不斷全面和深刻,所以劉虞對劉和提出的幾條意見都認真採納,有的甚至立即付諸於行動。

首先,劉虞向朝廷起草了一封長長的奏章,其中濃墨重彩地講述了此次對抗鮮卑入侵的大捷,然後違心地稱頌了董太師在長安的作爲,請朝廷加封董卓爲大將軍;接著又向朝廷建議加封冀州牧韓馥爲安北將軍,表韓馥麾下將領張郃爲建忠將軍;表奮武將軍公孫瓚爲青州牧,加封平東將軍;表渤海太守袁紹爲幷州牧,加封安西將軍;最後,請朝廷加封侍中劉和爲護烏桓校尉,加封廣陽人閻柔爲護烏桓司馬。

整篇奏章之中,劉虞並未提到自己,非常自謙。但是,這封寫給朝廷的奏章,必然是要先經董卓過目的。劉虞違心的稱頌了董卓,還請朝廷加封董卓爲大將軍,這可是非常難得的讓步。董卓怒殺前太傅袁隗之後,爲何要將這個職務分給遠在幽州的劉虞?還不是爲了堵住天下悠悠衆口,安撫士人集團。

太傅之位,僅在太師一人之下。董卓逼著小皇帝加封自己爲太師的時候,吃相有些難看,所以就讓皇帝同時封劉虞爲太傅,當時就料定劉虞不可能真的來長安,最多也就是得個虛名。如今劉虞讓他加封大將軍,董卓是不是也得投桃報李,回報給劉虞一點啥呢?

當然了,董卓對於大將軍這個職務或許不放在眼裡,如今他手握二十多萬西涼兵,控制著小皇帝和朝中一羣老臣,盤踞在長安一帶逍遙快活,實際上跟自己當皇帝沒啥兩樣。

不過,從名聲上來講,太傅劉虞請朝廷加封他爲統領天下兵馬的大將軍,似乎聽起來很不錯的樣子?

信都會盟的時候,劉和與公孫瓚、袁紹和韓馥都有約定,由自己父親出面幫他們向朝廷討官,而他們則一起上表朝廷爲劉虞請封驃騎大將軍之職,這是一筆大家都有好處的買賣,如今劉虞又向董卓示好,只要劉和再派人在長安活動活動,基本上就可以實現了。

王越當時在冀州與劉和分開,急著返回長安,其實就是向司徒王允彙報此事,好讓王允等忠於漢室的老臣提前知道,免得到時候跳出來出言阻擾。

以劉和的分析,父親劉虞被加封驃騎大將軍的可能性很大,要是董卓不同意,到時候就別怪自己拿出殺手鐗來。倒是加封袁紹爲幷州牧和安西將軍的事情,問題比較嚴重,畢竟當初朝廷曾封董卓爲幷州牧,而幷州又是距離長安最近的地方,實在比較敏感。

不過事到如今,也管不了那麼多。只要能讓老爹順利加封驃騎大將軍之職,今後劉虞就有了開府建衙,任命手下官員職務的權力,相當於是在黃河以北另立中央,與董卓成爲旗鼓相當的頂級大佬。

劉虞現在,最大的優勢就是佔據著皇室宗正的名頭,就算他在黃河以北開府建衙,私授官職,天下人也不會有太多的負面評論。到時候,只要派人四處散佈劉虞這麼做是得了皇帝的密旨,絕對可以得到許多擁護漢室的士人支持。

只要劉虞頭上戴起“驃騎大將軍”這頂超級大帽子,劉和今後就有許多的事情可以從容佈局實施,不必擔心惹人非議,遭受來自各方面的阻擾和壓力。

除了這封信,劉虞還給倒黴的閻柔也寫了一封信,盛讚了閻柔這次共同抵抗軻比能的做法,告訴閻柔已經向朝廷上表了,今後烏桓司馬的官職肯定歸他所有,別人想搶也搶不走。不過呢,劉虞也提醒閻柔,今後未曾收到命令時,不得私自率兵越過白山,否則便以謀逆造反論處!

劉和建議父親在全州發佈公文,褒揚這次犧牲的士卒,向他們的家人發放一些撫卹,同時在軍都山南麓風景秀麗之地修建一處陣亡將士墓地,將犧牲士卒的屍骨運回去統一安葬。

劉和又建議父親返回薊城之後,號召全州百姓利用冬日枯水季節抓緊時間開墾新田新地,興修蓄水池沼和灌溉水渠,栽種護土的樹林。

劉和還建議父親繼續向天下各州發佈《納賢告示》,廣泛招攬各地人才前來幽州做事,同時讓各縣推薦具備特殊本領的各類人才,到時候全都送到護烏桓校尉府中來,劉和將有重要的用途。

對於兒子的這些建議或者請求,劉虞基本上都點頭答應。他想到兒子今後要代替自己鎮守邊塞,對於這些並不過分的要求,還有什麼理由拒絕呢?

父子一起商量著忙完了這些事情,便到了分別的時候。

這次鮮于輔率領兩千騎兵親自護送劉虞返回薊城,功曹從事公孫紀隨行,魏攸暫時代替鮮于輔繼續留守馬城,程緒則前往寧城協助趙雲。

李嚴雖然不在劉和身邊,但他已經安排民夫轉運一批牀弩和大量的秘密武器前往寧城、馬城,有了這些防守武器,從此廣寧、寧城和馬城相互可以護衛支援,鮮卑人再想來鬧事,只會受到更加無情的猛烈打擊。

看著老爹乘坐的軒車漸漸遠去,佇立城頭的劉和竟然有了幾絲淡淡的不捨之情。雖然相處時短,但劉和從這幾日老爹眼神中流露出來的深情,明顯可以感受到一種父親對於兒子的疼愛和呵護。

哪怕是兩世爲人,相隔千年,劉和也覺得父子之情沒有任何不同,一樣值得好好的珍惜,好好的維持。

劉和手中緊握著可以調動指揮三萬大軍的兵符印信,心裡默默對著遠去的劉虞說道:老爹放心,只要有我在,漢末最大的軍閥就一定非你莫屬!

坐在馬車裡的劉虞,忽然心煩意亂,似乎有種被人惦記上了的感覺。他卻不知,自己本來是想做大漢忠良,可好兒子竟然盤算著讓他做那手握百萬兵馬的大軍閥!

只是,大忠良與大軍閥,真的就不能同時兼得麼?

第251章 興族方略第59章 嫌隙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491章 神醫與醫聖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79章 這是要弄啥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237章 馬城二三事第173章 董賊死,岳父危第178章 抽自己幾嘴巴第137章 遼東行第246章 北訪(上)第363章 再建一城第345章 合圍第453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54章 送禮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248章 北訪(下)第442章 滿盤皆輸(中)第65章 北地之危第539章 政教合體第140章 有完沒完?第129章 本領恐慌第239章 奠基典禮第226章 形勢緊迫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500章 幷州爺們,雄起!第338章 狂飆四零零章 單福之能第302章 添油加火第3章 猛人出現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100章 低調出場第536章 開戰之前(下)第487章 奇怪的病人第96章 誰是孫禮第173章 董賊死,岳父危第414章 馬騰的顯擺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51章 牛皮吹的很大第251章 興族方略第449章 袁紹出手第163章 惱羞成怒第163章 惱羞成怒第232章 請鱉入甕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29章 坐地分贓第318章 三人成虎第438章 噩耗不斷第19章 見財眼開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405章 誰是贏家(下)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235章 初冬夜談(中)第406章 虎癡許褚第359章 喜當爹第390章 折服(上)第489章 英雄與劊子手第236章 初冬夜談(下)第245章 固若金湯第200章 年關近,糧荒起第177章 虓虎攪局第133章 大練兵(下)第254章 送禮第71章 各種黑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247章 北訪(中)第340章 澆水築冰城第470章 過街老鼠(中)第219章 入晉第一戰第386章 河東危急第257章 勢在必得大東北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216章 兵臨白波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36章 血染丹水第321章 鬥嘴第497章 耳目一新(上)第220章 馬踏南匈奴第123章 大掃除第127章 暗中坐大第320章 封城第470章 過街老鼠(中)第430章 捷報傳來第221章 虛晃一槍第334章 美味小點心第129章 本領恐慌第486章 醫聖仁心第346章 分進合擊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424章 故弄玄虛第172章 遲來的任命第325章 長長的名單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180章 瞧咱的肱二頭肌第98章 重任第509章 隱謀第153章 小城匿大軍第279章 二舅哥來了
第251章 興族方略第59章 嫌隙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491章 神醫與醫聖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79章 這是要弄啥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237章 馬城二三事第173章 董賊死,岳父危第178章 抽自己幾嘴巴第137章 遼東行第246章 北訪(上)第363章 再建一城第345章 合圍第453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54章 送禮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248章 北訪(下)第442章 滿盤皆輸(中)第65章 北地之危第539章 政教合體第140章 有完沒完?第129章 本領恐慌第239章 奠基典禮第226章 形勢緊迫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500章 幷州爺們,雄起!第338章 狂飆四零零章 單福之能第302章 添油加火第3章 猛人出現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100章 低調出場第536章 開戰之前(下)第487章 奇怪的病人第96章 誰是孫禮第173章 董賊死,岳父危第414章 馬騰的顯擺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51章 牛皮吹的很大第251章 興族方略第449章 袁紹出手第163章 惱羞成怒第163章 惱羞成怒第232章 請鱉入甕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29章 坐地分贓第318章 三人成虎第438章 噩耗不斷第19章 見財眼開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405章 誰是贏家(下)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235章 初冬夜談(中)第406章 虎癡許褚第359章 喜當爹第390章 折服(上)第489章 英雄與劊子手第236章 初冬夜談(下)第245章 固若金湯第200章 年關近,糧荒起第177章 虓虎攪局第133章 大練兵(下)第254章 送禮第71章 各種黑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247章 北訪(中)第340章 澆水築冰城第470章 過街老鼠(中)第219章 入晉第一戰第386章 河東危急第257章 勢在必得大東北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216章 兵臨白波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36章 血染丹水第321章 鬥嘴第497章 耳目一新(上)第220章 馬踏南匈奴第123章 大掃除第127章 暗中坐大第320章 封城第470章 過街老鼠(中)第430章 捷報傳來第221章 虛晃一槍第334章 美味小點心第129章 本領恐慌第486章 醫聖仁心第346章 分進合擊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424章 故弄玄虛第172章 遲來的任命第325章 長長的名單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180章 瞧咱的肱二頭肌第98章 重任第509章 隱謀第153章 小城匿大軍第279章 二舅哥來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河县| 六安市| 普宁市| 阿拉善右旗| 张家川| 元氏县| 陵川县| 海原县| 新晃| 南丹县| 斗六市| 鹤峰县| 新乐市| 福清市| 汶川县| 铁力市| 镶黄旗| 辽阳市| 绵竹市| 延边| 抚松县| 枣强县| 陆丰市| 达州市| 石棉县| 共和县| 大埔县| 黑山县| 钟山县| 密云县| 隆回县| 大厂| 宜宾县| 彭水| 望谟县| 清远市| 盐池县| 金山区| 衢州市| 浦城县| 逊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