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9章 敢冒大不韙

初平四年秋,洛陽地區糧食大獲豐收。//前一年還在爲每天能吃一頓稀粥而期盼的窮苦百姓,終於看到了成堆的糧食填滿倉廩,那種幸福的感覺實在難以用語言形容。

身處底層的老百姓最容易滿足,只要能夠有口飯吃,不用天天被亂軍騷擾,他們就會覺得生活充滿了希望,日子有了盼頭。就算每天下地勞作很辛苦,就算每頓清湯寡水、缺鹽少油,百姓們卻會理所當然的覺得這就是自己的命,他們已經習慣了像默默無聞的耕牛那樣出力,對於生活的標準和要求,只限於生存。

當李嚴彙總各縣上報的數據之後,得出了一個令劉和都覺得吃驚的結論——洛陽地區今年的糧食產量,至少是去年的五倍還多!

也就是說,洛陽地區今年所產糧食,不僅可以養活本地三十多萬百姓,至少還可以再多養活四十萬左右的人口……

河南尹能獲如此豐收,自然與劉和的努力密不可分。

洛陽地區位於黃河南岸,境內河流豐富,到處都是可供耕種的良田好地,只要執政者能給洛陽百姓提供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保證他們在從事農耕時沒有生命危險,那麼洛陽地區的糧食恢復產量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劉和進駐洛陽之後,不僅爲洛陽百姓提供了安全庇護,還一次性投入了兩萬具曲轅犁、一千頭耕牛和五千匹駑馬,以及一千石的優質糧食種子。這樣一筆足以令各郡眼紅的物資,被劉和眼都不眨一下的投了進來,使得洛陽百姓可以耕種的田地數目立即擴大數倍,而農業互助社的成立,則更進一步提高了農戶的生產效率。

也就是說,在諸多因素的疊加之下,洛陽地區才取得了如此喜人的豐收。

有道是,手中有糧,心裡不慌。劉和原本還在爲大規模涌入洛陽的流民發愁,現在得知糧食豐收的消息,終於有了底氣,於是琢磨著如何將這一年內涌入洛陽的四十多萬流民組織和調動起來,成爲發展建設洛陽的新的生力軍。

要想妥善安置這些流民,首先得讓他們有田地耕種,否則流民就是無根的浮萍,吃光了洛陽地區的糧食之後,還會繼續向其他產糧的地區流動。

洛陽地區的耕地有限,目前除了一些荒蕪的有主之地外,其他的土地都被本地的百姓開墾完畢。所謂荒蕪了的有主之地,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舉家逃往荊州的富家大戶留下來的田地,另外一部分則是朝廷當初封賞給大臣們的土地。

富家大戶雖然舉家離開了洛陽,但誰也不敢保證他們什麼時候就會返回,比如鄭泰兄弟兩個,便在半年之前從南陽返回了開封。朝中大臣目前多數留在長安,還有一些則死於董卓的暴政,但他們或多或少都有子女親屬,所以從法理上而言,當初朝廷封賞給大臣們的那些土地,還是有人可以繼承。

劉和讓李嚴暗中進行了調查統計,結果發現這些有主的荒地,竟然佔了洛陽地區可供耕種的田地五成以上!

大片上等的田地無人耕種,常年荒蕪,而涌入河南尹地界的數十萬流民卻是無地可種,這是多麼滑稽和荒誕的一幕!

其實,這纔是漢末官僚地主階層大規模兼併底層農民土地的真實寫照……

劉和看著李嚴送來的數據,心裡忽然涌上一股苦澀的感受。

上一世,當他遊走在佈滿高樓大廈的城市街道上時,常常看到成片成片的高檔小區內夜晚沒有幾盞燈光亮起,而那些裝修豪華的高樓其實早已售罄。買這些樓宇的人,手中往往握著幾套、十幾套,甚至是上百套的房產,而像劉和這種還在爲找工作而四處遊走的吊絲,可能不吃不喝一輩子都買不起半套房子。

即使時空轉換了一千八百多年,但劉和忽然覺得身處底層的草根百姓,其實在任何時候都是被人剝削和壓迫的羔羊,不過是換了一種形式而已。

面對蔡侯紙上那一串串冰冷的數字,劉和不服,他想嘗試著改變。

“傳我的命令,從明日起,洛陽附近兩百里內無人耕種的荒地,全部歸吾所有,各縣流民可以向我租賃土地耕種,所需繳納的田租與本地農戶相同,並無其他任何雜稅?!眲⒑望牊o表情地說道。

李嚴仔細看了一眼劉和,然後沉聲說道:“公子,此事還需慎之又慎!”

劉和明白李嚴在提醒什麼,他看著李嚴,忽然有些激動地說:“難道你讓我看著洛陽周邊數百萬畝的田地被荒蕪,附近的百姓只是將這些土地當成養馬放牛的牧場麼?那可是足以養活六十萬人口的上等田地啊!就這麼長年累月的荒蕪著?浪費,就是極大的犯罪!”

李嚴跟隨劉和兩年多了,對於劉和內心的想法非常清楚,他繼續提醒劉和說:“公子若想在洛陽長待下去,最好還是不要動這些土地,不然全天下的官吏和世家可能都要聯合起來反對你!”

“有這麼嚴重?”

“確實有這麼嚴重。你一旦動了這些土地,就等於是動搖了世家大族的統治基礎,他們如果喪失了土地,今後如何控制窮苦百姓用血汗膏腴來養活他們?”

“嗯,那就改一下,明天向外宣佈,就說洛陽地區的有主荒地‘暫時’由我代管,前來逃難的流民可以向我租賃耕種。日後那些大臣和富戶們若是有命返回洛陽,就讓他們手持田產地契前來向我討要田租稅賦!”劉和想出一個權宜之計。

“此法倒是可行,只是到時候公子拿什麼還給他們呢?”李嚴苦笑著問道。

劉和一臉輕鬆地回答:“嘿嘿,到時候的事情,只有老天爺才知道!當務之急,還是先把這些流民妥善安置下來,至於將來,總歸是有辦法的?!?

既然劉和執意要收回洛陽周邊的有主荒地,李嚴作爲他手下最得力的“幫兇”,自然是不遺餘力地推動這件事情的進行,而趙雲和張郃等武將則充當了金牌打手,專治各種“不服”。

太傅府中有不少出身世家的幕僚得知劉和這個計劃之後,都是非常的吃驚乃至於憤怒,他們衝進劉和的書房力勸劉和收回命令,說這樣做無異於是自毀根基,必然會遭到世家大族的劇烈反抗。

衛將軍、河南尹朱儁也來勸說劉和,要他一切以大局爲重,不能因爲一時痛快而誤了大事。就連大學士蔡邕都親自出面,好言好語地規勸劉和不要犯了衆怒,白白的將好不容易改變的洛陽局面毀掉。

面對重重壓力,劉和也曾發生動搖,但他最終還是堅持了自己的選擇。他對身邊的人說:“如果我這麼做真的會毀掉洛陽,那麼就讓它毀掉吧!反正,洛陽什麼時候又真正的好過?”

шшш⊙ttκa n⊙¢O

此時,固守己見的劉和,倒是跟當初的董卓有些相似。

當初,董卓執意要將洛陽一把火燒掉,然後裹挾洛陽近百萬人口前往長安;現在,劉和執意要將有主的荒地收歸己有,然後將土地分到急需田地來生存的流民手中。

洛陽太傅府中的辦事人員雖然不多,但效率卻是出奇的高,劉和將這件事情交給李嚴之後,不到一個月時間,洛陽周邊所有的有主荒地全部被官府重新丈量和登記了一遍,然後再被分割成幾十畝一片的小塊,陸續分到了前來投奔的流民手中。

流民們雖然是以協約的形式從劉和手中獲得土地,但劉和爲了打消他們的疑慮,簽訂的是長達十年的長效合約,所以就等於是將土地以極爲低廉的價格租借給了流民。

流民們得了土地,正在發愁如何開荒耕種,這時候各鄉的鄉老們和互助社的頭目們開始出面了,他們向這些流民極力介紹加入互助社的各樣好處,然後將新近分得土地的流民也編入到了互助社中,從此一起承擔風險,一起享受勞動成果。

經過近一年的試行,如今洛陽本地的農戶們算是回過味來,今後要想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單靠一家一戶明顯不如依託於互助社更加有利。

比如,一家農戶若想開渠引水,灌溉新開墾出來的土地,顯然無力做到。但若是他加入了互助社,那麼在農閒季節,就可以請求全社的精壯勞力前來幫忙,將這條水渠挖掘出來。當然了,開挖這條水渠是需要支付酬勞的,這家農戶要麼將開墾出來的土地一部分勻給前來幫忙的人耕種,要麼記在賬上,今後別家挖掘水渠的時候,他去將所欠的勞力還上。

不必擔心有些農戶會賴賬,以漢代老百姓的誠信水平而言,絕大部分人是做不出來賴賬不還這種沒臉皮的事情。再說了,不是還有各級官府的公正與監督麼?

當劉和將各縣流民安置妥當之後,這才發現豁然又是一年過去了。

離開幽州已經快兩年的劉和,忽然有些懷念身在幽州時的那些日子,也有些懷念當初被他留在幽州的那些手下。雖然劉和的手下經常通過書信的方式問候他,向他請教一些遇到的難題,但畢竟遠隔數千裡,無法面對面的坐下來自由自在的談論一番。

這段時日裡,劉和總有一種預感,覺得自己返回幽州的時間快要到了。

第425章 東西呼應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81章 有將來投第8章 汗毛倒豎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201章 互助社第280章 東海水晶第302章 添油加火第51章 牛皮吹的很大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191章 激戰長安(上)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175章 大造聲勢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308章 管亥的凌亂第475章 常平倉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391章 折服(下)第164章 不得安寧第439章 鄴城之危第437章 內訌與分裂第110章 擱得慌,麻痹第213章 離別三件事第508章 真是好算計第411章 富貴最是動人心第80章 痛並快樂著第420章 困獸猶鬥第457章 驅離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496章 未必學得了第61章 倉惶北顧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78章 先天不足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463章 種馬前奏第113章 焦急等待第183章 巧取潼關第163章 惱羞成怒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284章 放風箏第164章 不得安寧三江感言第212章 較量開始第424章 故弄玄虛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57章 子龍往事第218章 皆大歡喜第308章 管亥的凌亂第432章 洛陽百姓不好惹第366章 迫不及待的鮮于銀第315章 越來越壞第33章 夜襲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376章 破廟書聲第157章 後怕第450章 分歧與合作第226章 形勢緊迫第86章 閻柔的算計第35章 烈火燎原第271章 後花園第486章 醫聖仁心第319章 虎將來也!第101章 三進三出(上)第537章 三戰定中原(上)第419章 新“約法三章”第359章 喜當爹第254章 送禮四零零章 單福之能第210章 圍剿暗流第508章 真是好算計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87章 子龍督糧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325章 長長的名單第323章 掘渠填河第158章 沙場相見是故人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第528章 安置黑山軍第474章 心懷天下第103章 三進三出(下)第225章 馬城在望第44章 當面豎中指第284章 放風箏第59章 嫌隙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13章 越裝越上癮第5章 巧舌如簧第80章 痛並快樂著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233章 關門打狗第403章 誰是贏家(上)第205章 勸農詩第448章 長安又亂(下)第188章 鬥智鬥勇第333章 鮮卑南下,公子出巡第394章 各說各話第302章 添油加火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345章 合圍
第425章 東西呼應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81章 有將來投第8章 汗毛倒豎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201章 互助社第280章 東海水晶第302章 添油加火第51章 牛皮吹的很大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191章 激戰長安(上)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175章 大造聲勢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308章 管亥的凌亂第475章 常平倉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391章 折服(下)第164章 不得安寧第439章 鄴城之危第437章 內訌與分裂第110章 擱得慌,麻痹第213章 離別三件事第508章 真是好算計第411章 富貴最是動人心第80章 痛並快樂著第420章 困獸猶鬥第457章 驅離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496章 未必學得了第61章 倉惶北顧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78章 先天不足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463章 種馬前奏第113章 焦急等待第183章 巧取潼關第163章 惱羞成怒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284章 放風箏第164章 不得安寧三江感言第212章 較量開始第424章 故弄玄虛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57章 子龍往事第218章 皆大歡喜第308章 管亥的凌亂第432章 洛陽百姓不好惹第366章 迫不及待的鮮于銀第315章 越來越壞第33章 夜襲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376章 破廟書聲第157章 後怕第450章 分歧與合作第226章 形勢緊迫第86章 閻柔的算計第35章 烈火燎原第271章 後花園第486章 醫聖仁心第319章 虎將來也!第101章 三進三出(上)第537章 三戰定中原(上)第419章 新“約法三章”第359章 喜當爹第254章 送禮四零零章 單福之能第210章 圍剿暗流第508章 真是好算計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87章 子龍督糧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325章 長長的名單第323章 掘渠填河第158章 沙場相見是故人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第528章 安置黑山軍第474章 心懷天下第103章 三進三出(下)第225章 馬城在望第44章 當面豎中指第284章 放風箏第59章 嫌隙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13章 越裝越上癮第5章 巧舌如簧第80章 痛並快樂著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233章 關門打狗第403章 誰是贏家(上)第205章 勸農詩第448章 長安又亂(下)第188章 鬥智鬥勇第333章 鮮卑南下,公子出巡第394章 各說各話第302章 添油加火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345章 合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禄丰县| 望谟县| 尖扎县| 临西县| 香港 | 肇庆市| 临清市| 澄城县| 砀山县| 西和县| 军事| 昌平区| 周宁县| 鞍山市| 囊谦县| 巫山县| 宁德市| 高邮市| 滦平县| 陆良县| 秭归县| 河北省| 柳江县| 正蓝旗| 宝兴县| 宁波市| 甘泉县| 沁阳市| 嘉义市| 宜春市| 呼图壁县| 福州市| 襄垣县| 上高县| 会同县| 横峰县| 余干县| 湖北省| 阿尔山市| 仪征市| 桂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