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6章 驚喜連連

隨著洛陽糧荒的逐步解除,以及大規(guī)模的開荒耕種開始,艱難的形勢總算得到扭轉(zhuǎn),劉和的日子於是好過起來。

從劉和去年八月率軍南下,直到今年三月,劉和在司隸地區(qū)的苦心經(jīng)營,也開始顯現(xiàn)效果,這從開始有人才主動前來投效於他得到證明。

先是名儒鄭衆(zhòng)的曾孫鄭泰,在董卓死後從南陽袁術(shù)哪裡返回河南老家,聽說太傅之子劉和如今控制了洛陽,並且向各州發(fā)出了《納賢告示》,於是帶著親兄弟鄭渾一起前來洛陽求見劉和。

鄭泰,字公業(yè),世居河南開封,是地道的京城人士。他在大將軍何進輔政期間,曾被任命爲尚書侍郎,並遷侍御史。當時何進密謀誅除宦官,打算徵召幷州牧董卓率軍入京協(xié)助,鄭泰極力勸阻何進說:“董卓強暴殘忍,野心很大,如果倚重他來解決朝政大事,將會放任他的兇暴和野心,必定會危害朝廷。”可惜何進剛愎自用,聽不進鄭泰的進言,仍請董卓入京,鄭泰於是棄官返回老家開封。

等到董卓進入洛陽之後,果然擅權(quán)作亂,憑藉手中兵馬玩弄朝政、廢立皇帝。當時鄭泰被董卓徵辟,讓他與城門校尉伍瓊、長史何顒和尚書周毖等一起去選拔天下名士爲官。鄭泰與伍瓊、何顒等人便勸說董卓讓袁紹擔任渤海太守,以此來籠絡袁紹,但其實鄭泰是想扶植袁紹作爲反對董卓的首腦。

初平元年正月,袁紹在冀州自號車騎將軍,充當關(guān)東聯(lián)軍的盟主,公開起兵討伐董卓。當時董卓與朝堂大臣商議,打算親自領(lǐng)兵對付關(guān)東聯(lián)軍,衆(zhòng)臣都不敢出言反對,惟獨鄭泰擔心董卓兵馬強壯。討董聯(lián)軍無法取勝,所以出言反對,把反話正著說。忽悠董卓將兵權(quán)交給了他。董卓身邊謀士提醒董卓說鄭泰智略過人,其實暗中早已與袁紹等人合謀。如果把兵馬交到鄭泰手中,就等於是讓他交給袁紹這些人,董卓於是趕緊收回了鄭泰的兵權(quán),改拜鄭泰爲議郎。

後來,董卓遷都長安,司隸地區(qū)鬧起饑荒,京城當中的許多士大夫都無法生活。當時鄭泰家中有錢,於是每日舉行聚會,救濟了很多人。再後來,鄭泰與荀攸和何顒等人合謀暗殺董卓。但是秘密泄漏,鄭泰便從武關(guān)逃離長安,投奔了後將軍袁術(shù)。

鄭泰在洛陽和長安爲官的時候,劉和當時也在,甚至還因爲?zhàn)I肚子而去鄭泰府中蹭過飯。所以劉和跟鄭泰其實是老熟人了。

在劉和的記憶之中,鄭泰此時應該已經(jīng)作古,而且是死在前往揚州出任刺史的道路之中,不知道怎麼搞的竟然活蹦亂跳的出現(xiàn)在了自己面前,還帶著他的弟弟鄭渾。

雖然弄不清鄭泰爲何該死不死。但既然他來了,正缺人手的劉和當然不會避而不見,相反的,劉和以最高的規(guī)格接見了這位反董猛人,還有他的弟弟鄭渾。

實際上,如果當初鄭泰跟荀攸和何顒等人謀殺董卓成功了,他就是現(xiàn)在的王允,大權(quán)在握,聲名遠播!

劉和記得鄭泰的弟弟鄭渾也不簡單,在鄭泰死後最終被曹操徵用,曾經(jīng)多次出任地方官員,穩(wěn)定了任職所在地的混亂局勢,改善了當?shù)匕傩盏纳睢?

也就是說,鄭氏兄弟二人都是有本事的,而且忠於漢室,因此可以信任和重用。

鑑於鄭泰的名聲,劉和向長安朝廷上表,奏請加封反董義士鄭泰爲御史中丞,今後留任洛陽,監(jiān)察洛陽百官的言行舉止。同時,任命鄭渾爲太傅府令史,今後輔助自己處理政務。

鄭氏兄弟到來不久,長安朝廷委派司空趙溫領(lǐng)著一些官吏也抵達了洛陽。

年前,劉和爲了緩和與王允的關(guān)係,曾經(jīng)上表長安朝廷,請求朝廷委派夠分量的官員前來洛陽,主持皇宮修繕等事宜,結(jié)果王允竟然將看著有些礙眼的,與他同爲三公的趙溫給趕到了洛陽。

光武帝劉秀即位之後,設置了大司空這個官職,主要負責水利工程、城防建築、宮室營建等事務,與太尉、司徒共同討論皇帝交議的國政,定議後會銜上奏。司空領(lǐng)宗正、少府、司農(nóng)三卿,府中有長史一人、掾?qū)俣湃恕⒘钍芳安渴鹚氖恕?

趙溫,字子柔,今年五十七歲,與王允、馬日磾、楊彪等大臣年歲相仿,老家在蜀郡成都。當初朝廷任命他爲京兆郡丞,趙溫嫌官小,於是感嘆著說了一句:“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於是棄官返回老家蜀中。當時正遇家鄉(xiāng)災荒,趙溫便慷慨施捨家中積糧賑救饑民,後來得封江南亭侯,歷任侍中、司空等職。

趙溫此人,性情比較直爽,有什麼話都要說出來,而且不怎麼給人留面子,所以不被把持朝政的王允所喜。劉和的奏書送抵長安時,王允正想著如何擼掉礙事的趙溫,正好藉此機會將他趕到洛陽來,以此牽制和對付勢頭強勁的劉和。

對於趙溫的到來,劉和有些意外,但並不是非常牴觸。趙溫雖然位高,但他再高也高不過自己老爹劉虞,劉和如今是代父坐鎮(zhèn)洛陽,實際上行使的是太傅的權(quán)力,加之他又控制著數(shù)萬兵馬,所以趙溫根本無法撼動劉和的地位和權(quán)力。

洛陽城中的大小官邸經(jīng)過去歲今春的一番修葺,很多已經(jīng)可以住人,其中就包括原司空府。劉和客客氣氣地將趙溫送進了司空府,然後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向趙溫點名要了幾個小吏來幫自己處理公務。

趙溫有感於劉和的懂事和尊重,非常大方的讓劉和在自己從長安帶到洛陽的吏屬隊伍中挑選,劉和也不矯情、,直接點了幾個人的名字,然後領(lǐng)著人離開了司空府。

在被劉和選中的這幾人當中,有一位名曰杜畿,是京兆杜陵人;另有一位名曰徐嶽,是青州東萊人;還有一位名曰賈逵,是河東襄陵人。

此三人,在這時聲名並不響亮,還屬於長安城內(nèi)不怎麼入流的官吏,因此才被趙溫作爲低等幕僚帶到了洛陽。然而,開著金手指而來的劉和卻知道這三人的本事和能力,他早就派人盯著這幾個傢伙好幾個月了,等得就是趙溫帶著他們前來洛陽!

據(jù)史書記載,杜畿不僅是一位愛民如子,爲政有道的好官,而且不畏權(quán)貴,品德高尚。他曾出任河東郡太守長達十六年之久,史書評價其政績爲“常爲天下最”。曹操去世之後,曹丕曾任命杜畿監(jiān)造御樓船,等到樓船造成之後,杜畿親自到陶河試航,不幸遇到風暴,溺水而亡,時年六十二歲。

有一件事情可以證明杜畿的品行:杜畿的母親去世很早,他父親續(xù)娶了一位兇狠的後母,更加悲催的是,杜畿的後母來到杜家沒有多久,杜畿的父親也去世了,年幼的杜畿便由兇狠的後母一個人照管,日子過得十分艱辛悽苦。

然而,就算後母對杜畿不好,但杜畿在長大之後卻擁有了孝子的名聲,當長安動亂之後,還帶著後母一起逃亡到荊州避禍。等到長安穩(wěn)定下來之後,杜畿還親自扶著後母的靈柩返回故里,不將後母的屍骸丟棄在他鄉(xiāng)。

杜畿能被劉和相中,除了他的品行能力,更因爲劉和看重了杜畿能爲曹丕督造樓船的本領(lǐng)。劉和現(xiàn)在雖然未曾涉足海洋,但他作爲後來人,非常清楚探索海洋對於漢民族具有怎樣深刻的意義。遠的不說,將來劉和若是統(tǒng)一了中原地區(qū),率軍南渡長江時,也需要一支強大的水軍。

被劉和相中的第二位人才徐嶽,在某羅的演義之中根本看不到名字,但他卻是一位鼎鼎有名的數(shù)學家和天文學家。

靈帝時代,著名的天文學家劉洪編修出了我國古代第一部觀察到月球運動不均勻性的歷法《乾象曆》,並把乾象曆的精髓傳授給了弟子徐嶽。徐嶽潛心研究月球運動,進一步完善了乾象曆,蒐集前人留下的大量數(shù)學資料,撰寫出了《數(shù)術(shù)記遺》、《算經(jīng)要用》等具有歷史意義的數(shù)學著作。

徐嶽一生之中最大的貢獻和發(fā)明,則是創(chuàng)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遊珠算盤,也就是後世所見的那種算盤。

別人或許不會在意數(shù)學家和天文學家徐嶽,但劉和卻將他當成上天賜給自己最大的一個“寶貝”。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徐嶽的價值比之趙雲(yún),比之郭嘉,比之劉和所有的手下,只高不低。

最後一位被劉和選中的人才賈逵,也是了不得的人才,縱觀賈逵的一生,可以用文武兼?zhèn)洌熳恐鴣硇稳荨?

賈逵出身名門,但因爲家道中落,所以少年時便成了孤兒,家中十分貧苦,甚至冬天連棉褲也沒有得穿。有一次,他在妻兄柳孚家借宿,天亮後因爲外面太冷,只能穿著柳孚的褲子離開。就是這樣一個少年窮苦之人,在成年之後,卻屢屢做出了令天下人吃驚的大事。

賈逵文能治理州郡,武能統(tǒng)率十萬大軍鎮(zhèn)守一方,是個不可多得的全面型人才,現(xiàn)在雖然只有二十歲,甚至比劉和還要小一歲,卻已經(jīng)被劉和內(nèi)定爲重點培養(yǎng)的對象。

劉和這次藉助馬日磾?shù)陌抵袔椭屭w溫幫忙將這幾位人才帶到洛陽,只因不想讓這幾人發(fā)現(xiàn)自己對他們的特殊關(guān)注,以免他們生出驕橫自滿的心思,結(jié)果成長到最後變了質(zhì),金甌變成瓦罐,豈不可惜?

趙溫抵達洛陽不久,劉和的準岳父蔡邕也從“人才基地”潁川講學歸來,然後也給他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

第327章 臧霸兇猛第69章 神仙似的姐姐第318章 三人成虎第203章 環(huán)環(huán)相扣(中)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422章 夫餘人不憨第126章 吃火鍋,過年第306章 大儒與流賊第459章 挖了幾個坑第238章 這位姐姐好漂亮第284章 放風箏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77章 謀定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65章 北地之危第287章 白山大捷第198章 蔡妹妹凌亂了第479章 作死第300章 如此最好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198章 蔡妹妹凌亂了第507章 管殺還管埋第237章 馬城二三事第41章 公子來信第137章 遼東行第214章 借道軹關(guān)陘第149章 找碴的來了第159章 高手對決第410章 濟水之會第65章 北地之危第178章 抽自己幾嘴巴第480章 偷雞不成第308章 管亥的凌亂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406章 虎癡許褚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368章 碧波萬頃可爲路第166章 待宰的魚腩第164章 不得安寧第189章 說服第254章 送禮第504章 荀家多才俊第103章 三進三出(下)第73章 爭執(zhí)與分裂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81章 有將來投第333章 鮮卑南下,公子出巡第19章 見財眼開第485章 梟雄本色第327章 臧霸兇猛第166章 待宰的魚腩第503章 王佐自辭第299章 香餑餑第250章 拐啦,賣啦!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299章 香餑餑第246章 北訪(上)第462章 接見第11章 人生第一仗第282章 完婚第411章 富貴最是動人心第518章 大利天下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350章 大戰(zhàn)開始第72章 不同分工第539章 政教合體第484章 買一送倆第390章 折服(上)第26章 申息軍第230章 步步緊逼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376章 破廟書聲第149章 找碴的來了第117章 坑爹的鐵蒺藜第282章 完婚第411章 富貴最是動人心第117章 坑爹的鐵蒺藜第484章 買一送倆第203章 環(huán)環(huán)相扣(中)第266章 漁陽屯田第265章 龍骨水車和雞公車第35章 烈火燎原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153章 小城匿大軍第115章 貪婪是種病第322章 攻!守!第169章 勇不可擋第389章 猛漢典韋第425章 東西呼應第152章 強硬第405章 誰是贏家(下)第284章 放風箏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413章 送禮的藝術(shù)第502章 召虎此去鵬萬里第96章 誰是孫禮第147章 以毒攻毒第445章 振勇營第379章 圍獵
第327章 臧霸兇猛第69章 神仙似的姐姐第318章 三人成虎第203章 環(huán)環(huán)相扣(中)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422章 夫餘人不憨第126章 吃火鍋,過年第306章 大儒與流賊第459章 挖了幾個坑第238章 這位姐姐好漂亮第284章 放風箏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77章 謀定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65章 北地之危第287章 白山大捷第198章 蔡妹妹凌亂了第479章 作死第300章 如此最好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198章 蔡妹妹凌亂了第507章 管殺還管埋第237章 馬城二三事第41章 公子來信第137章 遼東行第214章 借道軹關(guān)陘第149章 找碴的來了第159章 高手對決第410章 濟水之會第65章 北地之危第178章 抽自己幾嘴巴第480章 偷雞不成第308章 管亥的凌亂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406章 虎癡許褚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368章 碧波萬頃可爲路第166章 待宰的魚腩第164章 不得安寧第189章 說服第254章 送禮第504章 荀家多才俊第103章 三進三出(下)第73章 爭執(zhí)與分裂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81章 有將來投第333章 鮮卑南下,公子出巡第19章 見財眼開第485章 梟雄本色第327章 臧霸兇猛第166章 待宰的魚腩第503章 王佐自辭第299章 香餑餑第250章 拐啦,賣啦!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299章 香餑餑第246章 北訪(上)第462章 接見第11章 人生第一仗第282章 完婚第411章 富貴最是動人心第518章 大利天下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350章 大戰(zhàn)開始第72章 不同分工第539章 政教合體第484章 買一送倆第390章 折服(上)第26章 申息軍第230章 步步緊逼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376章 破廟書聲第149章 找碴的來了第117章 坑爹的鐵蒺藜第282章 完婚第411章 富貴最是動人心第117章 坑爹的鐵蒺藜第484章 買一送倆第203章 環(huán)環(huán)相扣(中)第266章 漁陽屯田第265章 龍骨水車和雞公車第35章 烈火燎原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153章 小城匿大軍第115章 貪婪是種病第322章 攻!守!第169章 勇不可擋第389章 猛漢典韋第425章 東西呼應第152章 強硬第405章 誰是贏家(下)第284章 放風箏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413章 送禮的藝術(shù)第502章 召虎此去鵬萬里第96章 誰是孫禮第147章 以毒攻毒第445章 振勇營第379章 圍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都市| 阿坝| 新疆| 色达县| 库伦旗| 乌拉特后旗| 象山县| 陵川县| 广宗县| 衡阳市| 依安县| 苍梧县| 桃园市| 伊川县| 保山市| 沭阳县| 资阳市| 宁晋县| 西丰县| 方城县| 南通市| 台州市| 都昌县| 聊城市| 越西县| 台湾省| 顺平县| 突泉县| 涞水县| 陇川县| 乐业县| 沂南县| 河南省| 岢岚县| 临潭县| 尉氏县| 左云县| 敦煌市| 大城县| 沙田区| 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