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八十五章 學校

田信在湘關沒待幾天,典滿與一批北府軍吏一起抵達。

望著木盒裡石灰包裹已經枯萎的蒼頭,田信感到十分荒唐。

杜襲是誰?

有什麼好恨的,恨杜襲能力不夠?還是恨魏國國力不足,導致遷移百姓飢寒、疾病交迫中夭亡?

漢中百姓遷移經過的郡縣數年積蓄透支……非要說魏國做的不好,這跟杜襲無關,跟沿途郡縣無關。

田信只是看了兩眼這顆頭顱,就對典滿說:“實不相瞞,世人皆以爲我等恨杜子緒。非也,所恨非杜,乃魏軍殘暴無恤。”

四周軍吏旁觀,十幾名漢中出身的鄉黨也都沒什麼表情,他們許多人不知道負責遷移百姓的人是誰,只知道跟著父母走,跟著官吏安排的道路走,沿途郡縣能擠出救濟,就吃一些;沒有補給,就餓著。

“當時漢中戰事正酣,魏軍頹勢,軍資補充艱難。故強奪我等家資充爲軍用,使我等父老赤貧如洗,而向東遷徙時,沿途糧秣轉運艱難,多運往漢中以支軍用,鮮有救濟百姓者。”

“沿途郡縣糧秣徵發,丁壯充爲徭役,亦竭力供輸漢中軍需,實難賑濟我等。”

“這與我軍不同,我軍北伐得稀世大勝,本可長驅直入,一戰定關東四州。然百姓逃避戰火,紛紛往荊州遷移,我之軍糧轉運困苦,因兼顧百姓口糧,這纔不得不斂衆退還南陽。”

“此魏軍爲戰而戰,視民衆、降軍如草芥,我軍爲民而戰之根本大別也。”

田信說完頗爲心累,當時硬撐著一口氣橫掃關東四州,那現在就得忙著收拾內政,首尾難相顧,會陷入被動。

最少三年裡沒法向外征戰,三年裡的有些變數會破壞內部平衡。

吳班謀反只是一個引子,讓劉備冷靜下來了,纔想著把中軍、後軍帶回益州,避免跟自己、關羽接觸。

不是劉備不信任,而是軍心、人心就這樣;他在,什麼問題都不會有,而他不在,中軍自然會向三恪家族靠攏。

當時留力三分帶著百姓退回來,即可安心休養,也時刻掌握主動權。

今後戰爭怎麼打,什麼時候打,由漢軍說了算。

曹丕、孫權只能被動挨打,他們必須全力以赴,不敢有絲毫疏忽。

如此一來,三五萬漢軍偏師的調動,就能引發最少兩倍的敵軍調動,會疲於奔命。

哪怕自己不出手,等劉備、關羽、諸葛亮做好相關準備,抓住一縷機會,自能解決掉對方。

最終的勝利已經明顯傾向於漢,現在魏軍、吳軍之所以堅持,有的是垂死掙扎,有的是拖一個機會。

而這個機會?

一個劉封意外戰死,另一個劉封騎馬時意外摔死可好?

田信思緒清白明瞭,什麼都想的很透,抱起眼前木盒轉手遞給龐宏:“巨師兄爲其尋一靈秀之地安葬了吧。”

龐宏端走轉身交給屬吏,這種事情用不著他親自去辦,最多下葬時露個面。

典滿面色沉靜,始終沒多少波瀾,毫不意外田信的言論、舉動。

這時候田信落座,翻閱典滿帶來的北方情報,南匈奴覆滅一事就跟江東士族一樣,被吳軍、魏軍吃了補血。

雖然都冒險成功,可也要付出代價。

孫權在士族眼中已然信用破產,關東士族雖然討厭自己不留餘地,可絕對厭恨、恐懼孫權。

不止孫權,東吳後來掌權者也將繼承孫權的負面形象,爲士族所唾棄。

魏軍也是如此,一口吞掉內附的南匈奴五部固然痛快,彷彿建立了比衛青、霍去病、竇憲還要高隆的功勳,實際上會引發諸羌、鮮卑、內附烏桓部族的恐懼和牴觸。

這種回血手段只有一次,現在魏軍還維持強勢能壓制烏桓,等再遭遇一場大敗,烏桓部族絕對會主動脫離魏軍,尋求更大的發展機會。

現在烏桓日益強盛,而他們的敵人鮮卑在檀石槐死亡後已然崩裂,陷入內戰,如今勉強形成中部慕容鮮卑,東部宇文、段部鮮卑。

烏桓各部謀求合併統一,好集中力量去對付正在壯大的段部、宇文部鮮卑;可這是魏國嚴格禁止的,烏桓各部不管是在內兼併壯大,還是向外拓展,都將遭受魏國邊軍的壓制,爲此爆發戰爭實屬正常。

只有打疼烏桓,讓他們意識到兼併、擴大是一種不劃算、自討麻煩的事情,纔算養熟。

可已經被兩漢打疼、養熟的南匈奴被魏國說吞就吞了,烏桓人會怎麼想?

仰慕歸化,精神上的魏國人恐怕會生活的很艱難,以至於漸漸斷絕,使烏桓失去歸化、依附中原王朝的傾向。

反正邊防問題是今後十年外的問題,多思無用,目前最重要的是抓住曹丕遞來的繩子,用蜀錦、茶粉交易馬匹。

涉及到大宗蜀錦貿易,肯定瞞不過諸葛亮的眼睛,這件事情必須告知相府。

蜀錦換來的馬歸相府支配,茶粉換來的自然歸北府度支。

賬要算明白,自己不佔相府的便宜,相府也別來佔自己的。

這個界限要分明白,不碰茶業之外的東西,就是最直接的表態:你們也別來碰茶業。

混淆了,就有置換的餘地,能置換就有商量的餘地。

相府長史王連唯一的任務、政績就是擴大財政收益;自己又釜底抽薪斷了南陽豪強在新漢帝國騰飛的基礎,王連肯定很難對自己心存好感。

別說王連,任何一人坐到王連的位置上,都要想辦法擴大稅源。

而麥城、漸漸興起的茶業,則是兩個新興財源。

麥城定位不準,是關羽給自己的屯養地,劉備也默認這一現象,始終由自己遙控治理……麥城按理來說應該設立市正,詳細調查,收取商稅。

可關羽、李嚴都沒動手,始終沒人管,所以這裡是一筆重稅,比之廖化的漢興郡還要高許多,沒道理放著不管。

麥城設縣以來,這是荊湘二州屈指可數的萬戶縣。

麥侯,自己肯定要爭取到手裡。

這不僅跟王連衝突,還跟諸葛亮衝突……限制自己擴張,維持朝廷權威、優勢地位本就是諸葛亮的本職所在,無關他的喜好。

可自己又必須爭,麥城在手,就可推動建立最原始的工業城市……手工業也是工業。

因此這一輪與曹丕……這個詭異的貿易走私應交給擅長商業的人來負責。

陸議就很不錯,陸議有祖傳的經營、擴張經驗,也能釐清其中的輕重,不讓相府抓住把柄。

想清楚一系列應對措施和底線,田信才問:“卿歸來不易,有何心願?”

典滿擡頭看田信:“僕厭倦廝殺,願入兵主廟研習農學。”

第八十七章 編制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賢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趨利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三百九十九章 磚茶第七百八十二章 是非立場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三百四十五章 刺激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五百七十九章 進退之際第六百一十七章 爛攤子第八百四十四章 就緒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彈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七十一章 貫甲馳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憂天第五百零九章 分別第八十章 糧食第三百七十九章 光第二百三十四章 元遜第八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一百二十八章 丈八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面之事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適的人選第七百一十二章 錢孔之間有大恐怖第五百六十二章 退無可退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末第七百五十八章 捷徑第七百五十二章 變故第一百零七章 西山第三十二章 貪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第八百六十六章 必然的一刀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遲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與舊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五百零五章 南啊第七百四十四章 夏州第七百六十一章 重禮第七百九十八章 軍令狀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五百五十五章 相向而行第八百一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夢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項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製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一百五十五章 鐵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六百三十九章 缺乏信任第七百四十七章 政務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六百零七章 不信任第五十七章 污衊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五百三十三章 信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公胤第三百八十五章 學校第六百八十章 預防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四百八十章 感情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五百零八章 孫權第七章 夷營督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六章 聞雞起舞之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二百一十五章 階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
第八十七章 編制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賢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趨利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三百九十九章 磚茶第七百八十二章 是非立場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三百四十五章 刺激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五百七十九章 進退之際第六百一十七章 爛攤子第八百四十四章 就緒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彈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七十一章 貫甲馳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憂天第五百零九章 分別第八十章 糧食第三百七十九章 光第二百三十四章 元遜第八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一百二十八章 丈八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面之事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適的人選第七百一十二章 錢孔之間有大恐怖第五百六十二章 退無可退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末第七百五十八章 捷徑第七百五十二章 變故第一百零七章 西山第三十二章 貪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第八百六十六章 必然的一刀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遲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與舊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五百零五章 南啊第七百四十四章 夏州第七百六十一章 重禮第七百九十八章 軍令狀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五百五十五章 相向而行第八百一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夢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項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製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一百五十五章 鐵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六百三十九章 缺乏信任第七百四十七章 政務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六百零七章 不信任第五十七章 污衊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五百三十三章 信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公胤第三百八十五章 學校第六百八十章 預防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四百八十章 感情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五百零八章 孫權第七章 夷營督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六章 聞雞起舞之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二百一十五章 階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郯城县| 合作市| 木兰县| 九龙城区| 田阳县| 昭通市| 西乌珠穆沁旗| 盐城市| 日照市| 汨罗市| 玉山县| 阳朔县| 阿图什市| 怀来县| 安泽县| 子长县| 丰都县| 兖州市| 中山市| 霍山县| 息烽县| 营口市| 龙泉市| 集安市| 厦门市| 吴忠市| 句容市| 威海市| 天长市| 巨野县| 福贡县| 台北市| 榕江县| 车险| 灯塔市| 织金县| 武平县| 邹平县| 西充县| 江安县| 亚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