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心中的慌亂越來越強烈。
當初的自己被典韋逼到無奈,只好承認玉璽在自己的手裡。
萬萬沒想到,我袁術竟然是,成也典韋敗也典韋。
這三日,實在是太快了!
本來想要即刻出兵的袁術,被顧慮充盈了心臟。
自己現在是能打進長安城,但是當自己退出長安城時,一定會被典韋帶著部下堵在城中。
這樣的風險,自己不能去冒!
不如,等到典韋前來,將他們一網打盡。
有了張邈的兵,自己再以仲氏的名義屠了這長安城。
袁術越想越覺得,自己的想法實在是機智,本來還有些憂慮的臉上,又是志得意滿的模樣
袁術沉吟片刻,大手一揮。
這還用考慮嗎?
自己自然是選擇先等上幾日,再做打算。
“暫且撤兵,三日後再戰!”
袁術的決定,做得果斷,原本烏泱泱的大軍,就這樣要往回撤。
軍令如山,雖然麾下的將士有所猶疑,但是還是整裝準備離開。
唯有紀靈,聽到只是退兵,而不是返程,臉上露出了不滿的神色。
他對這樣的袁術早已心有不滿。
當初出征長安,紀靈就覺得袁術太過莽撞。
不過由於現在的袁術是君主,自己不過臣子。
他也沒有任何辦法。
當紀靈聽到典韋趕來的消息時,心中是喜悅的。
這長安城中,氣氛詭譎,在這裡多留並不是什麼好的選擇。
雖說不知張邈派典韋前來的意圖,但是如果能以此爲由,讓袁術退兵,也不失爲一大好事。
可誰能想到,袁術爲了一個不知真假的消息,就要這樣再度冒進。
紀靈將手中的武器攥得死緊,看著回到城外駐紮的士兵,咬了咬牙,還是決定挺身而出。
“陛下,典韋情況不明,此時撤兵纔是良策啊!”
袁術眉毛一橫,看著一臉懇切的紀靈。
怎麼又是你?
我都已經是一國之君了,你怎麼還敢對我指手畫腳?
“紀靈,你不必再說,有些話說多了,就沒意思了。”
袁術不願和紀靈一般見識,畢竟也是跟隨自己多年的部下了。
紀靈想了想這城中的情況,臉上更是染滿了焦急。
“陛下!”
他的話還沒有說出口,就被袁術堵了回去。
“紀靈,你不過一個小小都尉,仔細掂量一下自己的身份。”
“太過逾越,可是要犯錯的!”
袁術作爲一代君主的權威一再被挑戰,看著紀靈的眼神也變得冰冷起來。
跟隨袁術多年,這眼神中透出的是什麼,紀靈不會不懂。
他從這冰冷的目光中,看到了自己心中深切的失望。
好啊,既然如此,那便沒什麼好說的了。
紀靈失魂落魄的從袁術身邊離開。
回到營帳之中,看著整裝休整的士兵,他發現了一絲不對。
跟隨自己已久的傳令兵,並不像其他人一樣專注於手頭的事物,而是目光炯炯的望著自己。
紀靈心中疑惑,不由叫住了這個小兵。
“阿偉,你是不是有什麼話想要對我說?不妨直言。”
那個叫阿偉的士兵在跟隨紀靈有六七年了,具體是哪一月進入軍中,他也記不得了。
但紀靈知道,自從這個阿偉到了自己身邊之後,很多事情就變得好玩起來。
彷彿天底下最苦難的事情到了阿偉面前,他都可以笑著面對。
這傢伙心境不錯,可惜了,只是一個小兵,也沒有成爲將軍的可能。
武力值一般,計謀似乎也一般。
阿偉站在紀靈面前,目光平靜了下來。
只是輕輕一笑,似乎笑容之中帶著無數玩味的信息。
“都尉,屬下只是覺得,你本該成爲大將軍。”
“而且,如今典韋已經在路上,若是他到了長安,一切就會變得迷離起來。”
“陛下還是那個陛下,都尉或許就不再是都尉了。”
紀靈本來心情低落,面對袁術的猶豫,他再度失望,這是他最後一次失望了,他覺得自己以後要遠離這些令自己失望的人了。
一個人想要不失望,只能靠自己。
只有自己強大了,纔會永遠不失望!
將希望寄託在任何人身上,都是屁話。
“阿偉啊,你話裡有話?”
“不不不,都尉,怎麼可能有呢。”
“哦,是嗎?”
紀靈畢竟是多年征戰的存在,這一次他到長安,本以爲自己會成爲將軍,可現在看起來,他不光不能成將軍,還有可能功敗垂成。
武將一生,若是投錯了主人,怕是會出事。
“都尉說笑了,阿偉只是一個小小傳令兵,怎麼可能有那麼多心思,只是替都尉不值。”
“屬下跟隨都尉七年,每一次和都尉都能相談甚歡,也知道都尉胸中鴻鵠之志。”
“可是,良禽擇木而棲。”
“都尉如今這般境地,無人可以依靠,無人可以信賴。”
“甚至陛下也漸漸對都尉產生厭惡,想來,並不是都尉的原因。”
“這話,阿偉不該說,說了就有離間之嫌,可阿偉不得不說!”
“人生在世,知己難尋!都尉,忘了陛下吧!”
紀靈心中掀起巨浪,這個小小傳令兵不光很機靈,似乎還極爲聰明。
他身上絕對有不一般的身份。
若只是一個粗人,何至於委屈當一個傳令兵許多年?
光是當一個傳令兵這麼多年而不死,也已經難能可貴了。
“阿偉啊,那你說怎麼辦?本都尉也不是什麼胡說八道之人,你說說看,我該如何?”
阿偉小心翼翼說道:“都尉,依我卑微之見,您不可再受委屈。”
“都尉的才能,阿偉心中有數,歷歷在目,可惜了,若是如此下去,怕是要白白浪費一生!”
話音落下,阿偉拱手之後,緩緩離去。
阿偉就是五百暗樁之中的一人,他在袁術軍中已經多年。
如今,收到霍去病的命令之後,他第一時間開始了策反。
紀靈其人,或許並非頂級大將,但霍去病知道,現在的他,少不了這種人帶兵。
如果手底下都是呂布之流,劉關張之流,怕也是不行。
大將軍之下,也得有小將軍。
此時紀靈已經開始懷疑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