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六章 抓到兇手

那人在監獄了關了幾日,皆未有所動,前三日池靖遠派人在監獄周圍嚴加把守,只等人去營救,將他們一網打盡。

本以爲池靖卿知道些什麼,卻見他搖了搖頭:“直覺。”

符相輕易入獄,未拖一人下水,本便蹊蹺,若再無一點動作,豈不是等死。而符相豈會是一個甘心等死之人,現下毫無舉動,太過反常。

面具嘴角抽了抽,不知想到了什麼,忽地正了正神色:“靖卿,符相與安國、明召勾結,莫非是真的?”

雖奉了他的命令,將那些東西放入相府,卻不知真假。

本以爲池靖卿爲了報復符相纔將他推下水,現下想來,卻是疑點重重。

池靖卿略有驚訝的看了面具一眼,一本正經道:“符相與明召、安國來往密切,現下查到他與兩國有生意上的往來,是否通敵叛國,很難說。”言下之意,那證據是假的。

面具眼中閃過一抹錯愕,假的?轉念一想,也的確符合他的行事風格。

當下點了點頭,將此事應了下來。便看著他,張了張口,見他神情未有異樣,試探著問道:“沈素期那邊……?”邊問著,邊留意著他的表情變化。

池靖卿神色未有一絲變化,不假思索便道:“沈素期不會離開皇宮,不急這一時。”現下最要緊的,是應付池靖遠。

方纔他一時動怒,未覺有何不妥,想必現下已反應過來。

池靖遠並非直接回御書房,而是半途改道,朝慈寧宮的方向走去。

蘇太醫隨行在他身後,張了張口,欲言又止。

豈料他腳步一頓,沉聲問道:“方纔在遷安殿,可看出了什麼蹊蹺了?”

當時池靖卿一直在牽著他的鼻子走,導致他未有空隙思考,現下想來,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蘇太醫微愣了一下,下意識問道:“皇上您也覺得有不妥之處?”話一出口,才發覺自己逾越了,當下便要下跪認罪。

但擡眼見他並未動怒,便未跪下,忐忑的看了他一眼。

池靖遠冷哼了一聲,鷹眸滿是輕蔑:“朕不是傻子,池靖卿那點伎倆,還不夠看。”他乃是九五之尊,除了此說法,莫非要說他適才未反應過來?

蘇太醫連忙稱是,一陣恭維之後:“皇上,卑職斗膽相問,二王爺中毒一事,是真是假?”

他鍼灸之時,池靖卿忽地吐了一大口血,本便不合常理,之後又避開了他的銀針,好似睜開了眼睛看著他施針的位置似的。

雖說無巧不成書,但過於巧合,反而突兀。

池靖遠鷹眸微瞇,暗影浮動。雙手負在身後:“無論真假,皆要調查清楚。”皇宮中發生了脫離他掌控的事情,這點決不可容忍。

蘇太醫聽罷,心下了然,便不再問。

二人談話間,慈寧宮到了。

門口的太監剛要通報,便被他攔了下來,池靖遠大步邁了進去,只見皇太后靠在榻上,眼眸微瞇。

分明他還未出聲,皇太后亦未睜眼,便道:“皇兒來了。”語氣好像早便料到他會來一般。

池靖遠略微行禮:“兒臣見過母后。”說著,未等皇太后開口,便坐到了她對面。

皇太后終於睜開眼眸,目光在他身上一掃,忽地笑道:“皇兒今日怎的來本宮這裡了,竟還帶了蘇太醫,莫不是想起本宮這個母親了?”雖是笑著,話語卻是略帶嘲諷。

蘇太醫本跟在池靖遠身後,現下被點了名,忙跪了下來:“卑職見過太后娘娘,娘娘萬福金安。”低著頭,看不清神色。

皇太后只掃了他一眼,終看向對面的兒子,問道:“難得皇上惦記著本宮的身體,恰好本宮近兩日身體不適,便有勞蘇太醫了。”說著,主動伸出手腕。

蘇太醫汗涔涔的看了池靖遠一眼,見他未有異樣,纔敢跪行到軟榻前,拿出絲帕蓋在皇太后手腕上,三根手指搭了上去。

皇太后看著手腕上的白色絲帕,沒有一點要對池靖遠說什麼的意思,後者耐著性子,只等蘇太醫診斷。

片刻,蘇太醫收了手,收起絲帕,後退著,微閉著眼睛,說道:“太后娘娘身體欠安,近日應好生靜養,不便出宮。”

蘇太醫說出皇上中意的話,留下一張藥方便退了下去。

待人走後,皇太后收回手腕,看了池靖遠一眼,好似打趣的說道:“人老了不中用了,只得在屋子中悶著了,不比皇上年輕氣盛。”

這話聽上去漫不經心,卻別有深意。皇太后不過四十出頭的年歲,怎可說是老。

如此說來,不過爲了安皇上的心罷了。

池靖遠爲皇太后到了一杯茶,遞了過去,藉機道:“母后便是太過操心國事了,現下兒臣已是九五之尊,母后也該好好歇息了。”說罷,收回了手。

二王爺中毒一事,皇宮已經傳開了,皇太后豈有不知的道理。

池靖遠這話便是提醒皇太后,他是九五之尊,有些時候必須爲了大局捨棄什麼,若皇太后做了什麼影響大局之事,便只得在慈寧宮安生“歇息”了。

皇太后眼中掠過一抹異樣,端起茶杯,掩去眸中神色:“皇上此言極是,但母后是皇上的娘,所做之事也都是爲了皇上,皇上大可放心去做您想做之事。”

皇太后非但不傻,反而精明得很,從池靖遠進門的那刻起,便料到了他爲何而來。

分明知道,卻還是說出了這樣一番話,是爲何意?

如此,便是承認了下毒之人是她了。

池靖遠鷹眸微瞇,額上青筋突起,卻是壓下怒意,沉聲道:“那便有勞母后了,”聲音一頓,又站起身來,“適才蘇太醫囑咐過您,近日還需在寢宮中靜養,朕便不再叨擾母后,改日定當過來探望,以免母后在這宮中待乏了。”面色透著一絲慍怒。

言下之意,便是要皇太后爲自己做過的事情負責任,沒有他的命令,不準踏出寢宮半步,若是擅自出寢宮,他便當她覺得皇宮乏了,想要離開了。

最是無情帝王心,池靖遠這話分外決絕,將皇太后圈禁在寢宮,以示懲戒。

皇太后神色恍惚了一下,見他要離開,忽地笑出了聲音來:“好,皇兒心中未有私情,定可成大事,如此,母后便放心了。”從聲音聽來,盡是欣慰。

池靖遠腳步一頓,終是拂袖離開。

異樣的笑聲從慈寧宮傳出,池靖遠聽得心煩意亂,途徑御花園,眼前浮現一片模糊的景色。

他年幼之時,皇太后只是一三宮之首,那時便教導他無論何時,都不可因一己私慾影響了決策。

先皇在世時,曾有一場誕辰宴會,百官齊聚,四名貴妃陪同,年幼的池靖遠得了太傅誇獎,先皇一時興起,便交代他在晚宴之時,當著文武百官的面一展才華。

當晚他的母妃,現下的皇太后,爲了教他心無雜念,堅定意志,不惜用刀子在自己小腿處刺了一刀,卻說爲了爲先皇親手準備壽禮,刮傷了自己。

許是感動了先皇,那晚他在晚宴上一展才華,先皇讚賞了幾句,大臣附和,自此他的名字雖被先皇與百官記住,他的母妃卻燒了一整夜,最後也未讓他在牀前照顧。

從前便不顧他的感受,只管將他培養成有血有肉,卻冷血無情的帝王,而現下更是如此。

皇太后在深宮多年,豈會不知池靖卿若死在了皇宮,對他會有什麼樣的影響,明知如此,卻仍是下了毒,這也是拿來考驗他的嗎。

思忖間,御書房到了。

德喜在門前恭候著,見他面色不大好看,當下會意,行了禮便替他開了門,未敢多問半句。

德喜的識時務,使得池靖遠面色略有緩和,走到龍案後,沉聲道:“去遷安殿告訴池靖卿,兇手找到了……但不便告訴他是何人,若他可替朕隱瞞,朕可答應他一個條件。”

家醜不可外揚,即便池靖卿會猜到是何人所爲,也好過揭開傷疤,**相見得強。

德喜未敢多問,忙下去執行。

遷安殿。

池靖卿聽了德喜轉達之話,淺笑著沉吟了一生,似乎在思考著。

池靖遠那般絕情,他會袒護的人,這皇宮中怕是隻有慈寧宮那一位。現下他將德喜派過來,許是無顏來見他,許是當面相談,反而會適得其反。

無論因爲什麼,現下池靖遠竟會主動提出答應他條件,有何不可答應的,當下便道:“有勞公公告訴皇兄,本王沒有異議。”言下之意,便是答應保密了。

待德喜走後,面具看了池靖卿一眼,略帶不解。

還不等問出來,便聽他解釋著:“如旭,池靖遠乃是九五之尊,退讓一步已是不易,若逼得太急了,怕是……你要知道兔子急了還會咬人,更何況池靖遠可不是兔子。”

面具沉吟了一聲,終未言語,最瞭解自己的人往往是敵人,這話說的一點都不錯。

池靖遠聽了德喜的傳話,面色仍是沉著,冷哼了一聲:“算他識相。”

他乃是九五之尊,絕不允許發生脫離自己掌控的事情,皇太后卻揹著他作出足以影響大局之事,使他感到皇位受到了威脅。

此事並非是皇太后禮佛便可以了的,從前他是皇子,不覺有什麼,現下皇太后仍插手他的事情,便是逾越了。

池靖遠目光落在遠處,眼眸深處掠過一抹陰鷙。

第六章 何不離開第一百九十四章 隨軍同行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雪第二百一十二章 動搖第二百七十八章 登基第一百五十九章 久別重逢第二十七章 離開第二百九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三百零五章 無奈第一百二十二章 任命第一百一十五章 齊王枉死第一百七十九章 白衣卿相第二十九章 入仕?第二百三十五章 並肩作戰第三百二十章 感恩第一百九十章 城主之位第九十二章 懷璧其罪第一百三十四章 武林盟主第一百四十六章 圍魏救趙第六十八章 大怒第七章 妙人兒第三百章 刺殺第二百章 試探之心第九十六章 離開第三百三十章 終究無果第三百一十一章 規矩就是規矩第三百三十章 終究無果第三百四十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百一十八章 狼羣第一百九十八章 民心之力第二百八十一章 無情第二百五十六章 人證第八十八章 拉攏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龍經第一百八十四章 強盜強勢第二百二十章 來歷不明的女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未央第一百一十七章 刺殺未果第二百九十一章 利用與否第二百七十五章 地主第五十七章 螳螂捕蟬,不顧後患第一百二十九章 各方雲集第十八章 設局第三十六章 新的身份第一百七十五章 片刻安寧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草完婚第八十八章 拉攏第二百八十六章 及時行樂第三章 抵債第三百四十四章 有孕?第三十五章 沈家女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內鬥第一百一十五章 齊王枉死第二百六十三章 恐嚇第一百九十一章 結盟第三百一十八章 鴨子第二百四十章 大敗第一百八十七章 露出眉目第三十章 祁家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龍經第七十章 一朝入宮第二百七十八章 登基第二百二十八章 撞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會師第二百八十二章 認真對待第一百六十一章 恍然醒悟第三百四十六章 皇天不負有心人第一百一十章 藏寶閣第一百五十一章 物歸原主第一百二十一章 推薦第四十七章 提議選秀第一百九十三章 顧家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推薦第一百四十一章 辭行第一百三十七章 求藥第二百一十五章 傳回京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會師第二百九十六章 真相大白第三百二十四章 別離前夕第三百四十一章 瘟疫根治第一百二十三章 撲空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龍經第三百一十三章 迷迭香第二百八十六章 及時行樂第十二章 恨第一百七十二章 時疫第一百零四章 圈套第二百一十三章 退堂鼓第一百八十章 軍師第二百四十五章 婚約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燒連環船第一百六十六章 美人計第三百四十三章 衣冠冢第一百七十五章 片刻安寧第三百四十六章 皇天不負有心人第九十二章 懷璧其罪第八十四章 一藥難求第一百二十三章 撲空第一百四十一章 辭行第六十九章 定罪
第六章 何不離開第一百九十四章 隨軍同行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雪第二百一十二章 動搖第二百七十八章 登基第一百五十九章 久別重逢第二十七章 離開第二百九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三百零五章 無奈第一百二十二章 任命第一百一十五章 齊王枉死第一百七十九章 白衣卿相第二十九章 入仕?第二百三十五章 並肩作戰第三百二十章 感恩第一百九十章 城主之位第九十二章 懷璧其罪第一百三十四章 武林盟主第一百四十六章 圍魏救趙第六十八章 大怒第七章 妙人兒第三百章 刺殺第二百章 試探之心第九十六章 離開第三百三十章 終究無果第三百一十一章 規矩就是規矩第三百三十章 終究無果第三百四十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百一十八章 狼羣第一百九十八章 民心之力第二百八十一章 無情第二百五十六章 人證第八十八章 拉攏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龍經第一百八十四章 強盜強勢第二百二十章 來歷不明的女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未央第一百一十七章 刺殺未果第二百九十一章 利用與否第二百七十五章 地主第五十七章 螳螂捕蟬,不顧後患第一百二十九章 各方雲集第十八章 設局第三十六章 新的身份第一百七十五章 片刻安寧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草完婚第八十八章 拉攏第二百八十六章 及時行樂第三章 抵債第三百四十四章 有孕?第三十五章 沈家女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內鬥第一百一十五章 齊王枉死第二百六十三章 恐嚇第一百九十一章 結盟第三百一十八章 鴨子第二百四十章 大敗第一百八十七章 露出眉目第三十章 祁家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龍經第七十章 一朝入宮第二百七十八章 登基第二百二十八章 撞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會師第二百八十二章 認真對待第一百六十一章 恍然醒悟第三百四十六章 皇天不負有心人第一百一十章 藏寶閣第一百五十一章 物歸原主第一百二十一章 推薦第四十七章 提議選秀第一百九十三章 顧家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推薦第一百四十一章 辭行第一百三十七章 求藥第二百一十五章 傳回京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會師第二百九十六章 真相大白第三百二十四章 別離前夕第三百四十一章 瘟疫根治第一百二十三章 撲空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龍經第三百一十三章 迷迭香第二百八十六章 及時行樂第十二章 恨第一百七十二章 時疫第一百零四章 圈套第二百一十三章 退堂鼓第一百八十章 軍師第二百四十五章 婚約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燒連環船第一百六十六章 美人計第三百四十三章 衣冠冢第一百七十五章 片刻安寧第三百四十六章 皇天不負有心人第九十二章 懷璧其罪第八十四章 一藥難求第一百二十三章 撲空第一百四十一章 辭行第六十九章 定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庐江县| 塘沽区| 湖北省| 民县| 苍梧县| 思南县| 宁陵县| 蓬莱市| 商南县| 隆安县| 桂东县| 土默特左旗| 安溪县| 乌拉特后旗| 湘西| 凤城市| 甘孜县| 乌恰县| 如东县| 淮滨县| 兴山县| 岳阳市| 封丘县| 航空| 安国市| 高淳县| 抚远县| 荣成市| 邵东县| 大田县| 巴彦县| 长治县| 阜城县| 台江县| 寻乌县| 潞西市| 昆山市| 西吉县| 安顺市| 林甸县| 凯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