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

第118章 先帝幼子?

皇城司知司趙駿,知政制院?

位臨宰相之上?

消息在朝堂上,瞬間引起軒然大波。

諸多三司使、樞密使、六部尚書等高級官員,個個臉色大變。

他們萬萬沒想到新設立的部門,竟然與他們毫無干系。

別說知政制院,就連位比副相的候補同知,都是由晏殊和范仲淹充任,而不是他們這些人。

這就意味著以前他們在各自部門隻手遮天,連宰相都管不到。

現在卻被政制院騎在頭上,從最高級的權力部門一二把手,跌落到次級權力部門的一二把手。

這怎麼能行呢?

一時間整個朝堂上都亂作一團,上百名官員紛紛站出來請求趙禎收回承命。

然而趙禎充耳不聞,朗聲說道:“宣趙駿!”

“宣趙駿!”

王守忠嘹亮的聲音貫徹了整個垂拱殿,殿外諸多唱禮官紛紛高喊。

百官聽到這句話,頓時都止住聲音,紛紛回過頭去看。

他們都想伸長脖子看看,傳聞中的趙駿到底長什麼模樣,能讓天子委以如此大的重任。

這個時候趙駿在哪裡呢?

在垂拱殿後閣。

這裡是皇帝上朝前臨時休息的地方。

此刻他穿著一身貂蟬冠服,上身用朱衣,下身系朱裳。即穿緋色羅袍裙、襯以白花羅中單,束以大帶。

再以革帶系緋羅蔽膝,方心曲領,掛以玉劍、玉佩、錦綬,著白綾襪黑色皮履。

這是一二品大員穿的朝服。

宋代有朝服和常服的區別,由於宋仁宗早期比較勤政,每天上朝,所以百官都要穿朝服覲見。

等到下朝之後,各自回自己的衙門,再換上從省服,也就是平日裡常見的常服辦公。

常服的具體樣式多爲“頭帶襆頭,身穿曲領大袖,腰間束革帶”,以顏色分品級,如七品官以上用綠色;五品官以上用硃色;三品官以上用紫色。

趙駿被封爲宋國公,從一品爵位,所以朝服就與親王、三公等皇室子弟或者宰輔等大臣一樣,穿貂蟬冠服上朝。

他打著哈欠,坐在垂拱殿後閣的椅子上,差點沒睡過去。

這早朝太坑爹了。

居然要凌晨三點鐘起牀,甚至爲了穿上朝服,還得兩點多鐘,由皇帝派來的宮女宦官給他打理。

昨天從後苑回去後,趙駿以爲設立政制院的事情需要先籌備一段時間再說。

沒想到趙禎和呂夷簡他們屬於雷厲風行的類型,既然準備要動手開始做,那就乾脆直接第二天就宣佈,省得拖下去夜長夢多。

結果當趙駿處理了皇城司的事情,正準備去書香坊找人印刷傳單告示的時候,趙禎就派人把朝服和常服給送了過來,並且通知他第二天早上兩點鐘起牀,來上早朝。

這就有點離譜。

事實上趙駿都沒想到這麼快就開始搞。

他還有一些事要做呢。

比如皇城司擴建,他打算在外城設立兩個鎮撫司,購買土地宅院,建立屬於自己的牢房和詔獄。

然後就是再買家印刷廠,準備辦報紙,掌握屬於自己的輿論力量。

通過處理掉開封府這次事件,讓趙駿意識到在宋朝掌握輿論力量還是非常有必要。

恰好他又需要大量印刷公告來處理無憂洞和鬼樊樓的事情,就順便打算買家印刷廠,以此控制輿論。

將來大宋強盛起來,擁有了可以和遼國西夏一決雌雄的底氣,那麼完全可以一轉攻勢,讓報紙瘋狂攻擊遼國和西夏,轉移內部矛盾,讓漢人把仇恨放到異族身上去。

只是他萬萬沒想到趙禎急著讓自己儘快上手政制院,頭一天商量好,第二天早上就宣佈,完全不給他準備時間。

“難頂,以後每天早上要三點多鐘起牀上班了。”

趙駿揉了揉因爲打哈欠而擠出的眼淚,旁邊內侍省副都知閻文應小心翼翼地伺候著。

就在這個時候,外面進來一個小宦官,點頭哈腰道:“知司,陛下宣!”

“知道了。”

趙駿從椅子上站起來,伸了個懶腰道:“前面帶路。”

閻文應連忙躬身道:“知司,這邊走。”

說著帶著趙駿出了後閣。

後閣外面的天已經亮了許多,因爲早朝經過一開始的國事以及一系列其餘事情之後,已經是早上六點多鐘。

天色灰濛濛的,九月上旬晚秋的秋風略微讓人感覺到一股寒意,讓趙駿忍不住打了個冷戰。

走到了垂拱殿側面廊下,透過紙窗以及裡面的燭火,隱隱約約已經能看到其中不知道站了多少人影。

裡面倒是還算安靜,趙駿不知道百官剛纔在說什麼,但用腳指頭想都知道,他們現在恐怕都在眼巴巴地望著自己過來。

想看看自己到底是何方神聖,能成爲他們這些人僅次於趙禎的領導者。

很快趙駿走到了垂拱殿門口。

剎那間齊刷刷無數雙眼睛看了過來,能夠來上朝的基本都是汴梁四五品以上大員,個個穿著硃紅色或絳紫色的朝服。

朝服也有紫、緋、綠之分,款式因品級不同與常服也有不同。有的戴獬豸角,有的戴三樑冠,還有的戴進賢冠。頭上的簪子、腰間的腰帶、玉佩、錦綬都各不一樣。

唯一相同的是,他們的眼睛都像是冒火一般,似是要將趙駿生吞活剝。

“此人便是趙駿?怎麼這般年輕?”

“我記得歷代科舉入仕者,從未聽說過什麼趙駿的名字。”

“未參加科舉,且如此年輕,沒經歷地方州府,就能登上一品,官家怎麼能授予他如此重位?諸位相公也是糊塗了,爲何沒有勸勸官家?”

“莫不是什麼妖人?不止是官家,連諸位相公都被此人迷惑了,恐怕此人的妖術不得了。”

百官們低聲議論著。

在他們眼中,趙駿只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小夥,與他們預想的天差地別。

雖然長得挺帥,但這年頭帥不能當飯吃。

因此面對官家以及宰相們的力挺,一個個都是失望不已。

還以爲真是什麼隱世大賢呢。 結果就是一個毛頭小子。

怎麼能讓這樣一個小年輕,輕易爬到他們頭上去呢?

一時間百官怒視著他,都以爲他用什麼辦法蠱惑了官家和宰相。

趙駿則走到門外,深呼了兩口氣,對殿內的細微聲音充耳不聞,昂然踏入殿內。

兩側都是官員,官員們隨著他的移動目光也在移動。

趙駿自中間衆人出列上奏時特意留出來的通道一路走到臺階下,仰起頭,向趙禎拱手道:“趙駿見過官家!”

宋代沒有帶清仰面視君如同刺王殺駕那麼離譜,畢竟這是一個官員敢拉著皇帝的龍袍追著皇帝說教,甚至口水都噴到皇帝臉上的時代,仰頭看皇帝並沒有什麼問題。

趙禎雙手虛擡,說道:“免禮!”

“謝官家!”

趙駿就把手放下來,依舊站在原地。

“趙駿,大才也!朕深知一個國家要想興旺,就必須要有主謀之人,需要有卓遠見識者帶領才能讓國家富強。”

趙禎隨後環顧下方百官,最後目光看向趙駿說道:“因而朕發現趙駿這般才俊,便破格提拔。特例策封汝爲宋國公,歸德軍、泰寧軍、興國軍三鎮節度使,領知政制院,統領百官,盛興大宋!”

“再謝官家!”

趙駿又拱手行禮,這比昨天商量得還多出三個節度使來。

不過他也知道宋代的節度使其實就是榮譽銜,類似於勳官當中的上柱國,並不是什麼軍權職務,基本上就是多領三份工資的差事,倒也無所謂。

所以別說三個,來三十個也沒什麼意義。

只是讓趙駿沒有想到的是,當他的爵位和節度使被授予後,下面的羣臣們便頓時又一陣騷動。一個個交頭接耳,震驚不已。

就連原本打算等趙駿上來之後,立即上奏摺彈劾,給他一點顏色瞧瞧,讓他知道大宋臺諫官厲害的諸多諫官們,都愣在原地,默不作聲。

因爲這節度使和封國太讓人震撼。

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節度使比較氾濫,甚至出現了六十多個節度使,往往一人身肩兩鎮甚至三鎮,比如張、韓、劉、嶽四大將帥,基本都是兩鎮節度使。

後來韓世忠、張俊、劉錡更是身肩三鎮,榮譽銜加到了極致。

但在北宋前中期,節度使還沒那麼氾濫,往往只有朝廷重臣、外戚、皇室貴族纔有可能得到一個節度使的榮譽。

如韓琦和文彥博是北宋唯二的兩鎮節度使,其餘官員,縱使宰相,最多就一鎮。

可百官們萬萬沒想到趙駿竟被授予了三鎮。

且被封的還是宋國公。

要知道大宋國號的來歷,可不就是因爲太祖趙匡胤曾經擔任宋州節度使嗎?

所以有宋一朝,其它州都有國公,唯獨宋州沒有。

但現在卻有了。

什麼意思?

百官們一時懵逼,隨後浮想聯翩。

想到一般只會授予宗室和王公貴族的節度使。

又想到太祖起家的宋州成爲封地。

再聯想到趙駿此人姓趙。

答案呼之欲出!

這是位宗室!

一瞬間,幾乎大部分官員,都猜到了趙駿的身份。

畢竟官家暗示得也太明顯了一點。

緊接著官員們又思考起來。

官傢什麼意思?

讓一位宗室總攬全國政務?

這是打算立太子嗎?

問題是這位宗室到底是誰家的孩子?

有沒有資格成爲太子?

而且看他的年齡比官家小不了幾歲,有這麼立太子的嗎?

畢竟官家正年輕,應該還可以生孩子纔對。

百官也不像劉太后時期,逼趙禎把藩王之子接入宮中,沒道理這麼早立儲的吧。

那到底是爲什麼呢?

難道這位根本不是官家的晚輩,而是官家的..

剎那間,百官們思緒飛躍。

他們幾乎都本能地已經想到,先帝,是不是又搞了一次“借腹生子”?

“咳咳。”

就在百官們震驚不已,浮想聯翩的時候,呂夷簡咳嗽兩聲,說道:“趙知院上任政制院,節制百官,當爲百官之首,請立於左前。”

說罷他往後走了一步,讓開一個身位,示意趙駿站在他身邊。

宋代繼承唐制,以左爲尊。

宰相、計相、樞相、副宰相、副計相、副樞相、六部尚書、各殿學士、御史中丞等一二三品高級官員在朝堂上都是站在左邊,其餘三品以下站在右邊。

呂夷簡作爲宰相,雖說在二府三司當中,樞密院和政事堂是裡面的二府,樞密使的本官品級與宰相一樣,基本都是從一品。

但地位上往往以宰相爲尊,樞密院地位略低於政事堂,所以呂夷簡、王曾和王隨站在頭三位。

現在呂夷簡讓位,把左手邊隊伍第一排第一個讓給趙駿,其餘人就都不得不向後退一個位置,引得後方官員陣型一陣騷亂。

趙駿也沒有推辭,就這麼站了過去。

一直到這個時候,百官纔回過神來,一個個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點什麼。

因爲此時此刻,百官的神情裡滿是對趙駿身份的疑惑。

官家授予他宋國公,三鎮節度使?

三相三參對他恭恭敬敬?

姓趙?

總攬全國政務?

百官之首?

他到底是什麼身份?

先帝幼子嗎?

一時間,原本還打算對趙駿羣起而攻的百官,竟被唬住,場間靜得像時間停止了一樣,無人發出任何聲音。

(本章完)

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211.第208章 爲理想而奮鬥第343章 全城搜捕第344章 一網打盡,注意影響第473章 趙禎的喜悅第525章 沿途的風景149.第148章 讓他們看看他們治下的大宋(二第444章 工業建設與新的發明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過去220.第217章 宋皇震驚,遼皇也震驚226.第223章 在大宋,就得交稅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第403章 建立現代化國家體系第332章 耶律宗真的憂愁255.第251章 李白蘇軾來了也得有政績第35章 來點今日大宋笑話149.第148章 讓他們看看他們治下的大宋(二第102章 大宋這個樣子你很光榮?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第486章 出使西方,揚我國威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288.第284章 殺生爲護生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224.第221章 爲了清白,請老祖宗赴死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312.第308章 惹怒大宋的下場第12章 趙禎是慫貨(求推薦票)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280.第276章 將門的多事之秋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第440章 出京巡視,少殺一點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第21章 第一堂課第327章 第五輪慶曆新政第343章 全城搜捕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238.第235章 挺起自己的腰桿,把脊樑骨接上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第436章 嵩山見佛,佛在心裡第104章 下輩子注意點第13章 朕要打死他!第85章 知皇城司,偶爾當個人第23章 宇宙的塵埃第364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邊第516章 不會再餓肚子了第491章 來大活了111.第111章 投趙一念起,剎覺天地寬!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第456章 將領請滅遼,幽燕世家歸133.第133章 報紙第28章 多幾個人捱罵第466章 出兵,收復西域141.第140章 解試第七242.第238章 人心經不起試探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第353章 烏古乃定計,遼國南侵高麗140.第139章 李迪來投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第529章 番外二,老了,蛋糕與接班人192.第190章 不能讓大孫心寒158.第157章 官場改制的影響307.第303章 滅了越李朝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第475章 試試就逝世第21章 第一堂課269.第265章 我翁,知院罩的243.第239章 不甘心啊第97章 老範的幫助173.第171章 開封來了個包黑子215.第212章 前面騎白馬的是元昊!第337章 以汴梁爲核心打造經濟圈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第473章 趙禎的喜悅第333章 轉換思路,發明橡膠第388章 大宋託付於你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第449章 剛入幽燕就抓人第395章 吹進攻號!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169.第167章 新春詩第一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235.第232章 跑得慢,就得死!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第69章 認真務實的態度(第九更)第492章 得加錢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167.第165章 公私合營第404章 以民爲本的國家政體第357章 河口之戰,輕鬆獲勝
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211.第208章 爲理想而奮鬥第343章 全城搜捕第344章 一網打盡,注意影響第473章 趙禎的喜悅第525章 沿途的風景149.第148章 讓他們看看他們治下的大宋(二第444章 工業建設與新的發明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過去220.第217章 宋皇震驚,遼皇也震驚226.第223章 在大宋,就得交稅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第403章 建立現代化國家體系第332章 耶律宗真的憂愁255.第251章 李白蘇軾來了也得有政績第35章 來點今日大宋笑話149.第148章 讓他們看看他們治下的大宋(二第102章 大宋這個樣子你很光榮?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第486章 出使西方,揚我國威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288.第284章 殺生爲護生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224.第221章 爲了清白,請老祖宗赴死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312.第308章 惹怒大宋的下場第12章 趙禎是慫貨(求推薦票)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280.第276章 將門的多事之秋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第440章 出京巡視,少殺一點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第21章 第一堂課第327章 第五輪慶曆新政第343章 全城搜捕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238.第235章 挺起自己的腰桿,把脊樑骨接上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第436章 嵩山見佛,佛在心裡第104章 下輩子注意點第13章 朕要打死他!第85章 知皇城司,偶爾當個人第23章 宇宙的塵埃第364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邊第516章 不會再餓肚子了第491章 來大活了111.第111章 投趙一念起,剎覺天地寬!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第456章 將領請滅遼,幽燕世家歸133.第133章 報紙第28章 多幾個人捱罵第466章 出兵,收復西域141.第140章 解試第七242.第238章 人心經不起試探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第353章 烏古乃定計,遼國南侵高麗140.第139章 李迪來投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第529章 番外二,老了,蛋糕與接班人192.第190章 不能讓大孫心寒158.第157章 官場改制的影響307.第303章 滅了越李朝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第475章 試試就逝世第21章 第一堂課269.第265章 我翁,知院罩的243.第239章 不甘心啊第97章 老範的幫助173.第171章 開封來了個包黑子215.第212章 前面騎白馬的是元昊!第337章 以汴梁爲核心打造經濟圈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第473章 趙禎的喜悅第333章 轉換思路,發明橡膠第388章 大宋託付於你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第449章 剛入幽燕就抓人第395章 吹進攻號!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169.第167章 新春詩第一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235.第232章 跑得慢,就得死!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第69章 認真務實的態度(第九更)第492章 得加錢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167.第165章 公私合營第404章 以民爲本的國家政體第357章 河口之戰,輕鬆獲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喜德县| 涪陵区| 双城市| 彭水| 沛县| 莲花县| 阿鲁科尔沁旗| 本溪| 株洲市| 沿河| 拜泉县| 霞浦县| 龙陵县| 偏关县| 乌兰浩特市| 婺源县| 铜川市| 承德县| 肇东市| 时尚| 深州市| 云安县| 根河市| 永登县| 柳林县| 北海市| 郯城县| 鲁甸县| 兴国县| 新宁县| 丰原市| 渑池县| 高雄市| 吴江市| 巨野县| 达孜县| 崇文区| 祁门县| 兰考县| 南乐县| 炉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