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91章 來大活了

慶曆十二年五月中旬,在經歷了將近一個月的跨海航行之後,大宋使節團跨越了孟加拉灣,抵達了朱羅王朝。

朱羅國王羅闍帝羅闍·朱羅一世得知大宋使節團抵達,給予了他們極高的規格待遇。

在公元1000年時期,朱羅王朝算是一個比較強大的王朝,他們擁有三個大軍團,每個大軍團有三萬人,其中戰象、騎兵、弓弩手、重步兵各有配置。

而且他們還通過當時往來於中西方貿易的阿拉伯商人那搞到了希臘火的技術,麾下士兵重鎧、鐵盾、刀劍齊全,戰鬥力十分彪悍。

更重要的是朱羅王朝還是個人口大國,在公元1048年左右,他們的人口就已經達到了一千五百萬,實力強悍。

如果放在東亞的話,朱羅王朝應該是一個僅次於宋朝的人口國家。畢竟目前東亞第二大人口國遼國現在只剩下不到七百萬人口,武力也衰退得厲害。

而朱羅王朝此時正處於強盛時期,上一任國王拉金德拉·朱羅一世剛剛完成了遠征孟加拉之戰,擁有的版圖橫跨了小半個印度半島。

目前朱羅王朝除了與死敵後遮婁其王朝征戰百年未有勝負以外,至少在印度半島這一片,甚至是東南亞都是小霸王。

不過聽說大宋使節團來,他們並沒有採取敵視態度。

原因有三。

一是雖然他們也想爭馬六甲海峽,把勢力範圍擴張到東南亞去,但首先是他們還沒有跨海遠征的能力,其次是他們與大宋之間絲毫沒有地緣衝突。

大宋目前是經營東南亞的北部地區,也即後世的越南、菲律賓等地,對印尼、馬來西亞這一片尚沒有染指的想法。

而朱羅王朝雖然有對印尼、馬來西亞這一片有想法,可眼下還沒有能力付諸行動。

所以雙方屬於井水不犯河水。

二是朱羅商人也往來於大宋貿易,甚至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現任朱羅王的爺爺,當時的朱羅國王羅闍羅闍一世,還曾經遣使向大宋朝貢。

因而朱羅王朝需要與大宋持續貿易,把自己國家盛產的珍珠、象牙、香料、寶石等名貴商品賣到大宋去,從而賺取財富。

三則是正如上述所言,朱羅商人與大宋貿易往來密切,所以朱羅王朝並不是個什麼消息閉塞的國家。

他們當然也知道現在大宋在東方的強勢地位以及大宋海軍在南海的橫行霸道。

因此也知道大宋武力強盛。

如此地緣因素、軍事忌憚以及利益相關,三相迭加,朱羅王朝除非是瘋了,否則自然沒有理由與大宋起衝突。

在這樣的情況下,羅闍帝羅闍·朱羅一世當然要與大宋使節團搞好關係。

他們在朱羅王朝的首都歐賴宇爾,也就是後世印度泰米爾邦的坦賈武爾市熱情地招待了使節團。

此地有高韋裡河流淌而過,連通孟加拉灣,因此大型船隻可以直達,是當時朱羅王朝與東西方國家主要貿易的內陸航道。

高韋裡河寬闊不遜色於穆西河,河面窄處三四百米,寬處能達到一二里,滾滾河水流淌,彷彿一眼看不到盡頭。

鐵甲艦轟隆隆駛來,朱羅國王羅闍帝羅闍·朱羅一世親自前來迎接,站在船頭上,能看到港口繁華興盛,各式建築物林立,來來往往人山人海。

遠處金碧輝煌的宮殿聳立,城外肥沃的土地有百姓正在耕作,大象漫步行走在其間。

羅闍帝羅闍·朱羅一世穿著華麗,印度人彷彿對金子有特別的癡迷,渾身珠光寶氣,光手頭上的那顆藍寶石戒指,就已經是價值連城。

也難怪後世帶嚶這麼喜歡印度,有錢而又土地富饒,誰不喜歡呢?

“尊敬的國王陛下。”

朱羅商人佛蓮作爲嚮導兼職翻譯,率先下船,然後右手放在胸口,向羅闍帝羅闍·朱羅一世彎腰行禮道:“這就是大宋的使節團。”

“來自東方的尊貴客人,我代表朱羅王國向你們發出誠摯友好的問候。”

羅闍帝羅闍·朱羅一世居然也是右手放在胸口彎腰行禮。

雖然使節團聽不懂他說的話,但佛蓮很快就給他們翻譯,讓譚文學等人還是頗爲受寵若驚。

“國王有禮。”

衆人連忙拱手回禮。

接著羅闍帝羅闍·朱羅一世又說了些什麼。

佛蓮解釋道:“國王陛下對你們表示非常歡迎,邀請你們進入王宮參加宴會。”

“多謝國王。”

譚文學與章有爲作爲代表,連連應下。

於是在羅闍帝羅闍·朱羅一世的熱情招待下,一行人抵達了朱羅王國。

王國富麗堂皇,各類建築物齊全,花草叢生,宛如仙境。

在周圍則建立了大量塔形建築,有精美的浮雕,華麗的廟宇,上面雕刻著印度教的一些神靈。

諸多信徒在附近擁擠著參拜。

更遠的方向很多低種姓的平民從事著生產工作。

而在與國王一同接待的人羣當中,一批僧侶貴族站在最前面。

後世學過高中歷史的都知道,這就是印度的種姓制度。

在如今的公元11世紀中葉,已經有兩千多年曆史的印度教早就生根發芽。

這個宗教前身爲婆羅門教,產生於公元前1600年左右,當時我國甚至還處於商朝滅夏朝的時期。

隨後古印度千年文化當中,佛教與耆那教也漸漸誕生。

然而印度統治階級卻不斷打壓佛教和耆那教,積極推廣印度教,最終讓印度教成爲如今印度半島最大宗教。

原因也很好理解。

就像儒家更適合統治階級統治一樣,印度教這套種姓制度的理論也十分適合統治階級,幫助他們維護統治。

只是區別在於東方帝國講究君權天授而不是君權神授,所以君權不受宗教束縛。

而印度和西方基本上都是君權神授。

如基督教、印度教的主教、僧侶地位遠遠高於國王,雖然只是名義上,卻也足以證明西方當時的封建思想比東方更爲嚴重。

因此此時朱羅王朝以婆羅門爲代表的布里哈迪斯瓦拉寺廟長老僧侶,以剎帝利爲代表的國王權貴,就成爲了兩大迎接大宋使節團的集團。

他們站位涇渭分明,僧侶們人少但卻站在了隊伍最前面,雙手合十,穿著簡單的僧袍,臉上露出祥和的表情。

大臣們則穿著華貴的服裝,頭上還包裹著布巾,非常嚴肅地站在一旁。

衆人進入王宮之內。

王宮裡面倒是頗爲繁華,但尷尬的是他們沒有桌椅,只有繩牀。

並且繩牀也不是誰都能坐,只有國王和僧侶能坐,形狀是個四方形有圍欄的椅子,椅子缺了一角可以坐人。

不過闍帝羅闍·朱羅一世令人準備了幾張繩牀緩解了尷尬,只是坐著讓人有些不習慣而已。

外交講究對等原則。

其餘人權貴大臣都站著,僧侶和國王都坐著,而大宋使節團們也坐著,這種不對等的場面說不出的怪異。

只是這是人家國家的禮儀,大家也不好說什麼。

等人都坐下,侍女用金子做的器皿將各種水果擺在了他們面前的茶幾案上,還有各種咖喱、烤雞、酸奶、果汁、蜂蜜以及各種糊糊。

“尊貴的客人,這是我們王國最好的食物,國王陛下請大家不要嫌棄!”

佛蓮說道。

衆人面露難色,倒不是說那些用各種香料和蔥姜洋蔥之類弄的糊糊有多難吃,而是連筷子都沒有。

“額這怎麼吃啊?”

章有爲低聲問道。

“好像用手抓。”

譚文學想起了在禮部看過的一本書,記載過這邊沒有筷子,大家都用手抓,據說連他們上廁所都.

“早知道從船上帶幾雙筷子下來了。”

王世寧抱怨道。

“先吃吧。”

譚文學看周圍衆人都用殷切的眼神看著他們,只好硬著頭皮先拿了一杯果汁對闍帝羅闍·朱羅一世說道:“感謝殿下。”

“讓我們爲客人獻上祝福。”

闍帝羅闍·朱羅一世見他們開動,右手也端起果汁杯子,左手向對著使節團方向平攤舉著示意。

“祝福你們。”

僧侶們亦是拿起了果汁。

緊接著門口進來一堆舞女,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旁邊樂師奏樂,氣氛頓時熱絡起來。

“我還是第一次用金盃子喝酒.這好像也不是酒。”

“是果汁。”

“朱羅王朝真是富庶,用金盃子裝果汁。”

幾名使節團成員一邊應和著對方,一邊自己私下裡說著悄悄話。

很快一頓宴會就結束。

等大家酒足飯飽之後,才正式開始正事。

譚文學用身上的絹布擦了擦嘴,隨後這纔對闍帝羅闍·朱羅一世說道:“殿下。”

“大宋將於明年一月一日舉行盛大的慶典,此次我們過來,就是希望邀請殿下派人前往大宋,參加這次盛會。”

佛蓮同聲把意思翻譯過去。

對於這次盛會,大宋朝廷相當看重,也要求東方國家除非特殊情況,比如國王重病,否則必須參加。

唐代也是這樣,唐朝皇帝如果想舉辦慶典,都會讓西域諸國國王過來。

有不聽詔的像高昌王,就被唐軍給揚了骨灰。

不過對於那些較遠的國家還是比較開明,不強制要求對方國王,包括勃泥、闍婆、室利佛逝這些南洋國家都沒有這方面要求。

畢竟這些國家離大宋還是太遠,大宋海軍過去都得一個月,他們自己坐本國的小帆船過來,到廣州要一個月半月,到泉州需要兩個月,路途還是非常遙遠。

只是譚文學當時還是對他們發出了邀請,勃泥國和闍婆國都沒有意見,只有室利佛逝不識好歹,最終換了國王。

至於南亞以及中東、歐洲的國家就不需要來國王,派使者就行。

一來大宋的軍事力量還無法對他們完全輻射,鐵甲艦滅國有餘,卻難以佔領。二來距離太過遙遠,逼著人家國王來也屬實有些不近人情。

所以譚文學這次並沒有邀請闍帝羅闍·朱羅一世,只是讓他派遣使節團就行。

聽了他的話,闍帝羅闍·朱羅一世沉吟道:“對於宋國的邀請,我自然是可以派遣使者過去,我爺爺當初也曾經派遣使者,與東方大國交流是一件好事。”

“那我們在回來的路上,可以帶著朱羅國的使節團一起過去。”

譚文學高興地說道。

“當然,不過”

“不過什麼?”

看到佛蓮這麼說,譚文學納悶。

難道朱羅國王還有別的事情?

“不過我聽說大宋有很強大的火器,我很好奇,能否讓我見識見識。”

見識見識?

譚文學、章有爲、王世寧幾人對視一眼。

說是見識見識,怕是想試探試探吧。

“自然。”

譚文學向王世寧使了個眼色道:“我們就爲殿下演示一下火炮的威力。”

“那太好了。”

闍帝羅闍·朱羅一世非常高興。

當下一行人便離開王宮。

歐賴宇爾城邦分爲七層,最中間是王宮,然後是廟宇,接著是權貴府邸,之後分別是官府府邸、百姓住所和坊市街道,以及城外頭的貧民窟。

這七層顯然已經將種姓制度展現得淋漓盡致。

前四層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的居所,後兩層是吠舍和首陀羅的居所。

而城外頭則是少數首陀羅以及大量被稱爲不可接觸者、賤民的達利特、旃陀羅的棲息地。

他們甚至不允許被站在外面圍觀使節團,王宮侍衛把他們遠遠隔開,使節團在一衆高種姓的權貴帶領下,再次到達港口。

衆人互相寒暄客套幾句之後,他們就與闍帝羅闍·朱羅一世到了港口附近的一座高塔上,開始觀望艦炮。

王世寧手裡拿了一個旗子,向艦船方向揮動示意,下達命令。

他四下掃視,周圍是城邦,人口聚集地,只有河對岸纔是一片空地,於是對闍帝羅闍·朱羅一世道:“殿下請看,我們會在這邊,往對岸發射炮彈。”

“那邊這麼遠,會不會看不清楚?”

闍帝羅闍·朱羅一世問。

“不”

王世寧剛想說不會,他們給他準備瞭望遠鏡。

結果闍帝羅闍·朱羅一世就說道:“不如往那邊發射。”

說著還指向南面河岸。

衆人看過去,臉色頓時一僵。

那邊是城邦偏遠處,但依舊有個村莊。

一炮轟過去,雖然不一定會打到人,可這種事情誰能說得準?

看來這朱羅王朝還真是不把人命當一回事啊。

“沒事,殿下用這個看就行。”

王世寧臉色微微抽搐了一下,把望遠鏡遞了過去。

闍帝羅闍·朱羅一世接過望遠鏡,在佛蓮的教授下使用,一時驚爲天人道:“這個東西.大宋賣嗎?”

“請殿下耐心等待,等演示之後再說。”

譚文學笑了笑道。

隨即王世寧那邊也揮動旗幟。

這塔樓非常高,足有六層,能俯瞰江面。

江上廣州號看到指示後,左船艙的炮彈孔立即開始裝填彈藥。

並且爲了演示效果,還特意裝了開花彈,也就是爆炸彈,殺傷力不一定比實心彈大,但爆炸效果和聲音一定比實心彈好。

“準備!”

“發射!”

船上的副將一聲大喝。

頃刻間廣州號左側炮孔十餘發火炮齊射。

十多枚炮彈在空中劃過一道絢爛的弧度,緊接著迅速以拋物線落下,掉到了一里之外的河對岸草地上。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頃刻間爆炸聲音四起,塵土飛揚,各種草屑、木屑、沙土滿天飛。

緊接著已經削弱了很多的“砰砰”聲音才傳來,讓闍帝羅闍·朱羅一世眼睛圓睜,嘴脣都顫抖起來。

“這個東西.大宋賣嗎?”

他激動地問道。

“這是大國重器,原則上,我們是不賣的。”

譚文學與章有爲對視一眼,會心一笑。

終於找到買家了。

“我們有金子,大把的金子。”

闍帝羅闍·朱羅一世雙手在胸前揮舞,對著譚文學說道:“我們可以用金子來買!”

“這個嘛”

譚文學沉吟道:“它的技術含量是很高的,即便是在我們大宋也沒有多少。”

“你們要製作這樣一座火器需要花多少錢?”

“大概需要三斤黃金。”

章有爲面不改色地說道。

北宋初期白銀與黃金的比例大概是1比5左右。

後來隨著白銀開採,市面上白銀增加,黃金稀少,一度漲到了1比8。

然而現在黃金與白銀的比例已經達到了1比12,暫時維持這個比例好幾年,並沒有繼續往上漲。

之所以這樣是因爲雖然全世界大量白銀正在向大宋流入,但隨著商品經濟的快速繁榮,白銀的需求同樣在暴漲。

包括鑄造銀幣、打造銀首飾、成爲通用貨幣等等,朝廷還在大量收購白銀,以此成爲錨定物。

因而哪怕每年流入大宋的白銀高達數百萬兩,可比例還是維持得非常穩定。

這樣算的話,那麼三斤黃金,就相當於36斤白銀,576兩銀子,按照目前一枚銀元等於一兩白銀等於一貫錢的比例,就是576貫。

看上去好像不多,因爲大宋寶元年間與遼人交戰的銅炮一枚造價要500多貫,這個價格也差不多。

但問題是那是銅炮。

明清代一尊鐵炮造價才二百兩白銀呢。

清前期打鄭成功,閩浙總督李率泰打造了一批紅衣大炮。

每尊造價才193兩,加上每尊300發炮彈,以及1800斤火藥,也不過才每尊500兩左右。

又不是晚清那種能打七八公里外,每分鐘發射五六發的120mm的速射炮。

普通的一兩千斤紅衣大炮的工藝簡單,造價成本根本不貴。

所以這三斤黃金一尊炮顯然是在殺豬。

偏偏闍帝羅闍·朱羅一世這頭豬還真就上勾了。

他稍稍盤算了一會兒。

雖然覺得三斤黃金一尊確實有點小貴,但還是咬牙道:“若是算上運費的話,我願意以四斤黃金一尊的價格,購買五十尊。”

來大活了!

譚文學和章有爲面色大喜。

第489章 授銜評級第512章 國泰民安,太平昌盛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第420章 黃河水清,李元昊死,天下大吉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第415章 宋日黑船事件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第34章 數學課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220.第217章 宋皇震驚,遼皇也震驚第523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宰相院裡皆牛馬269.第265章 我翁,知院罩的第321章 讓子彈先飛一會兒(祝大家新年快樂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354章 後裝槍炮,王曾病逝第12章 趙禎是慫貨(求推薦票)第52章 請罷呂夷簡第392章 析津城破第470章 與范仲淹利益交換第492章 得加錢第511章 十倍回報率,工業先發國的優勢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第469章 收復西域,黑汗王國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227.第224章 建立統一戰線!第26章 玩遊戲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298.第294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第515章 大授銜第444章 工業建設與新的發明第403章 建立現代化國家體系第34章 數學課第414章 有宋人在賣軍械第24章 趙光義是蠢豬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125.第125章 東方一極戰略141.第140章 解試第七132.第132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380章 蕭萬里心臟驟停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第483章 少年中國說第96章 開封府再出陰計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316.第312章 出雍雞關,直取升龍第332章 耶律宗真的憂愁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第328章 餓不死,但很窮第79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輔導員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212.第209章 萬人相送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第42章 大宋不能沒有趙駿230.第227章 火炮,瞄準!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第93章 解試第496章 抵達巴格達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208.第205章 陳希亮,長沙驚變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301.第297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110.第110章 官家真的變得不一樣了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167.第165章 公私合營第16章 靖康恥第16章 靖康恥234.第231章 宋遼保塞決戰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第411章 把島國端上大宋的餐桌196.第194章 強權至上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169.第167章 新春詩第一第41章 做一條有夢想的鹹魚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第508章 萬國來朝(3)第316章 當令安南改朝換代第105章 糊塗,抄了你家都是我的119.第119章 誰贊成誰反對?213.第210章 元昊出征,老範洞悉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第510章 一隻只肥羊第83章 趙禎不可信第28章 多幾個人捱罵第47章 晏殊迴歸第94章 該動手了183.第181章 給我滾下馬來220.第217章 宋皇震驚,遼皇也震驚第5章 仁宗的寬容第14章 好幾層樓高的高人!第333章 轉換思路,發明橡膠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
第489章 授銜評級第512章 國泰民安,太平昌盛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第420章 黃河水清,李元昊死,天下大吉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第415章 宋日黑船事件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第34章 數學課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220.第217章 宋皇震驚,遼皇也震驚第523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宰相院裡皆牛馬269.第265章 我翁,知院罩的第321章 讓子彈先飛一會兒(祝大家新年快樂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354章 後裝槍炮,王曾病逝第12章 趙禎是慫貨(求推薦票)第52章 請罷呂夷簡第392章 析津城破第470章 與范仲淹利益交換第492章 得加錢第511章 十倍回報率,工業先發國的優勢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第469章 收復西域,黑汗王國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227.第224章 建立統一戰線!第26章 玩遊戲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298.第294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第515章 大授銜第444章 工業建設與新的發明第403章 建立現代化國家體系第34章 數學課第414章 有宋人在賣軍械第24章 趙光義是蠢豬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125.第125章 東方一極戰略141.第140章 解試第七132.第132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380章 蕭萬里心臟驟停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第483章 少年中國說第96章 開封府再出陰計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316.第312章 出雍雞關,直取升龍第332章 耶律宗真的憂愁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第328章 餓不死,但很窮第79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輔導員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212.第209章 萬人相送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第42章 大宋不能沒有趙駿230.第227章 火炮,瞄準!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第93章 解試第496章 抵達巴格達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208.第205章 陳希亮,長沙驚變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301.第297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110.第110章 官家真的變得不一樣了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167.第165章 公私合營第16章 靖康恥第16章 靖康恥234.第231章 宋遼保塞決戰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第411章 把島國端上大宋的餐桌196.第194章 強權至上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169.第167章 新春詩第一第41章 做一條有夢想的鹹魚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第508章 萬國來朝(3)第316章 當令安南改朝換代第105章 糊塗,抄了你家都是我的119.第119章 誰贊成誰反對?213.第210章 元昊出征,老範洞悉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第510章 一隻只肥羊第83章 趙禎不可信第28章 多幾個人捱罵第47章 晏殊迴歸第94章 該動手了183.第181章 給我滾下馬來220.第217章 宋皇震驚,遼皇也震驚第5章 仁宗的寬容第14章 好幾層樓高的高人!第333章 轉換思路,發明橡膠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迁市| 黎川县| 高青县| 察隅县| 马关县| 安吉县| 东光县| 天峻县| 赫章县| 苏尼特右旗| 伊金霍洛旗| 阜平县| 碌曲县| 四会市| 纳雍县| 民权县| 登封市| 新密市| 吴桥县| 长武县| 芦溪县| 深水埗区| 云南省| 麦盖提县| 徐汇区| 鸡东县| 盘锦市| 霍州市| 云南省| 霍邱县| 汾西县| 寻甸| 庄河市| 景泰县| 潞城市| 南和县| 云南省| 佛冈县| 漳浦县| 通榆县| 瑞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