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章 大宋不能沒有趙駿

第42章 大宋不能沒有趙駿

觀稼殿內,按照往日,上午早朝之後,不管是皇帝還是宰相,都會回去稍微休息一下,然後開始今天的政務。

宰相去政事堂理政,皇帝就自由一點,勤政的就去延和殿批閱奏摺,不過到趙禎時期,改爲了崇德殿。

所以這個時候三相三參等宰相不可能在後苑的觀稼殿,這裡在以前也不可能是他們能來的地方。

但此刻大宋這幫羣臣們,卻在觀稼殿這個原本不起眼,只有每年農桑做做樣子的殿宇當中,開起了一次能改變未來大宋的會議。

趙禎坐在觀稼殿殿上方的太師椅上,由於這不是正經朝會,他讓王守忠搬了幾把椅子放在下面,諸多大臣們左右坐好。

恰在這個時候,范仲淹也走進來,向趙禎行禮道:“官家。”

趙禎就問道:“趙駿呢?”

“大抵是累了,現在稍微睡一會兒。”

范仲淹回答道。

“嗯。”

趙禎點點頭:“範卿來得正好,一起坐下聊聊吧。”

“謝陛下。”

范仲淹就坐在了最下面的那把椅子上。

雖說他敢叫板宰相,但現在他畢竟只是個秘書少監,官位最低,自然只能坐在末座。

等他落座之後,趙禎才環顧衆人,開口說道:“趙駿到大宋來,已經一月餘,太醫說,他的病情快則十天半月,慢則再過一月,大抵就能養好。他眼睛睜開的時候,估計是瞞不住了。”

“至少我們能確定,他在眼睛看不見的這段時間裡,說的所有話都是真話”

呂夷簡略微遲疑。

因爲他忽然想起了這段時間裡趙駿可沒少逮著趙禎一家人罵,罵完趙禎本人再罵他爺爺,說的髒話一次比一次難聽。

要是所有話都是真話的話,那豈不是趙禎是二傻子蠢笨驢加老色皮賤骨頭?

所以呂夷簡一下子就有點後悔自己爲啥要接這個茬了。

好在趙禎當時沒想這麼多,點頭應下道:“嗯,不錯。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很多未來的事情,諸公覺得,如今我們大宋要想強盛,改變靖康恥之事,應該如何?”

范仲淹一聽頓時來了精神,立馬說道:“官家,自然是矯國革俗,去痾除弊。昔年秦國困頓,有商君變法,纔有秦國強盛,最終一統天下。一時之勢,只能一時之法。若不思變通,死守祖宗之法,焉能長久?”

“嗯。”

¤ttκan ¤¢O

所有人聽了都點點頭,這是大家都清楚的事情。

趙禎看著自己這位未來的改革大將,充滿希望地問道:“範卿覺得,我們應該從何做起?”

范仲淹想了想道:“大宋已經病得太久,正如趙駿所言,國庫支餘幾乎全用於軍隊開支,可養的兵馬毫無戰力,後來被西夏連連戰敗,足可見裡面的弊端。”

“唔。”

趙禎微微沉吟。

呂夷簡眉頭一皺,語氣頗重地質問道:“你還想改革軍制?”

這話一出,令范仲淹臉色大變。

大宋軍制是當年趙匡胤趙光義兄弟留下,除了邊兵以及留守各州的地方廂軍以外,主要的軍隊都集中在汴梁,也就是禁軍。

剛開始的時候禁軍數量並不多,但到宋仁宗時期,禁軍已經發展到了八十多萬。

因爲北宋起義太多,朝廷就招安,招安的人就全塞進禁軍裡,結果人員就越來越臃腫,兵馬數量急劇增加。

本身宋朝有錢,如果能夠把這八十萬禁軍訓練成精銳部隊也是好事。

畢竟禁軍除了負責汴梁的安全以外,還要去邊境打仗,那麼多人用得好的話,暴打西夏和遼國不是問題。

然而宋朝皇帝又不放心把軍隊交給將領,所以平時這些禁軍訓練就由那些教頭負責,也就是林沖這幫人,並不會給將領兵權。

等到打仗的時候,皇帝纔會讓樞密院調兵,再派遣將領領導這些士兵去邊境,結果造成了“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情況,嚴重危害了禁軍的戰鬥力。

但這麼做的好處也很明顯,那就是兵權徹底掌握在皇帝手裡,完全杜絕了五代十國那樣將領傾覆政權的可能。

所以如果改革軍制的話,就會觸及到皇權的底線。

范仲淹再蠢也知道有些話能說有些話不能說,連忙否認道:“自然不是,三冗之害,我想諸位比誰都清楚,趙駿也說了,若是強行拔除,無異於葬送國家,因而急需緩圖,先以冗官爲主。”

“呵呵。”

呂夷簡立即針鋒相對道:“你沒聽趙駿說的嗎?若是改革吏治,就是先讓百官們革了自己,誰會答應?趙駿難道沒有告訴你,未來伱慶曆新政,會有多少人反對?多少人對你羣起而攻?”

范仲淹牛脾氣上來,立即頂了回去道:“哪又如何?我從不懼怕。趙駿說了,改革吏治勢在必行,這個方向既然是對的,那我縱使身死也要走下去。”

呂夷簡冷笑道:“你有幾條命能與全天下的官吏爲敵?你可知道若是各州路官員因你而罷官,天下有多少政務要被耽擱?若是汴梁三千多名官員,兩萬多吏員就此停擺政務,一天之內,汴梁就會亂成一鍋粥。”

范仲淹絲毫不理會,而是向趙禎拱手說道:“趙駿的話想必官家也已經清楚,若是不改革,大宋危在旦夕。呂夷簡反對改制,是因爲他是趙駿嘴中的保守利益集團罷了,難道官家要眼睜睜地看著大宋被這三冗之害弄得國家凋零嗎?”

“你!”

呂夷簡大怒,范仲淹又用站在道德制高點這一招。

趙禎眉頭緊皺。

范仲淹是自己看重的臣子,也是趙駿欽點的改革派大臣,但他做事好像還是太莽撞了些。

難道趙駿之前就沒有說,這件事情需要緩圖嗎?

“官家,冗官的事情,還是要從長計議,大宋官員實在是太多了,且逐年還在往上增加,一下子變革那麼大,革除那麼多官員,國家不一定承受得住。”

“是啊官家,範希文有革除弊端之心是一件好事,但也不能操之過急,還是等趙駿眼睛復明之後再說。”

“臣也以爲需要再思量思量。”

三相三參,包括與呂夷簡不對付的王曾和蔡齊,居然都罕見地站在了和他同一邊,反對起立即開始冗官改制。

不是他們叛變,而是確實有立場利益方面的考慮,以及動冗官這個問題後果的擔憂。

北宋仁宗時期官員數量就已經達到了四萬多,是唐朝的兩倍。要知道唐朝巔峰面積一千二百多萬平方公里,宋朝才二百八十萬平方公里,就可以知道宋朝的冗官有多嚴重。

而且這還只是官員,都沒有算吏。一個縣有編制的官員滿打滿算也就縣令、縣丞、主簿和縣尉四個,需要的吏員則至少在官員的十倍以上。

這些雖然是官員花錢僱傭,但大多數還是宋朝朝廷補貼給官員,否則靠官員那點俸祿,怎麼可能養得起?

如果真按范仲淹慶曆新政搞改革,不止是動了那四萬人官員的蛋糕,還有全天下四五十萬以上吏員的蛋糕,這股利益集團加起來,可不比改革冗兵的問題差。

所以就算確實需要改制,也不能立即就動手,而是希望等趙駿眼睛恢復之後,與他一起商量商量,看看他有什麼辦法再說。 趙禎見到大家都反對,就無奈地看著范仲淹道:“範卿,還是等趙駿眼睛復明之後吧。”

“官家.”

范仲淹還想說點什麼,但看到趙禎那無奈的臉,也只能嘆息一聲,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這個世界上總是充滿著無奈,雖然明知道問題嚴重,可他們卻難有解決的辦法。

事實上范仲淹想改革吏治,也是無奈之舉。

因爲三冗裡面,冗兵是皇權底線所在,誰也不敢去冒死去觸碰這顆雷。

冗費是什麼?

其實就是冗官和冗兵產生的多餘費用。

比如交引法裡朝廷被茶商們鑽空子多搞走的錢,就屬於冗費的一種。

但這只是冰山一角。

除了茶商以外,廂軍、禁軍、邊軍的多餘支出,軍隊被吃掉的空餉,招安花的錢,以及將領貪腐的花銷。

還有官員的補貼、職田、絹布、糧食、恩賞、冰炭、香料、公使錢、給券等等,也是除基本俸祿工資以外的冗費開支。

可以說冗費其實就是商人、官員、軍隊三方在一起趴在大宋朝廷吸血的結果。

要想解決冗費,就得解決冗官和冗兵,可范仲淹又不能去觸碰冗兵這顆雷,那不只能對冗官開刀?

但現在趙禎顯然也拿冗官暫時沒有辦法,似乎也只能等趙駿眼睛恢復。

可萬一趙駿眼睛恢復之後也沒有辦法呢?

他畢竟只是個紙上談兵的人而已,難道整個大宋的未來,就要靠一個什麼經驗都沒有的毛頭小子?

“三冗之事牽扯實在是太大,稍有不慎,則國家就可能會非常危險。”

呂夷簡見范仲淹偃旗息鼓,鬆了一口氣,才說道:“此事應該先暫且擱置,等以後趙駿眼睛好了再談。如果把三冗的事情放在一邊,下一步規劃應該是強國?”

“發展工業嗎?”

趙禎忙問:“可是我們也就僅僅聽趙駿說發展工業需要什麼,具體怎麼發展,我們卻是不得而知。”

“額”

呂夷簡爲難了。

王曾也無奈道:“那還是等趙駿吧。”

趙禎不滿道:“怎麼什麼事情都要等他,沒了他大宋就活不下去了?”

“官家,沒辦法。趙駿不是說過了嗎?要想工業革命,就要有大量工科人才,還要有石油和橡膠,都要靠趙駿幫忙。”

王隨苦笑道:“而且先不說石油和橡膠能不能找到,就算能找到,那人才怎麼辦?所以只能等趙駿了,我們需要趙駿幫我們建立起科學體系.”

“好吧,那下一步呢?”

趙禎只好道:“趙駿說趙元昊馬上就要叛亂立國了,這次總該我們自己能拿定主意,不需要趙駿了吧。”

“還是按照之前我們的策劃,讓範希文去。”

呂夷簡看了眼范仲淹,這廝如果能不在朝堂裡,自己都能多活幾年。

“但趙駿說,就算範卿去,頂多不至於大敗,難道朕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趙元昊那廝建立西夏國嗎?”

趙禎很是不滿。

李元昊其實已經算是半立國了,他之前就自立爲夏國公,並且當著宋朝使者的面,揚言要立國當皇帝,與大宋和遼國平起平坐。

這種騎臉行爲讓趙禎十分不爽。

以前他覺得自己沒那本事弄死李元昊,大抵也只能憋著,不敢和李元昊鬧翻。

但現在都有趙駿了,憑什麼還要受李元昊的羞辱?

主要也是趙禎這段時間憋著氣。

被趙駿天天指著鼻子罵,脾氣再好的人都有點頂不住,要不是經常砸砸東西發泄一下,恐怕早就把肺氣炸翹了辮子。

現在李元昊又騎在他頭上拉屎拉尿,是可忍孰不可忍。

治不了趙駿,還治不了你?

所以趙禎很生氣,很想給李元昊一個教訓。

然而大宋官家氣歸氣,可宰相們卻是知道事情沒那麼簡單。

歷史上李元昊三戰三勝,打得大宋潰不成軍,這怎麼可能單憑趙駿告訴他們歷史就能解決的呢?

打仗靠的是硬實力,大宋邊境兵馬戰鬥力擺在這裡,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因此呂夷簡最後只能無奈道:“趙駿說,即便是範希文去,也只能保住頂多不敗而已,想要打勝仗,消滅趙元昊,難度還是太大,要不”

“要不什麼?”

趙禎問。

“要不.”

呂夷簡遲疑了一下,還是說道:“要不還是等趙駿眼睛復明之後再說吧。”

我TM!

呂夷簡這句話,當場差點讓趙禎尿了。

合著趙駿眼睛沒好,大宋還是啥事都做不成唄?

本來是指望在趙駿眼睛好之前,做出點政績讓後人看看,告訴他自己不是他想象中的那麼差。

結果手底下的大臣們面對困境,一個個束手無策。

那要你們這羣人有錘子用!

還不如養幾條豬呢。

至少豬還能吃。

在這一刻,趙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惡意。

看來這幫人,以後是指望不上了!

(本章完)

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第74章 賜同進士出身?狗都不當!第2章 嫌棄大宋第46章 交子務初見成效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153.第152章 趙禎有子與元豐改制216.第213章 讓大宋屹立於世界之巔!第451章 規劃北平城,迴歸根本問題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第529章 番外二,老了,蛋糕與接班人第395章 吹進攻號!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243.第239章 不甘心啊第470章 與范仲淹利益交換第473章 趙禎的喜悅第487章 遍地是龍旗第401章 趙禎眼裡有了光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第318章 李朝覆滅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第474章 出使黑汗王國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317.第313章 大宋天軍!第515章 大授銜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第473章 趙禎的喜悅第466章 出兵,收復西域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第496章 抵達巴格達第388章 大宋託付於你第49章 賜趙駿同進士出身307.第303章 滅了越李朝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第96章 開封府再出陰計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第516章 不會再餓肚子了第24章 趙光義是蠢豬288.第284章 殺生爲護生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112.第112章 對付惡勢力的三個辦法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183.第181章 給我滾下馬來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144.第143章 以後他要無法無天了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第25章 裡外都是個死第461章 謀西域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第442章 盜匪遍地,該打掃衛生了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第99章 瓶中人第361章 戰略部署,奪回燕雲140.第139章 李迪來投第78章 看看這大宋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263.第259章 給天下官員漲薪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第498章 分裂的阿拔斯纔是好阿拔斯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第55章 朝廷的應對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第456章 將領請滅遼,幽燕世家歸第451章 規劃北平城,迴歸根本問題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280.第276章 將門的多事之秋第349章 青塘城破257.第253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300.第296章 李元昊繃不住了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第507章 萬國來朝(2)第385章 決戰前夕第495章 外交交鋒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悵316.第312章 出雍雞關,直取升龍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第3章 大宋笑話第19章 僞造一個尼尼村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第495章 外交交鋒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281.第277章 杯酒釋冗軍162.第161章 有些事情,必須去做!第357章 河口之戰,輕鬆獲勝第360章 佈局深遠,只爲今日第25章 裡外都是個死第370章 大宋該圖窮匕見了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第504章 真傳國玉璽第485章 海納世界財富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第101章 把開封府一鍋端了第487章 遍地是龍旗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
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第74章 賜同進士出身?狗都不當!第2章 嫌棄大宋第46章 交子務初見成效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153.第152章 趙禎有子與元豐改制216.第213章 讓大宋屹立於世界之巔!第451章 規劃北平城,迴歸根本問題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第529章 番外二,老了,蛋糕與接班人第395章 吹進攻號!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243.第239章 不甘心啊第470章 與范仲淹利益交換第473章 趙禎的喜悅第487章 遍地是龍旗第401章 趙禎眼裡有了光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第318章 李朝覆滅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第474章 出使黑汗王國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317.第313章 大宋天軍!第515章 大授銜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第473章 趙禎的喜悅第466章 出兵,收復西域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第496章 抵達巴格達第388章 大宋託付於你第49章 賜趙駿同進士出身307.第303章 滅了越李朝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第96章 開封府再出陰計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第516章 不會再餓肚子了第24章 趙光義是蠢豬288.第284章 殺生爲護生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112.第112章 對付惡勢力的三個辦法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183.第181章 給我滾下馬來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144.第143章 以後他要無法無天了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第25章 裡外都是個死第461章 謀西域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第442章 盜匪遍地,該打掃衛生了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第99章 瓶中人第361章 戰略部署,奪回燕雲140.第139章 李迪來投第78章 看看這大宋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263.第259章 給天下官員漲薪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第498章 分裂的阿拔斯纔是好阿拔斯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第55章 朝廷的應對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第456章 將領請滅遼,幽燕世家歸第451章 規劃北平城,迴歸根本問題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280.第276章 將門的多事之秋第349章 青塘城破257.第253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300.第296章 李元昊繃不住了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第507章 萬國來朝(2)第385章 決戰前夕第495章 外交交鋒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悵316.第312章 出雍雞關,直取升龍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第3章 大宋笑話第19章 僞造一個尼尼村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第495章 外交交鋒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281.第277章 杯酒釋冗軍162.第161章 有些事情,必須去做!第357章 河口之戰,輕鬆獲勝第360章 佈局深遠,只爲今日第25章 裡外都是個死第370章 大宋該圖窮匕見了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第504章 真傳國玉璽第485章 海納世界財富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第101章 把開封府一鍋端了第487章 遍地是龍旗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镶黄旗| 澄城县| 漾濞| 嘉兴市| 神池县| 日喀则市| 巴中市| 彰化市| 汨罗市| 衢州市| 鹰潭市| 南充市| 边坝县| 泽州县| 海淀区| 大名县| 霍州市| 那曲县| 石柱| 于都县| 伊金霍洛旗| 寿宁县| 古丈县| 广昌县| 长汀县| 丽水市| 连云港市| 汉寿县| 昌都县| 共和县| 红原县| 海城市| 新巴尔虎左旗| 博客| 新兴县| 盖州市| 北流市| 武功县| 新巴尔虎右旗| 阿尔山市| 湄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