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

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

“老曹啊。”

趙駿在皇城司安排了一些事後,就單獨召曹修在後院見面。

曹修向他拱手行禮道:“我知道知司是在懷疑我公報私仇,但王世隆此人囂張跋扈,常常把皇城司收集到的諸多衙內、官員爲非作歹的消息壓下來,不上稟給官家。知司留下他,只會是個禍害。”

“嗯。”

趙駿點點頭道:“如果真是這樣,那你做的是對的。而且他上值的時候還在外飲酒作樂,我免了他也很正常。主要是你來的路上就應該告訴我,真有這樣的事我不會不答應,沒必要動這種小心思。”

“是。”

曹修一臉尷尬。

他這麼做也是被趙禎給整怕了。

王世隆乾的事他多次稟報給趙禎,結果都被趙禎包庇下來,讓他氣個半死。

所以這次趙駿上任,乾脆就不稟報他,而是用了點小手段。

到時候即便趙駿也跟趙禎一樣包庇王世隆,趙駿肯定也要臉面,王世隆第一次開會就遲到,必然會把他革除。

雖然也擔心趙駿會因爲這件事情而跟他生氣,但至少他覺得只要和趙駿解釋清楚,應該就沒問題。

果然跟他所料的一樣,趙駿還是很明白事理,並沒有因爲這點事情而發火。

“我聽說曹家前段時間得了筆賞賜?”

趙駿裝作不經意間問道。

這事他在遊歷汴梁的時候就聽說了,鬧得沸沸揚揚。

曹修躬身道:“是的。”

“那你知道爲什麼曹家能得到賞賜嗎?”

“是官家爲了交子鋪?”

“交子鋪是我讓官家開的,現在伱明白了吧。”

趙駿之前也去看了交子鋪,去存錢的人絡繹不絕,顯然這會爲大宋西北的戰事提供有力的支持。

只是還是那句話,交子鋪的存在只能是加快金錢流通速度,做大不了蛋糕。

而且要徹底破掉那個老舊的體系,就必須扶持新體系。

雖然改革會流血,但純粹靠殺人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明初老朱殺得少嗎?可殺那麼多人還是沒解決問題。

因而趙駿早就打定主意學一下樸卡卡,先扶持一部分新興資產勢力來打擊陳舊腐敗的官場專買專賣制度,以此增加市場競爭,改變大宋經商環境。

之後通過白銀流入、商品加速流通、生產力提升等做大蛋糕的辦法,強盛國力,再讓大宋旗幟開拓海外,進一步令資本擴張。

最後再以偉人和領袖們的偉大思想作爲思想綱領,扼制國內資本野蠻生長,建設更好的福利制度造福大宋。

在這一點上他打算之後去找范仲淹歐陽修那幫人聊聊。

因爲歐陽修就支持這麼幹,曾經上表要求扶持商人,取消國營專賣,取消那些官僚階級對商品的壟斷權。

這樣一來原本那些地方官員壟斷的茶葉、鹽業、糧油等大宗商品,就徹底進入自由市場,不再像以前那樣專營專賣,導致腐敗、貪污、受賄、濫用職權等等事情發生。

不過這些東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而且趙駿也不打算完全開放自由市場,還是需要一部分國營來保證物價底線,防止大商人壟斷哄擡物價。

所以目前交子鋪的設立算是爲將來改革國營榷賣制度做個鋪墊,等趙駿進一步掌握權力之後,再進行體系化的改革。

聽到趙駿的話,曹修震驚地看了眼他,然後連忙說道:“多謝知司!”

“大宋現在到處都是蟲豸,貪官污吏橫行,王公衙內肆意妄爲,百姓如在水火之中。官家銳意革新,想要改變這一切,所以將大大增加皇城司的職能。”

趙駿沉聲道:“你是一個能幹事的人,我聽說曹家如今也有些落寞,能不能重振曹家家門,就要看你聰明與否了。”

曹修連忙說道:“屬下誓死效忠官家,誓死效忠知司。”

“嗯,很好。”

趙駿又說道:“既然我執掌皇城司,以後皇城司上下都要煥然一新,嚴格遵守定下的法規,我之後會對司規進行增訂修改,你到時候派人發放下去。”

“是。”

曹修點點頭。

“另外,那些指揮使調查到的東西,要他們三日之內送到我這裡來。”

“是。”

“以後皇城司不僅只有刺探、巡查的職務,還有緝捕、審訊的職能,你負責在城裡建造兩個鎮撫司,分別負責城東和城西,要有衙署和監獄。”

“這”

“怎麼了?”

“要建新的衙署,需要有錢。”

曹修面露難色道:“官家之前批了十萬貫,只夠半年俸祿、開支以及其它一應花銷之用,他說接下來就要靠知司自己了。”

“嗯,我知道了。”

趙駿揉搓了一下太陽穴。

趙禎這個慫貨,顯然不敢全力支持自己,估計會拿這個當做敷衍呂夷簡王曾他們的藉口。

比如跟他們說以後皇城司的開支都是自己負責,要不了多久就會沒錢,到時候自己必然會束手無策,什麼事都幹不了云云。

所以將來估計還是得靠自己搞錢。

不過求人不如求己。

能逼得趙禎給皇城司緝捕和審訊權就已經不錯了,這事估計沒過兩天在朝堂上就會掀起軒然大波,反對的摺子如雪花一樣飛到皇帝桌案上。

他能給自己批十萬貫,加上頂住朝堂上的壓力,基本就已經是他的極限。

畢竟宋朝士大夫不是明朝士大夫,宋朝皇帝也不是明朝皇帝,能從宋朝士大夫手裡把緝捕和審訊權拿到,跟虎口奪食沒什麼區別。

因此趙駿並沒有怪趙禎。

也就是感慨一下,要是自己穿越的是明初,遇到的是朱棣父子,估計早就當上國師,走向人生巔峰了,哪還用得著跟趙禎這貨吵架要權,跟朝廷那羣蟲豸爭權奪利?

“那就不建新衙署了,等以後有錢了再說。”

趙駿說道:“現在咱們皇城司有沒有自己的監獄?或者說能夠關押犯人的地方?”

曹修想了想道:“那隻能去借殿前司的軍刑房了,殿前司執掌禁軍,禁軍士兵若是犯法,不由開封府管轄,由禁軍三衙處置,他們有自己的牢房。”

“你出面能借到嗎?”

“應該可以,我二弟曹任現在就是殿前司左班殿直,讓他打個招呼就行,刑房就在我們皇城司後面。”

“那感情好,我到時候讓狄青把人從御龍直營房駐地押到這來,那些人很重要,以後可能是我搗毀無憂洞的手段,把他們分批關押,分開審訊,逼他們畫出無憂洞的內部結構圖。”

趙駿聽到曹修的話很高興。 曹家人就是好,作爲大宋最出名的將門,裡面一幫勳貴子弟佔據了各個衙門,衙門有人好辦事。

事實上曹修的弟弟雖然只是個左班殿直,但殿前司指揮使、侍衛馬軍司指揮使以及侍衛步軍司指揮使三衙長官只是個名義長官,沒有實權,也調動不了軍隊。

所以實際權力掌握在下層官吏手中,這才導致了曹任一個小小的殿前司左班殿直能使用殿前司的刑房,也算是大宋極度分權的結果。

不過有個問題就是。

老曹家取名好像有點問題,老大叫曹修,老二叫曹任?

曹休和曹仁嗎?

會不會還有曹洪、曹丕、曹彰之類?

趙駿不由自主地聯想了一下。

“是。”

聽到趙駿的話,曹修點了點頭表示明白。

之後趙駿又吩咐了一些其它事情。

隨後他說道:“這段時間我打算先進行內部整頓,我需要的是一羣精兵干將,不是一羣酒囊飯袋。”

曹修撓撓頭道:“知司打算如何內部整頓?皇城司內部確實有不少弊端,就連我這個皇城使也被隱瞞了很多事情,僅我知道的來看,就得罷黜不少人。”

“該罷黜就罷黜,皇城司以後絕對不能成爲藏污納垢的地方,這些害羣之馬一定要清理。”

趙駿揮揮手道:“今天吩咐的事情就算是內部自查,也是在檢驗這些人的忠誠度,你先用你的心腹偵查一下他們的行動,若有異動隨時稟報我。”

“是。”

曹修就應聲離開。

趙駿看著他出去,就撫著額頭思索。

他已經安排了一些事情,讓手底下的人去做。

一是檢驗他們的能力,二是揪出皇城司內部的害羣之馬。

因爲他也聽曹修說起,皇城司由於掌管偵查的特殊性,能掌握很多官員、權貴的黑料。

而宋朝皇帝雖然對官員權貴爲非作歹十分包庇,可士大夫階級又圖清名,如果黑料被曝光在民間和官場,往往會被御史和諫臺羣起而攻。

比如還是那位孫沔,景祐元年,也就是兩年前,從中央監察御史裡行調往外地爲官,到了地方上他迅速墮落腐化,在楚州、杭州等地做知州的時候不幹人事,完全沒有人知道。

到了十多年後的皇祐年間,當時已升任湖南、江西路安撫使兼廣南東、西路安撫使的孫沔,因爲協助狄青平定儂智高之亂而調到中央成爲了樞密副使。

他被調回中央後,以前乾的那些黑料很快就被抖落出來,被御史臺和諫臺瘋狂攻擊。

最後這位犯的事放任何一朝都夠殺幾回頭的朝廷高級大員,經過宋仁宗趙禎的查證,被貶爲了沒有實權的寧國軍節度副使。

雖然這裡面不知道有沒有政治鬥爭,但從側面也反應了宋朝士大夫階級至少要保證明面上的清官形象。

所以一旦皇城司掌握了這些貪官污吏的罪證,這些人爲了防止黑料流傳出去被御史和諫臺圍攻,就只能花錢從皇城司這裡買走,造成了皇城司內部也是腐敗不堪。

現在皇城司存儲的那些官員權貴犯罪證據資料基本都殘缺不全,大部分都是被那羣人拿去給賣了。

要不是老曹還算得力,把裡面的內情告訴他,估計他現在都被矇在鼓裡。

因此這一次就是處理皇城司內部這些蛀蟲的時候。

安排了事情,這個時候已經到了下午,又該呂夷簡他們去上課的時候。

此時趙禎還沒有下令擴充皇城司的職權,他們還是如往常一樣來上課,今天來的正是呂夷簡。

趙駿在狄青以及皇城司其餘察子們的保護下回到住宅,等到下午酉時,散值回家吃了飯的呂夷簡就帶著東西過來了。

房間內趙駿依舊在認真背誦《孝經》,這玩意兒需要墨經和貼經。

墨經就是默寫十條,告訴你上一句,讓你默寫下一句。貼經就是填寫十條,一句話只給你中間部分,填寫前後。所以就要全文背誦。

現在趙駿還沒打算和呂夷簡他們徹底翻臉,只要給他們希望,讓他們以爲自己依舊會科舉入官場,那麼雙方還是不會起太大沖突,因此他暫時還是會遵照對方的意思學習這些東西。

這也算是一個策略。

他需要時間去調查各地情況,去深入瞭解民間實情,只要調研工作出來,甩在這幫人的臉上,把事實擺在他們面前,相信他們也只能無話可說。

呂夷簡進來之後,臉色有些不好看,咳嗽兩聲,說道:“駿小子。”

“老呂。”

趙駿擡起頭看了他一眼,起身說道:“吃飯了沒。”

“吃過了,學得如何?”

呂夷簡帶著東西走過來,坐到他邊上,又擺擺手示意他坐下。

趙駿又坐下來,說道:“還行吧,基本背得差不多,就這麼兩千字,分成各個小故事細品就行了。”

“註釋、講解、研讀也不要錯過,雖然鄉試考這方面不多,但也要小心被罷黜。”

呂夷簡提醒了一句,又說道:“還有其餘經書也得看看,雖說你常貶低這是糟粕,卻也要多瞭解老祖宗的智慧。”

“知道了。”

趙駿皺起眉頭。

這幫傢伙整天就只想拉攏自己入夥。

關鍵趙禎這傢伙有時候跟這幫人穿同一條褲子,真是讓人腦殼痛。

他什麼時候才能清醒過來,掌權者一定要站在人民百姓這一邊,而不是官僚士大夫這一邊呢?

呂夷簡坐了下來,然後裝作不經意間說道:“聽說你昨天派狄青抓了一些人?”

“呵呵。”

趙駿冷笑道:“無憂洞的人當我面拐孩子,事後過來報復我,我爲什麼不能抓他們?”

呂夷簡搖搖頭道:“國家自有法制,你抓了他們,就應該送去開封府,怎麼能把人帶去御龍直駐地營房呢?這不是私設公堂嗎?”

“你怎麼知道我沒送?”

趙駿面無表情地說道:“你猜猜我抓到他們後,開封府衙役來得多快?我把人交給他們之後,沒幾天那些人就帶著人馬過來報復我的時候,我看到他們是什麼心情?開封府爛透了,宋朝的官場也爛透了。”

“額”

呂夷簡一時無言,隨後說道:“所以這就正需要你好好讀書,等你科舉入仕之後,改革官場弊端,剪除掉這些事情。”

“行。”

趙駿應了一聲,對於這幫傢伙,自己只有一個態度。

你們玩你們的,我做我的。

他們開心就好。

(本章完)

第443章 探討諸多問題,地方發展方向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們!第476章 慶曆十二年,又一輪新政第98章 江大郎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第24章 趙光義是蠢豬第460章 慶曆十年318.第314章 給我轟!228.第225章 建立宋日貿易路線第84章 你是不是有什麼大病!第443章 探討諸多問題,地方發展方向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第368章 東北遼軍三十萬,遇我也需盡低眉第319章 攤丁入畝與殺豬過年第480章 活在魯迅的影子裡117.第117章 百官炸鍋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318.第314章 給我轟!第523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宰相院裡皆牛馬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第460章 慶曆十年第341章 事情鬧大了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141.第140章 解試第七第354章 後裝槍炮,王曾病逝232.第229章 帳篷裡歡樂的笑聲第388章 大宋託付於你第14章 好幾層樓高的高人!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258.第254章 快去請大孫回來!第47章 晏殊迴歸第43章 朝堂裡的一些小事第78章 看看這大宋第475章 試試就逝世第16章 靖康恥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第528章 番外一,中華秋海棠葉歸於一統第354章 後裝槍炮,王曾病逝第359章 好二兒要涼了?210.第207章 你們相信我嗎?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第39章 慫趙不死,大宋永無出頭之日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第337章 以汴梁爲核心打造經濟圈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第466章 出兵,收復西域第480章 活在魯迅的影子裡第506章 萬國來朝(1)第395章 吹進攻號!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過去第504章 真傳國玉璽第384章 你有反間計,我也有反間計第462章 慶曆十一年,回京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164.第163章 這裡永遠是你的家206.第203章 安龍寨對峙,謹慎的李元昊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111.第111章 投趙一念起,剎覺天地寬!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58章 歷史獨一份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第341章 事情鬧大了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248.第244章 給新人來點大宋笑話的小震撼218.第215章 攻守易形了226.第223章 在大宋,就得交稅第432章 版圖大增,重走天下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第347章 梟雄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第99章 瓶中人第406章 確定國慶日,爲百姓服務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第24章 趙光義是蠢豬第501章 威震西方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144.第143章 以後他要無法無天了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219.第216章 人與自然?讓我康康第460章 慶曆十年第63章 復明的那一刻(第三更)第492章 得加錢第468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513章 律法嚴明,大宋盛世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318.第314章 給我轟!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第398章 豐功偉績,與天下人分享279.第275章 與將門利益交換152.第151章 棉花推廣第393章 收析津,復燕雲第49章 賜趙駿同進士出身
第443章 探討諸多問題,地方發展方向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們!第476章 慶曆十二年,又一輪新政第98章 江大郎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第24章 趙光義是蠢豬第460章 慶曆十年318.第314章 給我轟!228.第225章 建立宋日貿易路線第84章 你是不是有什麼大病!第443章 探討諸多問題,地方發展方向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第368章 東北遼軍三十萬,遇我也需盡低眉第319章 攤丁入畝與殺豬過年第480章 活在魯迅的影子裡117.第117章 百官炸鍋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318.第314章 給我轟!第523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宰相院裡皆牛馬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第460章 慶曆十年第341章 事情鬧大了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141.第140章 解試第七第354章 後裝槍炮,王曾病逝232.第229章 帳篷裡歡樂的笑聲第388章 大宋託付於你第14章 好幾層樓高的高人!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258.第254章 快去請大孫回來!第47章 晏殊迴歸第43章 朝堂裡的一些小事第78章 看看這大宋第475章 試試就逝世第16章 靖康恥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第528章 番外一,中華秋海棠葉歸於一統第354章 後裝槍炮,王曾病逝第359章 好二兒要涼了?210.第207章 你們相信我嗎?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第39章 慫趙不死,大宋永無出頭之日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第337章 以汴梁爲核心打造經濟圈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第466章 出兵,收復西域第480章 活在魯迅的影子裡第506章 萬國來朝(1)第395章 吹進攻號!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過去第504章 真傳國玉璽第384章 你有反間計,我也有反間計第462章 慶曆十一年,回京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164.第163章 這裡永遠是你的家206.第203章 安龍寨對峙,謹慎的李元昊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111.第111章 投趙一念起,剎覺天地寬!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58章 歷史獨一份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第341章 事情鬧大了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248.第244章 給新人來點大宋笑話的小震撼218.第215章 攻守易形了226.第223章 在大宋,就得交稅第432章 版圖大增,重走天下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第347章 梟雄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第99章 瓶中人第406章 確定國慶日,爲百姓服務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第24章 趙光義是蠢豬第501章 威震西方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144.第143章 以後他要無法無天了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219.第216章 人與自然?讓我康康第460章 慶曆十年第63章 復明的那一刻(第三更)第492章 得加錢第468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513章 律法嚴明,大宋盛世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318.第314章 給我轟!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第398章 豐功偉績,與天下人分享279.第275章 與將門利益交換152.第151章 棉花推廣第393章 收析津,復燕雲第49章 賜趙駿同進士出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巩义市| 壶关县| 景洪市| 新平| 新和县| 嘉禾县| 航空| 炎陵县| 嘉兴市| 娄烦县| 西盟| 边坝县| 青浦区| 大余县| 镇巴县| 海城市| 永兴县| 建平县| 武隆县| 三明市| 大荔县| 基隆市| 舞阳县| 万安县| 宜宾市| 三原县| 孝义市| 齐河县| 恩施市| 浦东新区| 文山县| 迁安市| 信宜市| 澄迈县| 永济市| 平安县| 平远县| 南和县| 灵宝市| 石台县| 九龙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