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

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

趙駿覺得自己做了一個夢。

他夢到自己好像穿越了,從公元2023年的涼山自治州,一下子來到了千年前的大宋。

還夢到一個自稱是他先祖的年輕人告訴他,自己是宋仁宗趙禎。

宋仁宗趙禎沒有兒子,不可能是直系祖宗,但說是他的旁系叔伯先祖,血脈一同來源於宋宣祖趙弘殷,那倒也說得過去。

只是。

爲什麼自己會夢到趙禎呢?

哦。

想起來了。

自己,好像穿越了!

“啊!”

隨著一聲慘叫,房間裡響徹著淒厲的吶喊。

趙駿在暈倒後的兩個多小時之後,猛地驚醒過來,全身上下都被汗水浸透,大口地喘息。

“趙駿,醒了嗎?”

一個耳熟的聲音迴盪在自己身邊,讓趙駿不由自主地順著聲音方向看去。

只見身邊站著一個大概五十上下的老者,老人跟那些人一樣,穿著寬大的袍服,正用擔憂的眼神看著自己。

另外一邊還有一個老者正在把一根根銀針放入匣子裡,然後合上自己的藥囊,起身離開。

整個過程那個老者都沒有看自己一眼,就好像自己是一個透明人一樣。

顯然他剛剛又經歷了一場鍼灸,才能甦醒過來。

趙駿依舊喘著粗氣,擦了擦臉上的汗,上半身直著,依靠在牀頭,沒有回答那個穿著紫紅色袍服的老者的話,而是先環視了一下房間。

這是自己的房間,因爲牀邊的櫃子上還放著他的揹包,牀腳邊則是行李箱。

此時房間只剩下兩個人,大家誰也沒有說話。

空氣都變得安靜起來。

除了外面偶爾傳來的風聲,以及趙駿粗重的呼吸聲音。

過了一會兒,趙駿緊繃的神經才慢慢平息。

呼吸也變得平穩。

他用沙啞的聲音,艱難開口說道:“拉你到底是誰?”

晏殊沉默了兩秒,然後說道:“我是晏殊。”

“晏殊?”

趙駿低下頭,默然說道:“這麼說我真的在宋仁宗時期?”

他在觀稼殿看到趙禎他們凜然而坐的時候,其實就已經相信了自己穿越這件事,並沒有懷疑那是村裡人在跟他開玩笑。

首先是這些日子的確出現過很多古怪的事情,比如村長村支書他們其實都不知道後世的事。

只是村長很聰明,一直都在引導著讓他主動去說,從而步步洞悉了很多後世之事,慢慢讓村長的思維以及說話方式,都接近後世。

也是正好趙駿那時雙目失明,處於極度恐慌的情緒中,遇到村長能一直陪他說話,鼓勵他、安慰他,所以才喋喋不休地跟對方交談,落入了對方的陷阱,暴露了太多。

其次是要真在尼尼村,即便出現泥石流,以國家的力量,包括道路、電源、信號,估計也就幾天就能修通,哪怕是深山老林裡,最多不會超過一個月。

但村長他們卻拖了足足三個月之久,當時趙駿就已深深狐疑,只不過他沒辦法去思考到自己穿越這件事,所以才勉強被晏殊他們瞞過去。

如今細細想來,哪裡是國家的力量拉垮,而是大宋根本就沒有修道路的重工業、修電路的電網以及恢復信號的通訊集團!

最後一條也是最關鍵的一條,那就是趙駿眼前發生的一切。

他看到的是一羣人穿著官服,坐在一座金碧輝煌的大殿裡。所有的建築物,都是那麼古香古色。

如果這是假的,那他只可能出現在影視城。

可據他了解,國內唯一有這樣豪華取景地的地方,就只有橫店、無錫等國內大型影視城,《夢華錄》《清平樂》《大宋少年志》等北宋影視劇,都是在那邊拍攝。

而自己去的卻是大涼山,距離成都都有六百多公里。他從首都一路輾轉高鐵、火車、汽車、摩托車、驢車好幾天才進入大山深處。周圍至少上千公里,都不可能有影視城出現。前往橫店無錫等地,更是要兩千多公里。

在自己被泥石流捲走昏迷的時候,一羣人從泥石流裡救出自己,然後帶著他橫穿小半個國家,跑了兩千多公里去了橫店無錫?

想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飛機、高鐵、火車這些有安檢的地方怎麼上?就算大巴車都上不了,哪怕開車帶著自己一路過去,沿途的高速收費站、交警也不可能察覺不到車裡面的異樣。

所以當趙駿看到趙禎他們的第一眼就知道,自己曾經幻想的一切都成爲了泡影。

他真的.穿越到了大宋!

失去了父母、親人、朋友、同學,來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

“是的,你現在在大宋!”

晏殊看著他,輕聲寬慰道:“如今是景祐三年七月,當今的官家,便是你口中的宋仁宗!”

“是嗎?爲什麼.我會穿越?爲什麼.是我?”

趙駿目光呆滯地問了一句。

晏殊看他表情沮喪,便勸解道:“趙駿,既來之則安之。伱現在身處於大宋,也是該爲自己好好考慮一下了。”

趙駿已經聽不進去他的話,悲傷起來:“我還有父母,我又不是無牽無掛的孤兒,我纔剛讀完大學畢業,我還有美好的人生,就這樣來到了古代社會?嗚嗚嗚嗚!”

說到最後,他竟然痛哭起來。

人生總是這樣無常,就好像誰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到。

至少對於趙駿來說,他現在只充滿了悲傷。

不只是穿越到自己厭惡的大宋,而是想起了自己後世的父母、家人以及朋友。

他們會不會最後聽到的消息是自己死在了泥石流裡,他們會不會因爲白髮人送黑髮人而感到無比悲慟?

也許老天爺只是給自己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可偏偏爲什麼是他呢?

趙駿在這一刻,內心充滿了哀傷與茫然。

“唉。”

晏殊看到他的樣子,並沒有勸,而是長嘆了一口氣,緩步出了屋子。

門外范仲淹已經在等著,等晏殊出來之後,他問道:“裡面怎麼樣了?官家還在等著呢。”

晏殊搖搖頭:“你沒聽到裡面的聲音嗎?”

范仲淹豎起耳朵貼在門上,就聽到裡面有啜泣聲音,不由皺眉道:“趙駿在哭嗎?”

“一夜之間,父母親朋就此永別,自己形影相弔,來到千年之前。想來一時是接受不了,就讓他哭會,發泄一下情緒吧。”

晏殊靜靜地等著。

范仲淹便也沒說什麼,一樣站在門口肅立。

捫心自問,若是感同身受一下,自己忽然出現在千年前的大漢,估計也是這般心思。

因爲他們是人,活生生的人。

若是自己無父無母,了無牽掛,或許到了另外一個時代,大抵可能會沒那麼傷心。

可家人猶在,自己卻再也看不到他們。這種悲慟,誰又能知呢?

范仲淹聽著門內的哭泣,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十年前過世的母親,音容面貌彷彿猶在眼前,讓他心中唉嘆,盡起悲涼,矗立在原地,默不作聲。 哭聲持續了很久,可能是半個小時,也可能是一個多小時。

晏殊和范仲淹依舊站在門口等著,期間趙禎還派了王守忠過來問過情況,得知趙駿現在情緒不穩定,便又回去了。

就這樣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等到天色漸漸變亮,已是日出卯時三刻,世間逐漸明朗的時候。

門內忽然傳來一個依舊沙啞著的聲音。

“晏拉日叔。”

趙駿還是不習慣晏殊這個稱呼。

晏殊就推開門走了進去,看到趙駿眼睛紅腫,想來是已經從失去了父母親人的悲慟當中走了出來。

雖說失去了親人,但仔細想想,親人朋友並沒有死去。

雙方只是在另外一個時空,另外一個維度,互相都活著,活得好好的。

只要人還在。

總歸是比生離死別強得多。

所以趙駿發泄之後,這麼快就能平息了情緒,恢復了理智,倒也還算是正常。

晏殊用溫和醇厚的聲音問道:“怎麼樣,心情好了些嗎?”

“好些了。”

趙駿不冷不熱地應了句。

他除了比較厭惡大宋以外,還有一點難以接受。

那就是晏殊趙禎他們足足騙了自己兩個多月,一直糊弄自己還以爲自己是在尼尼村。

這就太過分了點。

晏殊走過來,坐到了趙駿牀上,對他說道:“接下來,你有什麼打算?”

“能有什麼打算?回是回不去了,舉目無親,還不如死了。”

趙駿倚靠在牀上,表情淡漠呆滯,似是已生無可戀。

“螻蟻尚且惜命,何況人乎!”

晏殊連忙勸說道:“雖說舉目無親,但你是皇趙後裔,天家都是你的親人,我們也是你的親人,怎麼能說舉目無親呢?”

“你們就這麼欺騙自己的親人嗎?”

趙駿瞥了他一眼。

晏殊尷尬道:“當時也是爲了穩住你,你雙目失明,渾身到處都是傷,萬一知道這裡是大宋,驚懼之下,導致瘀血難消,病情加重怎麼辦?御醫可是說,這瘀血可就差一點讓你永久失明瞭。”

“這麼說把我當傻子一樣愚弄,還是爲了我好?”

趙駿更憤怒了。

對晏殊其實他沒有太大惡感,畢竟人家足足照顧了自己兩個多月,又沒有害他。

但這種被矇在鼓裡當傻子的感覺,確實很讓人不舒服。

“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都是爲了你的傷勢和眼睛著想,後來又怕你下山,只能一直騙你,讓你聽話鍼灸。”

晏殊見狀便轉移話題道:“對了,你當初不是說如果穿越到了宋朝,要去打蘇軾一頓嗎?現在來到了大宋,不如去完成你的心願?”

“呵呵。”

晏殊的話都給趙駿逗笑了,樂道:“我也想給趙禎來一拳,你讓我去打嗎?”

“這個肯定不行。”

晏殊見他被逗樂,便笑道:“官家雖不是你的直系祖宗,但也是你的旁系先祖之一,毆打官家,大逆不道啊。”

“那算了吧。”

趙駿一想也是,中國人尊敬祖先是刻在血脈骨子裡的東西,雖說他不太想認自己那幫列祖列宗,但那也只是口頭上這麼說而已。

村裡每年都會舉行祭祖活動,看到那上面“趙朓”“趙珽”“趙敬”“趙弘殷”“趙匡胤”等歷代先祖的牌位,以及族譜當中的明文記載,趙氏族人還是會升起一股自豪感。

畢竟老趙家祖上可是皇帝。

晏殊見他情緒慢慢恢復,就說道:“要不去見見官家吧。”

“不去。”

趙駿懶洋洋地回了句。

“爲什麼?”

“我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不習慣對古代落後腐朽的封建社會皇帝三叩九拜。”

“我們的時代相比於後世,確實落後,但我大宋又不是自稱奴才隨便下跪的清朝,面見官家只需要拱手行禮,不用叩拜。”

“那也不想去。”

“爲何?”

“你們無非就是想利用我幫你們提高生產力,我憑啥幫你們?”

“大宋畢竟是你先祖建立的皇朝,縱使它再讓你感覺到厭惡,人又怎麼能背離自己的祖宗呢?”

晏殊已經從趙駿那裡得知了很多後世的事情,眼珠子又轉了一下說道:“何況你也不希望大宋滅亡,被蒙元和滿清替代,讓漢人淪落爲底層奴才吧。不若幫幫自己的先祖,改變漢人的命運,豈不是一件妙事?”

“額”

趙駿一時無言以對。

這下就著實拿捏到他的七寸了。

雖說厭惡大宋,但相比於滿清,在身份認同上自然還是大宋強點。

畢竟大宋一來是正統漢人王朝,二來還是他的祖先。

後世總有陰謀論者造謠古代漢人皇帝血統,說什麼“鮮卑唐,沙陀宋,回回明”以此貶低漢人正統。

但根據DNA檢測,唐宋明的建立者實際上都是正兒八經的漢人,李世民只有八分之一的胡人血統,漢人血統高達八分之七。

至於趙匡胤,先祖是殷商親族,早在夏商時期就屬於華夏民族,是正統的漢人後裔。

這一系的家族遺傳標記佔中國男性的1.58%,廣泛分佈於整個華夏漢民族的血統當中,屬於漢族基因的主要來源之一。

而後世南方大量省份都有趙姓羣體檢測出了這個家族遺傳標記,這就說明趙家族系的很多後人都來源於這個遺傳標記,跟趙匡胤家族在夏商周時期就是同宗同源。

趙駿的村子則是宋朝趙氏直系後裔,他們曾經與某個大學做過歷史學和人類學聯合課題,從宋代趙家宗親的墓葬中提取到DNA,最終證明了他們村子全都是趙匡胤的後人,並且還有族譜爲證。

所以雖然厭惡大宋,但趙駿其實更厭惡那些造謠唐、宋、明不是漢人正統王朝者。

這些人裡面如果有漢人傻傻地信了,並且跟著那些造謠者一起傳播謠言,那才叫畜生不如,其心可誅。

如今自己穿越到了大宋,可大宋再怎麼樣,也是漢人正統的王朝,相比於把漢人當奴才的蒙元與滿清,感官上自然不一樣。

歸根到底,他也是一名漢人啊!

因此猶豫半天,趙駿最終還是仰天長嘆,嘆息說道:“可以,但我有些要求。”

他最終,還是無法拒絕這個理由。

(本章完)

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第445章 內燃機?第63章 復明的那一刻(第三更)第26章 玩遊戲第388章 大宋託付於你第83章 趙禎不可信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第383章 欽差到來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第90章 與開封府的第一次衝突184.第182章 保不住了第367章 大宋旗幟飄揚第404章 以民爲本的國家政體第370章 大宋該圖窮匕見了第423章 軍械滯銷,第一條鐵路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第365章 千炮瞄城第57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君臣篇第523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宰相院裡皆牛馬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第432章 版圖大增,重走天下第451章 規劃北平城,迴歸根本問題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277.第273章 遠洋船隊迴歸第55章 朝廷的應對第394章 決戰圈套第93章 解試162.第161章 有些事情,必須去做!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第506章 萬國來朝(1)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第524章 趙禎出京287.第283章 平叛只需要座標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第491章 來大活了第57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君臣篇276.第272章 將他們碾進歷史車輪裡(元旦快第323章 大宋發展與國債第20章 分配學生名額第437章 新的發展,新的革新第510章 一隻只肥羊第58章 歷史獨一份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第523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宰相院裡皆牛馬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第334章 將整個世界都甩在身後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第364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邊第24章 趙光義是蠢豬第508章 萬國來朝(3)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第459章 大宋沒我要散289.第285章 後苑驚變,引蛇出洞204.第201章 故里已經成爲過去第513章 律法嚴明,大宋盛世110.第110章 官家真的變得不一樣了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204.第201章 故里已經成爲過去213.第210章 元昊出征,老範洞悉279.第275章 與將門利益交換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第97章 老範的幫助280.第276章 將門的多事之秋第395章 吹進攻號!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第16章 靖康恥第366章 收復青塘第432章 版圖大增,重走天下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第411章 把島國端上大宋的餐桌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第346章 遼夏聲東擊西第97章 老範的幫助第436章 嵩山見佛,佛在心裡第524章 趙禎出京第482章 陽光開朗好少年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298.第294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第517章 女真反叛,遼國內亂。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128.第128章 夏竦的一招閒棋第528章 番外一,中華秋海棠葉歸於一統第17章 呂夷簡栽跟頭第81章 無憂洞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
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第445章 內燃機?第63章 復明的那一刻(第三更)第26章 玩遊戲第388章 大宋託付於你第83章 趙禎不可信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第383章 欽差到來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第90章 與開封府的第一次衝突184.第182章 保不住了第367章 大宋旗幟飄揚第404章 以民爲本的國家政體第370章 大宋該圖窮匕見了第423章 軍械滯銷,第一條鐵路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第365章 千炮瞄城第57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君臣篇第523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宰相院裡皆牛馬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第432章 版圖大增,重走天下第451章 規劃北平城,迴歸根本問題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277.第273章 遠洋船隊迴歸第55章 朝廷的應對第394章 決戰圈套第93章 解試162.第161章 有些事情,必須去做!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第506章 萬國來朝(1)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第524章 趙禎出京287.第283章 平叛只需要座標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第491章 來大活了第57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君臣篇276.第272章 將他們碾進歷史車輪裡(元旦快第323章 大宋發展與國債第20章 分配學生名額第437章 新的發展,新的革新第510章 一隻只肥羊第58章 歷史獨一份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第523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宰相院裡皆牛馬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第334章 將整個世界都甩在身後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第364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邊第24章 趙光義是蠢豬第508章 萬國來朝(3)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第459章 大宋沒我要散289.第285章 後苑驚變,引蛇出洞204.第201章 故里已經成爲過去第513章 律法嚴明,大宋盛世110.第110章 官家真的變得不一樣了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204.第201章 故里已經成爲過去213.第210章 元昊出征,老範洞悉279.第275章 與將門利益交換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第97章 老範的幫助280.第276章 將門的多事之秋第395章 吹進攻號!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第16章 靖康恥第366章 收復青塘第432章 版圖大增,重走天下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第411章 把島國端上大宋的餐桌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第346章 遼夏聲東擊西第97章 老範的幫助第436章 嵩山見佛,佛在心裡第524章 趙禎出京第482章 陽光開朗好少年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298.第294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第517章 女真反叛,遼國內亂。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128.第128章 夏竦的一招閒棋第528章 番外一,中華秋海棠葉歸於一統第17章 呂夷簡栽跟頭第81章 無憂洞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化县| 安丘市| 云南省| 钟祥市| 西峡县| 台前县| 靖安县| 江西省| 井研县| 梁山县| 多伦县| 耿马| 绵阳市| 濉溪县| 阳高县| 山东| 九龙坡区| 惠州市| 黎城县| 玉山县| 兴仁县| 东阳市| 诸城市| 铁岭市| 贡觉县| 鹰潭市| 庆云县| 汨罗市| 桓仁| 张家港市| 仙桃市| 临高县| 谢通门县| 岫岩| 女性| 黄骅市| 金山区| 宾阳县| 沭阳县| 承德市| 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