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2章 陽光開朗好少年

第482章 陽光開朗好少年

抄詞一時爽,一直抄詞一直爽。

這是趙駿當初的想法。

特別是當著晏殊的面,抄晏殊和他兒子晏幾道的,看著晏殊氣鼓鼓的樣子,那就更爽。

包括范仲淹都被他抄過,就差帶著柳永逛青樓。

唯一可惜的是呂夷簡不是什麼大詞人,不然以當初他跟呂夷簡的關係,那肯定得把呂夷簡抄的褲頭都不剩下。

後來一時興起,纔剛出生的蘇軾也很快成爲了趙駿抄詞的受害者。

當時想著,反正蘇軾纔剛出生,離他長大還遠著呢。

現在抄他幾首詞,誰還管以後的事?

結果這一晃眼十六年過去了,正主還真就長大了,找上了門來討說法。

年輕時候的迴旋鏢又打了回來,這上哪說理去?

面對人家家長,趙駿一時無言。

主要也是當初還抄過蘇洵的《六國論》,後來又抄了蘇軾那麼多詩詞。

他屬實是有些對不起蘇家父子。

“噗嗤!”

“哈哈哈哈哈。”

晏殊率先就笑了起來,拍著桌子哈哈大笑。

旁邊龐籍很是納悶,問道:“晏公,這是何故發笑?”

“我想起了高興的事情。”

“什麼高興的事情?”

“我老婆生孩子了。”

晏殊捂著硬憋笑道。

龐籍:“???”

富弼:“???”

文彥博:“???”

其餘宰相:“???”

“哈哈哈哈哈。”

范仲淹也繃不住了,捧腹大笑起來。

韓琦扭過頭去,試探性問道:“範公,你這又是何故發笑?”

“我老婆,也生孩子了。”

范仲淹捂著肚子樂不可支,特別是在看到趙駿的臉已經憋得通紅之後,就更忍不住了。

“額”

只是他們這一說,場內那些不知道真相的宰相們一個個也都繃不住了。

杜衍資格老,詫異說道:“你們的老婆,是同一個人?”

“對對對”

晏殊都快笑岔氣了。

“不是。”

還是范仲淹反應過來,邊笑邊找補道:“是同一天生孩子。”

“.”

衆人互相對視一眼。

富弼不知道是揶揄還是真佩服地說道:“二老真是老當益壯。”

現在政制院已經年輕化了。

趙駿38歲,富弼文彥博韓琦等人基本都在48歲左右,平均年齡在50來歲。

其餘人除了杜衍74歲以外,范仲淹、晏殊、夏竦、鄭戩等人都是60多歲,能在這個年紀還能生孩子,那確實是不一般。

“好了。”

趙駿瞪了衆人一眼。

雖說被人家正主找上門來,又被知道內情的晏殊范仲淹嘲笑確實讓人很尷尬。

不過怎麼說也是在宦海浮沉多年,臉皮早就練得非同一般。

如今別說當初趙禎找到了自己珍藏在筆記本里好康的片子,就算是趙禎當著自己面挊飛機,那也是臉不紅氣不喘。

甚至還會點評一下趙禎的手勢以及龍弟的大小。

因而他此時也是厚著臉皮對蘇渙說道:“嗯,蘇軾聽起來確實是個有上進心的孩子,很好,既然如此,我就幫你問問魯迅先生,看他願不願意見見蘇軾。”

“多謝知院。”

蘇渙雖然對范仲淹跟晏殊的反應很不理解,但既然達到了目的,那也就識趣告退。

等他走後,政制院就只剩下諸多宰相。

其餘負責整理文書和起草詔令的屬吏都在院外右側制敕司辦公室,因而除非他們大聲喊外面的人進來,不然屋子裡就只有他們幾個。

辦公桌後,晏殊與范仲淹還在笑,富弼等人又不是傻子,看他們目光一直在望著趙駿,就知道在嘲笑趙駿了。

杜衍笑道:“都說說唄。”

“蘇軾是有名的詞人,在後世歷史地位,據說比我還高。”

晏殊笑著拍案道:“漢龍把蘇軾的詞全抄了。”

“全抄了?”

鄭戩大驚失色道:“怎麼抄的?”

“魯迅先生你們都知道吧。”

范仲淹此時心情平復下來,笑容滿面道:“就是漢龍的筆名。”

“嘖嘖嘖。”

“沒想到魯迅竟是知院的筆名。”

“厲害,我記得以前在報紙上,魯迅還與知院一唱一喝,遙相呼應,沒想到是自己與自己在說話呢。”

“聽說後世有什麼聊天軟件,叫什麼摳摳,痿性的,一個人可以開兩個號,有大號跟小號之分,合著他自己大號跟小號對話,然後演給天下人看。”

其餘宰相也是笑了起來,終於明白了笑點在哪裡。

趙駿沒好氣地瞪了晏殊一眼:“再笑,你兒子晏幾道今年也14歲了吧。”

“你想幹嘛?”

晏殊頓時警惕了起來。

趙駿擡頭看天花板道:“魯迅先生一直是以硬漢風格寫“大江東去浪淘盡”在報紙上鼓舞著天下百姓,也許偶爾也該嚐嚐婉約派風格。”

“你敢!”

晏殊吹鬍瞪眼道:“漢龍,他還只是個孩子!”

“嘻嘻嘻嘻。”

趙駿嘿嘿一笑,也不說話,就盯著晏殊。

晏殊被他盯得發毛,便與趙駿對視。

但如今趙駿也不是當初那個毛頭小子,經過跟著呂夷簡學習,那臉厚比城牆還厚,依舊盯著晏殊。

反正他又不吃虧。

果然。

晏殊沒一會兒就敗下陣來,咳嗽兩聲,顧左右而言他道:“額咳咳這個,漢龍抄詞那也是爲了揚魯迅這個筆名的文名,如此才能寫出那些一針見血的文章,鍼砭時政,鼓舞世人嘛。

說著他又環顧四周道:“我看漢龍之前用魯迅做筆名,寫的江南一帶那些惡風惡俗,對女子以及宗族子的壓迫就很有感染力。諸多篇章,也很好地諷刺了民間許多道德敗壞之事,如配女兒骨、吃絕戶、典妻女、拜邪教等等,都在民間引起了共鳴。如此讓百姓深惡痛絕,令人世人覺醒,那都是魯迅最早以詩詞揚名,隨後文章警世的功績,漢龍在這件事上,並沒有做錯。”

“嘿嘿。”

趙駿又嘿嘿一笑,目光看向其餘宰相。

“是了是了,晏相說的是。”

“不錯,漢龍此舉,可謂用心良苦啊。”

“今魯迅成爲當今文壇第一人,讓大宋教科書上都是他的文章,自此孩子們的思想觀念上去,那影響的就不止是一代人。”

衆人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一邊嘴裡說著話,一邊把注意力放在辦公上去了。

經過十多年的蘊育。

魯迅這個小號如今已經成爲大宋文壇第一人。

即便是歐陽修都跟他沒法比。

甚至歐陽修還經常寫文章稱讚魯迅學識淵博,看問題深刻,是當世第一奇人。

也因此魯迅在民間粉絲非常多。

有人欣賞他詩詞風格硬朗,如關東大漢唱著大江東去浪淘盡。也有人認爲他看待事物透徹,研究到了其中本質,如那些批判性的文章。

所以晏殊用這個理由爲趙駿辯護,他們還真不好說什麼。

很快一場小鬧劇就散了。

而上午時分,蘇洵前去了吏部報道,下午的時候又去了審官院。

這是個直屬於政制院的三級機構,吏部現在成爲實權部門,負責天下官員的調動。

而審官院則負責中下級官員的磨勘、選調。

就是如果吏部要調動某位官員,那麼必須要對這位官員任上做的事情進行評估。

審官院就負責這些事情,把評估報告寫好上交到政制院,政制院確認無誤後再扔給吏部調動,這就完成了整個官員調動的流程。

所以審官院屬於位卑權重類型,掌管著大宋目前多達五六萬名正五品以下的中下級官員的生死大權。

目前的審官院主官,就是王安石。

本來以趙駿對王安石的看重,不應該是隻放在三級部門。

但要知道大宋宰相是一品官,而一級部門的尚書是正二品,副職侍郎是從二品。

二級部門尚書正三品,副職從三品。

三級正四品,副職從四品。

也就是說,三級部門的品級與一路轉運司相當。

王安石在被趙駿抽調走之前是歙州知州,正常的升遷模式應該做路五司副職。

如副轉運使、轉運使通判之類,品級在從四品到正五品之間。

然後再升到五司正職,由正四品的轉運使,升到中央二級部門做副職,再慢慢爬到一級部門的侍郎,最後才能做到尚書。

能一路幹到目前十六個一級部門做尚書,那基本都已經是人中龍鳳。

如楊察、楊告就是這麼升上來的。

而審官院位置又很重要,因此王安石自然就被安排在這個重要部門,以他狀元身份加上跟著趙駿行走天下兩年鍍金,足以越級升遷。

聽說同年進士的蘇洵來了之後,王安石親自去迎接。

“明允兄,好久不見。”

“介甫兄,慚愧慚愧。”

審官院內,二人相互抱拳。

蘇洵上下打量了一下王安石,感慨道:“介甫兄少年得志,雄姿英發啊。”

王安石笑道:“明允兄過獎,請。”

說著請蘇洵到了辦公室。

兩個人到了王安石的辦公室,互相見禮坐下,接著又讓吏員上了茶水。

直到此時王安石才沉吟著說道:“上午知院得知兄過來,非常高興。只是官場是一個講資歷的地方,兄這五年在家中資歷短缺,現在可不好安排。”

蘇洵苦笑道:“無妨,我兄長昨日也讓我做好了這個心理準備,哪怕是去西域爲官,我也無怨無悔。”

“嗯。”

王安石點點頭道:“那兄還請稍等片刻,我先給你報備做一下手續,到時候伱等通知就可以,不過以知院的習慣,可能應該會召見你,到時候或許知院應有安排也說不定。”

“那就多謝介甫兄!”

蘇洵拱拱手。

不得不說,王安石還是很瞭解趙駿,知道趙駿重視人才。

蘇洵歷史上雖然沒有考取功名,但才能還是非常不錯,寫的文章也都比較深刻,頗具戰略眼光。

所以趙駿還是比較欣賞他。

上午趙駿讓蘇渙把蘇洵下午叫過去一趟,這事王安石並不知道,但他卻能猜到,自然是知道趙駿大概率會那麼做,因此也並不擔心同年的前途。

在審官院報備之後,全套的磨勘手續就算完了,接下來就等聽調,以前一般這個時間很短,可能幾天,最多不超過一個月。

但現在官員任期增加,官員的流動性沒那麼大,所以必須要等任期結束或者任上出事,如退休、被抓、病退、守孝等情況才能派新的官員,導致如今等待聽調的時間也增加。

不過若是上面有最高指示,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很快到了下午酉時初,也就是下午五點鐘的時候,到了官員下班時間,蘇洵就接到了蘇渙讓他帶著蘇軾、蘇轍去見趙駿的指示。

蘇洵先回家屬大院接了蘇軾兄弟,隨後又跟著蘇洵前往皇宮,一路去了政制院。

此刻政制院諸多宰相們都已經下班,他們剛剛從後院趙禎那開完會回去,政制院裡倒是沒有人。

因此趙駿在政制院右廂房接見了他們。

相比於蘇渙,當初中一甲進士時,曾經去過垂拱殿殿試,蘇軾和蘇轍兄弟則是第一次進皇宮。

一路上小心翼翼,低著頭,餘光卻四處亂瞟,好奇地打量。

很快他們就到了政制院內。

趙駿坐在書桌案後,手裡拿著一篇文章似乎是在細細閱讀。

蘇渙帶著蘇洵他們進屋,向趙駿行禮道:“知院。”

“下官見過知院。”

“小子見過知院。”

蘇洵、蘇軾、蘇轍等人也連忙拱手行禮。

蘇軾偷偷打量,就看到那是個大概四十左右的中年男人,面容俊朗,身姿挺拔。

與普通大宋人不同的是,他居然沒有留長髮,而是簡單的短髮,兩鬢微微發白,穿著中山裝,渾身上下都透露著一股儒雅氣質。

“免禮!”

趙駿擺擺手,示意他們起來。

“謝知院。”

衆人起身。

“坐下說話吧。”

“謝知院。”

衆人又坐下。

在大家就坐的功夫,趙駿也打量著蘇家兄弟。

他一眼就認出誰是蘇軾誰是蘇轍。

雖說主要是蘇軾坐的位置就在蘇洵旁邊,但從外表上看,蘇軾比蘇轍長兩歲,個子高一些,模樣老成一點。

14歲的蘇轍像個初中生,蘇軾則像個高中生。兩兄弟還沒長開,但模樣卻頗爲俊秀。

是兩個陽光開朗的好少年啊。

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第371章 已經在想自己的廟號了第509章 宗藩關係纔是最好的體系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第392章 析津城破第364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邊第30章 趙駿的身份(求追讀,求推薦票)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第503章 三喜臨門,傳國玉璽第505章 天命在宋第501章 威震西方第392章 析津城破292.第288章 皇帝終究是老虎第470章 與范仲淹利益交換263.第259章 給天下官員漲薪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第478章 這個國家充滿了希望140.第139章 李迪來投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298.第294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第33章 晏殊的心事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第331章 大化學家趙禎189.第187章 李元昊籌備稱帝,攻宋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第477章 盛世大宋,初步掌握世界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第334章 將整個世界都甩在身後150.第149章 把人變成了鬼(二合一)第522章 滅金,就是這麼快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第517章 女真反叛,遼國內亂。277.第273章 遠洋船隊迴歸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117.第117章 百官炸鍋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第20章 分配學生名額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166.第164章 商人與資本家的區別第3章 大宋笑話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第405章 鐵甲艦建造成功,先告訴鄰居第340章 他們以爲朝廷是講道理的第361章 戰略部署,奪回燕雲第509章 宗藩關係纔是最好的體系第526章 趙禎走在實踐的路上第51章 茶商們的反擊第480章 活在魯迅的影子裡298.第294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301.第297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236.第233章 打不過,只好談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第488章 我看他挺像個國王第29章 趙禎的果決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296.第292章 大宋有槍第358章 高麗叫父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第498章 分裂的阿拔斯纔是好阿拔斯第31章 我背後有高人第355章 韓琦改性,穩健爲主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第69章 認真務實的態度(第九更)第376章 防守反擊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第7章 趙禎是二傻子和蠢笨驢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第445章 內燃機?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60章 上架感言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第377章 棄子攻殺第14章 好幾層樓高的高人!318.第314章 給我轟!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第415章 宋日黑船事件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第378章 生擒蕭孝穆184.第182章 保不住了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第370章 大宋該圖窮匕見了133.第133章 報紙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119.第119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20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第485章 海納世界財富第8章 老範,來整個活(跪求推薦票!)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
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第371章 已經在想自己的廟號了第509章 宗藩關係纔是最好的體系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第392章 析津城破第364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邊第30章 趙駿的身份(求追讀,求推薦票)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第503章 三喜臨門,傳國玉璽第505章 天命在宋第501章 威震西方第392章 析津城破292.第288章 皇帝終究是老虎第470章 與范仲淹利益交換263.第259章 給天下官員漲薪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第478章 這個國家充滿了希望140.第139章 李迪來投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298.第294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第33章 晏殊的心事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第331章 大化學家趙禎189.第187章 李元昊籌備稱帝,攻宋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第477章 盛世大宋,初步掌握世界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第334章 將整個世界都甩在身後150.第149章 把人變成了鬼(二合一)第522章 滅金,就是這麼快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第517章 女真反叛,遼國內亂。277.第273章 遠洋船隊迴歸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117.第117章 百官炸鍋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第20章 分配學生名額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166.第164章 商人與資本家的區別第3章 大宋笑話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第405章 鐵甲艦建造成功,先告訴鄰居第340章 他們以爲朝廷是講道理的第361章 戰略部署,奪回燕雲第509章 宗藩關係纔是最好的體系第526章 趙禎走在實踐的路上第51章 茶商們的反擊第480章 活在魯迅的影子裡298.第294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301.第297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236.第233章 打不過,只好談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第488章 我看他挺像個國王第29章 趙禎的果決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296.第292章 大宋有槍第358章 高麗叫父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第498章 分裂的阿拔斯纔是好阿拔斯第31章 我背後有高人第355章 韓琦改性,穩健爲主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第69章 認真務實的態度(第九更)第376章 防守反擊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第7章 趙禎是二傻子和蠢笨驢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第445章 內燃機?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60章 上架感言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第377章 棄子攻殺第14章 好幾層樓高的高人!318.第314章 給我轟!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第415章 宋日黑船事件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第378章 生擒蕭孝穆184.第182章 保不住了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第370章 大宋該圖窮匕見了133.第133章 報紙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119.第119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20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第485章 海納世界財富第8章 老範,來整個活(跪求推薦票!)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县级市| 格尔木市| 澄迈县| 邵阳县| 齐齐哈尔市| 华坪县| 乌鲁木齐县| 阜阳市| 石首市| 昭平县| 射洪县| 宿松县| 龙泉市| 南澳县| 镇平县| 景德镇市| 沂水县| 周口市| 宜昌市| 高青县| 鹰潭市| 红桥区| 东莞市| 乐平市| 综艺| 布拖县| 和静县| 喜德县| 池州市| 遂宁市| 图们市| 房产| 铜梁县| 文水县| 渝中区| 久治县| 济宁市| 石棉县| 木里| 涡阳县| 弥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