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18章 李朝覆滅

支棱關外徹底亂作一團。

數百枚炮彈襲來,到處都是爆炸與土石迸濺。

塵煙繚繞,無數越軍士兵四散奔逃。

實在是太巧了。

恰好這邊火槍隊掩護了炮兵上到了山上,搭建好炮臺發射,那邊越軍就全軍出擊。

結果就是數萬越軍士兵蜂擁出了支棱關,向著關外的戰場衝殺而來。

然後滿天的炮彈就落入了他們的陣型,頓時人仰馬翻。

最重要的是有一枚炮彈又剛好落在了大越皇帝李佛瑪身邊,把他以及身邊的幾名大臣給炸死。

頃刻間越軍的指揮系統就直接癱瘓。

在失去了最高層的指揮之後,其餘中下級將領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隊形,所有士兵都作鳥獸散。

九月八日,雖然已經是深秋時節,但交趾天氣依舊十分炎熱。

九月初,宋軍包圍升龍,升龍城中不知道多少達官貴人向宋軍投降。

扶持黎朝上位,大宋的藉口是扶持前代王朝。而黎朝本身不得民心的情況下,就必須倚仗大宋來維持他們的統治。

如此一來,大宋就間接控制了越南,爲他們駐軍安南,維護自身利益披上了一層合法的外衣。

只是此戰之後宋軍也難以繼續圍攻升龍府,宋軍瘴癘橫行,傷亡逾半數,軍糧也用盡,導致雖然僅僅隔著一條大河,就能覆滅越國,卻已是寸步難行,不得不答應越軍和談。

只是越人自然不懂。

準確來說是很悶熱。

但勤王軍隊哪這麼快集結?

他們只能立即從附近的州府抽調所有的兵馬,堪堪湊了個三萬人死守富良江。

但此時大宋出動的兵馬不多,雖軍中確實感染了疫病,可主要對象還是地方廂軍以及邊境少數民族士兵。

現在好了吧。

越軍與宋軍隔江相望,江上除了越軍的幾十艘戰船以外,江對岸還有數百匹大象組成的象兵。

狄青也順勢廣發告示,言稱大宋無意吞併安南,只是李朝目無尊上,屢次寇犯大宋邊境,上國之威不可侵犯,因而降下懲罰,勢必要顛覆李朝。

大炮轟鳴,大象四處逃竄,被踐踏死的越軍不計其數。江上的戰船也被轟塌,越軍再次退守升龍城。

人家都打到了首都來,大越滅國在即。

遠處狄青也看不清楚越軍的具體情況,但幾十輪炮擊之後,什麼情況已經不用去看了。

整個支棱關外這方圓幾公里的平坦區域,烏壓壓數萬越軍都像是無頭蒼蠅一般亂竄,特別是往關隘大門方向的人,擁擠得水泄不通。

等炮擊結束,他下達了總攻的命令。

到八月中旬,得知情況的升龍府那邊,李佛瑪的兒子李日尊在留守大臣們的簇擁下倉促繼位,號召全國抵禦宋軍襲擊。

唯有黎朝不僅篡位,且黎氏父子倒行逆施,十分殘暴,就連越南史官吳士連都把他們比作中國古代的夏桀、商紂,認爲“其促亡也豈無所自哉”。

這一戰大越皇帝和幾名重要大臣被炸死,數千名越軍被炸死,而更多的越軍則死於各種各樣的事故。

此江便是後世紅河。

由此可見黎朝在三個朝代當中並不得民心。

然而在宋軍的火器面前,象兵顯然極爲變得可笑。

火器軍嚴格遵守燒水、驅蚊等軍令,傷病並不嚴重。

但宋軍已經殺入紅河平原,廣袤的平原富饒安寧,適合大象馳騁。

好好地經營自己的越國不好嗎?非要去作死。

很多人都以爲是李朝皇帝多次襲擾大宋的廣南西路,惹怒了天朝上國,纔有現在的刀兵之禍。

李朝則在治理上讓國內很太平,使得當時安南百姓非常認可李朝的統治,又頗爲同情丁朝的遭遇。

歷史上宋越熙寧戰爭宋軍就打到了這裡,在頂著軍中疫病蔓延的情況下,一戰擊潰越軍,連越軍的太子和皇子都被斬殺。

宋軍大獲全勝,斬敵兩萬餘衆,俘虜三萬餘衆,整個越國的大半兵力折損。

事實上這也是趙駿特意囑咐。

八月下旬,宋軍就抵達了富良江畔。

偶爾一顆炮彈落在關隘大門口,瞬間就是數十人喪命。整個戰場都處於崩潰以及混亂當中,越軍死傷慘重。

這已經是安南最後的底牌。

所以雖天氣酷熱難耐,道路崎嶇難行,而且螞蟥、蚊蟲遍地,但他們倒也勉強還能夠行軍。

目前越南的三個朝代當中,丁朝是開創者,在民衆心裡威望還不錯。

被自己人推倒者,被踩踏而死者,被炮彈炸死者,不計其數。

火器軍並沒有動,儂智高的少數民族隊伍,就如同洪水一般向著越軍淹沒而去。

同時他派人蒐羅前朝貴族後裔,準備扶持爲新的安南皇帝。

之前之所以不動用是因爲不管是諒州還是支棱關,地形不開闊,不方便象兵出動。

所以雖然李朝治理不錯,頗得人心,卻也不免被那些王公貴族給埋怨。

空氣裡十分潮溼,衣服彷彿都能擰出水來。

大越帝國首都升龍府,城池頗大,比大宋廣南西路的邕州城稍微大殿,在西南偏遠地方,算是第一的城池。

但跟大宋首都開封府比起來,猶如雲泥之別,不可同日而語。

此刻城外曠野上田地無數,道路間長滿了芭蕉樹,密密麻麻的水田遍佈,鬱鬱蔥蔥的稻子在風中搖曳。

跟大宋大多數地方最多也就一年兩熟不同,越南得天獨厚的氣候讓他們能做到一年三熟。

要知道同時期的遼國擁有接近五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才九百萬。西夏擁有八十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人口只有一百八十多萬。

而李朝佔據的越南北部面積才十多萬平方公里,人口卻有二三百萬,到南宋時期更是達到了五百萬,光爲了抗擊蒙古入侵動員的兵力就超過了五十萬。

由此可見這裡產糧有多豐厚。

所以困擾越南的問題從來都不是糧食,而是瘟疫和疾病。

如果金雞納霜到位的話,那麼瘟疫當中最主要的瘧疾就能解決,出產的糧食、橡膠、木料、香料將成爲大宋主要原材料產地。

眼下肥沃的紅河三角洲上,寬闊的河流兩岸,一眼看過去不知道多少村莊林立,很多人遠望眺目看著。

城外的宋軍已經砍伐了樹木,建造起營壘,寨牆上,狄青正在觀察著城池。

他沒有下令炮擊升龍。

未來以後大宋還需要在這裡駐軍,不到萬不得已,狄青並不想毀了這座城市。

他只是靜靜地等待,心裡給了李朝一個最後的期限。

若是繼續負隅頑抗。

死路一條。

而城中則又是另外一幅光景。

早在宋軍擊破南岸的越軍開始渡河之後,城中就已經是一片兵荒馬亂。

該跑的跑了,留下來的也被關在了城裡出不去。

家家戶戶閉門,商鋪店面歇業,街道上除了來來往往的士卒以外,幾乎看不到任何人。

此時新任皇帝李日尊正在城頭上組織兵馬調動,日日夜夜防備宋軍。

越南小國寡民,跟大宋不能比。所以一旦開戰,皇帝往往都要親自領軍,特別是越南傳統就是權臣篡位,對兵權的控制也很深。

而就在宋越於升龍城內外進行對峙的關口,此刻右金吾衛大臣馮智能剛剛從東城牆上下來,回府邸稍微休息一下。

他昨夜守了一晚上的城牆,之前提出可以趁夜突襲宋軍,遭到了李日尊的訓斥,眼下身心已極爲疲憊。

回到府邸之後,兩名心腹將領求見。馮智能就讓他們進來,在後院的小廳內跟他們交談。

三個人坐著互相抱怨。

“陶處中和李徵顯只會讓陛下派出使者求和,但大宋擺明了就是來滅我大越的,怎麼可能會答應?”

“現在人家把城池都包圍起來,雖然還未發射那黑球,可這樣下去該怎麼辦啊。”“唉,我也不知如何是好。宋軍強大,我當初就跟先帝說過,讓他不要屢次騷擾宋國邊境。現在人家擊退了西夏和遼國,騰出手來就要滅我大越了。”

幾個人長吁短噓,對眼下越國遭受的困境極爲悲觀。

事實上不止他們。

城內其餘王公貴族同樣如此。

宋軍勢如破竹,他們大越國十多萬大軍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已經有不少王公貴族對越國的前景充滿了擔憂。

再這樣下去,恐怕只有四個字留給他們。

大越要完!

“將軍,我聽說一件事情。”

就在這時,馮智能的心腹將領阮旦說道。

“什麼事?”

馮智能問。

阮旦道:“我聽說宋國並不想吞併我大越,只是因爲先帝和太祖多次襲擾大宋邊境,才讓他們發下雷霆怒火。”

“是啊,我也聽說了這件事情,現在宋軍天天在城外宣揚此事呢。”

另外一名將領也說道。

“嗯。”

馮智能瞇起眼睛,微微點頭:“此事我也有過耳聞,你的意思是?”

阮旦沉聲道:“此事本來就是太祖和先帝引起,而且陛下遣使人家不答應,看這架勢,宋軍不滅我大越肯定是不行了,若是將軍.”

馮智能不置可否,依舊瞇著眼睛沒有說話。

見他無動於衷,阮旦繼續勸說道:“將軍想想,宋國滅了李朝後就退兵回去,那我大越又該誰做主?如果將軍趁機起兵,興許.”

另一名將領也勸道:“將軍,不要再猶豫了,等陛下巡視東城的時候,我們一擁而上,將他擒住,送去城外,立如此大的功勞,宋軍必然不會虧待我們。”

“即便是沒有抓到李日尊,我們也可以把東城門打開放宋軍進來。我大越偏遠,宋朝不一定真想侵吞我們,未來這大越豈不是將軍的天下?”

阮旦再次遊說。

“唔”

馮智能沉吟片刻,他其實也在猶豫。

按理來說到了這個份上,有這樣的一份機遇,或許可以搏一搏。

但畢竟是掉腦袋的事情,肯定也會稍微思量一二。

不過也沒有想太久。

作爲武將,馮智能不是優柔寡斷之人,當下喝道:“好,就這麼辦。”

於是他們也沒有繼續商量的心思,很快佈置了對策。

李日尊每天都會在城樓上巡視以穩定軍心,他們那邊的對策很簡單,就是死守城池。

一來是希望與宋軍和談。

二來是希望拖延時間,等待宋軍糧盡。

三來則是想等各地勤王的援軍抵達。

所以李日尊必須要在城牆上站著,好讓軍心安穩。

同時也是爲了防止有人扛不住做內鬼,偷偷打開城門把敵人帶進來。

下午時分。

馮智能再次到了東城門上。

升龍府東面沒多遠就是富良江,由於靠江太近不適合大規模進攻,因此這邊只有宋軍的小股部隊。

而宋軍主力在北城門外,那裡也是李日尊重要防守區域。

不過既然宋軍在東城門外也有佈置,李日尊自然也需要時時刻刻關注這邊,因此常來巡視。

到下午酉時,天色依舊大亮著,太陽好像沒有落山的意思,斜陽高照,整個大地都變成了一片黃昏的橘紅色,映照著馮智能略帶緊張的臉。

東城門上一列列越軍時時刻刻巡邏,馮智能站在城樓上眺望著遠處的宋軍,宋軍並未在營外列陣,卻也一直在關注著城中的事情,就好像他們也在等待城裡有內鬼開門一樣。

“陛下到!”

就在這時,隨著內侍省太監高昂的一聲吶喊,城頭上頓時跪倒大片。

一個穿著越朝龍袍的年輕人緩緩走了過來。

馮智能連忙一溜小跑過去迎接。

“參見陛下。”

“起來吧。”

“謝陛下。”

“城外如何了?”

那年輕人正是李日尊,也是歷史上越南李朝的李聖宗。

越南李朝也算是他們歷史當中比較輝煌的朝代。

經過李太祖李公蘊、李太宗李佛瑪、李聖宗李日尊、李仁宗李乾德四代耕耘,讓當時的李朝竟然達到了相當昌盛的地步。

以至於李朝時常把自己比作天朝上邦,欲與宋國比肩。並且積極對外擴張,時時刻刻不忘記侵犯大宋邊境。

最終在幾十年後的宋越熙寧戰爭當中被一記大逼兜打醒,才明白了與真正天朝上邦的差距。

只是這次想來也已經沒有李日尊和他兒子李乾德創造鼎盛李朝的時候了。

馮智能回答道:“還是跟昨天一樣,沒有任何動靜。”

李日尊點點頭道:“嗯,時刻要保持警惕。”

“是。”

馮智能應了一聲,隨後猛然間抽出腰間的刀,一刀劈向了李日尊身邊的侍衛,並且怒喝道:“動手!”

周圍馮智能的幾名部將以及心腹士兵登時開始進攻,圍剿李日尊帶的侍從。

李日尊大驚失色。

一時間,東城門上一片混亂。

而這樣的混亂其實根本沒有持續太久。

馮智能是東城門的守將,這裡多是他的心腹將領和兵馬。

李日尊根本沒有想到部將會叛亂,很快身邊帶的百餘名侍衛就被殺光,自己也被生擒住。

與此同時,城頭上的動靜與亂象也驚動了城外的宋軍,頓時宋營就有數百人出來。

“打開城門!”

馮智能控制住了混亂的局面,擒住了李日尊之後,下達了命令。

隨即他獰笑地看向被五花大綁的李日尊,說道:“陛下,對不住了,這一切都是因爲太祖和先帝要寇略宋國,要怪就只能怪他們,臣可不想陪著你們李氏一起死!”

李日尊猶自大罵道:“馮智能,你這卑鄙的畜生,即便刀斧加我身,我做鬼也不會放過你。”

“留下力氣去跟宋軍說吧。”

馮智能揮揮手。

很快東城門便大開,馮智能押著李日尊出城向宋軍投降。

大量宋軍從東城門進入,整個升龍府頃刻間淪陷。

這持續了三十餘年的李朝,便就此破滅。

第383章 欽差到來第420章 黃河水清,李元昊死,天下大吉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第70章 島國?辦它!第24章 趙光義是蠢豬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288.第284章 殺生爲護生第365章 千炮瞄城第97章 老範的幫助第501章 威震西方261.第257章 大宋藥丸!第419章 樹苗正在茁壯成長第493章 爲世界帶來和平216.第213章 讓大宋屹立於世界之巔!164.第163章 這裡永遠是你的家第41章 做一條有夢想的鹹魚第440章 出京巡視,少殺一點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第405章 鐵甲艦建造成功,先告訴鄰居257.第253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第357章 河口之戰,輕鬆獲勝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第361章 戰略部署,奪回燕雲第393章 收析津,復燕雲第395章 吹進攻號!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第343章 全城搜捕第335章 自此南北通渠230.第227章 火炮,瞄準!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第85章 知皇城司,偶爾當個人280.第276章 將門的多事之秋第478章 這個國家充滿了希望第324章 巡視黃河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303.第299章 與遼國軍備競賽第358章 高麗叫父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第407章 都是因爲宋國148.第147章 鬼樊樓覆滅第27章 交子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覺第475章 試試就逝世第365章 千炮瞄城276.第272章 將他們碾進歷史車輪裡(元旦快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241.第237章 近乎無解的陽謀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第101章 把開封府一鍋端了第353章 烏古乃定計,遼國南侵高麗272.第268章 年關到了,過個好年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248.第244章 給新人來點大宋笑話的小震撼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197.請假條第504章 真傳國玉璽第366章 收復青塘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455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148.第147章 鬼樊樓覆滅108.第108章 呂夷簡的取捨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第378章 生擒蕭孝穆第451章 規劃北平城,迴歸根本問題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292.第288章 皇帝終究是老虎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第470章 與范仲淹利益交換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84章 你是不是有什麼大病!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201.第198章 貪腐案完結,良方妙藥120.第120章 建立政制院框架第368章 東北遼軍三十萬,遇我也需盡低眉第46章 交子務初見成效第494章 龍潭虎穴也敢闖第77章 出宮,刺青223.第220章 壞了,我人設崩了166.第164章 商人與資本家的區別第47章 晏殊迴歸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第38章 自然資源的缺少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第370章 大宋該圖窮匕見了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285.第281章 王安石查兵籍276.第272章 將他們碾進歷史車輪裡(元旦快第25章 裡外都是個死257.第253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第376章 防守反擊第359章 好二兒要涼了?第380章 蕭萬里心臟驟停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356.第351章 出大事了
第383章 欽差到來第420章 黃河水清,李元昊死,天下大吉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第70章 島國?辦它!第24章 趙光義是蠢豬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288.第284章 殺生爲護生第365章 千炮瞄城第97章 老範的幫助第501章 威震西方261.第257章 大宋藥丸!第419章 樹苗正在茁壯成長第493章 爲世界帶來和平216.第213章 讓大宋屹立於世界之巔!164.第163章 這裡永遠是你的家第41章 做一條有夢想的鹹魚第440章 出京巡視,少殺一點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第405章 鐵甲艦建造成功,先告訴鄰居257.第253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第357章 河口之戰,輕鬆獲勝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第361章 戰略部署,奪回燕雲第393章 收析津,復燕雲第395章 吹進攻號!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第343章 全城搜捕第335章 自此南北通渠230.第227章 火炮,瞄準!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第85章 知皇城司,偶爾當個人280.第276章 將門的多事之秋第478章 這個國家充滿了希望第324章 巡視黃河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303.第299章 與遼國軍備競賽第358章 高麗叫父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第407章 都是因爲宋國148.第147章 鬼樊樓覆滅第27章 交子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覺第475章 試試就逝世第365章 千炮瞄城276.第272章 將他們碾進歷史車輪裡(元旦快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241.第237章 近乎無解的陽謀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第101章 把開封府一鍋端了第353章 烏古乃定計,遼國南侵高麗272.第268章 年關到了,過個好年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248.第244章 給新人來點大宋笑話的小震撼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197.請假條第504章 真傳國玉璽第366章 收復青塘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455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148.第147章 鬼樊樓覆滅108.第108章 呂夷簡的取捨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第378章 生擒蕭孝穆第451章 規劃北平城,迴歸根本問題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292.第288章 皇帝終究是老虎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第470章 與范仲淹利益交換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84章 你是不是有什麼大病!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201.第198章 貪腐案完結,良方妙藥120.第120章 建立政制院框架第368章 東北遼軍三十萬,遇我也需盡低眉第46章 交子務初見成效第494章 龍潭虎穴也敢闖第77章 出宮,刺青223.第220章 壞了,我人設崩了166.第164章 商人與資本家的區別第47章 晏殊迴歸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第38章 自然資源的缺少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第370章 大宋該圖窮匕見了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285.第281章 王安石查兵籍276.第272章 將他們碾進歷史車輪裡(元旦快第25章 裡外都是個死257.第253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第376章 防守反擊第359章 好二兒要涼了?第380章 蕭萬里心臟驟停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356.第351章 出大事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郴州市| 正宁县| 平塘县| 凤台县| 都昌县| 卓资县| 当涂县| 江阴市| 甘洛县| 安龙县| 察隅县| 连南| 喀什市| 观塘区| 平利县| 葵青区| 云龙县| 高陵县| 福贡县| 舞阳县| 墨竹工卡县| 疏勒县| 毕节市| 鹤峰县| 锡林浩特市| 锡林郭勒盟| 安西县| 汤阴县| 汉阴县| 安国市| 霞浦县| 皋兰县| 嫩江县| 昭平县| 永清县| 徐州市| 茌平县| 永昌县| 河北区| 双鸭山市| 民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