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16章 當令安南改朝換代

兵貴神速。

狄青認爲面臨突如其來的進攻,郭盛溢不會不求援。

所以他猜到敵人的援軍很有可能在來的路上。

如果宋軍不追擊的話,那麼李朝潰軍就可能與援軍兵合一處,退守升龍。

雖然狄青並不認爲敵人對方退守升龍就能抵擋得住他們的攻勢,但若是能野外直接把李朝滅了,又何樂而不爲?

畢竟,以後大宋還需要在升龍對紅河三角洲進行統治,不到萬不得已,他並不想用大炮把升龍填平。

郭盛溢大軍從諒山古道敗退,完全沒時間入涼州城,身後的宋軍如附骨之疽,時刻尾隨。

他不得不跟著撤退的大部隊一起往南逃,經過一天一夜的亡命逃跑,他們總算是到了紅河三角洲的門戶——支棱關。

此時碰巧李佛瑪也親自帶著援軍抵達了支棱關。

支棱關自古以來就是越朝的重要關隘,比諒山關還要重要,因爲它的地形比諒山古道還要險要,並且過了此關就是紅河三角洲,素有越朝首府升龍屏障之稱。

便見左右兩側山嶺高聳入雲,崇山峻嶺當中雲霧繚繞,下方草木極爲旺盛,林木森然。道路似乎被天神用巨斧,劈開了一條恐怖溝壑。

“不一樣。”

關隘上李佛瑪昨夜在支棱關休整一夜,正準備繼續前往諒州增援郭盛溢。

李佛瑪頓時遲疑了起來。

充斥在他們的腦海裡,已化作可怖夢魘。

李佛瑪微微點頭,交趾實在是太偏遠,信息也不發達,他們甚至都不知道那是宋軍的火炮,還以爲是投石車之類的東西。

然而這兩個選擇都極爲被動,面臨跟郭盛溢一樣的局面,被動挨打。他們在關上和城裡,人家在外面架起火器,對他們實行轟炸,那結局依舊是死路一條。

樑茂才又道:“其二,宋軍兵馬強盛,裝備精良,我等不可與他們在城外鏖戰,且又有火器爲依仗,守城肯定是我們吃虧。若是守住支棱關就不一樣,這裡地勢險要,正適合伏擊。”

他此番親自出徵,留下太子李日尊、太保陶處中、右參知政事李徵顯等人監國,自己率領大軍來援,爲的是把宋軍阻攔在諒山關外。

最誇張的是地勢,支棱關隘位於小山坡上方,若想破關,就必須要向上仰衝。關上只需要準備要弓弩,無人能破。

關中李佛瑪營帳內,得知消息的李佛瑪猛地從椅子上彈了起來。

“興許他們造出威力更大的火器了,不然你如何解釋?”

李佛瑪不由得面露愁色,把情況跟大家說了一下,末了又道:“如今已到大越生死存亡之際,朕不想做亡國之君,諸位也不願做亡國之臣,還請務必死戰。”

李佛瑪連忙說道。

接著金吾衛大臣樑茂才說道:“陛下,臣覺得只能死守支棱關。”

這實在是太可怕了。

歷史上明軍曾在此關被越軍擊敗,這是中華王朝最後一次失去直屬越南,越南從此獨立。

“陛下放心,臣等必定死戰。”

他萬萬沒想到郭盛溢敗了,而且敗得這麼慘。

便在他準備下令三軍清晨起來生火做飯,吃了飯後繼續出發的時候,幾名潰散而逃的越軍斥候飛一般地抵達了關內。

“樑卿快說說緣由。”

樑茂才說道:“其一,支棱關地勢險峻,死守還有一線生機。若是退回升龍,城外一片坦途,宋軍只需要在城外用投石車把那可以爆炸的黑球扔進城裡,城中必定死傷慘重。”

五六萬大軍,頃刻間崩潰。

那噩夢般的爆炸聲音,那恐怖的硝煙塵土,以及戰友們的屍骸。

斥候臉上依舊帶著驚恐的表情,他們跑了很久,連覺都不敢睡,只要閉眼就能想起昨日的慘狀。

中書侍郎廖嘉真道:“以前宋人的火器跟煙花爆竹一般,絕不可能撼動關隘。”

衆人連忙應下。

有人提出異議。

“火器,定是火器。”

“陛下,我等也不知道,只知道那山上忽然發出巨響,接著有黑球從天而降,隨後在營中四處爆炸,很多人被炸得四分五裂。”

越朝樞密使黎奉曉皺起眉頭道:“據北人商賈說,宋國就是用這火器擊敗的西夏和遼國。”

李佛瑪滿臉震驚,然後焦急問道:“宋軍到底是用的什麼東西?”

“火器有如此大的威力?”

黎奉曉爭辯道。

“可是郭太尉不也是駐守地勢險要的關隘,卻被宋人擊破了嗎?”

“嗯。”

左參知政事黎再嚴道:“陛下,現在不是管宋軍是否有火器的時候,當務之急,還是該想想怎麼辦?”

“什麼?”

由此可見這裡易守難攻之勢。

現在的問題是諒州已經失守,再繼續前軍沒有意義。那麼如今他有兩個選擇,一是繼續守支棱關,二是退守升龍。

更恐怖的是,宋軍甚至都沒有與他們短兵相接,直接在十餘里外,就能擊潰他們的營寨。

所以好像這守哪裡都一個結果。

樑茂才搖搖頭道:“郭盛溢敗在不知變通,只知道把守關隘,卻不知道應局勢而變,任由宋人擺佈,我們何不主動出擊?”

主動出擊?

衆人頓時陷入了沉思,片刻後就有不少人明悟。

是了。

如果宋人是依靠投石車把黑球扔進關中爆炸的,那說明宋人本來就行動不便,機動性非常差。

郭盛溢自己傻乎乎地以爲守在關中就行,給宋軍充足的組裝投石車時間。

正如探馬回報的那樣。

宋軍明明在關外駐紮了五六天,爲上山清掃林木以及運送組裝投石車做準備,他卻一點都沒有動靜。

雖然這裡面最大的原因還是郭盛溢不知道宋軍有如此利器,想要穩紮穩打一點,憑藉著險要關隘與宋軍周旋,不願意放棄地利去關外與敵人鏖戰的緣故。

但這也從側面說明郭盛溢不知道變動,不明白在敵人準備階段,至少也該派一支軍隊出去騷擾一下,看看情況再做決定。

而他們在看破這一點之後,自然就有了辦法,他們大越李朝並非毫無勝算。

越軍士兵最擅長的就是山林蟄伏。

如果在宋軍準備階段,他們從兩側山林裡忽然衝殺出去,不給敵人遠程釋放黑球的機會,直接跟對方近身交戰,是不是能夠取得勝利呢?

想到這裡,大家頓時大悟,有人說道:“不錯,宋軍依仗的不過是火器之利,若我們設伏,必然讓他們潰敗。”

“這兩側山林茂密,我們的人藏匿期間,他們根本找不到,一旦開戰,忽然殺出,宋軍猝不及防之下,來不及組裝投石車,肯定要爲我軍擊潰。”

“只是目前還是需要收攏前方太尉的潰卒,免得關隘遭到衝擊纔是。”

“嗯,那就如此。”

聽到衆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談話,李佛瑪也覺得很有道理,於是下達了兩個命令:“死守支棱關,再遣人出去,收攏潰卒。”

“是!”

衆人立即聽令行事。

當下越軍便不再出關馳援郭盛溢,而是繼續佔據關隘。

等到中午時分,陸陸續續就有大量越軍潰卒向著支棱關跑來,被李佛瑪派出去的人給收攏回關內。

而且外圍也已經隱隱約約出現了一些宋軍,不過並非狄青的火器軍,而是少數民族部隊。

現在的追擊形勢是這樣的,狄青的火器軍在中間,廣西的廂軍在末尾,少數民族的隊伍衝在最前面,他們斬獲的潰卒最多,達一兩千人之衆。

沒辦法。

西南那交通道路可以說是一言難盡,狄青的火炮那純粹都不是馬車拉來的,很多時候炮管都要靠人力硬生生擡著走。

不僅僅是道路崎嶇,還有上下起伏的坡度,有的時候道路差甚至能達到四五米,需要爬坡才能上去。

而李朝的士兵身手確實矯健,打仗不太行,跑起來跟猴子一樣四處亂竄,有些慌不擇路甚至直接逃進深山老林裡,狄青的火器軍和廣西廂軍完全拿他們沒辦法。只有邊境的少數民族士兵跟他們一樣翻山越嶺如履平地,才能追得上。

這就導致宋軍前後其實有些脫節,少數民族士兵們已經追出百多裡了,宋軍主力還在後面緊趕慢趕,距離前方還有三四十里路程。

李佛瑪得知這個情況後,就派黎奉曉領兵主動出擊,攔截追殺的敵人,並且迅速將潰卒保護著回到關內。

他倒是想過趁著敵人脫節的時候乾脆殺出去,但奈何本來道路就狹小,又擁擠了不少他們的潰卒,而從兩側山巒裡繞過去段時間內又行不通,便只能作罷。

那邊追擊的少數民族士兵們也發現了李朝主力,便從支棱關退了回去,向後方諒州的方向離開。

此時諒州已經被宋軍佔領,當地百姓非常驚恐,四處逃散。

歷史上大明在朱棣手裡控制了越南,然而越南自北宋初年獨立以來,已經漸漸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意識,反抗情緒非常高漲,造成起義不斷,最終很快又擊敗明軍,脫離中原王朝掌控。

現在自公元968年越南第一個王朝丁朝建立之後,已經過了前黎朝、李朝三個王朝,越南百姓也開始習慣於不再接受中原王朝的統治。

因此面對大宋天軍,當地百姓以驚恐爲主,即便大宋秋毫無犯,也阻止不了百姓惶恐不安。

狄青率先入城。

諒州城因宋越商貿而興盛,但說是諒州州府,實則勉強與大宋一個偏僻縣城差不多。

外面城牆高不過一丈餘,老舊斑駁,爬滿了爬山虎。

城中房屋都是粗糙的木質,整個街道只有橫豎兩條大街,因戰亂街上幾乎沒有行人,店鋪紛紛關閉,充斥著荒涼與破敗。

狄青騎在馬背上四處張望,對身邊的副將張玉說道:“進城的時候有百姓來迎接我們嗎?”

張玉搖搖頭道:“並無。”

狄青想了想,隨後說道:“你去找一些當地望族長者過來與我議事。”

“是。”

張玉應了一聲。

狄青隨後就沉然著臉色,徐徐騎著馬匹,踩在那冰冷的石板上,徐徐向著諒州府衙而去。

越南李朝的全名其實叫做大越帝國李朝,宋人把他們稱爲交趾或者安南。

安南於七十七年前脫離中原王朝掌控,平日裡他們接受大宋冊封爲交趾郡王,實際上對內自稱皇帝,史稱外王內帝。

其中李朝在35年前,由李太祖李公蘊篡位建立。

所以在目前的丁朝、前黎朝以及李朝當中,李朝建立的時間最久,加上李太祖和李太宗都是不錯的君主,因此在越朝百姓心中,他們的威望還是非常高。

顯然,經過77年的耕耘,交趾百姓已經不再把中原王朝奉爲正統。在交趾百姓心中,也早已經只認李朝這一個皇帝。

幸好來前知院已經交代過,此次出兵雖然是實際上的佔領,但決不能名義佔領。

他們一定要打好口號才行。

很快下午時分,狄青就在諒州城府衙內見到了一些當地望族長者。

他們有的是地方族長,有的是部落首領,還有的乾脆就是城中控制了一些店鋪、資產的大商賈。

這些人基本上就控制著諒州本地的人口、財產和資源。

所以即便大宋朝廷打過來,他們也不敢放棄諒州逃跑,面對狄青的召喚,也只能一個個過來,小心翼翼地試探。

府衙內並不大,依照大宋的府衙廳堂建制,狄青坐在主位上,兩側十多個當地首領雲集。

“將軍,小人是諒州黎竹部落的首領黎原義。”

“將軍,小人是諒州武寧部落的首領阮明。”

“小人是”

諸多各部首領、族長、地主紛紛自我介紹。

狄青笑著打了聲招呼,見到下面衆人在衛士們的注視下惴惴不安,便立即說道:“諸位,朝廷並不是想佔據安南。”

這話一出來,並沒有讓大家覺得心安,一個個都是繼續望著狄青,似乎在等待著下文。

誰都不是傻子,不可能狄青說什麼他們就信什麼。

狄青自然也知道,所以他繼續說道:“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李氏父子蠻橫無禮,時常寇略我天朝上邦,此爲無禮而侮大鄰,可亡也。”

“但大宋並未有侵吞安南之心,只是必須要對李氏進行懲戒,以彰顯我大宋上國不可辱。”

“所以我此行出來,天子陛下就已經對我說過,只消滅亡李氏即可,不可侵吞其國,然國若滅,我大宋退兵又該如何呢?”

說著他雙手一攤,看著衆人道:“諸位以爲,李氏滅亡之後,安南該如何處置?”

衆人面面相覷。

這還沒出結果呢,就讓他們表態,那他們該怎麼辦?

萬一宋國打輸了,他們這邊投誠,李佛瑪會放過他們纔怪。

所以一個個也是訥訥不敢言語,吱吱唔唔說不出話來。

狄青笑道:“諸位無需擔憂,朝廷自有決斷。只是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此次安南必滅,至於之後的事情,之後再說。城中大小事務,還請諸位先安撫民心,我將招貼安民告示,向安南百姓告知我大宋並無侵佔之心。”

這話說完之後,大家纔算是鬆了一口氣。

沒有逼他們站隊就行。

當下一個個也是立即說道:“將軍仁義,不遷怒百姓,真乃上邦天軍也。”

“大宋天威,小人亦是敬畏之。”

“我等謹遵將軍之令,會昭告百姓,使大家安心。”

衆人紛紛保證。

狄青也就沒再囉嗦,把他的意思傳遞出去就行了。

他已經給過諒州士族機會,他們自己不把握住,那也怪不得誰。

來前知院說過,覆滅李朝之後,爲了防止李朝得民心而再次立國,可以立黎朝或者丁朝的後裔爲傀儡皇帝。

大宋會在升龍以及海邊駐軍,扶持國內的親宋大臣上位,以此間接把持越南朝政。

如果在這個時候投靠宋軍的話,未來自然會得到宋軍扶持。

可惜這些人目光短淺,不懂得及時改換門庭,錯失了一個充當大宋走狗的機會。

不過現在穩住這些諒州士族,不讓他們在後面拖後腿就行。

要是抱著消滅安南,侵吞安南的目的,說不好會讓他們狗急跳牆,組織民兵不斷騷擾他們的輜重,這也得不償失。

因此現在這樣也挺好。

等以後滅了李朝,大勢所趨,多的是安南士族過來投靠。

當下狄青在諒州城裡留下了一千接應後面的儂智高,自己則正準備率領火器軍繼續追擊郭盛溢。

但他纔剛出城,就有斥候探馬來報:“報!”

探馬飛奔而來,向他單膝下跪道:“敵人援軍已經在支棱關佈下重兵,前方黃將軍、儂將軍、趙將軍已經領本部人馬先撤了回來。”

“哦?”

狄青立即問道:“可查清楚敵人有多少兵力,來的是什麼人?”

探馬說道:“我們遠遠的看到那關上插著“李”字大旗,看那顏色,好像是安南皇室,也許是他們的皇帝或者皇子一類,具體人數尚不得知。”

安南皇室?

狄青目光森然地看向南方,小小安南,也敢自立爲皇?

今日。

便叫你們安南改朝換代!

想罷。

他下令道:“讓前方的士卒們先集結起來,不要再繼續追擊,待我到來再進攻。”

“是!”

探馬立即前去傳達軍令。

第104章 下輩子注意點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第89章 大勢不可擋第43章 朝堂裡的一些小事第510章 一隻只肥羊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235.第232章 跑得慢,就得死!第44章 茶商們第97章 老範的幫助第70章 島國?辦它!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125.第125章 東方一極戰略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第472章 不怕失敗,大膽試錯!第405章 鐵甲艦建造成功,先告訴鄰居164.第163章 這裡永遠是你的家183.第181章 給我滾下馬來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第425章 一眼看去,便是萬家燈火237.第234章 范仲淹的兩難境地(二合一)第453章 在石城畫一個圈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第102章 大宋這個樣子你很光榮?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第29章 趙禎的果決第509章 宗藩關係纔是最好的體系第51章 茶商們的反擊139.第138章 趙允讓的試探第357章 河口之戰,輕鬆獲勝246.第242章 政制院換屆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第360章 佈局深遠,只爲今日313.第309章 歷史性的一刻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第521章 大宋邊境,外軍禁行288.第284章 殺生爲護生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107.第107章 願與高人共襄盛舉(祝大家中秋284.第280章 欽差遇刺,此事可解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第39章 慫趙不死,大宋永無出頭之日117.第117章 百官炸鍋第459章 大宋沒我要散第315章 地毯式轟炸,直取升龍279.第275章 與將門利益交換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第380章 蕭萬里心臟驟停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第378章 生擒蕭孝穆187.第185章 還是遊戲好玩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283.第279章 查查他們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第323章 大宋發展與國債第98章 江大郎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218.第215章 攻守易形了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第496章 抵達巴格達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491章 來大活了第83章 趙禎不可信第497章 中東風雲再起206.第203章 安龍寨對峙,謹慎的李元昊217.第214章 李元昊聯遼抗宋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第52章 請罷呂夷簡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第83章 趙禎不可信第50章 拗相公第317章 一炮轟殺大越皇帝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第68章 剛纔外面人多,是朕不對(第八更)第75章 我要當狀元!第393章 收析津,復燕雲295.第291章 他有大鐵炮,我有小鋼炮第82章 這樣的大宋,還不如破滅了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296.第292章 大宋有槍152.第151章 棉花推廣312.第308章 惹怒大宋的下場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第432章 版圖大增,重走天下第517章 女真反叛,遼國內亂。303.第299章 與遼國軍備競賽第436章 嵩山見佛,佛在心裡204.第201章 故里已經成爲過去第390章 不講武德,一團亂麻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288.第284章 殺生爲護生
第104章 下輩子注意點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第89章 大勢不可擋第43章 朝堂裡的一些小事第510章 一隻只肥羊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235.第232章 跑得慢,就得死!第44章 茶商們第97章 老範的幫助第70章 島國?辦它!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125.第125章 東方一極戰略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第472章 不怕失敗,大膽試錯!第405章 鐵甲艦建造成功,先告訴鄰居164.第163章 這裡永遠是你的家183.第181章 給我滾下馬來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第425章 一眼看去,便是萬家燈火237.第234章 范仲淹的兩難境地(二合一)第453章 在石城畫一個圈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第102章 大宋這個樣子你很光榮?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第29章 趙禎的果決第509章 宗藩關係纔是最好的體系第51章 茶商們的反擊139.第138章 趙允讓的試探第357章 河口之戰,輕鬆獲勝246.第242章 政制院換屆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第360章 佈局深遠,只爲今日313.第309章 歷史性的一刻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第521章 大宋邊境,外軍禁行288.第284章 殺生爲護生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107.第107章 願與高人共襄盛舉(祝大家中秋284.第280章 欽差遇刺,此事可解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第39章 慫趙不死,大宋永無出頭之日117.第117章 百官炸鍋第459章 大宋沒我要散第315章 地毯式轟炸,直取升龍279.第275章 與將門利益交換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第380章 蕭萬里心臟驟停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第378章 生擒蕭孝穆187.第185章 還是遊戲好玩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283.第279章 查查他們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第323章 大宋發展與國債第98章 江大郎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218.第215章 攻守易形了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第496章 抵達巴格達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491章 來大活了第83章 趙禎不可信第497章 中東風雲再起206.第203章 安龍寨對峙,謹慎的李元昊217.第214章 李元昊聯遼抗宋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第52章 請罷呂夷簡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第83章 趙禎不可信第50章 拗相公第317章 一炮轟殺大越皇帝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第68章 剛纔外面人多,是朕不對(第八更)第75章 我要當狀元!第393章 收析津,復燕雲295.第291章 他有大鐵炮,我有小鋼炮第82章 這樣的大宋,還不如破滅了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296.第292章 大宋有槍152.第151章 棉花推廣312.第308章 惹怒大宋的下場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第432章 版圖大增,重走天下第517章 女真反叛,遼國內亂。303.第299章 與遼國軍備競賽第436章 嵩山見佛,佛在心裡204.第201章 故里已經成爲過去第390章 不講武德,一團亂麻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288.第284章 殺生爲護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军事| 黎川县| 黄龙县| 雅安市| 郁南县| 诏安县| 莲花县| 五台县| 禹州市| 西林县| 桃园市| 高邑县| 日照市| 华阴市| 合川市| 云林县| 新建县| 临朐县| 南雄市| 拉萨市| 武川县| 咸宁市| 张家口市| 鸡西市| 龙井市| 许昌市| 七台河市| 于都县| 巧家县| 内丘县| 南漳县| 卓尼县| 元谋县| 响水县| 兰坪| 彰化市| 柘城县| 丰城市| 昭觉县| 民乐县| 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