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3章 建立現代化國家體系

第403章 建立現代化國家體系

慶曆七年是大宋最舒服的一年。

四月份西夏和遼國相繼派來使者,向大宋求和。

其中西夏願意稱臣納貢,遼國則希望再次簽訂和平平等條約。

甚至還小心翼翼地祈求大宋將遼陽府歸還給他們。

但顯然如今的遼國已經沒有資格再與大宋討價還價,他們能穩住內部就不錯了。

因爲耶律宗真一敗,最先搞事的就是蒙古草原的蒙兀,東北地區的渤海、女直、室韋等民族,內部動盪不安。

所以大宋嚴詞拒絕了這個要求,並且大聲斥責了遼國的使者,把他們罵得狗血淋頭,卻不敢回嘴。

這一次大宋的諸多臣子們那是揚眉吐氣,反觀遼國使臣,一個個怒意上涌,忍氣吞聲。

不過大宋也沒有繼續落井下石。

析津一戰,大宋抓獲的傷兵、投降的遼人、以及戰場上俘虜的士兵加起來有十餘萬之衆。

對於漢籍遼國士兵,大宋採取了相對寬鬆的政策,將他們編爲了地方廂軍。其餘蒙兀、渤海、女直、室韋等部落人,則是編爲建設軍團。

由這些廂軍監督,讓這些部落人原地參與幽州建設,參考大宋目前正在進行的大基建政策,四處挖水渠、修道路、墾田地。

而契丹民族的士兵則可以由遼國贖買回去,用金銀銅、戰馬、牛羊、皮毛,一切資源和礦產都可以用來當贖金。

甚至連遼國大將蕭孝穆,也允許他們贖走。

大宋這麼做自然不是爲了討好遼人,而是不這麼做遼國就得亡國了。

隨著這次慘敗,整個遼國的根基都被動搖。

由於趙駿陰險的軍備競賽戰略,導致遼國大部分資源和產出都要用在軍費開支上。

每年光要從大宋這個中間商手裡買的硫磺就超過一百多萬斤,鐵器和青銅都要用來製作手榴彈和大炮,國內發展乏善可陳。

他們能夠繼續以武力鎮壓其餘民族部落,除了靠強大的宿衛軍以外,火器的存在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因素。

然而析津一戰,他們不僅丟了遼國南京,同時也丟了遼國東京府,這個火器的重要生產基地。

受地緣影響,從日本買入的硫磺只能在遼陽府卸貨,爲了降低陸地成本,自然也就只能選擇原地製造火藥和火器。

結果大宋收復瀋州的時候,直接把遼國的火器製造基地給一鍋端,工匠和原材料全給收繳。

這下遼人就出了大問題。

火藥的生產基地被搗毀,又失去了燕雲和遼陽府,人口、經濟、國力損失慘重,勢必會遭到各民族的反撲。

畢竟遼朝九百餘萬人,契丹民族只佔總人口的約八分之一,其他民族佔八分之七。

所謂牆倒衆人推,鼓破萬人錘。

如果大宋置之不理,那麼很有可能幾十年後纔會出現的金人滅遼的事情,就出現在當下了。

而遼國一滅亡,東北再出現一個由女直、蒙兀、渤海、室韋等人建立的統一政權對於大宋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雖然現在大宋強盛,也對目前北方的經營暫時不感興趣,但並不代表他們需要一個強鄰。

所以幫忙維繫遼國那一戳就破的政權統治,讓他們繼續內耗,處於混亂階段,對大宋來說纔是最好的結果。

此時遼國皇帝耶律宗真病重,老太師張儉原本在順州,得知前方噩耗,同樣是一下子病倒。

原本還能活到九十多歲的歲壽恐怕也接近油盡燈枯。

不過張儉畢竟是做了那麼多年太師的人,雖然已經行將就木,可也不難明白宋國的想法,因此向耶律宗真進言。

耶律重元雖然是皇太弟,可政治能力還略微欠缺,所以耶律宗真在病重之下,也是聽從了張儉的意見,讓耶律重元派人向大宋請罪。

果然正如張儉所料。

大宋目前並沒有徹底消滅遼國的心思,於是在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之後,總算是換來了遼國喘息的機會。

宋國答應不再繼續北上進攻,並且俘虜全部可以贖買回去,而且以前簽訂的商業條約依舊算數,除了要求遼國每年進貢幾千匹戰馬,一萬兩白銀以外,倒也沒有其它要求。

只是遼國每年的歲入都不過區區幾百萬貫,最多的時候也才千萬貫,並且其中大部分稅收都來源於燕雲和東北地區。

現在燕雲以及東北最富庶的遼陽府都被大宋奪走,歲入可以說至少減了六成以上,對於遼國來說,基本上就已經算是茍延殘喘,沒有原地崩潰就不錯了。

因此可以說大宋已經把遼國壓榨到了極點,既答應與他們繼續硫磺貿易,又要搜刮他們的錢財。

這樣遼國通過火器還能繼續鎮壓那些各部落的少數民族,而爲了有錢維持火器,就必須要對那些少數民族可持續竭澤而漁,就又引發了契丹與其它民族的矛盾。

шшш● ttκǎ n● ¢ ○

便在大宋有意放遼國一馬的情況下,遼宋之間的這場戰役也最終落下了帷幕,並且也最終確定瞭如今東亞地區的地位格局。

大宋自以前的萬年老二,一躍成爲東亞霸主,一時間八方震動,朝貢者絡繹不絕。

至於西夏。

那大抵就只能隨緣了。

因爲大宋並未搭理西夏使者,態度不置可否,也沒有與他們簽訂和平條約。

顯然過兩年把西夏滅了,收回河西走廊也是遲早的事情。

五月十四日,最近天氣愈發炎熱,溫度不斷升高,又恰逢汴梁商業最繁榮的時候,城內暑氣蔓延。

唯有政制院清涼舒適,院外大樹參天,綠茵遮蔽,清風徐來。

屋子裡擺了不少冰塊,硝石製冰作爲最古老的製冰技術之一,皇室自然每年會在夏季來臨之前製作大量冰塊存儲,現在正是需要的時候。

“這段時間汴梁還真是熱鬧,遼國使者、西夏使者、高麗使者、大理使者、越朝使者、回鶻使者.還有稀客,就連日本使臣和遠在西域的黑汗使臣也來了。”

晏殊一邊審閱著今天的札子公文,一邊隨口說道:“這些人絡繹不絕啊,朝廷接待都費勁。現在全推給了外交部,王嗣文今天早上還向我吐苦水來著。”

“那是,老美一戰前還只是個二流國家呢,一戰後就發了大財,一躍成爲世界第一工業大國。二戰後更是成爲世界兩極之一,等毛熊解體,風頭一時無二,真就是天下無敵。”

趙駿笑道:“咱們現在的情況基本上就跟毛熊解體後的老美差不多了,天下無敵,八方來朝,成爲了東亞的老大哥。”

“不得不說,這種感覺,還挺不錯。”

衆人互相對視,都哈哈大笑起來。“對了漢龍,汴梁大學那邊說學生太少,希望今年能擴招一些,你怎麼看。”

開過玩笑之後,賈昌朝問趙駿。

他以前做過教育部尚書,現在也分管教育。

“嗯,以前汴梁大學雖然成立,但主要的方向還是爲科學院培養人才,並不對外招生,只招收對科研感興趣的進士以及極度優秀的高中學生。”

趙駿說道:“現在我們已經慢慢補齊了從小學到高中的大部分基礎理科知識,高等數學、高等物理和高等化學也在穩步推進,是時候正式擴招,培養更多的科研人才。”

說著他沉思了起來,片刻後說道:“這樣,由汴梁大學開始,讓他們那邊組織一下人員,帶上人馬和設備,在各路先建立起分支大學,大宋每一路至少得有一所大學,等學校建立好,便統招高考吧,讓教育部那邊組織一下。”

“是。”

賈昌朝點點頭。

“很多國家要求在汴梁建立使臣館,漢龍你怎麼看?”

這邊蔡齊問道。

“讓他們建唄,也就是現在不能建聯合國,以後還得找機會吞併他們呢。”

“那行。”

“漢龍,這是目前統計的全國工業情況,基本上每一路已經至少有三個鋼鐵廠,水泥廠和磚廠十個以上。”

分管工業的宋綬也說道。

“還不夠,大建設還得繼續啊。”

“步子是不是邁得太大了,咱們現在的收入雖然穩步提升,但要投入的建設財政也非常多,朝廷會很吃力。”

“不用怕花錢,錢這種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就得狠狠地花。”

趙駿想了想道:“周邊這些小國我看還是太原始了點,讓外交部和大理那邊交涉一下,把從四川到雲南的陸路修繕一下,把水路也浚疏一下,多賣點東西過去。”

“他們怕是不會答應。”

“可由不得他們答不答應,對了,四川和雲南交界處那些番部落雖然名義上屬於我大宋,但向來都是不服從朝廷管教,讓成都那邊派軍隊前去,接管城池,正式設立官府吧。”

“這。”

大家聽到這句話,都愣了一下。

倒不是說擔心會打仗,而是這樣有點吃力不討好。

古代王朝爲什麼只在意漢地十三州?

因爲這些地方屬於優質資產,物產豐富,土地富饒,適合農耕文明發展。

其它地方,像青藏高原、兩廣嶺南、蒙古草原、東北三省、西南雲貴等地方,在古代都是自然條件非常惡劣的地區。

所以諸葛亮雖然南下收服雲南少數民族,但卻並沒有大力開發,而是建立庲降都督府,屬於半羈縻統治。

現在大宋收回燕雲之後,漢人固有的優質資產全都收回來。其它地方,就屬於劣質資產,會不會增加朝廷的負擔?

“先建立起官府,慢慢統治吧。”

趙駿笑道:“別管這些地方民族服不服,先宣示主權,再慢慢治理。主要也是雲南那邊產金銀啊,大宋現在缺的不是物質,是錢。”

“知院不是打算做紙幣嗎?現在怎麼樣了?”

夏竦問。

“估計明年後年正式發售吧,已經在讓化學院進行紙幣制作工程了,要想防僞也不容易,不過銀幣可以從明年開始發售,這樣就能減輕現在的缺錢壓力了。”

趙駿說道。

“商品流通貨幣確實很重要,我大宋日益缺錢啊。”

晏殊嘆了口氣。

北宋出現交子就是因爲缺錢惹得禍。

市面上的商品遠遠大於貨幣,就造成嚴重的通貨緊縮。

這幾年物價天天在跌,要不是朝廷一直在收購農產品維持物價,農民怕是要苦不堪言了。

主要也是大基礎建設已經開展了五六年之久,從慶曆二年到現在,全國的官道、水路、運河又進行了大規模修繕。

物資流通更快,打倒大量地主階級之後,農田數量不減反增。加之攤丁入畝,大宋戶籍數量從慶曆前的七千多萬,一躍暴漲到去年九千萬左右。

田地越多、人口越多、生產力又暴漲的情況下,產出自然是巨量增幅。

各類稻、粟、豆、麥等農產品價格日益下跌,玉米、土豆、紅薯等作物的引進又讓畜牧業蓬勃發展。豬油、花生米、豆油製取技術提升,動物油和植物油價格也跌落下來。

可以說不僅僅是大宋這些年的寬鬆政策讓民間繁榮,同時也是引進大量海外作物,使得生產力大幅度提升的直接結果。

“現在的生產力基本上達到了清朝的鼎盛時期,養活四五億人口不是問題。接下來可能百年內,是大宋人口爆炸式增長階段,漲到兩三億人不是問題。”

趙駿說道:“所以我們得加緊一點了,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農學院那邊要大力發展起來,各種試驗田、試驗基地要投入建設,不斷改良,尋求雜交水稻,要預備第三次生產力暴漲。”

“嗯。”

衆人聽後點點頭。

“說起來,我已經建立了一個相對成熟的官員體系,以政制院爲核心,各部各司其職,層層監督,層層治理。但我還沒有建立起一個完善的現代化國家。”

趙駿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對衆人說道:“這樣,今天下午崇政殿會議的時候,我們與官家商量一下,完善現代化國家體系吧。”

“好。”

“也確實要走向未來,脫離原來的桎梏。”

“大宋終於要從農業社會,轉變爲工業社會了,這是我們中華文明的一次開端與革新啊。”

“我贊同。”

衆人紛紛應下,一個完善的現代化國家體系,這纔是未來的根基與趨勢。

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第85章 知皇城司,偶爾當個人第1章 人在大宋,剛剛穿越第405章 鐵甲艦建造成功,先告訴鄰居162.第161章 有些事情,必須去做!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152.第151章 棉花推廣第514章 大閱兵,大宋百姓的軍隊第52章 請罷呂夷簡255.第251章 李白蘇軾來了也得有政績第31章 我背後有高人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第27章 交子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第104章 下輩子注意點第353章 烏古乃定計,遼國南侵高麗第455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第491章 來大活了第78章 看看這大宋298.第294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127.第127章 趙駿是主心骨第98章 江大郎280.第276章 將門的多事之秋第371章 已經在想自己的廟號了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56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學生篇第13章 朕要打死他!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第337章 以汴梁爲核心打造經濟圈209.第206章 決堤了第478章 這個國家充滿了希望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第72章 少內鬥,多幹事(感謝雲哥盟主打賞)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第514章 大閱兵,大宋百姓的軍隊第93章 解試第316章 當令安南改朝換代112.第112章 對付惡勢力的三個辦法第463章 改革道路不能停下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274.第270章 時機已到,準備起兵!第497章 中東風雲再起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139.第138章 趙允讓的試探第465章 藉口有了第63章 復明的那一刻(第三更)第449章 剛入幽燕就抓人第4章 趙禎老色皮第317章 一炮轟殺大越皇帝第23章 宇宙的塵埃257.第253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第63章 復明的那一刻(第三更)第442章 盜匪遍地,該打掃衛生了第502章 世界前進需要戰爭的催動第75章 我要當狀元!248.第244章 給新人來點大宋笑話的小震撼242.第238章 人心經不起試探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第101章 把開封府一鍋端了第461章 謀西域第377章 棄子攻殺262.第258章 公平律法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第504章 真傳國玉璽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第319章 攤丁入畝與殺豬過年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274.第270章 時機已到,準備起兵!148.第147章 鬼樊樓覆滅126.第126章 大宋與企鵝笑話第512章 國泰民安,太平昌盛232.第229章 帳篷裡歡樂的笑聲181.第179章 誣陷黃花閨女通姦140.第139章 李迪來投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第411章 把島國端上大宋的餐桌第105章 糊塗,抄了你家都是我的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第21章 第一堂課第372章 政制院黨派劃分第16章 靖康恥第335章 自此南北通渠301.第297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228.第225章 建立宋日貿易路線第49章 賜趙駿同進士出身第337章 以汴梁爲核心打造經濟圈第473章 趙禎的喜悅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
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第85章 知皇城司,偶爾當個人第1章 人在大宋,剛剛穿越第405章 鐵甲艦建造成功,先告訴鄰居162.第161章 有些事情,必須去做!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152.第151章 棉花推廣第514章 大閱兵,大宋百姓的軍隊第52章 請罷呂夷簡255.第251章 李白蘇軾來了也得有政績第31章 我背後有高人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第27章 交子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第104章 下輩子注意點第353章 烏古乃定計,遼國南侵高麗第455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第491章 來大活了第78章 看看這大宋298.第294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127.第127章 趙駿是主心骨第98章 江大郎280.第276章 將門的多事之秋第371章 已經在想自己的廟號了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56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學生篇第13章 朕要打死他!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第337章 以汴梁爲核心打造經濟圈209.第206章 決堤了第478章 這個國家充滿了希望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第72章 少內鬥,多幹事(感謝雲哥盟主打賞)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第514章 大閱兵,大宋百姓的軍隊第93章 解試第316章 當令安南改朝換代112.第112章 對付惡勢力的三個辦法第463章 改革道路不能停下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274.第270章 時機已到,準備起兵!第497章 中東風雲再起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139.第138章 趙允讓的試探第465章 藉口有了第63章 復明的那一刻(第三更)第449章 剛入幽燕就抓人第4章 趙禎老色皮第317章 一炮轟殺大越皇帝第23章 宇宙的塵埃257.第253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第63章 復明的那一刻(第三更)第442章 盜匪遍地,該打掃衛生了第502章 世界前進需要戰爭的催動第75章 我要當狀元!248.第244章 給新人來點大宋笑話的小震撼242.第238章 人心經不起試探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第101章 把開封府一鍋端了第461章 謀西域第377章 棄子攻殺262.第258章 公平律法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第504章 真傳國玉璽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第319章 攤丁入畝與殺豬過年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274.第270章 時機已到,準備起兵!148.第147章 鬼樊樓覆滅126.第126章 大宋與企鵝笑話第512章 國泰民安,太平昌盛232.第229章 帳篷裡歡樂的笑聲181.第179章 誣陷黃花閨女通姦140.第139章 李迪來投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第411章 把島國端上大宋的餐桌第105章 糊塗,抄了你家都是我的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第21章 第一堂課第372章 政制院黨派劃分第16章 靖康恥第335章 自此南北通渠301.第297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228.第225章 建立宋日貿易路線第49章 賜趙駿同進士出身第337章 以汴梁爲核心打造經濟圈第473章 趙禎的喜悅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息烽县| 交口县| 遂溪县| 肥城市| 八宿县| 皋兰县| 徐水县| 泗水县| 赤壁市| 红原县| 广南县| 桂东县| 武清区| 北川| 外汇| 大连市| 宁都县| 隆化县| 奈曼旗| 壤塘县| 洛宁县| 铜陵市| 微博| 怀仁县| 绍兴市| 舒城县| 齐齐哈尔市| 毕节市| 安仁县| 西畴县| 平塘县| 左贡县| 新邵县| 泰和县| 巴青县| 卫辉市| 普定县| 光泽县| 红桥区| 新丰县| 卓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