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

鹽鐵司,一百多名官吏被罷免?

消息迅速傳出去。

整個官場形成了一場地震。

要知道這可不是一百多名士兵,而是一百多名官員。

其中還有很多都是進士出身,身份尊貴的士大夫。

這一下被罷免那麼多人,他們的關係網鋪開,必然會形成一股龐大的力量。

因此這無異於會讓翌日早朝掀起巨大波瀾。

只是趙駿可不管這些,讓皇城司下令嚴查劉元瑜後,便離開了。

他打算回去撰文,恰好第一版報紙還有很多空白地方,除了報道汴梁黑社會以外,官場也肯定要報。

報紙就是由活字印刷術做成,宋代完全就有能夠做成熟報紙的條件。

只是因爲皇權體制下要進行輿論管控,所以不允許市井之間出現這些東西而已。

但趙駿在跟趙禎提起了官方必須要有自己的喉舌媒體之後,印刷坊就成爲了皇權體制下被允許的存在。

目前主要是大宋內部的新聞媒體還沒有成體系,只有印刷坊能夠做報紙,以後如果有別的報紙出現的話,那就要成立新聞署進行管控。

此刻鹽鐵司百餘名官吏被趕出皇宮,接著政制院那邊加班加點,立即從冗官當中抽調精銳部隊,填充進鹽鐵司裡。

同時晏殊暫時掌控住了三司,下面的不穩定因素迅速消除,到第二天的時候新任官員全都到齊。

這也算是冗官的好處之一。

官員實缺太少,四萬多名官,還有成千上萬人在排隊等差遣,忽然這邊一下子多了一百多個位置,可不把那些閒官給樂壞了?

結果就是諸多官員欣然上任。

甚至很多都是汴梁的閒散官員,原本每天無所事事,忽然接到命令,下午就直接去鹽鐵司報道去了。

翌日清晨,垂拱殿早朝,諸多御史果然以政制院罷免了那麼多官吏爲理由開炮。

趙禎高坐檯上。

下面三班大臣各自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隨著王守忠一聲:“有事出班早奏,無事捲簾退朝。”

監察御史張宗誼首先站了出來,向趙禎拱手說道:“官家,臣有本啓奏!”

“說?!?

趙禎平靜地應了一句。

張宗誼道:“昨日政制院竟罷免鹽鐵司一百餘名官員,此絕非成例,這個口子一開,官場豈不是人人自危,請官家裁決?”

他這一句話,就幾乎相當於戰爭打響。

諫官韓琦也說道:“先帝素來以刑不上大夫,官家應以先帝爲榜,萬不能如此對待官員,縱使他們有錯,也應該下旨申飭,怎麼能這般罷免羞辱他們?”

“而且這一罷免就是一百多人,涉及的官員之廣,前所未有。這些人並未做錯什麼,只是奉了上命,難帶也該罷黜嗎?”

“臣以爲政制院囂張跋扈,稍有忤逆就立即罷職去官,實在有違聖意,還請罷黜政制院?!?

“不錯,政制院權勢滔天,恐有不臣之舉,臣也附議罷黜政制院?!?

頃刻間數名御史和諫官就站了出來彈劾。

但趙駿一句話都還沒說,就有其他官員站出來爲政制院辯護道:“怎麼?什麼時候官員尸位素餐,沐猴而冠,蠅營狗茍,恬不知恥,我們反倒要維護他們了?你們的廉恥呢?”

“我看有不臣之舉的是你們吧。政制院只是施政而非樞密院,何況就算樞密院也不能調動軍馬,沒有兵馬,哪來的不臣之心?”

“御史臺的人誣告已成風,官家,臣建議取消御史臺言非無罪之特例。他們想誣陷誰就誣陷誰,這些年來被御史臺捕風捉影隨意誣告的還少嗎?長久以往,這纔是官場人人自危?!?

“臣附議,取消御史臺言非無罪的特權!”

另外一派諸多官員紛紛站出來,這其中除了三相三參那一派的人以外,居然還有不少中立派官員,趙駿都不知道他們爲什麼站出來幫政制院說話。

唯有呂夷簡等人眼觀鼻,鼻觀心。這些官員,大多都跟鹽鐵司新上任的那些官員有非同一般的關係。

很多人都說,明代黨爭嚴重,官員之間有錯綜複雜的關係網。

實際上從宋代開始,黨爭就已經很嚴重了,慶曆新政,王安石變法。新黨與舊黨之間,鬥個你死我活,早就已經是官場常態。

當時的官場有同窗、同鄉、同門、姻親等等關係情誼,互相勾結連橫,形成了不知道多少個大大小小利益集團。

今天劉元瑜那一百多鹽鐵司的人被罷免,他們發動後面關係要搞事??尚律先蔚哪切┕賳T也不是吃素的,就伱有同鄉、同窗、同門好友,我們就沒有嗎?

結果就是兩派紛紛鬥法,加上御史臺爲了維護自身權益,參與其中,鬧得整個朝堂上都是一片亂麻。

衆人一個個又是引經據典,又是長篇大論。

你搶話,我饒舌。

把朝堂上弄得跟菜市場似的,反倒是趙駿呂夷簡等政制院的人冷眼旁觀,像是在看戲一樣默不作聲。

果然。

只要有利益,自有大儒爲我辯經。

到了最後,王守忠敲響銅鑼,示意朝堂肅靜,這才勉強壓制住了聲音。

韓琦說道:“不管怎麼樣,罷黜那麼多官員實在是太嚴厲了一些,他們的罪責本來就不應該那麼重,還請官家三思!”

“哼!”

呂夷簡冷哼一聲道:“你們這羣人真是無知無畏,政制院只是讓劉元瑜上交全年計數,這本來就是他分內之事,結果卻拒不履行。我們不僅不能教訓他,甚至還只是說他兩句?若人人都如此,那政制院權威何在?官家的威勢何在?”

韓琦據理力爭道:“官家的威勢不是靠罷免官員而來,而是靠聖人般的品德讓天下臣服。官家若是以君子統領百官,那百官又何嘗會心有怨恨呢?”

這句話的意思是政制院裡的人都不是君子,一句話連范仲淹都給罵了,讓他很是不高興。

“胡說八道,不知所謂?!?

晏殊站了出來,冷聲道:“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國家建立法制,自是有相關規章。劉元瑜既不遵守,還有什麼資格擔任官員?”

范仲淹亦是反駁道:“正是這個理,所謂“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一名官員,飽讀詩書,卻連基本都做不到,就該罷免!”

“那又關諸多鹽鐵司什麼事情?”

張宗誼說道:“劉元瑜若是不稱職,自有御史臺彈劾,政制院如今權重,也不該輕易定那麼多官員仕途!” “政制院存在,就是因爲代表了官家來統領百官,整頓官吏,以維持天下之序?!?

王曾冷笑道:“說到底,你們御史臺爲一羣不作爲的官員發聲,只是爲了維護自己彈劾的權力罷了。可據不抗命者,官家連懲罰都不能做到,這天下是官家的天下,還是你們的天下?

這話頗有點殺人誅心的意思了,要是以前王曾肯定不會這麼說。

因爲他以前也是士大夫陣營的人,在同一陣營裡自然要維護自己陣營的利益,因此曾經的王曾,肯定會站在韓琦那一邊,想理由、想借口來爲劉元瑜辯護。

但現在他發現自己好像陣營變了,當他真正坐到了政制院同知這個位置才發現,手握大權真是美妙。

所謂屁股決定腦袋,以前他們是想把趙駿同化。可不知不覺間他們反而成爲了趙駿的利益同盟,所以不自覺地開始維護起了政制院的權威。

因爲政制院的權勢實在是令人著迷,何況只要在政制院,就幾乎擁有免死金牌。

那又何必再把屁股挪到士大夫那一邊呢?

張宗誼說道:“計數本來就不是什麼大事,劉元瑜品性雖一般,卻並未犯大錯,又何必拘泥於此?他的理由亦十分充足,鹽鐵司人手不足,可以理解。”

“對不起,我不能理解?!?

趙駿站出來冷冷說道:“你信不信,我昨天下午已經召集了百餘名官吏,今天他們纔剛上值,明天他們就能把平日裡鹽鐵司做的事情做完,並且把政制院要求的事情做好?這個任務本來就是他們該做的事情,分內之事都做不了,陛下還要這些酒囊飯袋做什麼?”

“何況計數怎麼就不是大事了?”

王曾亦反駁道:“這是衡量大宋國家是否在前進的標準,政制院成立,便是爲了國家強盛。如果我們都不能看到國家的問題在哪裡,如何談興旺?”

“好了?!?

趙禎看著下面吵做一團,終於開口道:“此事是朕定下的,政制院本就是朕設立,爲節制百官而用,他們發佈的政令,便是朕的命令。鹽鐵司的官員連朕的命令都不遵守,朕不罷免他們,還留在那裡做什麼?”

“是”

諸多御史面面相覷,就只好又退了回去。

因爲趙禎已經給這件事定性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那劉元瑜他們就屬於抗旨不遵,這在宋朝是大忌。

所以只要趙禎發話,那他們自然也就無話可說。

接著到此時才終於算是正常早朝。

早朝過後,趙駿沒有去政制院辦公,徑直去了印刷坊。

昨天寫的文章已經送過來了,工人們加班加點重新排版,今天就是印刷報紙的時候。

孟承起依舊守在印刷坊裡。

自從他知道趙駿的身份之後,他就知道自己遇上大腿了,而且還是整個大宋除皇帝以外最大的那一根。

所以印刷坊的事情即便已經與他無關,但利用老東家的威望以及替趙駿辦事的名頭,還是在印刷坊混了個監工的身份,替趙駿督促報紙的印刷。

工人們也不反感。

主要是趙駿出手大方,除了維持原本的薪水以外,如果是加班加點幹活,還有加班費和獎金拿。

人們不是反感996,而是反感每個月就給四五千塊錢,不給加班費還要996。

只要給工資到位,月薪超級加倍,二十四小時睡在公司都行。

在工資到位的情況下,第一版的報紙很快印刷出來,上面密密麻麻各種新聞,兩件大事自然是黑社會以及官場地震。

其餘還有詩詞、花邊新聞、小道消息以及廣告位和投稿欄等。

印刷坊中,趙駿看著第一版的報紙比昨天又增加了許多新內容,填充得不錯,滿意地點點頭道:“很好?!?

院子裡的銀杏樹下,孟承起低眉順目,露出討好的笑容道:“知院滿意就行,現在什麼都弄齊了,只要知院一聲令下,就可以直接印刷,明天滿汴梁都是報紙。”

“這報紙的銷售暫時會是個問題?!?

趙駿想了想道:“孟東家,託你件事。”

“請知院吩咐?!?

孟承起的態度無比恭敬。

趙駿說道:“東家好文,想必認識不少書生??梢哉心家恍┘揖诚鄬ω毨У臅谟∷⒎慌赃呝I棟院子,成立編輯部進行審稿,有什麼值得登報的新聞、詩詞、話本、小說都可以審查。”

孟承起連連點頭道:“這件事情就交給我,只是這編輯部我可以進去嗎?”

趙駿笑道:“東家若是喜歡,你去做個總編就是了。”

“多謝知院?!?

孟承起高興不已。

隨後趙駿又說道:“要想讓報紙在汴梁打出名聲,以後成爲大宋朝廷向民間廣發消息的喉舌渠道,就必須要有相應的策略,光內容質量好還是不行這樣,等報紙印刷好之後,你派人送到全城各個茶鋪,每家免費送一份,讓他們給顧客瀏覽。”

“免費送?”

孟承起猶豫道:“知院,我們的前期投入已經如此巨大,這報紙每張也要10文錢成本,只賣12文錢,即便賣一萬份,也只賺23貫,一月下來,堪堪夠印刷坊基本開銷,這前期投入怕是收不回來吧。”

很多人以爲宋朝一貫是1000文銅錢,實際上官方定的是770文爲一貫,不過民間基本維持在850文錢左右,所以如果報紙每個月四期,每期賣一萬份的話,收入大概是23.5貫。

但印刷坊這麼多工人,每個月給他們開工資就一百多貫了,基本上甚至可能連最低成本都維持不了,難怪開印刷坊沒什麼賺頭。

然而趙駿卻笑道:“小了,格局小了。印刷坊除了報紙以外,正常書籍本來就是在印刷,之後還有廣告收入,再加上咱們的受衆不僅僅是汴梁,還有整個京畿路,京畿路人口數百萬,只需要有十萬客戶,印刷坊每月收入就能達到一兩千貫以上,何愁賺不到錢呢?”

孟承起驚訝道:“可是真的會有那麼多人買嗎?”

“會的。”

趙駿毫不猶豫道:“前期免費送就是爲了讓他們形成依賴,而且我們是獨家壟斷,只要百姓想看新聞,想看小說詩詞,報紙就不愁賣不出去?!?

他的目光下垂,盯著手中的報紙??刂屏嗣耖g輿論,不管是對官場還是對很多事情,都有極大的幫助。

至少未來若是開墾海外,在報紙的宣傳下,怕是不計其數的大宋百姓將奔赴遠方。

到時候整個世界都有漢人的足跡,也就不用擔心海外開拓的問題。

第96章 開封府再出陰計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298.第294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112.第112章 對付惡勢力的三個辦法第79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輔導員263.第259章 給天下官員漲薪第324章 巡視黃河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276.第272章 將他們碾進歷史車輪裡(元旦快264.第260章 夏竦的抉擇第15章 景祐黨爭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第453章 在石城畫一個圈216.第213章 讓大宋屹立於世界之巔!149.第148章 讓他們看看他們治下的大宋(二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第339章 慶曆六年新的規劃第22章 不乳宋,就會死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169.第167章 新春詩第一313.第309章 歷史性的一刻181.第179章 誣陷黃花閨女通姦第380章 蕭萬里心臟驟停第371章 已經在想自己的廟號了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第359章 好二兒要涼了?第526章 趙禎走在實踐的路上第363章 大宋海軍第75章 我要當狀元!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235.第232章 跑得慢,就得死!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241.第237章 近乎無解的陽謀第27章 交子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258.第254章 快去請大孫回來!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第380章 蕭萬里心臟驟停第81章 無憂洞第99章 瓶中人183.第181章 給我滾下馬來307.第303章 滅了越李朝第481章 李鬼又撞上李逵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273.第269章 工業的第一步,由此開始!第101章 把開封府一鍋端了第357章 河口之戰,輕鬆獲勝第464章 該拿回西域了第83章 趙禎不可信第413章 大宋的戰爭之王第95章 把汴梁捅個窟窿第349章 青塘城破第52章 請罷呂夷簡187.第185章 還是遊戲好玩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第365章 千炮瞄城158.第157章 官場改制的影響第522章 滅金,就是這麼快287.第283章 平叛只需要座標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142.第141章 顆粒狀黑火藥第29章 趙禎的果決第386章 遼宋對峙,發行紙幣292.第288章 皇帝終究是老虎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128.第128章 夏竦的一招閒棋第378章 生擒蕭孝穆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第21章 第一堂課第365章 千炮瞄城第490章 大宋的體量翻了七八倍第41章 做一條有夢想的鹹魚263.第259章 給天下官員漲薪133.第133章 報紙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第382章 遼宋決戰,遼皇吐血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173.第171章 開封來了個包黑子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第443章 探討諸多問題,地方發展方向第482章 陽光開朗好少年第456章 將領請滅遼,幽燕世家歸第523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宰相院裡皆牛馬153.第152章 趙禎有子與元豐改制196.第194章 強權至上280.第276章 將門的多事之秋
第96章 開封府再出陰計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298.第294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112.第112章 對付惡勢力的三個辦法第79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輔導員263.第259章 給天下官員漲薪第324章 巡視黃河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276.第272章 將他們碾進歷史車輪裡(元旦快264.第260章 夏竦的抉擇第15章 景祐黨爭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第453章 在石城畫一個圈216.第213章 讓大宋屹立於世界之巔!149.第148章 讓他們看看他們治下的大宋(二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第339章 慶曆六年新的規劃第22章 不乳宋,就會死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169.第167章 新春詩第一313.第309章 歷史性的一刻181.第179章 誣陷黃花閨女通姦第380章 蕭萬里心臟驟停第371章 已經在想自己的廟號了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第359章 好二兒要涼了?第526章 趙禎走在實踐的路上第363章 大宋海軍第75章 我要當狀元!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235.第232章 跑得慢,就得死!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241.第237章 近乎無解的陽謀第27章 交子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258.第254章 快去請大孫回來!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第380章 蕭萬里心臟驟停第81章 無憂洞第99章 瓶中人183.第181章 給我滾下馬來307.第303章 滅了越李朝第481章 李鬼又撞上李逵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273.第269章 工業的第一步,由此開始!第101章 把開封府一鍋端了第357章 河口之戰,輕鬆獲勝第464章 該拿回西域了第83章 趙禎不可信第413章 大宋的戰爭之王第95章 把汴梁捅個窟窿第349章 青塘城破第52章 請罷呂夷簡187.第185章 還是遊戲好玩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第365章 千炮瞄城158.第157章 官場改制的影響第522章 滅金,就是這麼快287.第283章 平叛只需要座標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142.第141章 顆粒狀黑火藥第29章 趙禎的果決第386章 遼宋對峙,發行紙幣292.第288章 皇帝終究是老虎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128.第128章 夏竦的一招閒棋第378章 生擒蕭孝穆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第21章 第一堂課第365章 千炮瞄城第490章 大宋的體量翻了七八倍第41章 做一條有夢想的鹹魚263.第259章 給天下官員漲薪133.第133章 報紙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第382章 遼宋決戰,遼皇吐血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173.第171章 開封來了個包黑子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第443章 探討諸多問題,地方發展方向第482章 陽光開朗好少年第456章 將領請滅遼,幽燕世家歸第523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宰相院裡皆牛馬153.第152章 趙禎有子與元豐改制196.第194章 強權至上280.第276章 將門的多事之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日县| 嫩江县| 沅江市| 漯河市| 南雄市| 台湾省| 三门县| 邻水| 双城市| 乳山市| 仁怀市| 西城区| 拜泉县| 浦东新区| 海南省| 庄浪县| 泾源县| 时尚| 普安县| 额尔古纳市| 犍为县| 司法| 大方县| 龙州县| 宣城市| 嘉善县| 库伦旗| 丰原市| 布拖县| 类乌齐县| 澄江县| 东城区| 桐城市| 六盘水市| 聂荣县| 芮城县| 孝昌县| 和平区| 资溪县| 分宜县| 玉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