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

政制院內,陳海忠講述著他在遠洋當中的遭遇。

從晌午一直到下午,大家即便是肚子餓得咕咕叫,甚至都彷彿沒有察覺。

聽到驚險之處,衆人會驚呼連連。聽到有趣好玩之事,大家也會互相對視一眼,笑一笑,樂一樂,沉浸其中。

裡面最好笑的就是在途徑楚科奇島的時候,他們遭遇了冰川,船隻擱淺,在當地土著部落的幫助下,才順利上岸,被迫在當地逗留了一年多。

而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當地土著驚訝於宋人的武器裝備極爲先進,打獵效率比他們的快了太多。

以前他們面對北極熊齜牙,來部落偷搶食物,只能狼狽逃竄,敢怒不敢言。宋人的弓弩卻能殺死強壯的北極熊,將它們的皮毛做成衣服。

一時間當地土著對遠洋船隊極感興趣。

由於雙方語言不通,雖然陳海忠他們爲了感謝對方,送了對方一些武器。但對方的首領居然希望宋人能夠留下來,加入他們的部落,成爲他們部落的一份子。

原因在於那個部落之所以到更寒冷的海邊以及北方,是被南面的部落打敗,部落裡的男人損失慘重,只有八百多個男人,女人卻有兩千多個。

見到忽然出現這麼多人,而且和他們一樣都是黃種人,又帶了那麼多足夠部落吃好幾年的糧食以及更厲害的武器、鎧甲,當地土著首領自然希望將他們留下來,壯大他們的部落。

奈何陳海忠他們人多,武器裝備也很好,用強的肯定不行,因此當地土著絞盡腦汁之後,居然還真讓他們想了個主意,那就是美人計,派女人去勾引。

本來航海的時候水手們最難受的就是生理需求,這下送上門來,那自然是來者不拒,一時間幾乎全部水手都淪陷進去。

等好不容易修好船,陳海忠他們要走的時候,才發現當地土著根本不想讓他們離開。

一年多的時間裡,都足夠生娃了。

很多土著女人懷裡抱著小孩,可憐兮兮地看著水手們,這下哪還受得了?

因此居然有數百名水手要求留下,不再繼續航行。

其他數千名水手倒不是拔吊無情,而是一來當地土著居然是一妻多夫制度,有些讓他們難以接受。

二來人都是思念故土。

三來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實在是太冷了,哪怕他們有皮裘也有點頂不住。

所以大部分水手還是願意離開。

雙方就這樣拉扯了十多天,到最後陳海忠和當時已經生病發燒的張賢文商議許久之後,才最終決定讓那些願意留下的留下,剩餘的人自己偷偷開船溜了。

結果到了去年年底,他們回到楚科奇半島的時候,那數百名水手盼星星盼月亮一樣又把他們盼回來,實在是要求離開。

畢竟那時想留下也是一時衝動,再怎麼樣根還是在大宋老家,所以等陳海忠他們走後都後悔不已,如今陳海忠他們好不容易回來,一個個都快哭了,跪著求著他們把自己帶回去。

於是陳海忠他們就只好又帶著這些水手,以及他們在當地成家的家人返航。雖說這幾百人沒有跟著去北美,卻也走了大半航程,倒不算是偷懶。

而且他們在當地居住了將近三年,還教會了當地漢話,未來要是大宋的船隻再去的話,想來也方便許多。

“陳海忠他們真的很不容易啊。”

傍晚時分,趙禎令御膳房準備了飯菜,大家乾脆在政制院裡吃了一頓飯,邊吃飯邊聽陳海忠講。

等吃完飯後,天快黑了,最終才以升陳海忠爲越州知州結束了這次會面。

別看只是升從五品知州,可陳海忠之前的職務是從八品,他的官職全名叫監市舶使臣,在市舶司排在從六品市舶使、正七品市舶司通判、從七品市舶司監丞、正八品市舶司司尉之下。

這就意味著此次升遷,直接升了六級。

出去五年,一年一點二級,放在除趙駿以外的大宋其他任何官員身上,都是相當炸裂的事情。消息傳出去,怕是朝廷再有下次活動,參加者不計其數了。

只是陳海忠的經歷顯然對得起這次升遷,而且這也是份巨大的政績,將來只要大宋想要開拓海外,就必然會重用他。

所以趙禎也是十分感慨地說道:“說是九死一生也不爲過,除了陳海忠以及倖存的船員都要獎賞以外。張賢文以及其他遇難者,都不能虧待,一定要重重嘉獎,朝廷也要負擔他們的家人。”

“這是自然。”

趙駿贊同道:“給個門蔭也不爲過了。”

“三千多人,人人都給門蔭?”

衆人大驚。

“這是起千金買馬骨,說明朝廷很重視對海外的開拓。”

趙駿說道:“當然不是人人都給門蔭,必須有立功表現者。但這也說明朝廷對這件事的看重,而且你們是沒看到,他們從船上搬下來多少金銀,剛纔陳海忠不是說了嗎?金銀得有十餘萬斤。”

“這美洲真的如此富饒?”

趙禎忍不住說道:“可惜了,路程實在是太長了,若是再短一些,大宋不知道多少人會願意去。”

“其實也有短路程。”

趙駿指著地圖上的阿留申羣島說道:“這一帶有北太平洋洋流,順著洋流的話,大概三四十天的時間就能到北美。”

“那爲什麼不用?”

范仲淹皺眉道:“若是走這條路,我們怕是得少死很多人。”

“相反,若是走這條路,可能會死更多的人。”

趙駿在地圖上比劃道:“你們看,從堪察加半島到北美直線距離似乎只有四千公里,而且中間有一百多個島嶼可以休整。然而北太平洋暖流實際上是在阿留申羣島南面數百公里外,並不在羣島沿線上。

“跟著暖流這四千多公里沿途沒有任何補給,都是一望無際的海洋。一旦遭遇風暴,或者暖寒流相遇形成的海霧,連擱淺的地方都沒有,在茫茫大海里,幾乎是十死無生。”

“至於順著阿留申羣島也是個問題,沒有暖流帶路,船速快不起來。且中間同樣有大片沒有島嶼的海域,哪怕我們有指南針,可萬一遇到磁場或者海霧、大雨之類的惡劣天氣,迷失方向,同樣會讓船隊葬身大海。”

“所以走北極雖然繞遠路,可除了過千島羣島的時候海岸線比較少以外,即便是過白令海峽,中間也有個迪奧梅德島,只要一直沿著陸地走,那麼就算遇到危險,也總比在大海當中強。”

他最後說道:“因而這條路看似繞遠路,但從開拓的角度上來說,是最安全的道路。至少他們確實遇到了很多危險,可每次都能靠岸休整就是最好的證明。”

“嗯,原來如此。”

衆人看著地圖,確實如趙駿所言。

這條路線幾乎九成九以上都是沿著海岸線走,跨海的路程幾乎少得可憐。

哪怕遇到暴風雨,他們也可以在海岸線上找個避風港停船休整,確實要比在茫茫四周沒有任何陸地的情況下遭遇極端天氣要好太多。

所以遠是遠了點,但安全至上。即便是用了五年時間,來回兩萬多公里,能安全回來也是值得了。“如今我大宋總算是走上正軌了,多年努力,亦是有了回報。”

趙禎感嘆了一句,隨後又看向趙駿,滿懷真情說道:“這一切都是大孫的功勞啊。”

剛剛陳海忠向他們彙報了這次具體收穫,除了各類瓜果蔬菜農作物種子品類數十種,每種數噸以外,還有大量金銀、皮貨、銅礦等等。

在船上的時候就已經粗略估計,金子有八千多宋斤,白銀十多萬宋斤,合計約75噸,價值三百多萬兩銀子。

這還沒算銅礦。

也就是陳海忠他們只是在沿岸探索,沒有深入。不然據他們自己說,那邊的金銀等物品到處都是,繼續深入貿易的話,收穫絕對不止這一點。

事實上趙駿也相信他的話。

因爲根據後世經濟學家以及歷史學家論證,1492年—1803年間,三百年的時間裡,北美被歐洲殖民者掠奪走了大概16萬噸金銀,平均每年要被奪走500多噸。

而且當時北美原住民並不拿金銀當作貨幣,而是拿貝克珠和毛皮當作貨幣,金銀對於他們來說,往往就是製造藝術品的道具。

所以此時的北美可以說是一片藍海,在沒有歐洲殖民者們可持續性竭澤而漁之前,金銀不能說是堆積如山吧,那也能算得上是隨處可見,被土著當作石頭一樣亂扔。

這種情況下,一支數千人的大船隊,帶著無數貨物過來與北美原住民交易他們所需要的糧食、酒、衣物等生活必需品,那自然是從者雲集。

大量的土著帶著他們不需要的金銀珠寶過來換取食物和生活用品,陳海忠等人也是賺得盆滿鉢滿,利潤何止百倍。

雖說五年時間,只帶回來三百多萬兩銀子,他們付出的成本都有一百多萬貫了。

但這第一桶金最寶貴的可不是這些金銀財富。

而是種子。

有了這些種子,大宋的生產力將再提升一個臺階,加上占城稻的幫助,至少在人口突破三四億之前,百姓都不會餓肚子了。

“我只是指導了發展的方向,也是遵循了歷史的規律,真正的功勞還是要靠老哥的英明領導。”

趙駿笑著說道。

“哦?朕真的有那麼大功勞嗎?”

趙禎睜大了眼睛。

“那自然是。”

趙駿毫不臉紅地道:“老哥想想,當初我多年少輕狂,懟天懟地。換一個皇帝早把我砍了,也就只有老哥你有容人的雅量,才能換來今天大宋的強盛。”

“哈哈哈哈哈,朕哪有這麼好,其實還是咱們祖孫同心,其利斷金。”

趙禎笑得合不攏嘴,當年他受了多少辱罵,受了多少委屈,最近兩年總算是挽回來了。

真是不容易啊。

而趙駿也只是看著他笑,早就沒了當初的年輕氣盛,一言不合指著他們鼻子罵的壞脾氣。

隨著年齡越大,加上進入社會和官場,慢慢也學會了很多東西。

他在呂夷簡身上學到了陰謀詭計,在王曾和晏殊身上學到了足智多謀,在盛度和王隨身上學到了中庸之道,也在很多向他溜鬚拍馬的人身上學到了奉承和吹捧。

如果是以前他肯定嗤之以鼻,對陰謀詭計與阿諛奉承充滿唾棄,但現在遇到這樣一位優秀老師的時候,他只會拿出筆來記下。

很多時候衝勁要有,但必須用對地方,若是一味就知道蠻幹,其實很多事情就一定成不了。

所以該拐彎拐彎,該好好說話就好好說話,也要有自己的衡量。

見到他們祖孫又開始互相吹捧起來,衆人又是感覺到一陣惡寒,晏殊連忙打斷道:“對了漢龍,接下來應該怎麼做,政制院是不是應該有個新章程?”

“要不就像西方大航海一樣,開始開發新世界吧。我看那些西部電影還挺有意思的,到處都是挖金礦,美國不是有個舊金山嗎?”

蔡齊說道。

“我覺得還是應該緩緩,現在纔剛剛回來,而且還是九死一生。若是激起百姓都出去航海了,那國內的地就無人耕作了。”

宋綬有不同意見。

“現在紅薯、玉米、土豆等高產作物種子帶了回來,還怕糧食不足嗎?人口很快就會提上來。”

“伱以爲人是菜裡的地說長就長?哪怕糧食充足,也得至少三十四年才能翻一番。”

“以老夫之見,完全可以試一試,陳海忠的船隊回來,就是最好的宣傳效果,報紙、邸報再更進,必然能掀起全民浪潮,爲大宋帶回來更多的金銀。”

“做事不能操之過急,總該要把航線先摸熟摸透吧。沿線也最好要建立補給點,不然讓百姓去,那無異於讓他們去死。”

“這倒是句實話,我贊同王相的意見。朝廷花了一百多萬貫,準備了充足的物資,花了足足五年時間,這才能夠抵達北美,讓百姓去的話,怕是連高麗都到不了就得死在路上。”

“陳海忠不是說在楚科奇半島已經有據點了嗎?而且他們還帶回了當地土著的女人和孩子,漢人再去的話,那裡想必也會歡迎我們,完全可以建立城鎮。”

“笑話,光一個城鎮有什麼用?我看沿線至少得幾十上百個城鎮才能維持得了。你們呀,真就只是一拍腦子,就不能目光放遠點?”

呂黨、王黨加上中立派,十多個人七嘴八舌,互相說著,這海洋的利潤,看得他們都覺得眼紅。

“大孫,你怎麼看?”

趙禎扭過頭問趙駿。

趙駿摸著下巴,稍微思索了一下,接著似乎想到了什麼。

忽然擡起頭環視衆人。

衆人一頭霧水。

只見他微笑著說道:“諸位,我有個新思路。”

好想躺平啊,每天更那麼多字好累啊。

第418章 發兵日本,問責天皇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第69章 認真務實的態度(第九更)第403章 建立現代化國家體系第44章 茶商們148.第147章 鬼樊樓覆滅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第341章 事情鬧大了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114.第114章 你們投的真快第85章 知皇城司,偶爾當個人第323章 大宋發展與國債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192.第190章 不能讓大孫心寒167.第165章 公私合營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150.第149章 把人變成了鬼(二合一)第488章 我看他挺像個國王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第388章 大宋託付於你第363章 大宋海軍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第49章 賜趙駿同進士出身第353章 烏古乃定計,遼國南侵高麗第375章 耶律宗真被偷了家第339章 慶曆六年新的規劃第416章 文明開化與武力289.第285章 後苑驚變,引蛇出洞121.第121章 太祖的子孫當不了皇帝第477章 盛世大宋,初步掌握世界第506章 萬國來朝(1)第471章 大宋需要向世界傳播文明第23章 宇宙的塵埃第39章 慫趙不死,大宋永無出頭之日292.第288章 皇帝終究是老虎200.第197章 趙駿是小霸王第28章 多幾個人捱罵第407章 都是因爲宋國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第105章 糊塗,抄了你家都是我的317.第313章 大宋天軍!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第23章 宇宙的塵埃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128.第128章 夏竦的一招閒棋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258.第254章 快去請大孫回來!第506章 萬國來朝(1)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第78章 看看這大宋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第478章 這個國家充滿了希望第477章 盛世大宋,初步掌握世界144.第143章 以後他要無法無天了第453章 在石城畫一個圈108.第108章 呂夷簡的取捨129.第129章 誰幹的?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187.第185章 還是遊戲好玩204.第201章 故里已經成爲過去第103章 繼續CPU趙禎第460章 慶曆十年第464章 該拿回西域了第317章 一炮轟殺大越皇帝第353章 烏古乃定計,遼國南侵高麗第485章 海納世界財富第323章 大宋發展與國債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171.第169章 恨大宋沒有霍驃騎第394章 決戰圈套119.第119章 誰贊成誰反對?226.第223章 在大宋,就得交稅第461章 謀西域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第478章 這個國家充滿了希望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第496章 抵達巴格達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第44章 茶商們第321章 讓子彈先飛一會兒(祝大家新年快樂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第86章 執掌皇城司第27章 交子第52章 請罷呂夷簡242.第238章 人心經不起試探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第510章 一隻只肥羊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第347章 梟雄第34章 數學課第5章 仁宗的寬容
第418章 發兵日本,問責天皇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第69章 認真務實的態度(第九更)第403章 建立現代化國家體系第44章 茶商們148.第147章 鬼樊樓覆滅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第341章 事情鬧大了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114.第114章 你們投的真快第85章 知皇城司,偶爾當個人第323章 大宋發展與國債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192.第190章 不能讓大孫心寒167.第165章 公私合營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150.第149章 把人變成了鬼(二合一)第488章 我看他挺像個國王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第388章 大宋託付於你第363章 大宋海軍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第49章 賜趙駿同進士出身第353章 烏古乃定計,遼國南侵高麗第375章 耶律宗真被偷了家第339章 慶曆六年新的規劃第416章 文明開化與武力289.第285章 後苑驚變,引蛇出洞121.第121章 太祖的子孫當不了皇帝第477章 盛世大宋,初步掌握世界第506章 萬國來朝(1)第471章 大宋需要向世界傳播文明第23章 宇宙的塵埃第39章 慫趙不死,大宋永無出頭之日292.第288章 皇帝終究是老虎200.第197章 趙駿是小霸王第28章 多幾個人捱罵第407章 都是因爲宋國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第105章 糊塗,抄了你家都是我的317.第313章 大宋天軍!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第23章 宇宙的塵埃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128.第128章 夏竦的一招閒棋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258.第254章 快去請大孫回來!第506章 萬國來朝(1)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第78章 看看這大宋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第478章 這個國家充滿了希望第477章 盛世大宋,初步掌握世界144.第143章 以後他要無法無天了第453章 在石城畫一個圈108.第108章 呂夷簡的取捨129.第129章 誰幹的?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187.第185章 還是遊戲好玩204.第201章 故里已經成爲過去第103章 繼續CPU趙禎第460章 慶曆十年第464章 該拿回西域了第317章 一炮轟殺大越皇帝第353章 烏古乃定計,遼國南侵高麗第485章 海納世界財富第323章 大宋發展與國債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171.第169章 恨大宋沒有霍驃騎第394章 決戰圈套119.第119章 誰贊成誰反對?226.第223章 在大宋,就得交稅第461章 謀西域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第478章 這個國家充滿了希望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第496章 抵達巴格達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第44章 茶商們第321章 讓子彈先飛一會兒(祝大家新年快樂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第86章 執掌皇城司第27章 交子第52章 請罷呂夷簡242.第238章 人心經不起試探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第510章 一隻只肥羊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第347章 梟雄第34章 數學課第5章 仁宗的寬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恭城| 神木县| 南充市| 宽城| 富蕴县| 嘉峪关市| 西城区| 泽普县| 孝感市| 花垣县| 铜山县| 阿合奇县| 民乐县| 滦平县| 商水县| 旬阳县| 黄浦区| 龙陵县| 扎鲁特旗| 嘉义县| 保山市| 肇源县| 攀枝花市| 靖安县| 西贡区| 灵石县| 郧西县| 邹城市| 辽源市| 确山县| 贡山| 绥化市| 芦山县| 依兰县| 忻州市| 织金县| 和硕县| 扎兰屯市| 辽源市| 五峰| 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