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25章 沿途的風景

第525章 沿途的風景

汴梁火車西站,往來行人不多。

畢竟關中經過唐朝過度開發,又經歷五代十國,經濟人口大幅度下降。

雖然這些年大宋一直在努力改善這個情況,可相比於其它主要城市的建設進程,長安的進度還是遠遠趕不上。

不過趙駿之所以先修成都到長安,以及長安到汴梁的鐵路系統,爲的就是促進關中的發展。

因而等關中地區治理好了,人口密度上去,經濟自然也就能迅速繁榮。

上午辰時初,在衛隊的簇擁下,車隊抵達了西站。

趙禎這次出行的衛隊規模並不大,貼身儀仗隊一營五百人,然後周邊隨行衛隊兩千人。

加上曹皇后、兩個公主和一些服侍的宮女太監,約兩千六百人左右。

剛好是一輛載重爲二十四節火車車廂的滿額人數。

趙駿夫婦也去了。

不過兒女卻是沒有帶在身邊。

事實上趙禎也只帶了兩個年齡比較小,才四五歲的公主。

其餘子嗣都在汴梁讀書,老大趙昉今年16歲,剛升到汴梁第一高中讀高一,老二趙昕14歲,去年九月剛升初三。

現在趙禎有三個兒子,五個女兒,跟他老爸宋真宗趙恆比起來,簡直是兒女滿堂。

而趙駿就一兒一女,兒子趙曇於慶曆二年八月生,比景佑四年七月出生的趙昉小四歲,比慶曆元年出生的趙昕小一歲,現在也同樣在汴梁初中讀初二。

除了兒子以外,女兒也基本都在讀書的年紀,不管是趙駿的女兒趙清韻,亦或者趙禎的女兒趙清晗她們,要麼讀小學,要麼在讀初中。

因此在這個大家都在讀書的年紀,那自然不可能搞什麼特殊,出去巡視還帶著正在上初中高中的孩子,便暫時只能這樣。

正是上學的時候,火車站附近有不少穿著校服的學生。

趙禎從馬車上下來,由於他的特殊性,周圍人羣都被隔開,不過雖然離得遠些,卻遠遠地見到很多學生如小溪匯聚成河流一樣,向著西城門外的汴梁一所初中而去。

如今城裡除了汴梁第一中心是當年趙駿來的時候,由政制院一手操辦起來的第一所在內城的學校以外,其餘學校,全都在城外。

外城到現在都沒有一所高中和初中。

沒辦法。

大宋的基礎教育發展得比較晚。

從景佑三年建的第一所學校開始,直到七年後的慶曆三年才興辦第二所。

到如今全汴梁有高中三所,初中十二所,小學五十多所,也是最近幾年教育發展迅猛才建立起來的事情。

偏偏慶曆年後,汴梁內城和外城的房價漲勢過於迅猛。

而要想建立起一所初中,至少也得佔地十畝,要想建一所比較好的初中高中,怎麼樣也得佔地上百畝。

像趙駿當年讀書是跟著爸媽去了長沙,爸媽在長沙打工,他的小學成績非常出色,去了長沙最好的初中,母校佔地面積達到了115畝,可見辦校需要的場地多大。

以汴梁內城和外城的房價,教育部想申請在城裡辦學校,別說政制院答不答應,財政部那邊首先就不會同意,有這錢能在城外修多少學校了?

所以每次上下學,都是城裡孩子跑到城外去讀書。

好在教育部也考慮到了這一點,幾所重要的學校都修在城外城門處,離城裡較近。

內城學生也還有一高以及附屬的第一中學維持,學生考試並不是專門考哪所學校,而是統一聯考,考上了就去離家最近的學校讀書。

加上汴梁的主要人口並不是在城裡,而是都居住在城外,因而上學路程基本上也能覆蓋到兩三公里內。

至於學校少,能不能覆蓋全汴梁五百多萬人口的問題也簡單。

這個年代想上學讀書也不是那麼容易,門檻非常高,必須是那種極爲頂尖的尖子生纔有可能,所以倒也能應付得過去。

朝廷之後的重心就是繼續發展基礎教育,把普惠教育下沉,先多建小學,將掃盲工作放在主要位置。

等小學數量足夠多,再把初中教育提升上來,最後再大力發展高中、大學。

就像後世我國也是如此,很多60-70後基本上都是小學文化,就在於那個時期初中、高中、大學一是數量少,二是門檻非常高。

等到80後,初中和高中數量纔多起來,到90後的時候,也就是千禧年後,大學纔開始擴招。

不然爲什麼說70-90年代,即便是一個專科學校的學生,那含金量也比後世一個一本大學的文憑含量金高呢?

只是即便如此,相比於曾經的大宋,眼下的大宋卻已經是充滿了朝氣和勃勃生機,有了這些學生作爲國家的基石,未來不可限量。

“看到這些孩子,朕欣慰啊?!?

趙禎走下馬車,然後攙扶著曹皇后下來,笑著感慨了一句。

曹皇后亦是掃視了遠處的學生們,卻沒有表現出太高興,只是搖搖頭道:“就是昉兒跟昕兒”

“唉。”

趙禎嘆了口氣。

這個時候趙駿也走了過來道:“走吧陛下?!?

在大庭廣衆當中,還是得用官方稱呼。

“嗯。”

趙禎點點頭,邁步走向了車站。

趙駿跟在身邊,曹皇后與趙禎並列站著,位於趙禎右側,他則在趙禎左側略微靠後半個身位的位置。

兩個人邊走邊聊天,他問道:“陛下,剛纔看你嘆氣,是怎麼了?”

“就是看到那些學生,再想起昉兒跟昕兒。”

趙禎苦笑了一聲說道:“跟你家真才實學考進去的曇兒比起來,我那兩個不成器的東西真是。”

“這很正常,不能指望兒孫個個都是天才。”

趙駿訕笑了聲。

趙昉和趙昕讀書成績都不怎麼樣,還是走關係進的學校。

趙昉最近幾年稍微好點,自小有他的教導,成績雖然不突出,但努力奮進,現在終於排進了班級中下游,勉強算是個尖子生。

趙昕就逆天了,小學的時候還能排在班級前二十,上了初中就一直是倒數第一,且與倒數第二差距很大。

相比之下,趙駿基本上沒怎麼教導過的趙曇,趙曇卻以全汴梁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考進了汴梁高中的附屬初中。

並且進去之後,還對聯考當中汴梁排名第一的陸佃十分不服氣,於是跟他展開激烈爭奪,時常壓倒陸佃拿下第一。

要知道陸佃就是陸游的祖父,歷史上考中進士甲科當中的一甲第五名。

也就是說,以趙曇的聰明才智,即便是去考科舉也都是進士一甲的水平,跟趙昉趙昕兩兄弟天壤之別。

偏偏由於趙駿工作繁忙,趙曇他沒怎麼教育,反倒是早年間每天中午午休時間會去教導趙昉一個多小時,後來趙昕也加入其中。

結果沒怎麼教導的兒子考上汴梁第一,耐心教導的兩個皇子卻相當拉垮。

這不就說明他的教學水平不咋樣?

要是趙禎追究起來,那還真是讓趙駿有些心虛。

“唉?!?

好在趙禎沒往這方面想,嘆了口氣,邁步進了火車站。

今天火車站封鎖了。

鐵道部尚書帶著幾個隨從人員,以及西站站長與一些員工在車站外夾道歡迎。

上面還掛了橫幅“歡迎陛下,知院蒞臨指導”。

趙禎也是頭一次遇到這種場面,不過早就有了安排,沿途一路大家鼓掌。

趙禎帶著曹皇后走過去,他們沒有穿袍服,就是普通的青年裝,上去與那些員工握了握手,點頭表示對他們工作的肯定。

車站員工們無論男女老幼激動壞了,臉上紛紛露出興奮的表情,其中還有個車站清潔工,緊張侷促地在身上擦了好幾下才跟趙禎握手,臉上還露出羞愧的表情。

趙禎見此沒有說什麼,一直到上了火車之後,纔對趙駿感慨道:“那位清潔工在身上擦了好久纔跟朕握手,可朕看到他的手很乾淨,只是略顯粗糙,說明在來之前,他就已經洗了很久?!?

“勞動人民是質樸的,但封建社會的皇帝從來都不會在意他們。而縱觀整個歷史,只有官家願意跟他們站在一起,這就已經超越所有的皇帝。”

趙駿似乎有些答非所問,然而這句話其實也是答案。

相比於將底層百姓當作草芥的古代權貴階級,趙禎不僅清醒地擺正自己的位置,還能有所感悟,有這份認識就已經足夠。

所以他無需要爲這件事情而感覺到心裡負擔,因爲作爲封建皇帝能夠邁出這一步,會見底層勞動人民,瞭解他們的疾苦,難道不是一種巨大的進步嗎?

“嗯?!?

趙禎點點頭。

在列車長的帶領下,一行人到了火車中段靠後的第一個車廂。

這是整個火車最安全的車廂,如今整節車廂改爲了趙禎的臨時居所,整個車廂都是趙禎夫妻居住,由幾名宮女陪同。

而第二個車廂則是趙駿夫婦,他們沒帶僕人,趙禎就撥了兩個宮女服侍。

火車裡都是孩子的吵鬧聲。

趙清梧和趙清福是周貴妃與董淑妃生下的孩子,一個五歲一個六歲,還沒有到上小學的年紀,正是玩鬧的時候,在車廂裡到處跑來跑去。

“慢點,別摔著了?!?

“不要趴在窗戶上,不許打開窗戶?!?

“你們還有沒有規矩!”

帶崽的任務交給了曹皇后,剛開始她還有點耐心,後面逐漸開始暴躁。

實在是沒有想到這倆孩子能這麼頑皮。

或許也是因爲曹皇后雖然是後宮之主,但卻並不會插手管理後宮妃嬪,她比較無慾無求,即不管事也不怕事類型。

“帶著她們去隔壁車廂吧?!?

趙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看兩個小孩一直在鬧騰,也有些不高興。

趙駿就向曹苗芯使了個眼色,曹苗芯就拉過兩個孩子的手道:“來來來,跟姨姨去那邊玩,姨姨那有糖?!?

倆孩子聽到有糖馬上就跟著曹苗芯去了。

曹皇后也識趣地與幾個宮女去了旁邊車廂,車廂裡很快就只剩下趙禎和趙駿。

“轟隆隆!”

“嗚嗚嗚嗚!”

“嘟嘟嘟嘟嘟!”

就在這個時候,火車開始啓動。

隨著輪子緩緩滾動起來,從車廂裡也能感受到一股車在行駛的感覺。

不過速度上來之後,很快就消失不見,就像是坐在平地。

趙禎原本還想跟趙駿聊會兒天,等車開始啓動了,就坐在窗邊,兩隻眼睛盯著窗外目不轉睛。

車節火車廂中間還用簾子分開,後面是趙禎與曹皇后的寢室,有牀和衣架,前面則是一個類似於客廳,有桌子、椅子還有爐子。

趙禎跟趙駿坐在椅子邊上,窗外火車移動,開始還是火車站的圍牆和,很快就徐徐開出了車站,看到了兩側的高樓大廈,看到了被鐵柵欄圍起來的坡地綠草。

軌道的地勢並不高,看不到太多的風景。然而等車速提上去,短短幾分鐘內駛出城區之後,就又是另外一番模樣。

他們看到了廣袤無邊的田園,看到了鬱鬱蔥蔥的森林,看到了遠處起伏的山巒,車順著鄭水北岸前行,坐在火車裡早上的朝陽灑落,那水面波光粼粼,猶如金色鋪滿大地。

還有更遠的地方村莊棲息,裊裊炊煙升起,莊稼漢們扛著鋤頭走進了田地。聽到火車的轟鳴聲音,便站在原地看了一會兒,便又埋頭進了地裡。

趙禎就這麼呆呆地看著,不知道何時嘴巴都微微張了起來。

即便車速不算快,不過四五十碼,但對於他來說,這已經是從未見過的場景,是那個就算站在汴梁皇宮最高處拿望遠鏡看,也永遠看不到的風景。

“朕從未坐過火車?!?

許久之後,趙禎才輕聲說道:“以前只知道它很快,但現在才知道,坐在車上看外面,與坐在馬車上看外面,是兩個模樣。應接不暇,說的就是這種吧?!?

趙駿笑了笑道:“在我們後世有句話是形容火車的?!?

“什麼話?”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

“沿途的風景?”

趙禎若有所思。

趙駿看著車窗外不斷閃過的景色,輕聲說道:“就像不要去看一個人活了多大歲數,而要看這個人一生當中做了什麼,人生中間的這一段,纔是最有意義的時候?!?

趙禎轉過頭,遠方的山巒越來越近,早上的太陽從東方灑落,照亮了整個嵩山,那山頂之上,都好像出現了一抹霞光,令人心情盪漾。

第476章 慶曆十二年,又一輪新政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悵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第527章 歷史會永遠記住我們(大結局)269.第265章 我翁,知院罩的356.第351章 出大事了第505章 天命在宋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第331章 大化學家趙禎第406章 確定國慶日,爲百姓服務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455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第366章 收復青塘第529章 番外二,老了,蛋糕與接班人272.第268章 年關到了,過個好年295.第291章 他有大鐵炮,我有小鋼炮第72章 少內鬥,多幹事(感謝雲哥盟主打賞)第30章 趙駿的身份(求追讀,求推薦票)第52章 請罷呂夷簡281.第277章 杯酒釋冗軍第407章 都是因爲宋國307.第303章 滅了越李朝299.第295章 規矩要改一改了第349章 青塘城破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第11章 趙禎是賤骨頭(求推薦票)第461章 謀西域第484章 揚帆,出海!第417章 能登炮擊事件,震驚日本第482章 陽光開朗好少年132.第132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234.第231章 宋遼保塞決戰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第13章 朕要打死他!267.第263章 先恢復,再談發展206.第203章 安龍寨對峙,謹慎的李元昊第9章 遇事不決問趙駿(跪求推薦票?。?/a>第355章 韓琦改性,穩健爲主第525章 沿途的風景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第77章 出宮,刺青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第509章 宗藩關係纔是最好的體系189.第187章 李元昊籌備稱帝,攻宋220.第217章 宋皇震驚,遼皇也震驚第358章 高麗叫父121.第121章 太祖的子孫當不了皇帝150.第149章 把人變成了鬼(二合一)第411章 把島國端上大宋的餐桌第387章 我賦予的權力,天不遂人願第55章 朝廷的應對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第451章 規劃北平城,迴歸根本問題第90章 與開封府的第一次衝突第475章 試試就逝世296.第292章 大宋有槍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們!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第461章 謀西域第86章 執掌皇城司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第518章 國家利益至上119.第119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90章 與開封府的第一次衝突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356.第351章 出大事了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第413章 大宋的戰爭之王第491章 來大活了279.第275章 與將門利益交換第423章 軍械滯銷,第一條鐵路第101章 把開封府一鍋端了第52章 請罷呂夷簡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第490章 大宋的體量翻了七八倍200.第197章 趙駿是小霸王第398章 豐功偉績,與天下人分享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199.第196章 貪腐案真相第480章 活在魯迅的影子裡197.請假條210.第207章 你們相信我嗎?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236.第233章 打不過,只好談第503章 三喜臨門,傳國玉璽第23章 宇宙的塵埃228.第225章 建立宋日貿易路線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第331章 大化學家趙禎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過去112.第112章 對付惡勢力的三個辦法
第476章 慶曆十二年,又一輪新政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悵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第527章 歷史會永遠記住我們(大結局)269.第265章 我翁,知院罩的356.第351章 出大事了第505章 天命在宋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第331章 大化學家趙禎第406章 確定國慶日,爲百姓服務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455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第366章 收復青塘第529章 番外二,老了,蛋糕與接班人272.第268章 年關到了,過個好年295.第291章 他有大鐵炮,我有小鋼炮第72章 少內鬥,多幹事(感謝雲哥盟主打賞)第30章 趙駿的身份(求追讀,求推薦票)第52章 請罷呂夷簡281.第277章 杯酒釋冗軍第407章 都是因爲宋國307.第303章 滅了越李朝299.第295章 規矩要改一改了第349章 青塘城破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第11章 趙禎是賤骨頭(求推薦票)第461章 謀西域第484章 揚帆,出海!第417章 能登炮擊事件,震驚日本第482章 陽光開朗好少年132.第132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234.第231章 宋遼保塞決戰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第13章 朕要打死他!267.第263章 先恢復,再談發展206.第203章 安龍寨對峙,謹慎的李元昊第9章 遇事不決問趙駿(跪求推薦票!)第355章 韓琦改性,穩健爲主第525章 沿途的風景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第77章 出宮,刺青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第509章 宗藩關係纔是最好的體系189.第187章 李元昊籌備稱帝,攻宋220.第217章 宋皇震驚,遼皇也震驚第358章 高麗叫父121.第121章 太祖的子孫當不了皇帝150.第149章 把人變成了鬼(二合一)第411章 把島國端上大宋的餐桌第387章 我賦予的權力,天不遂人願第55章 朝廷的應對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第451章 規劃北平城,迴歸根本問題第90章 與開封府的第一次衝突第475章 試試就逝世296.第292章 大宋有槍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們!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第461章 謀西域第86章 執掌皇城司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第518章 國家利益至上119.第119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90章 與開封府的第一次衝突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356.第351章 出大事了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第413章 大宋的戰爭之王第491章 來大活了279.第275章 與將門利益交換第423章 軍械滯銷,第一條鐵路第101章 把開封府一鍋端了第52章 請罷呂夷簡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第490章 大宋的體量翻了七八倍200.第197章 趙駿是小霸王第398章 豐功偉績,與天下人分享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199.第196章 貪腐案真相第480章 活在魯迅的影子裡197.請假條210.第207章 你們相信我嗎?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236.第233章 打不過,只好談第503章 三喜臨門,傳國玉璽第23章 宇宙的塵埃228.第225章 建立宋日貿易路線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第331章 大化學家趙禎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過去112.第112章 對付惡勢力的三個辦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那坡县| 佛山市| 桑日县| 紫金县| 视频| 石渠县| 泸定县| 苏尼特左旗| 汝州市| 微博| 石门县| 远安县| 迭部县| 松阳县| 资讯 | 宜春市| 阳曲县| 静乐县| 莆田市| 秦皇岛市| 葵青区| 奇台县| 阿瓦提县| 叶城县| 金坛市| 宣武区| 康定县| 搜索| 玛沁县| 江永县| 五原县| 三门峡市| 丰原市| 双鸭山市| 阿巴嘎旗| 全椒县| 蒲城县| 攀枝花市| 金山区| 竹溪县| 敖汉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