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5章 來點今日大宋笑話

第35章 來點今日大宋笑話

垂拱殿內,烏壓壓數百名各部門官員早就就位,三相三參緩緩走到了隊伍最前面,隨著王守忠一句高昂的“陛下到”,百官們才拱手行禮。

“免禮!”

趙禎揮了揮手。

等百官們平身之後,殿頭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無事捲簾退朝。”

“臣有本要奏。”

權監察御史裡行周懷仁說道:“臣彈劾秘書少監范仲淹目無法紀,多次曠班,秘書監幾日來,都不見他人影。”

“臣也有本要奏。”

監察御史劉亶說道:“臣彈劾御史中丞晏殊,晏叔同添爲御史臺之長,不思勤勞公務,卻終日不曾見他上值,致使御史臺公文高積,監察百官之事,多有懈怠。”

諫官龔鼎臣說道:“臣彈劾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呂夷簡,枉顧朝政,肆意妄爲。”

右司諫韓琦說道:“臣彈劾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王隨,爲相一年,庸庸碌碌,無所建樹。參知政事盛度,性格猜險乖僻,常排擠同僚!”

殿中侍御史何郯拱手說道:“臣彈劾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呂夷簡、王曾、王隨,參知政事宋綬、蔡齊、盛度,尸位素餐,蠅營狗茍,政事堂整日不見人影,如今國事糜爛之際,連上個早朝都遲到,不配爲相。”

“臣附議!”

“臣也附議!”

“臣請陛下嚴懲這些人!”

下方幾名殿中御史和諫臺言官紛紛出言,對范仲淹、晏殊、呂夷簡等人羣起而攻,聲勢浩大。

宋朝的官實在是太多了,呂黨和範黨其實也僅僅只是小部分。

更多的官員不是牆頭草也不是啥事都不幹,而是要麼有各自的小圈子,要麼獨善其身既不攀附權貴也不阿諛奉承,專心做自己的事情。

而范仲淹和他的朋友們最牛逼的地方是,一個慶曆新政,把原本並不團結的宋朝官場,直接給統一到他們的對立面,全都反對他的新政,導致新政迅速流產。

現在因新政並未展開,倒是沒這種事情。畢竟呂夷簡再厲害,也不可能讓汴梁城裡幾千號官員都唯他馬首是瞻。

特別是諫院和御史臺的言官們,向來都不怕得罪宰相,反正只要對方幹了錯事他們就敢進攻,管你是誰。所以一個個也都是冒頭彈劾,一旦彈劾成功讓宰相罷相,對於言官來說,那就是莫大榮譽。

看到這個大場面,趙禎一時間就覺得有些頭痛。

如今晏殊和范仲淹都常駐在後苑,天天伴隨趙駿左右,確實很少在各自衙門以及朝會上出現,言官們以曠工爲名彈劾他們倒是無可厚非,按照宋律,至少也是個罷官的下場。

而何郯更是重量級,直接把三相三參給彈劾了一個遍,要真按言官們的彈劾來問罪的話,那國事就不用辦了,宰相們集體回家種地去。

他不得不想辦法解決這件事情。

“諸位不必如此憤怒,范仲淹是朕讓他去修撰典籍,在家修書即可。晏殊是朕讓他去辦一些事情,至於諸位宰相。”

趙禎頓了一下,隨後找了個理由道:“宰相們年事已高,朕特恩準他們朝會時晚到一些。”

“既是陛下下旨讓他們修撰典籍,另辦它事,爲何不經中書省草詔?”

何郯步步緊逼道:“若只是口諭,那他們還是曠班。”

趙禎連忙看向呂夷簡。

呂夷簡會意,便向不遠處中書舍人李旻使了個眼色,李旻就說道:“此事已經由中書省。”

“既經中書省,爲何不見昭告?”

何郯又問。 呂夷簡就說道:“讓秘書少監修經文,讓御史中丞查它案本就是小事一件,難道還要昭告天下,弄得人盡皆知不成?”

何郯還想說什麼,趙禎打斷道:“好了,此事就此作罷,以後范仲淹在家修書,至於晏殊,改戶部尚書兼三司副使,御史臺的事情,就由賈昌朝和魚周恂處置吧,呂相何在?”

“臣在。”

“擬旨,發中書省。”

“是。”

呂夷簡應了下來。

見事情塵埃落定,何郯等人也就只能悻悻退去。

隨後繼續朝堂議事。

有工部水利司司封郎中張元稟報,說白渠年久失修,日益氾濫。

趙禎就下令讓廂軍修渠,治理水患。

接著以度支判官、工部郎中許申請求鑄造新錢,他建議以藥化鐵雜鑄,銅居三分,鐵居六分,造銅鐵合金,填充國庫。

這個建議竟還真讓百官們認真商議了一下,最終是三司使程琳以及天章閣待制孫祖德強烈反對,嚴詞陳述了鐵錢給國家帶來的危害和嚴重後果,此事纔算作罷。

不然趙禎真聽了許申的鬼話鑄造鐵錢,那樂子可就大了。

主要也是現在國庫確實缺錢,仁宗時期,每年財政赤字達到了二百多萬貫,總計積累了三千多萬貫。

而且李諮還在搞見錢法,幾乎要把國庫搬空的節奏,讓朝廷的財政雪上加霜,因此纔有人出餿主意,並且還有不少人贊同。

後來到宋徽宗時期,就乾脆開始鑄造鐵錢了,有小鐵錢和大鐵錢之分,南宋時期鐵錢更是直接成爲主流錢幣。

但現在趙禎用不到了,從趙駿那得到了交子辦法,自然是果斷不採納鐵錢,而是下令讓原本搞過鹽鐵經濟的參知政事盛度成立“交子務”,儘快在汴梁試點,與成都“交子務”合併起來,形成汴梁與成都之間的銀行互通。

“交子務”的事情倒不需要經過朝議,趙禎直接下聖旨,通過中書省和門下省就行,現在把持中書省和門下省的三相三參縱使政見不合,但已經統一過“交子務”的事情,因此倒很快通過。

所以在百官們不知道的情況下,盛度就已經正式開展組建銀行的事情。

很快,熙熙攘攘的朝會結束。

這個時候已經到了中午,趙禎藉口要留下三相三參商議國家大事,讓他們留在宮中,隨後大家一起吃了中飯,就向著後苑的方向而去。

一般這個點趙駿也會吃中飯,然後和晏殊范仲淹一起閒聊扯淡,不過今日晏殊倒是不在。

因爲他早上從趙駿那拿了藥之後就回去了,向趙禎請過假。

所以現在是范仲淹在伺候著趙駿。

“吃飽了,尼瑪叔,趁拉日叔不在,來點今日趙光義笑話。”

當趙禎他們吃了午飯抵達後苑的時候,剛到門口,就聽到門外曬太陽的趙駿嬉皮笑臉地說道:“高粱河之戰後,宋遼雙方互派使者,希望商談議和事宜。大宋使者爲了唬住遼景宗,和遼景宗說大宋研發了新型藥物,男人吃了之後一刻鐘之內就可以繞汴梁跑一圈。於是遼景宗爲了見識一下該藥物的厲害,決定派使者去一探究竟。趙光義得知此事後不由大亂,求問滿堂文武應該如何是好。只聽角落裡一宮女幽幽的說到:“陛下,遼國大軍打到城外了”,趙光義聽後,架起驢車眨眼間跑到福建去了。”

趙禎臉瞬間就黑了下來。

呂夷簡王曾等人捂著嘴,肩膀一聳一聳,強行憋住。

他們差點笑出了聲。

趙駿這小子,怎麼淨往官家肺管子戳呢?

(本章完)

238.第235章 挺起自己的腰桿,把脊樑骨接上142.第141章 顆粒狀黑火藥第484章 揚帆,出海!282.第278章 還請緩緩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第461章 謀西域第41章 做一條有夢想的鹹魚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302.第298章 李元昊自願上供263.第259章 給天下官員漲薪第21章 第一堂課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第344章 一網打盡,注意影響第2章 嫌棄大宋299.第295章 規矩要改一改了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第476章 慶曆十二年,又一輪新政301.第297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第49章 賜趙駿同進士出身第76章 趙禎的智慧第90章 與開封府的第一次衝突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第504章 真傳國玉璽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200.第197章 趙駿是小霸王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們!第505章 天命在宋293.第289章 讓李元昊去試試水第80章 所見,所聞第381章 宋軍圍城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第317章 一炮轟殺大越皇帝第25章 裡外都是個死第97章 老範的幫助第322章 雙刃劍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第520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219.第216章 人與自然?讓我康康第104章 下輩子注意點第478章 這個國家充滿了希望第451章 規劃北平城,迴歸根本問題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第95章 把汴梁捅個窟窿第340章 他們以爲朝廷是講道理的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149.第148章 讓他們看看他們治下的大宋(二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第455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218.第215章 攻守易形了第495章 外交交鋒第26章 玩遊戲274.第270章 時機已到,準備起兵!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第516章 不會再餓肚子了第363章 大宋海軍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284.第280章 欽差遇刺,此事可解第450章 圖謀幽燕世家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第321章 讓子彈先飛一會兒(祝大家新年快樂125.第125章 東方一極戰略第476章 慶曆十二年,又一輪新政216.第213章 讓大宋屹立於世界之巔!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第78章 看看這大宋第57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君臣篇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第436章 嵩山見佛,佛在心裡119.第119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394章 決戰圈套第332章 耶律宗真的憂愁第361章 戰略部署,奪回燕雲第480章 活在魯迅的影子裡237.第234章 范仲淹的兩難境地(二合一)第332章 耶律宗真的憂愁第90章 與開封府的第一次衝突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第22章 不乳宋,就會死第4章 趙禎老色皮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第372章 政制院黨派劃分第93章 解試第495章 外交交鋒208.第205章 陳希亮,長沙驚變第51章 茶商們的反擊第520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第423章 軍械滯銷,第一條鐵路
238.第235章 挺起自己的腰桿,把脊樑骨接上142.第141章 顆粒狀黑火藥第484章 揚帆,出海!282.第278章 還請緩緩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第461章 謀西域第41章 做一條有夢想的鹹魚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302.第298章 李元昊自願上供263.第259章 給天下官員漲薪第21章 第一堂課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第344章 一網打盡,注意影響第2章 嫌棄大宋299.第295章 規矩要改一改了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第476章 慶曆十二年,又一輪新政301.第297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第49章 賜趙駿同進士出身第76章 趙禎的智慧第90章 與開封府的第一次衝突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第504章 真傳國玉璽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200.第197章 趙駿是小霸王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們!第505章 天命在宋293.第289章 讓李元昊去試試水第80章 所見,所聞第381章 宋軍圍城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第317章 一炮轟殺大越皇帝第25章 裡外都是個死第97章 老範的幫助第322章 雙刃劍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第520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219.第216章 人與自然?讓我康康第104章 下輩子注意點第478章 這個國家充滿了希望第451章 規劃北平城,迴歸根本問題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第95章 把汴梁捅個窟窿第340章 他們以爲朝廷是講道理的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149.第148章 讓他們看看他們治下的大宋(二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第455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218.第215章 攻守易形了第495章 外交交鋒第26章 玩遊戲274.第270章 時機已到,準備起兵!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第516章 不會再餓肚子了第363章 大宋海軍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284.第280章 欽差遇刺,此事可解第450章 圖謀幽燕世家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第321章 讓子彈先飛一會兒(祝大家新年快樂125.第125章 東方一極戰略第476章 慶曆十二年,又一輪新政216.第213章 讓大宋屹立於世界之巔!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第78章 看看這大宋第57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君臣篇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第436章 嵩山見佛,佛在心裡119.第119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394章 決戰圈套第332章 耶律宗真的憂愁第361章 戰略部署,奪回燕雲第480章 活在魯迅的影子裡237.第234章 范仲淹的兩難境地(二合一)第332章 耶律宗真的憂愁第90章 與開封府的第一次衝突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第22章 不乳宋,就會死第4章 趙禎老色皮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第372章 政制院黨派劃分第93章 解試第495章 外交交鋒208.第205章 陳希亮,長沙驚變第51章 茶商們的反擊第520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第423章 軍械滯銷,第一條鐵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阳县| 阜新| 琼结县| 高雄市| 德惠市| 象州县| 肇东市| 泌阳县| 高州市| 横峰县| 瑞昌市| 孝昌县| 法库县| 离岛区| 武定县| 樟树市| 滦南县| 抚顺县| 北海市| 邵武市| 都安| 恩平市| 辉南县| 永登县| 福鼎市| 驻马店市| 安新县| 郧西县| 陆川县| 定结县| 海伦市| 广丰县| 象州县| 扬中市| 垦利县| 鹤山市| 新兴县| 隆昌县| 大埔县| 双峰县| 固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