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9節 大事不好

豫了一陣,搖搖頭,“請恕兒臣愚鈍,兒臣不知道該價。”

李倧也知道,這樣發問,的確很難得到答案。這兩個兒子雖非同胞,卻也是兄弟,不論關係如何,在背地裡評論對方是非,的確不是什麼厚道的事情。他固然想把那個決定告訴小兒子,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只好又試探著問道:“那麼照你看來,你王兄和清國大臣們來往頻繁,會不會真有什麼不利於我朝鮮的企圖?”

“兒臣以爲,此事畢竟涉及到兩派大臣之間的黨爭,難免會有人彙報不實;就算確有其事,也不意味著王兄確實做了什麼背棄國家的事情。所以,還是調查清楚爲好。”李滾謹慎地回答道。

李倧盯著兒子問道:“這麼說來,你懷疑是有人造謠詆譭,故意陷害你王兄了?”

“兒臣雖然不能確定,但確實有這種懷疑。畢竟,王兄回國之後,父王一直不準他入宮覲見,時間一久,難免會生出諸多隔閡來。他在外面如何作爲,父王不知道;父王心裡頭究竟對他是什麼看法,他也不清楚。這樣一來,父子相疑,猜忌愈深,於國於家,都不是一件好事。”

李倧嘆息了一聲:“你終究是心腸太善,豈不聞人無傷虎意,虎有害人心?你對他人仁慈,不意味著他人也這般待你。”

李滾靦腆一笑:“兒臣從小就受聖賢詩書教誨,一直以爲。我以誠心待人,人則以誠心待我。多行不義者,自會有老天收拾。若不肯寬容,只會給自己增加更多的敵人。”

李倧默然了。小兒子說地不是沒有道理,然而他卻不願認同。不過,他試探的目的已經達到,李滾不肯在這個時候對李淏落井下石,還反過來幫著李淏說話。這樣的態度讓他非常滿意。也就更加堅定了改立李滾爲儲的決心。

見父王沉吟不語。李滾建議道:“父王,若您當真懷疑王兄有什麼不軌的話,也不妨召其入宮,當面問詢,看他如何辯駁解釋。如果他心中無鬼,就必然理直氣壯;若他真的有什麼不對,就必然心虛膽怯。言辭閃爍。相信以父王的眼光,一定能看出他地真僞忠奸來。”

“這……”李倧遲疑了。他昨天已經下定了決心,要人暗地裡使手段,身不知鬼不覺地除掉李淏。至於具體什麼時間行動,用什麼具體辦法,他沒有過問,也不想知道。現在,不知道那些人有沒有動手?這也是他一上午都心不在焉地原因。

“兒臣以爲。既然近來多有大臣告王兄圖謀不軌。卻沒有確鑿證據,那麼父王不妨趁著這個機會,讓王兄與那些檢舉他地大臣們當面對質。到時候敝開天窗說亮話。究竟是有人蓄意誣陷,還是王兄確實有所不軌,就可以弄清楚了。”

李倧搖搖頭,否定道:“孤又何嘗沒有過這樣的想法?只是怕他當真居心叵測,知孤用意之後,會因爲害怕陰謀暴露而不肯進宮,直接舉兵造反,那樣的局面可就難以收拾了。”

李滾倒是沒有什麼顧慮,“今時不同往日,王兄他就算真的想造反,然而手中無兵,終究沒有絲毫辦法。父王莫非擔心金京權與韓正顏兩人,即使卸去兵符,也照樣有能力召集京城內的內外禁衛嗎?”

“那麼你有什麼建議,能夠免除這個後顧之憂?”

“此二人昨日剛剛轉交了兵符,今日按例應該前來辭行,父王也不妨在宮中設宴,以做送別。父王可趁這個機會,穩住他們,然後再召王兄前來。這樣一來,就不必擔心他們有機會協助王兄反叛了。”

李倧聞言之後猶豫了一陣,也覺得這個辦法的確可行。一來他下令之後有點後悔,害怕李淏真的是冤枉地,那麼這個錯殺的心理包袱以後可就壓得他喘不過氣了;二來他也認爲彼此父子多年,不審即誅,未免有失人道,很多事情,他也想當面向李淏問清楚纔好。

於是,他最終點頭,“好,那就按照你的法子來吧。你派人去傳孤的令旨,召金京權、韓正顏入宮赴宴。”

“是,兒臣遵旨。”說罷,李滾施禮起身,出門傳旨去了。

勤政門外,一間僻靜的朝房裡,李滾正對一個人吩咐著:“……你在光化門和興禮門二處各自佈置五百禁衛,待他二人進宮,隨從人等留在興化門外時,就迅速將這些人解決掉。注意,不要弄出太大的聲響來,驚動了裡面的大王和外面的人,否則,李淏肯定不敢來了,我們地大計也就功虧一簣。”

“請邸下放心,微臣不會連這麼簡單地差使都搞砸的。”

“嗯,另外,這道門內埋伏的人手,也一定要行動乾淨利落,看著人一進門,就將其擒拿,然後押解到這間屋子裡來。至於隨後怎麼做,相信大人一定有數。”

“微臣明白邸下地意思,一定不會令邸下失望的。”

“那好,你趕快去辦吧。傳旨的人已經派出去了,相信不出半個時辰,那兩人就會先後到來的。至於李淏那邊,要密切留意他的動向。倘若他心中有鬼不敢前來,就正好說他蓄謀造反,到時候也用不著顧慮許多,

兵過去包圍昌德宮,令他出來接旨。若不肯出來,去,到時候由不得他多說廢話,就權當大逆不道者,一刀殺之,免得後患無窮。”

“這個……若是大王之後追究起來,微臣可如何擔待?”那人猶豫著問道。

李滾微微一笑,笑容中卻有一股殘酷的冰冷,“到時候,局面全部由我控制,京城所有城門全部關閉,不準任何人進出。大王還有什麼辦法?就算我叫他拱手讓出大王的位置,他也不敢說半個‘不’字。”接著,話音一轉,“不過呢,我相信大王是不會反對由我來當世子地,他昨天已經決定要剷除李淏了,我正好借一把力給他,免得他到時候臨時心軟。不捨得殺掉我這個哥哥。養虎遺患。徒惹麻煩。呵呵呵……”

他低低地輕笑著,聲波經過空氣撞在牆壁上,又通過空氣折返回來,在空曠寂靜的屋子裡迴盪,這聲音不像是人所發出的,倒像是發現了腐肉的禿鷹在桀桀嘶鳴。此時的他,和前一刻還在思政殿裡一臉溫良恭謙的那個他比起來。根本就不像同一個人。

對方覺得有些陰寒,略略皺了皺眉頭,但終究沒有說什麼。

……

出宮傳旨的使者很快就到了韓正顏在漢城的府邸,然而出來接旨地只有他地家人,使者詫異道:“韓大人到哪裡去了,怎麼不見他出來接旨?”

家人回答:“我們也不知道他去哪裡了,一大早就出去了,沒交待去哪裡。興許是去昌德宮向世子殿下辭別去了。”

“還不派人去把韓大人找回來?大王要召他進宮赴宴呢。”使者催促道。

很快。找尋韓正顏地人們都匆忙地出門,分頭去找他們家老爺了。使者尚未見到韓正顏,怕回去無法交差。只好暫時在他的府邸裡等候。

此時的漢城,雖然已經是暗潮洶涌,各方勢力蠢蠢欲動,然而表面上看起來依舊是往日一片平和的景象。大雪依舊撲撲簌簌地飄落著,街道上幾乎沒有幾個人影,人們此時多半在家裡的熱炕頭上呆著,沒有幾個人願意在這麼寒冷的天氣出門。這座城市雖然是一國都城,然而人口卻很少,一共才十來萬人,城外另有四個軍門防禦區,所有駐防軍隊,加起來人數不到兩萬。漢城城牆長三十六裡,有八門,包括四大門和四小門。敦義門,也就是老百姓俗稱的“西大門”裡,有著那麼一座不怎麼起眼地建築。實際上,這個衙門裡辦公的人就是負責所有城防衛戍的大將。按照朝鮮立國以來的制度,各處軍隊的管理層每半年輪換一次,只換將領和中層軍官,下面的士兵還是不用換的。

韓正顏出現在衙門裡時,剛剛來交換防務的京城衛戍營大將樸鎮元有些詫異,連忙出門迎接。

韓正顏當然看出了對方眼中地疑惑,於是微笑著解釋道:“昨日大人來接防之時,儀式步驟過於繁瑣,以至於你我二人都沒有時間敘舊,我明日就要離京,待會兒還要進宮去向大王辭行,恐怕再不來就抽不出時間了,所以才冒昧登門,望大人不要見怪。”

樸鎮元剛剛收到李滾給他地手令,叫他今日一定要加強城門防備,不得有半點鬆懈,其餘事情等他下一道手令來通知。因此,樸鎮元隱隱感到今天似乎有非常事情發生,也就絲毫不敢大意。看到世子的黨人韓正顏突然前來,他心裡面總覺得有些不對勁兒,卻又說不出來。於是也只好和對方熱情地寒暄一番,然後邀請韓正顏進門到內堂說話。

由於有事務在身,所以兩人只是邊喝茶邊聊天。過了一陣子,感覺無話可說了,樸鎮元認爲韓正顏興許要告辭了。正在揣測他會不會臨走的時候才說明今日來此地真正目的時,韓正顏忽然提到,想和他手下的軍官們見見面,認識認識,順便向他們交待一下現在京城衛戍軍的狀況。樸鎮元感到沒有理由拒絕,於是也就同意了。

很快,七八個軍官奉命前來了。韓正顏和他們交談了一陣,起身如廁。這一去時間倒也不短,正當廳內的人們等得不耐煩時,韓正顏終於回來了。只不過,這一次忽然收起了笑容,改換上一副嚴肅的模樣。他站在門口,從袖子裡抽出一道詔令,大聲說道:“奉大王詔令,今日特來接管京城八門所有防務,請樸大人及時交割兵符印信!”

樸鎮元等人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問題,全部愣在當場,瞪大眼睛看著一臉冰冷的韓正顏,不知道改如何回答。

“樸大人還愣著幹嗎?還不趕快把兵符印信拿出來,你難道要違背大王的詔令嗎?”

樸鎮元忽然反應過來。質疑道:“既然有大王詔令,爲何剛來地時候不說,現在纔拿出來呢?這詔令裡究竟是什麼內容,還請韓大人與在下一觀。”

韓正顏並沒有將詔令遞給樸鎮元,而是直接塞回了袖子,一臉不屑地回答道:“怎麼,居然連大王的旨令都敢懷疑,莫非你打算造反嗎?”

“你!?”樸鎮元意識到情況大大不妙。立即起身。手按腰間刀柄。在場的親信們也紛紛拔刀出鞘。厲

“你竟敢假傳大王詔令,究竟有何圖謀?”

此時,外面漸漸生出嘈雜之音,似乎是格鬥廝殺之聲,由遠及近。室內的人驚疑不已,個個豎起耳朵來聽,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動作。氣氛緊張異常,甚至每個人的呼吸聲都清晰可聞。

樸鎮元終於明白過來,“大膽!韓正顏你這個亂臣賊子,附逆李淏,妄圖奪取兵權……”說到這裡時,部下們立即會意,於是一齊搶步上前,想要趕在外面的兵將殺入之前控制住韓正顏。好藉此保命。

然而韓正顏早有防備。此時站的地方離他們有一段距離,在這短短的瞬息之間,他敏捷地抽身一退。出了房門。接著“咣噹”一聲,掩上了兩扇大門。室內衆人立即衝上前去,想要撞開大門,不過韓正顏動作甚快,居然已經將門反鎖了。

“快,快撞開門,生擒韓賊!”樸鎮元意識到形勢嚴峻,連忙高聲呼喝道。外面不知道韓正顏帶來了多少軍隊,聽聲音似乎已經將整座衙門團團圍住了,他無法脫身去召集其他軍隊,就憑衙門裡現在地兩三百人,肯定連一炷香地時間都抵抗不了,就得被殺戮殆盡。

由於這裡是軍事重地,所以建築雖然不起眼,卻比一般地房屋要結實堅固得多。門窗都由生鐵鑲住固定,不是三兩下就能撞開的。也就是這麼一會兒功夫的耽擱,外面的格鬥聲已經結束,大量腳步聲傳來,在屋外停止住了。緊接著,一扇扇窗子上的厚紙被捅開無數個大大小小的窟窿,衆人驚恐地盯著那些窟窿,只見一支支鋒利的箭如密密麻麻地樹林一樣,齊刷刷地從窟窿裡伸進來,對準了室內所有的人。

這時,韓正顏的聲音在門外響起了,語氣凜然,義正詞嚴,儼然如宣讀大王詔令一般:“世子殿下有令,樸鎮元與其兄樸春日狼狽爲奸,暗受龍城大君李滾指使,意圖謀逆,罪不可恕,故特令內三廳大將韓正顏前往擒拿,倘有抵抗,就地處決!”

室內頓時一片譁然,衆人大呼冤枉。樸鎮元呆愣了片刻,終於弄清楚了這個謎團,原來是李滾想殺李淏,不料卻被早有防備的李淏搶先一步,先下手爲強了。怪只怪李滾沒事先把任務交待清楚,否則他就不會把自己身邊的護衛們調了一大半去加強城防,這裡也不會這麼容易就被韓正顏的軍隊給解決了。

唉,李滾終究還是個初生牛犢,這等大事如何不跟他商量?倘若他已經知情的話,肯定一大早就率兵去將韓正顏的那點微薄勢力乾脆利落地剷平了,何至於此?

樸鎮元最後嘆息一聲:“邸下,您就自求多福吧。”

韓正顏根本不問他們究竟是否投降,就在門外果斷地一揮手,“將這些叛逆全部處決,一個不留!”

立即,數十名弓箭手一齊點頭接令,幾乎與其同時地鬆開緊繃著地弓弦。隨著一陣密集地鳴鏑聲響,室內傳出慘叫之聲,倒僕之聲,還有憤怒的罵聲。

韓正顏對裡面的聲音恍若不聞,令手下弓箭手一共朝裡面射了四輪箭,直到聽聽沒有任何聲音了,這才微笑著得意而去。

他在前堂上地主位上靜靜地坐了片刻,部下將領們陸續進入,筆直地站立著等候命令。大門敝開著,北風夾雜著雪花呼嘯而入。這時候,一枚鍍金的兵符已經放在了他面前的桌案上,那兵符上沾染著新鮮的血跡,在寒冷的空氣中似乎還散發著熱氣。

這只不過是開始而已,接下來,還不知道要有多少人死於這場政治驚濤之中。朝鮮人殺朝鮮人,流淌的都是同一個民族的血,這樣的場面,他實在不願意看到。然而爲了他外甥的地位穩固,爲了他背後的韓氏一族,他不得不擔當這樣一場殺戮的執行者。

看看人都到齊了,韓正顏站起身來,開始從容佈置,發號施令。

思政殿裡,宮人們正在忙碌著擺設宴席。李倧等待了很久,也沒見韓正顏和金京權到來,於是疑惑著向李滾問道:“奇怪了,這都過去了一個時辰,爲何他們都沒來?”

“興許正巧不在家吧,否則不會這麼久都不來的。”李滾回答道。

李倧仍然放心不下,隱隱覺得事情有點不對頭,於是問道:“那麼去傳旨的人回來了沒有?”

李滾搖搖頭,“還沒有,要麼,二臣去問問,順便再派人去催促催促?”

“好,那你……”李倧剛剛說到這裡,忽然外面走廊上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是隱隱約約的低聲對話。

他側耳聽時,內侍已經在門外稟報道:“陛下,您剛纔派出去傳旨的人已經回來了,有緊急要事求見陛下。”

“緊急要事?”李倧自言自語道,心想,難道真的應了預感,外邊出了什麼變故?於是,他立即吩咐道:“讓他進來吧。”

很快,內門拉開,使者匆匆地進來給他和李滾行禮,還沒等他發問,就一臉惶急之色,“陛下,大事不好了!”

第72節 少年老成第7節 王府密道第34節 兄弟親暱第2節 同是淪落人第60節 無限相思第13節 媚眼如絲第18節 達賴喇嘛第59節 心急如焚第61節 臥底亮相第109節 大事不好第51節 及時雨第72節 落魄三人行第27節 意亂情迷第26節 假公濟私第4節 精疲力盡第9節 意外之喜第2節 同是淪落人第26節 鬼使神差第22節 風流韻事第78節 醋海興波第35節 趁夜遁逃第49節 最重要的人第55節 愛比死更冷第9節 廬山真面目第117節 奇怪的預兆第32節 旌旗南指第61節 意外的誤會第12節 神秘來信第27節 意亂情迷第123節 風雪之夜第9節 意外之喜第54節 愚人遊戲第40節 似是故人來第16節 虎丹羹第151節 東青的心事第36節 希望與失望第63節 一網打盡第63節 快刀斬亂麻第11節 不速之貼第34節 女人的對決第29節 平安符第95節 諱疾忌醫第41節 軍營夜宴第40節 臭氣相投第54節 激將法第45節 十步殺一人小兒女的情分第21節 雪夜立誓第76節 其樂融融第41節 軍營夜宴第1節 清洗前兆第81節 清算舊帳第13節 千古佳話第22節 曙色漸紅第51節 避風港灣第54節 毒性發作第88節 恨生瑜亮第138節 永離別第67節 如此陰謀第22節 大明的休止符第55節 愛比死更冷第15節 暗生情愫第23節 喜憂半參第48節 屠夫的養成第54節 艱難的取捨第119節 情深似海第22節 曙色漸紅第63節 長歌未徹第120節 喜得麟兒第156節 梨花壓海棠第34節 箭拔弩張第110節 請君入甕第31節 孤注一擲第23節 意外事件第48節 屠夫的養成第100節 隆冬出獵第6節 登基途徑第106節 阿鼻地獄第11節 肥美羔羊第67節 如此陰謀第2節 無悔選擇第142節 雪夜私會第57節 父子和解第31節 孤注一擲第66節 明日希望第122節 最後的救贖第34節 女人的對決第23節 咄咄逼人第41節 智者千慮第80節 鐵血柔情第13節 元宵夜宴第135節 父慈子孝第29節 鹿死誰手第22節 醋海波瀾第86節 相濡以沫第68節 大喜過望第60節 無限相思第11節 同上賊船第2節 古怪夢靨第31節 異訊驚心
第72節 少年老成第7節 王府密道第34節 兄弟親暱第2節 同是淪落人第60節 無限相思第13節 媚眼如絲第18節 達賴喇嘛第59節 心急如焚第61節 臥底亮相第109節 大事不好第51節 及時雨第72節 落魄三人行第27節 意亂情迷第26節 假公濟私第4節 精疲力盡第9節 意外之喜第2節 同是淪落人第26節 鬼使神差第22節 風流韻事第78節 醋海興波第35節 趁夜遁逃第49節 最重要的人第55節 愛比死更冷第9節 廬山真面目第117節 奇怪的預兆第32節 旌旗南指第61節 意外的誤會第12節 神秘來信第27節 意亂情迷第123節 風雪之夜第9節 意外之喜第54節 愚人遊戲第40節 似是故人來第16節 虎丹羹第151節 東青的心事第36節 希望與失望第63節 一網打盡第63節 快刀斬亂麻第11節 不速之貼第34節 女人的對決第29節 平安符第95節 諱疾忌醫第41節 軍營夜宴第40節 臭氣相投第54節 激將法第45節 十步殺一人小兒女的情分第21節 雪夜立誓第76節 其樂融融第41節 軍營夜宴第1節 清洗前兆第81節 清算舊帳第13節 千古佳話第22節 曙色漸紅第51節 避風港灣第54節 毒性發作第88節 恨生瑜亮第138節 永離別第67節 如此陰謀第22節 大明的休止符第55節 愛比死更冷第15節 暗生情愫第23節 喜憂半參第48節 屠夫的養成第54節 艱難的取捨第119節 情深似海第22節 曙色漸紅第63節 長歌未徹第120節 喜得麟兒第156節 梨花壓海棠第34節 箭拔弩張第110節 請君入甕第31節 孤注一擲第23節 意外事件第48節 屠夫的養成第100節 隆冬出獵第6節 登基途徑第106節 阿鼻地獄第11節 肥美羔羊第67節 如此陰謀第2節 無悔選擇第142節 雪夜私會第57節 父子和解第31節 孤注一擲第66節 明日希望第122節 最後的救贖第34節 女人的對決第23節 咄咄逼人第41節 智者千慮第80節 鐵血柔情第13節 元宵夜宴第135節 父慈子孝第29節 鹿死誰手第22節 醋海波瀾第86節 相濡以沫第68節 大喜過望第60節 無限相思第11節 同上賊船第2節 古怪夢靨第31節 異訊驚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梦县| 奉新县| 鹤庆县| 麦盖提县| 道真| 思南县| 黄山市| 桃园市| 邵东县| 任丘市| 和平县| 宜兰县| 突泉县| 乌恰县| 汶川县| 泰兴市| 侯马市| 开远市| 小金县| 东乡族自治县| 灵宝市| 延津县| 泸溪县| 元谋县| 威信县| 文山县| 二连浩特市| 富裕县| 晋中市| 高州市| 汝城县| 乐亭县| 大厂| 紫阳县| 甘德县| 青神县| 梅州市| 沈丘县| 谷城县| 霍城县| 翼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