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5章 備膳

十五之期如約而至。

這天,皇宮上下已經陸續爲桃夭準備就緒殿前備膳的所有事宜。

由於此項傳統歷來只有女性參加,所以南陵王與皇上即便想來也只能在結束的時候來。

桃夭正在廚房檢查一會兒要用到的食材及配料,身上乃是王妃備膳時所穿的傳統籠衫,籠衫籠衫衣如其名,衣袖是燈籠袖,對襟繫帶,下面則是燈籠裙褲,腳踝部也是用緞帶收口。

說實話,她來到古代那麼久還真是打心眼裡中意一件衣服。

這套籠衫,衣料就不用說了,衣袖設計得不長不短剛剛好,不像以前那些衣服,要拿什麼東西吧,大袖子一揮總會掃下些東西,摔瓶摔碗那是常有的事。

或者在吃飯時,稍微遠一點的菜也不太敢夾,因爲怕把袖子拖進盤子裡。

再不就是厚重多層的長裙,行動極其不方便,唯一的好處就是走哪兒哪兒乾淨,真是地面清潔的好幫手,掃帚拖把的好伴侶啊。

桃夭這時回想起來,難免無語,光是一件衣服就讓她在古代吃了那麼多苦,這段時間究竟是怎麼熬過來的?

等一會兒收工,一定走走後門讓她們多給她做幾套這樣的衣服。

“王妃,請您過目。”身邊的宮婢已經帶桃夭來到餐盤擺放的地方,她點點頭,走上前。

御膳間的長長案臺上,整齊羅列著許多盤盤碟碟,裡面裝的都是些天南地北最有名的材料,比如西湖蓮藕,蓬萊海鮮,川蜀麻椒等;還有很多不知名的調味料,紅的,黃的,綠的。遠觀起來就像色彩斑斕的藝術品鋪就開來。

門口突來進來個人,“奴才參見王妃。”桃夭認出他是太后身邊的劉公公。

只見他正低著頭,並沒有擺出一副討人厭的架子,還記得桃夭第一次進宮時還受了這位劉公公一些小‘恩惠’呢。知他是個熱腸子的好人。不由親近道,“不必多禮,公公前來定是太后跟其他的夫人們都等急了吧。”

劉公公笑著坦言道,“正是。”擡起頭望向桃夭時,發覺她依舊面紗示人,不由想起臨走前太后交代過的事,於是又言道,“敢問王妃,您爲何總是戴著面紗?莫不是貴體尚未恢復完全?”

桃夭聞言,擡手撫上臉龐。彎眼笑道,“之前的風寒已痊癒,只可惜上回在太后娘娘那裡……”桃夭故意頓了頓,因爲太后對外宣稱的是她意外聞到香而過敏的,其實當時在場的都知道是太后一意孤行才導致她幾日出不了房門,。桃夭只是稍加提點並未說破,看到劉公公聞言後的表情,即知他已明瞭,才又接著道,“您也知道紅疹這種東西即使好了,短時間內也會留下印子,今天又是那麼重要的日子。女人嘛都愛漂亮,那麼多夫人在場,若不帶上面紗,我倒寧願太后娘娘降罪也絕不會在人前丟人現眼。”

劉公公一聽桃夭話到最後,竟有了哽咽,當下再不敢提面紗之事。連連作揖聊表歉意。他是奴才,既然有了由頭交差,就不會刻意跟人交惡,更何況對方是尊貴的南陵王妃,巴結都來不及了。

劉公公言明立場後。就片刻不耽擱地回去覆命,剛在太后耳邊交代完事情,就見桃夭領著數名宮婢從遠處行來。

一身淡紫的籠衫,玲瓏有致、娉婷綺態,僅是遙遙遠眺之景就已將檐下這羣胭脂黛貌、珠光寶器的夫人們比了下去。

她人剛進來,就覺出不對,四下裡饒有幾位夫人對她有好臉色。

桃夭不知發生了何事,眼觀太后,只見她巋然不動地坐在上座,貌似對這種場面早就見怪不怪。

桃夭心下不再做踟躕,連連上前問安道,“侄媳參見太后娘娘,見過各位姐姐。”

太后說了句平身後,桃夭就準備開始做飯了。身後漸漸有內侍官端來桌子跟器具,因爲場地跟時間均有限,很多食材都已經是做好了的,在這裡基本上只要展示切配的功力。

但切跟配聽上去簡單,實際上要做到很好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尤其對周圍這幫錦衣玉食慣了的女人來說,什麼樣的山珍海味沒吃過?

稍有一味不齊或配錯,味道就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切工的話就更難了,若是切得厚薄不勻,起鍋的時間也難以掌控,厚的肯定要多煮會兒,那麼薄的就會過火候,說得難聽點就是胡了,要是薄的熟了就起鍋,那麼厚的就一定是沒煮熟。

刀工可不是短短幾天就能練出來,所以馮師傅私人傳授了她一些小心得,告訴她在切好後,先不忙下鍋,把一些較明顯的大塊挑出來,這樣就能很好的避免以上問題了。

御書房。

皇上跟南陵王正談笑對弈,他們口中談論的對象自是今天的主角桃夭。

鑑於桃夭的態度,皇上一直未能有機會從中知曉她跟南陵王相識的過程,今日一見有機會便順道開口問了句,“皇叔,您跟皇嫂是怎麼認識的?”語氣淡然,就像隨口而問。

南陵王剛要落子的手一頓,擡眼不留痕跡地掃了眼皇上,很快將手中黑子下到了三枚白子的中央,“在上回進京時偶然遇上的。”說話的同時,他將剛剛吃進的幾顆白子放進了蓋中。

皇上意不在棋,自然也就無所謂,他繼續下著,然後又問道,“聽聞上次華筵時,皇叔稱皇嫂蘭兒,那個蘭莫不是蘭花的蘭?”

南陵王將剛一提起的黑子又放回棋框,一聲微弱的磕碰聲,卻使得皇上一驚。

他擡眸直直地看向皇上,目光如炬,平淡地語氣中聽不出任何情緒,“皇上何以有此一問?”

皇上自感一滴冷汗進脖,如此唐突該怎麼回答?隨後趕緊赧然一笑道,“呵呵,事情是這樣的,那次華筵上琴妃獻藝,皇嫂似乎對琴妃頗有好感,連連在席中拍手叫絕。琴妃爲了感謝皇嫂,於是準備送一樣禮物給她,思來想去就想起皇嫂的名諱之中好像有個蘭字,所以就想繡一方帶有蘭字的絹帕,但唯恐弄錯丟人,這才託朕前來問仔細了。”

第113章 灰燼第104章 古琴第111章 侍寢第81章 遺願第80章 逢生第71章 醉鬼第1章 還魂第53章 決定第103章 宮牌第8章 送飯第127章 部署第44章 丫鬟第79章 絕地第115章 賞賜第51章 世子第82章 侍女第29章 跟蹤第60章 接近第27章 抓人第114章 沒了第140章 厚禮第124章 信封第74章 山洞第36章 後山第122章 有求第72章 埋伏第44章 丫鬟第19章 懷疑第109章 救治第2章 家宴第43章 上路第75章 恩怨第122章 有求第40章 叫價第80章 逢生第149章 囚禁第120章 鄭府第137章 酒宴第51章 世子第24章 閨蜜第12章 始末第141章 駕到第58章 交流第45章 拿人第36章 後山第146章 匯合第68章 上京第55章 出城第11章 家法第14章 趕路第95章 備膳第135章 信鴿第87章 故地第67章 投票第143章 要挾第29章 跟蹤第27章 抓人第9章 招工第130章 家丁第127章 部署第92章 華筵第29章 跟蹤第41章 被賣第54章 少女第51章 世子第116章 送禮第95章 備膳第23章 桃林第130章 家丁第62章 身世第40章 叫價第27章 抓人第100章 臨盆第23章 桃林第8章 送飯第87章 故地第4章 計劃第64章 收拾第14章 趕路第90章 面聖第105章 聊天序章第104章 古琴第41章 被賣第64章 收拾第86章 關係第49章 大火第89章 塵緣第50章 番禺第121章 朝議第99章 當年第101章 奪取第21章 來龍第69章 救下第112章 流言第5章 偷聽第102章 刺客序章第16章 黑市
第113章 灰燼第104章 古琴第111章 侍寢第81章 遺願第80章 逢生第71章 醉鬼第1章 還魂第53章 決定第103章 宮牌第8章 送飯第127章 部署第44章 丫鬟第79章 絕地第115章 賞賜第51章 世子第82章 侍女第29章 跟蹤第60章 接近第27章 抓人第114章 沒了第140章 厚禮第124章 信封第74章 山洞第36章 後山第122章 有求第72章 埋伏第44章 丫鬟第19章 懷疑第109章 救治第2章 家宴第43章 上路第75章 恩怨第122章 有求第40章 叫價第80章 逢生第149章 囚禁第120章 鄭府第137章 酒宴第51章 世子第24章 閨蜜第12章 始末第141章 駕到第58章 交流第45章 拿人第36章 後山第146章 匯合第68章 上京第55章 出城第11章 家法第14章 趕路第95章 備膳第135章 信鴿第87章 故地第67章 投票第143章 要挾第29章 跟蹤第27章 抓人第9章 招工第130章 家丁第127章 部署第92章 華筵第29章 跟蹤第41章 被賣第54章 少女第51章 世子第116章 送禮第95章 備膳第23章 桃林第130章 家丁第62章 身世第40章 叫價第27章 抓人第100章 臨盆第23章 桃林第8章 送飯第87章 故地第4章 計劃第64章 收拾第14章 趕路第90章 面聖第105章 聊天序章第104章 古琴第41章 被賣第64章 收拾第86章 關係第49章 大火第89章 塵緣第50章 番禺第121章 朝議第99章 當年第101章 奪取第21章 來龍第69章 救下第112章 流言第5章 偷聽第102章 刺客序章第16章 黑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京市| 公安县| 祁阳县| 东辽县| 青河县| 清涧县| 志丹县| 区。| 蓬溪县| 铜鼓县| 甘肃省| 扎赉特旗| 建湖县| 中山市| 尼玛县| 依兰县| 宝应县| 怀柔区| 互助| 甘德县| 沙湾县| 潼南县| 雷州市| 略阳县| 七台河市| 昔阳县| 壤塘县| 合阳县| 河南省| 乌鲁木齐市| 阜城县| 宁国市| 株洲县| 兴城市| 黔江区| 青铜峡市| 宿松县| 奉化市| 利川市| 邹平县| 新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