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近節日,京城的百街老巷隨處可見正趕往城門口湊熱鬧的人羣。
今天就是南陵王入京面聖的日子,對國民來說,這可是舉國歡慶的大日子。
於是,京城的老百姓早早地就涌到南門的街道上,只爲能有幸一睹南陵王浩蕩的行駕隊。
人羣裡響起一個疑惑聲,“欸?記得王爺上回纔來過,怎麼那麼快又來了?”
“嗨,這你都不知道,南陵王大婚了,按照傳統勢必要攜王妃一同上京面聖,這不,眼看十五將近,太后她老人家估計也等不及要嘗新王妃的手藝了。”
“哦,那你知道南陵王妃是哪位名門千金嗎?”
“這就聞所未聞了,不過,我有個遠親在番禺,聽他說,這位王妃身份神秘,沒人知道她的來歷,有傳聞說她是天上來的仙女。”
“仙女?”那人聽到此處,略帶懷疑地點點頭,然後就朝人流的反方向擠去。
就在他沒離開一會兒的功夫,南陵王的行駕隊在衆人的翹首以盼中終於駛入城門。
領隊的將領高坐大馬,隨後便是由侍女左右隨行南陵王與王妃共乘的朱輪華蓋的高車,在其後長長的隊伍裡,貨車數十,步兵過千。
整個行駕隊眼花繚亂地駛過圍觀百姓的眼前,直至皇城門口,恭候多時的臣宦率衆來到南陵王的車架前,恭迎道,“恭請王爺王妃,上輦入宮。”
在一串珠簾玉碰的聲音下,南陵王首先踏著役人的後背下了車,緊接著,他擡起一隻被廣袖半掩的手扶住了正欲下車的王妃。
此刻,他的王妃正身穿華貴的百鳥朝服,頭戴厚重的王妃頂冠,一襲貴氣雍容更襯美豔絕倫,讓任何人都聯想不到她便是昔日的桃夭。
但是爲了安全起見。剛下車,南陵王就抽出腰間絲帕爲桃夭遮面,衆人即便有疑也不敢上前妄加詢問,只是迅速地在相互間換了幾個眼神又卑躬地低下頭去。
因爲此次面聖茲事體大。關係到嶺南的半壁權力,所以面聖地點是在至高無上的朝堂,屆時除了太后跟皇上,還會有文武百官在場。
桃夭緞袖間的兩隻手早已捏出了汗,她跟南陵王已坐上六人擡的步輦上。
經過之前的培訓,她知道這種步輦只有皇室中人才可享受,而且品階越高,人數越多,最多八人,以偶計之。
可想而知。現在的六人擡是何等的榮耀啊。
快到朝堂的階梯前,那些人就把他們放了下來。
南陵王過來牽起桃夭的一隻手,無微不至地擦去她手裡的汗液,溫柔地衝她笑道,“別怕。有本王在。”
桃夭望著他的笑容,頓感如沐春風,心裡也不那麼緊張了。
跟著南陵王儀態萬千地走進朝堂,所有人都看著他們正牽著緊緊手,或笑或怒的嘴臉頃刻佈滿了桃夭的視野,她突然想起老女人教的‘目不斜視’,立即將頭擺正再也不敢到處亂看。
正前方。高高的臺階之上,年輕的君王目灌喜悅地俯視著他們,而一旁的太后卻神態自若,看不出她內心的想法。
是她,就是那個女人戕害了冷府一門,還搭上了一支禁衛軍的性命。
想起過往的種種。桃夭竟在這緊要關頭生出了恨意。她很快理智下來,如今在這兒暴露身份,只會令自己,令鳳君鴻陷入險境,所以一定要冷靜。一定要冷靜。
桃夭生怕會跟太后的視線相撞,所以僅僅是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
四下開始有人議論起她臉上的面紗,抓住南陵王的那隻手不由收緊。
而後,桃夭感到南陵王回握住她的手,再沒有過多的動作,甚至沒有一個眼神,卻使她無比心安。
行至殿前,南陵王拉著她跪了下來。
“臣。”
“臣妾。”
“參見皇上、太后。”x2
皇上龍口一開,“平,身。”
“謝皇上。”x2
待她二人起身後,就聽見皇上清朗的少年聲響起。
“皇叔爲何讓皇嫂蒙著面啊,莫不是皇叔小氣,不肯讓朕及朝臣們一飽眼福?”
都說最是無情天皇家,桃夭這會兒卻覺得皇上可不是一般地愛戴他這位皇叔啊,還肯當著那麼多人的面擠兌他。
南陵王嘴角含笑,拱手一禮道,“回皇上,因王妃偶然風寒,今日上殿怕會衝撞到皇上跟太后,於是,臣只能擅作主張讓其蒙面,還望皇上恕罪。”
皇上點點龍首,覺得南陵王果真做事細無大小,倒也是他平日的風格,也不再糾纏這個問題。
“聽聞皇叔在來之時遇上行刺,不是是否有恙?那賊人可曾擒獲?”
“蒙皇上洪福,臣等才能倖免於難,至於賊人,已當場立斃。”
“可知何人所謂?”
南陵王花落不沾身地滑過太后的方向,很快回稟道,“回皇上,那賊人並未留下蛛絲馬跡,所以也無從查起。”
突然,龍顏一怒,皇上拍案大喝,“哼,好大的膽子,皇族宗親也敢動,還當真藐視王法,藐視朕!孟卿家。”
“臣在。”一位大臣出列,拱手待命。
“朕限你十日內查清此事。”
“臣,遵旨。”
桃夭悄悄地擡頭看了眼皇上,在面紗下勾起嘴角。
想不到皇上小小年紀還挺有氣勢的,從剛纔的問話到處理也是雷厲風行,頗具帝王之才。
她又憶起以前在御花園數落了的人家,當時還真是看走眼了。
太后的鳳目不時遊移在南陵王跟桃夭之間,桃夭光是站在那裡,太后就越看越不是滋味,就好像哪裡堵得慌。
在南陵王還未入京時,她就派了親信前去大街打聽這位南陵王妃的來路,可是從民間口中卻得回來一句‘仙女’。
這是什麼破來歷,分明就是鳳君鴻爲了心愛的卑賤女人鍍了層神話的金。
可見那面紗下又不知是怎樣的禍水紅顏了。
每當想到這一類的女子,她腦中總會浮現當年夢妃的模樣,而今再朝殿堂下站立的那抹身影,不知不覺竟和記憶中的影像有了重合。
什麼?
太后突然轉爲一臉驚駭,而後又覺得是自己太累出現了幻覺。
“皇上,哀家驟感疲憊,先行擺駕回宮了。”
好好的一個氛圍就被太后的亂入打散了,四下此起彼伏的響應道。
“恭送母后。”
“恭送太后”xn
可,就在太后臨走時,她還如同在水池拋下顆卵石,激起了小小浪花。
“哀家瞧著王妃甚是喜歡,與其在這兒朝堂上枯燥無味地面對衆臣子,不如隨哀家回宮吧。”
桃夭聞言一驚,這是選擇題嗎?這就是個答案吧,不做和否認都是錯。
沒有任何懸念的,桃夭就這麼被太后帶走了。
再一次來到太后的寢宮,全然物是人非,可巧合的是,兩次她都是用的假身份,當初她是以冷府丫鬟被冷卿帶進宮,而現在卻又離譜到用南陵王妃的身份來到這兒,一個地一個天。
只是賤如螻蟻的小小丫鬟竟然讓高高在上的太后不惜滅了冷府滿門,這裡面究竟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曾在番禺時,聽小寧提起過桃夭的身世,還說那次冷卿過來尋她就是爲了將她帶回喜迎客棧,到時,老闆跟老闆娘就會將冷家滅門的真相說出來。
現在想起來,這段時間還真是忙忘了,如果真像小寧所說,冷卿的下落其實也可以去那裡打聽,說不定會比南陵王更高效。
暗自思肘間,太后已經將她打量個遍,由於顧忌她的王妃身份,再者又是表親關係,也不好隨意對待。
於是太后難得端出一張笑臉,和藹可親道,“王妃舟車勞頓,風寒襲體,爲了能給皇表弟開枝散葉,你可要多多保重身子啊。”
桃夭不敢多言,只得一個勁地點頭。
太后見她不吱聲,又忙吩咐身邊人,“你去把那隻千年人蔘拿給御膳房,讓他們燉盅雞湯送過來。”
“是。”領命的宮婢退出門。
“謝……謝太后。”桃夭趕緊變了聲回道,還不忘起身對太后行了個禮。
太后轉而又看過來,用手示意她坐回原位,依舊笑臉相迎,“你說吧,這人有的時候就是得看眼緣,哀家瞧見你就打心眼兒裡喜歡,甭提那小小的千年人蔘,只要是這皇宮有的,你可以隨意挑。”
桃夭一愣,她開始摸不透太后的路線了,不知她是真的如她口中喜歡自己,還是別的,但這禮物大作戰的計劃,還是很深得她心的。
哇,一會兒就有千年人蔘燉的雞湯喝了,嘖嘖嘖,不知道會是個什麼滋味。
細看下,桃夭突然有所感嘆:啊,這殺人不眨眼的老太婆天天吃得那麼好,難怪一把年紀臉上一條褶子都沒。
不知何時,有兩名宮婢端來了一個銅籠。
“這是?”桃夭不由問了句。
太后笑了笑,比剛纔還不走心,眼底已失去耐心似的發出了原有的本色,她看向銅籠,幽幽道,“此物是專門用以燃香的焚籠,正好,哀家這兒有對傷寒很有效香,不如,王妃先把面紗摘下,也便薰香入體,藥到病除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