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

大唐·玄宗時期

“這大宋皇帝啊……”

李隆基挽了挽袖口。

“又急躁又優柔寡斷?!?

張巡搖搖頭道:

“陛下,宋代政治有一個很大的弊病,就是有黨爭的傳統。”

“朝中大臣意見不同有爭議這是正常的事,若以事論事,把爭議限制在問題本身,在國家利益上能以大局爲重,那麼兩派尚有妥協合作之機會?!?

“主戰派多是拳拳愛國,以收復中原爲己任,滿腔熱情?!?

“將主和派單純認爲成是投降派也不妥,像秦檜這樣的賣國賊畢竟不多?!?

李隆基虛心求教道:

“那麼問題在哪裡呢?”

張巡抿了抿嘴脣,看著李隆基坦然求知的態度,開口道:

“在於政治立場上的爭論,往往變成意氣之爭,變成對人而不對事,黨同伐異。”

“主戰派攻擊主和派是賣國求榮,這不完全是事實。”

“同樣,主和派攻擊主戰派是貪功邀譽,更是枉顧情理?!?

“雙方爭議不休,即便皇帝有恢復之志,也陷入進退兩難之境?!?

……

【六月,宋孝宗讓主和派代表湯思退復出。】

【七月,命他擔任右相。與此同時,主戰的張燾、辛次膺和王十朋等相繼出朝。】

【八月,宋孝宗恢復張浚都督江淮軍馬職務。】

【十一月,金軍統帥僕散忠義致南宋函件,議和條件爲:宋帝與金帝改爲叔侄關係,宋朝歸還被佔的海、泗、唐、鄧四州,歸還降宋的金人,補納紹興末年以來的歲幣?!?

【宋高宗出面爲主和派撐腰,宋孝宗繼續遣使議和?!?

【十二月,左相陳康伯因病辭去相位,向宋孝宗推薦張浚自代。宋高宗指令讓湯思退升爲左相,地位在右相張浚之上,以爲牽制?!?

……

北齊·文宣時期

高洋咂了咂嘴。

“你可真是個臭狗屎啊……”

“怎麼哪都有你啊!”

……

南樑。

蕭衍看著天幕,一動不動。

“黨爭……”

朝堂意見相左並非壞事。

關鍵是主人家能不能兼聽則明。

如是,方能有最優決策,並且日後不管出現何種情況都能進退自如。

偏偏,主心骨有兩個。

……

【公元1164年正月,宋孝宗在主戰派的鼓勵下,派胡昉出使金營,表明宋朝拒絕歸還四州,否則將中止和議。和議陷入僵局?!?

【宋孝宗命張浚視師兩淮,全力備戰,準備與金軍一決雌雄?!?

【張浚招徠山東淮北的忠義之士萬餘人,補充建康、鎮江的正規軍,增修兩淮城堡工事,添置江淮戰艦,隨時奉命待發?!?

【湯思退及其同黨百般攻擊張浚,誣衊他“名曰備守,守未必備,名曰治兵,兵未必精”。】

【四月,宋孝宗召張浚還朝,罷去相位。】

【八月二十八日,張浚死在離京途中,遺囑說:“我曾任宰相,不能恢復中原,雪祖宗之恥,死後不配葬在祖宗墓側,葬在衡山下足矣。”】

【死前還在詢問,朝廷是否放棄了四州?!?

……

{張浚未能恢復中原,不葬先人墓左。}

{宗澤臨死前大喊三聲“過河”?。?

{岳飛含淚班師,蒙冤而死。}

{吳璘痛棄三路十三州……}

{北宋缺強將,南宋缺強相,宋與金的對峙中一直處於弱勢,其實根本還是皇帝無能,可惜了當時的愛國將領,可憐當時的老百姓。}

{間接害死岳飛、韓世忠,拆封岳家軍和韓家軍,使南宋再無可戰之兵,只爲自己一人活命,這也叫強將?}

{emmm,有沒有可能,那是張俊,不是張浚!}

……

【張浚死後,朝中主和派更加得勢?!?

【湯思退爲了和議速成,盡廢邊備,罷築壽春城,解散萬弩營,停修海船,撤海、泗、唐、鄧四州之兵?!?

【張浚爲抗擊金兵所做的努力,在短短的時間內毀於一旦。】

【南宋自毀長城,金兵毫不客氣?!?

【爲了迫使南宋接受和議,金兵乘機南下,連續攻克楚州、濠州、滁州。東南爲之震動?!?

……

大秦。

嬴政看著這一幕覺得眼熟。

六國事秦?

南宋事金?

嗯……還是有點不同的。

六國的人太有腦子了。

南宋這個……若是敵國之人那真是太好了!

……

大漢·明帝時期

“這種鳥人不讀史書不懂基本道理嗎?”

劉莊氣的腦袋疼!

“沒了刀槍,敵人還會跟你談條件?”

“朕真恨不得抽死他!”

……

【金軍又進軍淮南,佔領楚州、滁州,再次形成臨江之勢?!?

【宋孝宗將左相湯思退罷除(不久死於貶途),但在宋高宗的干預下,不得不下詔:“朕以太上聖意不敢重違”進行議和?!?

【南宋方面提出的條件是:兩國疆域仍然按照紹興和議所劃定的界線,即東爲淮河,西爲大散關?!?

【改歲貢爲歲幣,歲幣銀、絹各減五萬?!?

【南宋歸還金國戰俘,但對於叛亡者則不予遣返?!?

【宋不再向金稱臣,而稱侄?!?

【在國書的格式方面,宋致金的格式爲“侄宋皇帝眘謹再拜致書於大金聖明仁孝皇帝闕下”,而金致宋的格式爲“叔大金皇帝致書於侄宋皇帝”。】

【南宋放棄所收復的土地,金世宗同樣做出一點讓步,不再追回南逃之人,也同意歲幣減五萬?!?

【這樣,雙方在互派使者往來後,於乾道元年(1165),訂立新的條約】

【雖是乾道元年雙方纔正式簽訂和議,但基本上是於隆興二年十二月議定,因而史稱“隆興和議”。】

……

後唐·莊宗時期

“有區別嗎?”

李存勖想起了石敬瑭那混蛋。

混亂之源!

……

後周·世宗時期

“以人格換國格。”

郭榮嘆口氣。

“還行,最起碼不是稱臣了。”

……

大宋。

“嗬!我呸!”

一抹白色射入天際!

“澶淵之盟好歹還是兄弟之國呢!”

“改歲貢爲歲幣就能改變事實嗎!”

“自欺欺人!自欺欺人!”

……

【宋孝宗銳意北伐中原,但生不逢時,歷史沒有給他提供這樣的機會。當時統治中原的金世宗,有“小堯舜”之稱?!?

【在他的統治期間,金國生產發展,財政充裕,政局穩定。】

【就軍事力量來說,宋金雙方幾乎勢均力敵,誰也休想僥倖戰勝誰。宋孝宗“用兵之意弗遂而終”。】

【軍事成績:評價D級,得一分】

第583章 朱厚照:所有缺點都避開!剩下的都是優點!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第732章 文字獄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287.第278章 功過不相抵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146.第142章 祖逖!第352章 雍熙北伐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第708章 賤民脫籍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336章 後周世宗郭榮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430章 “小堯舜”金世宗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763章 民族英雄葛雲飛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557章 河套之亂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第312章 唐武宗功績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第515章 李景?。何迨f打北平,優勢在我!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121.第117章 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第486章 洪武盛世!第513章 真定之戰戰術穿插大師朱棣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461章 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諸帝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第416章 岳家軍收復襄陽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314章 唐宣宗李忱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第751章 茶第312章 唐武宗功績第三十二章:劉徹的功績不止打匈奴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121.第117章 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第482章 鄱陽之戰晉位吳王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第667章 鬆錦之戰。第646章 寧遠大捷努爾病逝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
第583章 朱厚照:所有缺點都避開!剩下的都是優點!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第732章 文字獄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287.第278章 功過不相抵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146.第142章 祖逖!第352章 雍熙北伐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第708章 賤民脫籍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336章 後周世宗郭榮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430章 “小堯舜”金世宗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763章 民族英雄葛雲飛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557章 河套之亂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第312章 唐武宗功績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第515章 李景?。何迨f打北平,優勢在我!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121.第117章 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第486章 洪武盛世!第513章 真定之戰戰術穿插大師朱棣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461章 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諸帝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第416章 岳家軍收復襄陽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314章 唐宣宗李忱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第751章 茶第312章 唐武宗功績第三十二章:劉徹的功績不止打匈奴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121.第117章 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第482章 鄱陽之戰晉位吳王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第667章 鬆錦之戰。第646章 寧遠大捷努爾病逝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阳市| 皋兰县| 牡丹江市| 夹江县| 临城县| 始兴县| 莆田市| 工布江达县| 保靖县| 青冈县| 乌苏市| 榆树市| 香河县| 老河口市| 延长县| 阆中市| 婺源县| 东丽区| 朔州市| 定州市| 河东区| 东乡| 泊头市| 杨浦区| 电白县| 青冈县| 崇文区| 万州区| 常熟市| 锦州市| 南乐县| 闻喜县| 阿坝县| 洛川县| 岑巩县| 密云县| 托克逊县| 扶绥县| 当阳市| 桐柏县| 枣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