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青山看了站在陳兆勝身邊的年輕人一眼,問道,
“這個年輕人是你的孩子?”
“是的!這小子性子野,不甘心跟我一起一輩子守在武夷山下,他沒有見過吳老的面,很多關於長江八宿,在動亂的年代裡捨生忘死,修補華夏風水陣局的故事,都是由我講給他聽,
並且按照陳老教給我的山水殘卷,傳給他一些摸山定水的本事。
我沒有陳老的閱歷和氣魄,所以很多應該傳承的東西,從我的嘴裡說出來,讓他覺得懷疑,
他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裡,不相信國家有一天會發生像當年在這片土地上餓死幾十萬人的事情,他也不相信在這樣的年代裡,還會有人遠離繁華的城市文明,守護著什麼華夏的命脈,
就算是有這樣的一身本事,也賺不到錢,所以他一直想要去和其他的年輕人一樣,到大城市裡去打拼。
就爲了這件事情,我跟他爭吵了很多次,講了很多道理他都不聽,正好藉著這次機會,把他帶出來見識一下咱們老祖宗開天闢地時留下來的東西,到底有沒有用,值不值得守護和敬畏!
這孩子是我陳兆勝的後代,我是吳老的傳人,我向吳老承諾過,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就一定不會讓他的遺志在我的手上斷層,說實話,我找了個女人生下他,就是爲了傳承這個香火,
吳老當年把我從死人堆裡救活,對我有天大的恩情,傳承他的遺志,這是我的命,也是我子孫後代的命。”
說完,陳兆勝看了自己兒子陳亮一眼,用一種極其威嚴的口吻,說道,
“這麼大的世界,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多人,誰去大城市裡爭名逐利升官發財都行,就你不行,你這輩子就得跟我守在武夷山脈,不光是你,你的子孫後代也一樣,這就是你的命!”
陳亮想要說些什麼,但是出於對自己父親那種威嚴眼神的敬畏,只好低下頭來。
萬青山走到他的身邊,替他整理了一下運動服的衣領,語重心長的說道,
“小夥子!有句話叫知道的越多,活的越累,本事越大,責任也就越重。
有些人之所以能夠活的簡單,是因爲他們的眼睛裡只能看到簡單的世界,
但是這樣看似簡單的世界,總要有一羣不簡單的人去支撐和維護啊,你說是不是?
佛家有一句話叫,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誰都不入地獄,處處地獄!
不過,我心裡知道,這些不能夠對常人說出的秘密,憋在心裡會很苦,守著這樣的秘密,也一定很孤獨,它會讓你跟身邊其他正常的人羣漸漸脫離,尤其是像你這樣出生在這個風調雨順和平年代裡的年輕人。
但是你要知道,這樣風調雨順的和平年代,正是由無數的像你父親這樣的人,用孤獨和寂寞換來的?!?
說到這裡,萬青山見面前的年輕小夥子眼睛有些發紅,他嘆了一口氣,將還要說出的話嚥了回去,接著說道,
“總而言之,生活在這個和平年代裡的人民和國家,虧欠於你們的太多太多,我萬青山在這裡代表國家感謝你們!”
陳亮看著萬青山,從他的眼神裡面感受到那種能夠一下子抓住人內心的力量,他聽了從萬青山口中說出的話語,從中體會到一種生命與責任的厚重,就彷彿自己曾經所經歷的一切,在與他眼神對望的一瞬間全部泯滅,然後自己重生了,
父親曾經對自己講述過的故事,並教給自己的那些本事,在他的腦海當中越來越清晰,然後一個聲音在他的耳畔對他說,
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他屬於這個羣體,他要融入到這樣的一個神秘而又神聖的羣體當中去。
陳氏父子向萬青山報道之後,又從遠處走來了倆夥人,這倆夥人是兩個家族,一個趙姓,一個孫姓,趙姓家族前來的是一家六口,祖孫三代,一個年過六旬的爺爺帶領著三個兒子,和兩個孫子,全是男丁,他們介紹自己是華山護林人。
爺爺名叫趙春成,也是曾經在國家動盪的年月裡,受過長江八宿之一蔣萬秋的恩情,並受其所託,傳承其衣鉢,立下誓言另自己的子孫後代將此項功德繼續傳承下去,
如今也是看到萬青山在蔣老的埋骨之地留下長江八宿的暗號標記,得知‘臥虎藏龍密令’啓動,於是攜帶家族全部男丁前來響應。
兩名孫子中大的今年十九歲,小的今年才十四歲,或許是受家族精神的影響,兩名少年的眼神和舉止,與同齡人之間有著很大的不同。
趙春成此次前來帶著兩名小孫子的目的,就是爲了藉著這次百年難遇的實踐機會,讓兩個孫子親身感受和經歷一次,中華大地風水陣局的重要性,感受一次觸摸華夏命脈的震撼,
然後讓他們將這次經歷兩個銘記於心,將這種古老東方獨有的,能夠影響到國家運勢,和民族興亡的搬山移脈之術,傳承下去。
少年強則國家強,少年就是民族和國家強大的希望!
另一個孫姓家族一家三口,祖孫三代爺孫三人一脈單傳,領隊的老爺子名叫孫傳喜六十來歲,曾拜於長江八宿之一的商廣印門下,在九曲黃河之畔,守護商廣印在民國時期治理黃河水患工程中,留下的風水鎮局。
然而,光靠著守護風水陣局是活不了人的,國家也不會出錢養著你,或許新中國根本就不知道在九曲黃河之畔的某處禁地,還保留著中華民國時期,長江八宿留下的風水鎮局,
因爲後期所有被發現的一切有關於中華民國時期,效力於國民黨的長江九局中人,所在中國土地上留下的秘密基地,全部在那場紅色運動的文化大革命時期,連同著破除封建迷信一起,被掃蕩的所剩無幾。
而在那個時候,當年長江八宿的帶頭大哥萬青山,便暗自留了一個心眼,他知道有些地方和古老的東西是不能碰的,但是這樣的話他又不能與當時被熱血衝昏了頭的紅衛兵說出來,
於是他乾脆就沒有提及此事,這樣纔將那些當年的風水陣局和遺蹟全部保存了下來。
因爲沒有國家的經濟扶植,孫傳喜在守護九曲黃河風水陣局的同時,也要吃飯,就索性帶著孫家的後代一起,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幹起了在黃河上放排和打撈屍體的行當。
一干上這樣的行當,當年他跟商廣印學習到的一些風水玄術,就或多或少的有了些許用武之地,比如說,他能夠憑藉地勢和水相,觀測出哪個地點,哪個方向,在哪個月份,陽氣足,陰氣勝,容易發生人命,然後在哪個地方能夠打撈到屍體等等風水玄學方面的知識。
你想想,當年以帶頭大哥萬青山爲首的長江八宿,都是一些什麼人物?那都是在國家動盪,山河破碎之際,由萬青山千挑萬選出來的中國風水地脈方面的能人異士,
他們臨危受命,各司其責,在土地河山遭受外敵踐踏的時候,保證了中華的宏觀風水大局不受人心渙散所影響,而導致整個華夏文明的全面崩塌。
人心渙散,只要有一個偉大的領袖站出來引領,還可以重新凝聚起來,但是如果家園沒了,那麼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就等於沒有了根,沒有了根,丟失掉的人心,就也再也無法凝聚了。
因此,跟著長江八宿裡面任何一個人,長期在一起受其精神的影響,就是薰陶也薰陶出來了他們身上的情懷,孫傳喜和其後代雖然乾的是最低等的撈屍人行當,但是他們的身上卻有從商廣印身上留下來的情懷。
什麼樣的情懷?所有長江八宿的成員身上共有的,心繫華夏民族,發揮自身長處,在堪亂時期救國救民的家國情懷。
這種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或許讓很多普通人難以理解,很多人都認爲自己的小家都操心不過來,哪有那閒工夫去操心國家的事去,天塌了一起死,幹我屁事兒?
這樣的情緒也可以理解,因爲鑄就這樣思想的人,首先是他的身上沒有一種高深智慧所昇華出來的責任。
所謂俠之大者,爲國爲家,當年的長江八宿,倒不如更確切的叫做長江八俠!
孫傳喜和趙春成二人攜帶各自家族男丁,都向萬青山報道後,萬青山與他們一一握手,心裡充滿了欣慰和感激,他看著面前的這些人,心中暗自點著當年追隨自己的那些老兄弟的名字,
蔣萬秋、商廣印、吳道臣、任長虹,我的老兄弟們,當年你們不想參與國家內部黨派的紛爭,在功成之後,灑脫退隱,我當年也何嘗不想與你們一同歸隱山林,可是我與你們不一樣,還有很多後事需要我去處理,我不能向你們那樣腐朽而去,從此星辰爲伴,逍遙於天地。
我要感謝你們化作塵埃後,仍然爲我留下這麼多的驚喜,把你們的根,深深的紮在了這片土地,或許萬某不能再次將當年的長江八宿全部召集,但是我萬某人將帶著你們的心,
再次爲這個國家,在常人無法感知的領域裡,開天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