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兩個別分心了,看看後面!”
金波濤提醒著說道,二人同時回頭看去,只見後面通道中原本巨大空間,
眨眼間便被從兩側護欄裡爬出的巨型怪物填滿,
而且那些怪物的移動速度很快,正在後方窮追不捨,兩側的護欄也在他們經過時,
爭相的打開,裡面的怪物的眼睛,也隨著護欄打開後,漸漸睜開,
氣氛越來越緊張,只要他們稍微停頓,或者是從飛盤上面掉下,
就會隨時掉入某個叫不出名字的怪物的口中。
“要是武器在手裡就好了,還有多久能夠從這裡出去?”
郎天義問道。
“快了!很快!”
司馬雲飛目視前方說道。
“雲飛,快點,我們要被抓住了!”
金波濤回頭看著一隻章魚伸過來的觸角,驚慌的說道。
“就在這裡!準備向下!”
突然,一個漆黑的地洞,出現在了海底通道的下方,
那個地洞的入口約莫可以同時容納兩個人進入,
司馬雲飛大叫一聲,身子一低,朝著地洞入口飛了進去。
郎天義和金波濤也緊隨其後,向下飛入了地洞之中。
而那些從四周涌來的海底怪物,因爲身形太過巨大,無法鑽入,只好在地洞四周徘徊,
郎天義跟隨司馬雲飛進入地洞裡面,大概垂直下降了十餘米的距離後,
穿過一片幽深的黑暗,四周的空間漸漸擴大起來,光線也慢慢變得霍亮明朗。
這裡的空間似乎要比上面的隧道還要大上許多,就好像是一個超大型的地下停車場,
只不過這裡停泊的不是車輛,而是一艘艘樣式不同,年代各異的船隻,
那些船隻大多都是破爛不堪的沉船,有旗幟上畫著骷髏頭的古代歐洲海盜船,
有大航海時代的西班牙日不落帝國戰船和各國商船,還有鄭和下西洋時期的中國巨型官船,
還有許多人類文明進入現代社會後,建造的鐵皮客輪。
郎天義發現這些沉船中有的船隻樣式竟然有些眼熟,似乎在什麼地方見過,
他猛然想起來,這些沉船中有的就是自己曾經在舊報紙上看到過的,在百慕大和日本龍三角,
以及太平洋某些神秘地帶,突遇漩渦後神秘消失的船隻,沒想到這些船隻竟然會在這裡見到。
“這裡是什麼地方?”
郎天義打量著四周的沉船,好奇的問道。
“不清楚,我只是摸清了海底人在這裡有個水下地牢,這也是第一次進來,
剛纔那個地洞,是水下地牢的通氣孔,他們在下面應該還在養著什麼東西!”
司馬雲飛說道。
“這個水下地牢距離上面的飼養區這麼近,我懷疑,這些沉船,
很有可能就是那些怪物定期從海面上捕獲的獵物,然後堆放到了這裡。”
從後面跟上來的金波濤說道。
郎天義打量著那些年代不同,樣式不一的沉船說道,
“我們應該去那些沉船裡面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武器和工具,
等到我們出去時,方便跟那些怪物戰鬥!”
說著,便朝著那些沉船走了過去,司馬雲飛和金波濤也跟了過去。
三人率先進入了一艘年代相對比較靠近現代的一艘西方的船隻裡面,
船艙裡面的各個設施早就破敗不堪,郎天義進入船長室內,
從一個倒塌的書桌的抽屜裡面,找到一支老式的西洋火槍,
在火槍的旁邊放著一本航海日誌,他將航海日誌拿起了翻開看了看,
裡面記錄的大多都是這艘船出海航行所到國家的記錄,
最後一頁裡面用工整的英文寫著最後的航海日記,
大概的內容是這艘船的船長叫邁傑夫,1821年奉大英帝國女皇之命,
前去中國考察鴉片的市場,後來遇到了神秘的漩渦襲擊,
他們無法知道能夠存活了下來,所以倉促中寫下了這最後一篇航海日誌,
並記錄下了發現漩渦出現的地點和最後的時間。
郎天義合上航海日誌放了回去,跟司馬雲飛和金波濤二人收集了一些能夠用的上的武器和工具,
包括錘子,西洋劍,和火槍,由於他們的攜帶空間有限,只挑了一些方便的拿走,
因爲水裡面火槍是打不響的,因此他們將一些火槍放到了一個地方,等到從下面出來時,再帶上跟那些怪物戰鬥。
金波濤打開了一個箱子,發現箱子裡面裝滿了金幣和珠寶,
有些奇怪的說道,“這些海底人爲什麼不把這些金銀財寶拿走?”
司馬雲飛說道,“你以爲海底人跟地表人類一樣貪財嗎?
這些金銀財寶,包括我們手裡的武器,對他們來說不知道要低級多少倍,
他們要的能源和能量,甚至我們地表人類的東西,帶進他們的城市,
他們都覺得是一種污染。”
“先別管這些了,我們的人被關在哪裡?”
郎天義問道。
司馬雲飛走出沉船,拿出一張手繪的簡易地圖,藉著四周幽暗的亮光看了看,
“應該就是這裡啊!”
一邊說著,一邊皺著眉頭開始四周觀察著。
郎天義走到一處巨大的水池旁邊,看著水池裡面的水,
伸手摸了摸,通過水流流動時對手掌的沖刷,感覺出這水池下面的水是流動的,
擡頭說道,“這水池下面的水是活水,裡面的空間應該很大,
你剛剛說是水下地牢,或許,他們就應該被關在這水裡。”
司馬雲飛又看了看手中那張簡易的手繪地圖,
說道,“這個地圖描繪的也是這個位置,只不過我沒有打探的太清楚!”
“那好,我們就下去看看。”
說到這裡,郎天義又稍做遲疑,說道,
“只是不知道這水到底有多深?就怕我們還下潛不到水底,就已經氧氣不足了!”
司馬雲飛撇了他一眼,
有些幸災樂禍的說道,“郎天義,我記得你不是什麼袁天罡的轉世能量的寄宿體嗎?
怎麼到現在也沒見你到底哪裡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啊?”
郎天義看了他一眼,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說道,
“實話告訴你吧,我雖然在地球軸心裡打開了基因碼,破析了袁天罡的宇宙能量,
但我也只是大腦裡共享了他利用宇宙能量儲存起來的部分記憶,
這部分記憶就是《推背圖》中的一些寓言!除了這些,我也實在沒有感覺自己有什麼特殊的力量!”
“這麼說,你的大腦裡共享了《推背圖》中所有的卦象和寓言了?那你說說,
我們會不會被毀滅?人類未來是怎麼樣?我們這次能夠戰勝海底人嗎?”
司馬雲飛迫切的問道。
郎天義稍微皺了皺眉頭,
說道:“我的預見能力不受自己控制,我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在什麼時候,能夠觸發到某根敏銳的腦神經,
然後在大腦裡面激發出一些未來將要發生的片段,而那些片段也只是一些閃念,稍縱即逝!”
“切,那不就是個雞肋嗎?我還以爲你會變成什麼神話傳說裡一樣的救世主呢?”
司馬雲飛不屑的說道。
“你說是就是吧!神話傳說都是我們的先祖創立的,即使加入了這個特殊的領域,
但我仍然不相信有什麼救世主,能夠毀滅我們的,是我們自己,能夠拯救我們的,
也只有我們自己,除了自己,我們誰也指望不了!”
“那你說說,我們這次能成功的阻止末日海嘯嗎?”
司馬雲飛問道。
郎天義想了想,他原本想把自己預見到的畫面告訴他,
但是又轉念一想,如果告訴他自己預見到了末日海嘯吞沒沿海地區,
那麼以司馬雲飛的性格,沒準兒就放棄帶領自己去救人,
他也沒有將張冬陽說的“鏡像替換法”計劃告訴他,
因爲這樣的計劃,越少的人知道越好,
因此他遲疑了一下,對他說道,“沒有,所以我感覺我們有希望!”
在這樣的時刻,給身邊人傳遞勝利的信念很重要,郎天義深知這一點,
說完,他又岔開話題,向金波濤問道,
“潛入這個水池之前,我們得想辦法弄到充足的氧氣!”
金波濤說道,“這個你不用擔心,我們身上穿的是海底人的外衣,這外衣是海底人穿梭海洋的交通工具,
據說是根據仿生學,從魚類的體內採集細胞血液等組織,與某種材料進行融合,
又用宇宙能量進行基因重組,上面附著了大量的肉眼看不到的微量元素,
構造工藝很複雜,就連黃百川這個專業的海洋生物兵,研究了很長時間,也沒有研究明白,
最後只說了一句,亞特蘭蒂斯文明的產物,我們地表人類的真的理解不了。
畢竟原子和中子,也是肉眼不可見的,但是地表人類不是也一樣打亂了元素排列的規律,
研究出來了原子彈和中子彈嗎,而海底人的技術比我們更高級。
穿上這身衣服,一旦進入水中,它就會自動的與人體表皮進行融合,
使人體達到適應水中活動的最佳狀態,可以在水裡像是魚類一樣自由呼吸,
這外衣穿在男人身上,會長出鱗片和堅硬的鱗甲,變成戰鬥鮫人的狀態,
女人穿上會長出魚尾,擁有通過聲波來控制海洋生物的能力。”
郎天義摸了摸身上外衣的材料,看上去像是防雨綢,但是摸上去卻感覺它輕柔如紗,
走動時,不時的在自己的表皮組織中循環著一種清涼舒爽的氣息。
他突然想起了那些之前在海面上攻擊過洛神號,並且死在艦艇上的鮫人,
問道,“我有個疑問,之前那些被我們殺死的鮫人,它們在死後爲什麼沒有脫掉這層表皮呢?”
司馬雲飛說道,“你以爲真正的海底人有那麼容易就被你們殺死嗎?
你們殺死的是真正的鮫人和蛤蟆人!”
“真正的.....?什麼意思?”
司馬雲飛有些不耐煩的說道,“每天世界上各個海域,都會有大量神秘失蹤的漁民,
這些人被海底人用技術真正的改造了人體細胞結構,然後用聲波對他們進行腦控,
讓他們成爲奴隸和戰鬥機器。按照海底人的想法來說,
就是,那些漁民每年都會在各個海域進行大量的捕殺海洋生物,
他們既然想吃魚,就要讓他們嚐嚐做魚類的感覺,這叫維持物種平衡定律。”
郎天義聽到這裡,不禁回想起那些被趙凱文用聲波對它們的大腦進行干擾後,
打亂了海底人對鮫人的腦控神經,它們便在神經錯亂的情況下,重新跑回了水中,
卻被海下的人魚無情的殺害,原來那些衝在最前線的鮫人,只是海底人培植出來的工具,
難怪它們會如此狠心。
他嘆了口氣,爲那些死難的漁民稍作惋惜,司馬雲飛又看了看手中的地圖,補充說道,
“對了,說不定這個水池下面也連接著那些漁民的改造基地!”
“我們在這裡猜來猜去沒有意義,先下去看看!”
郎天義說完,縱身一躍,率先跳入水池之中,潛入了進去,
司馬雲飛和金波濤二人也緊隨其後,跟了上去。
(小道秘聞,關於海底人的特製外衣!
1959年2月,在波蘭的格丁尼亞港發生了一件怪事。在這裡執行任務的一些人,
突然發現海邊有一個人。他疲憊不堪,拖著沉重的步履在沙灘上挪動。
人們立即把他送格丁尼亞大學的醫院內。他穿著一件制服般的東西,臉部和頭髮好像被火燎過。
醫生把他單獨安排在一個病房內,進行檢查。
人們立即發現很難解開此病人的衣服,因爲他不是用一般呢子、布之類東西縫製的,
衣服上沒有開口處,非得用特殊工具,使大勁才能切開。
體檢的結果,使醫生大吃一驚:此人的手指和腳趾都與衆不同。
此外,他的血液循環系統和器官也極不平常,正當人們要作進一步研究時,他忽然神秘的失蹤了。
在此前,他一直活在那個醫院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