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九出去打聽春九孃的消息。
南風也沒閒著,開始出去尋找合適的買家。雖然孫吉祥大包大攬地將尋找珍珠買家的事情大包大攬了,但作爲一個正常的商人,肯定不會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一個人身上。
南風這兩天的活動範圍主要在西市和食街。尋找珍珠的買家肯定要在最熱鬧、商鋪最集中的西市,而想了解昌京、打探消息,那自然是食街了。民以食爲天,酒樓、飯館自然都是各類消息的集散地,也是打探消息的最佳場所。
南風在外面逛了兩天,合適的買家沒有找到,八卦倒是聽到了不少。南風最感興趣的是關於無憂長公主慕容清歌和新任皇城司指揮使寧千帆的緋聞逸事,聽得南風直咂舌,這可比南越的宮鬥精彩多了。
從這兩天在昌京的所見所聞就可以看出,這北祁人活得可比南越人自在多了,特別是北祁的女子,相較南越女子的憋屈,那可真是瀟灑肆意多了。
在南越,只聽說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在北祁,女子雖然名義上不可以三夫四夫的,但私底下,委身幾個男子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更沒有僞善的衛道士強迫女子從一而終。
北祁女子不太在意名聲,通常都是怎麼快活怎麼來,而北祁的民風比較開放,男性也習慣了女子的獨立與自主,所以社會風氣對女子也是越來越寬鬆,女性在北祁的地位也越來越高。與南越相反,北祁的女官逐年增加,其中不少還佔據了高位,越來越多的女性,站上了北祁的政治舞臺。
而這一切,與北祁的一位女性有莫大的關係,她就是北祁的無憂長公主慕容清歌。
與南越德榮帝從衆多皇子中殺出重圍登上皇位不同,北祁皇帝慕容九州是北祁先帝的獨子,所以生下來就是太子,後來又順理成章接了皇位成了皇帝。
北祁是馬背上的民族,民風彪悍,但這位隆昌帝卻是個另類,不愛騎射,偏偏愛詩詞歌賦、琴棋書畫,與更愛騎射打鬥的德榮帝,倒像是換了個兒。
隆昌帝不但愛好偏文藝,性子也是溫和,不像是高高在上說一不二的皇帝,倒像是個溫文爾雅的先生。隆昌帝繼位九年,皇帝的位子做得還算安穩,每日詩詞歌賦也能將皇位做得穩穩當當,一是因爲隆昌帝雖然心思不在政事上,但眼光獨到,知人善用,在用人方面很有一套,加上他老爹給他留下了幾個忠心耿耿的老臣子,隆昌帝性子好,別人的話也能聽得進,算得上是從善如流;二是隆昌帝雖然是個好性子,但有個很強勢的姐姐,也就是無憂長公主慕容清歌。
隆昌帝剛登基的時候,年紀還小,文丞倚老賣老,武將惹事生非,是慕容清歌下嫁比自己年長了十餘歲的靖德大將軍,穩住了武將,又用鐵血手腕震住了文丞,這才讓隆德帝坐穩了江山。
朝堂安穩後,慕容清歌倒也沒想把持朝政,奈何這個皇弟實在對朝政沒啥興趣,見皇姐攬過了爛攤子,又著實幹得不錯,於是乾脆兩手一攤,做了甩手掌櫃,將朝政之事大部分交由慕容清歌處理。慕容清歌就這樣半主動半被動地接過了朝政。
朝政繁忙,佔用了慕容清歌大部分的時間,加之慕容清歌強勢,靖德將軍的脾氣也不太好,都是寧折不彎的性子,又不耐煩解釋,兩人的誤會越來越多,矛盾也是越積越深。後來靖德將軍還幹了一件蠢事,要納一個寡婦做妾,北祁民風開化,並不介意寡婦再嫁,將軍要納個寡婦,也不算什麼了不得的事情。而這時,慕容清歌與靖德將軍的感情也基本破裂,根本不在乎他納不納妾。誰想在對待寡婦這件事上,慕容清歌一反常態,堅決反對靖德將軍納這個寡婦,並派人教訓了這寡婦一頓,這徹底激怒了靖德將軍,乾脆將這寡婦納做良妾,狠狠打了慕容清歌的臉。
到了這時,慕容清歌反而冷靜了下來,乾脆利落地和靖德將軍和離。這靖德將軍也是奇怪,他納妾的時候,就應該預見到了激怒慕容清歌的後果,卻還是做了,原本以爲他對和離是樂見其成的。卻不想慕容清歌提出和離後,他卻死活不同意,做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慕容清歌決定的事情,再無更改的餘地,靖德將軍再不樂意,兩人最終還是和離。小皇帝一個不高興,替長姐出氣,將靖德將軍罰去邊關守衛疆土,且只準那良妾一人隨行,言明等長公主消氣了以後纔可以回來。
但慕容清歌似乎根本沒有生氣,和離後她就徹底放飛了自我,忙於政事的同時,開始豢養面首,甚至還和朝中有些大臣有了曖昧之事。但因慕容清歌曖昧的對象都是未婚之人或是鰥夫,所養的面首也都是心甘情願入府,從未有強迫之意,所以長公主豢養面首之事,雖然有非議,但沒有鬧出什麼大動靜出來。更何況慕容清歌有個極其護短的皇弟,膽敢彈劾長公主的官員,不是被降了職,就是被髮配去了窮鄉僻壤,從此再也沒有人敢對長公主的事情說三道四了。
慕容清歌幫助隆昌帝處理政事,隆昌帝幫助長姐處理她的私事,這種和諧互補的關係在隆昌帝大婚後,因爲一個女人,慢慢有了改變。
這個女人就是隆昌帝的皇后官小意。官小意是北祁太傅官天明的嫡長女,官天明是先帝的老師,也是先帝留給隆昌帝的顧命大臣之一,官小意也是先帝欽點的皇后人選。官小意從小就被當做皇后培養,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人也長得標誌,是個不擇不扣的美人。
隆昌帝繼位三年,坐穩了江山的隆昌帝大婚,十九歲的慕容九州迎娶十六歲的官小意。兩人婚後琴瑟和鳴,恩愛異常,隆昌帝對朝政就更不關心了。
但與隆昌帝醉心詩詞歌賦不同,皇后官小意對詩詞歌賦更多的是一種技能,而非愛好,雖然她在詩詞上有很高的造詣,但內心其實並不喜歡,也不認同皇權旁落。在勸說夫君還政未果後,便開始自己插手朝政。
開始只是禮部等閒職部門,後來手便越來越長,在父親的支持下,慢慢將手伸向了吏部等要害部門,自然與掌管政事的慕容清歌起了爭執。
皇后與長公主起了爭執,隆昌帝的態度很關鍵。隆昌帝從善如流,從另外一個角度說,也就是耳根子軟,作爲皇后,與隆昌帝相處的時間比長公主要多得多,所以,隆昌帝雖然沒有明確表明態度,但在很多事情上還是很明顯地偏向了皇后官小意。
有了皇帝的支持,加上父親的暗中支持,官小意也著實風光了一陣。奈何她在政治上雖有野心,但能力卻跟不上她的野心,慕容清歌以退爲進,任由官小意折騰。結果就是官小意接連在幾件事上犯錯吃癟,慕容清歌又很輕易地將分出去的權利收了回來,還狠狠給了官小意一巴掌,讓官小意以後再也不敢輕易插手政事。
長公主和皇后的權利之爭,以長公主的大獲全勝告終,這種局面一直延續數年,直到數日前,寧千帆橫空出世,官小意才終於扳回了一城。
慕容清歌倒是很佩服寧千帆,官家子弟,居然在南越潛伏了六年,期間源源不斷地送來了各類情報,特別是近幾個月,情報質量明顯上升,很多涉及南越政治、軍事、商業的高度機密,甚至還提供了南越在北祁的細作名單,讓南越在北祁的情報網幾乎被連根拔起。
最厲害的是,寧千帆還僞造了交子的印製模具,雖然後來因爲僞造模具的工匠反水,假模具被發現了,還被大理寺順藤摸瓜,將寧千帆在南越的情報網也一鍋端了,寧千帆不得不回北祁。
但慕容清歌還是覺得寧千帆很厲害。她的想法實在太過大膽,而且居然差點就辦成了,不能不說這寧千帆是個天才,更是個實幹家,化腐朽爲神奇,敏銳、大膽、細緻,幾乎具備了慕容清歌所看重的所有優點。如果她不是官小意的人,慕容清歌相信,自己一定會重用她,只可惜——
就是這個寧千帆,從慕容清歌手中搶走了皇城司都指揮使的權利,慕容清歌都沒法反對,因爲寧千帆這六年的業績實在是太出色,而且將自己生死度外,慕容清歌有什麼理由反對?
寧千帆是官小意的奇兵,打了慕容清歌一個措手不及,失了一城。這還是其次,關鍵是官小意從此多了一個老謀深算,行事大膽,不拘常理的軍師和馬前卒,而且這馬前卒不懼生死、不計成本、還能靜得下心來,任誰有這樣一個幫手都是如虎添翼,多這樣一個敵人,都是寢食難安。
以上是南風根據這兩天聽來的八卦,綜合殷明楊給自己的信息,加上自己的推測與大膽想象,描摹出來的慕容清歌與官小意之間的博弈大戲,南風覺得就算有偏差,大致應該也是差不了多少。
有人就有紛爭,有女人蔘與紛爭,便又多了幾分緋色,這北祁,也是不太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