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鎮(zhèn)‘北狩’之際,也先倒也不曾苛待於他,甚至還想讓自己的姊妹嫁過去,朱祁鎮(zhèn)昏聵,稀裡糊塗的就想答應(yīng),是袁彬和哈銘苦勸,方纔熄了念頭。
除此之外,他同也先之弟——伯顏帖木兒的交情也甚好。
瓦剌內(nèi)亂,一部南投大明,如此大事,朱祁鎮(zhèn)自也有聽聞,視秦博爲(wèi)故人之子,倒也說得過去。
秦博來京受封,依著朱祁鎮(zhèn)的想法,所部最少也有千餘人,這些人的戰(zhàn)力,可比團營還要強上一線,若能效力於他們,復(fù)立之事,自然更有把握。
“這可如何是好?”阮浪看著仝寅,指望他拿個主意出來。
要賣石亨的好,就得罪了瓦剌故人,若交好瓦剌,石亨那裡就白費了這許多工夫。
“這有何難。”仝寅哈哈笑道,“曹公公該怎麼做,仍舊怎麼做,至於結(jié)交瓦剌,煩請袁兄哈兄出面,大夥兒各行其事便是,咱們之間的關(guān)係,又有誰能知曉?
何況曹公公那裡打壓瓦剌,給他們施加壓力,豈不是更有利於袁兄哈兄行事?”
衆(zhòng)人恍然,明面上,曹吉祥只是孫太后的人,與太上皇一黨還是有些距離的,順著石亨的意,建言拆分投靠的瓦剌一部,無論成與不成,都與南宮無關(guān)。
而袁彬哈銘,在京師已是半公開的正統(tǒng)一脈,若及時向瓦剌人示好,當(dāng)有很大可能讓心生不滿的瓦剌人投靠過來。
“仝先生不愧爲(wèi)咱們的智謀之士,就這麼辦。”阮浪定下調(diào)子,顫巍巍站了起來,扶著小太監(jiān)緩緩?fù)庾撸?
“年紀(jì)大了,熬不得夜,剩下的,你們自己商量著辦罷。
小瑤子,咱們這就回南宮,明兒還得早起服侍上皇呢。”
“讓我和哈老弟去接觸瓦剌來人,總得有個信物罷,公公。”袁彬在一旁提醒。
“上皇有金刀賜下,數(shù)日內(nèi)我會讓小瑤子帶出南宮,送與你們。
說來也巧,據(jù)上皇所說,那金刀還是他北狩之時,也先之弟伯顏帖木兒送給他的,想必那瓦剌大王子當(dāng)能識得,也是有緣啊。”
阮公公的聲音漸行漸遠。
小瑤子喚作王瑤,是阮浪收的義子,他年老體衰,在外奔波,多是王瑤代他出面。
待阮浪離開後,王驥湊到曹吉祥面前,“預(yù)祝公公能得償所願,順利坐上東廠廠公之位。”
曹吉祥皮笑肉不笑地回了個禮,“借王伯爺吉言,伯爺有事兒?直說便是,你我如今既在一條船上,當(dāng)戮力同心纔是。”
王驥大喜,“前些天看上了一個窮酸的家傳字畫,叵耐這廝又臭又硬,沒有相讓的意思,差點鬧到了順天府那裡,京師不比應(yīng)天,我這南宮守備也不比應(yīng)天守備,手下雖然有點人,輕易不能動用,你看……”
與在應(yīng)天做守備,能隻手遮天不同,如今身處京師重地,王驥不知被多少人盯著,若動用手下人做與南宮無關(guān)、甚至是欺行霸市強買強賣之事,恐怕就是景泰帝也未必能保得住他。
曹吉祥微微皺眉,“這等雞毛蒜皮的小事,若動用東廠番子,豈不是大材小用,於我爭做廠公之位不利,況且你我明面上交情泛泛,我又是衆(zhòng)所周知的太后之人,爲(wèi)你出頭,怕是不妥。”
見王驥面露失望之色,曹吉祥接著說道:
“這樣罷,我另行安排個人幫你,張軏此人,你可認識?
前不久才授的錦衣衛(wèi)指揮,一直想巴結(jié)我,我同他打個招呼,你再拜訪一番,今後在京師辦事,就找他好了,你看如何?”
王驥聽了,這才轉(zhuǎn)露喜色,“全憑曹公公安排。”
張軏乃張玉次子,而張玉則是靖難功臣,與朱能一道,被朱棣倚爲(wèi)左右手,靖難尚未功成,就已戰(zhàn)死,朱棣登位後,封張玉爲(wèi)榮國公。
長子張輔,也是功勳重臣,歷事四朝,連姻帝室,得封英國公,只是跟隨朱祁鎮(zhèn)親征,最終死於土木之變。
一旁的袁彬聽了暗中嘀咕,可別生出什麼事兒來。
張軏此人與其父兄相比,不太成器,典型的紈絝子弟,景泰二年,還因爲(wèi)強搶民女,犯了衆(zhòng)怒,被景泰帝下過獄。
如今年歲雖然大了些,但辦事仍然沒有章法,恐怕會惹出不少事兒來,給他們幾人添麻煩。
有心想提醒一下,想了想,袁彬最終還是算了。
剛纔就同王驥鬧得不歡,要是再挑張軏的刺,就有些討人嫌了,反正那個紈絝傢伙,估計是接觸不到什麼隱秘之事的,且由得他去。
......
明廷給的期限十分寬泛,因此一路上週秦川他們走走停停,遊山玩水,好不愜意。
一道的高同知也是個妙人,不但不催,還主動告知何處有名勝,哪裡有古蹟,若是有點特色的名菜小吃,他還會主動帶路,邀大夥兒共嘗美味。
秦博本就心慕中華,有機會賞玩一番,自然不會錯過。
周秦川和蘇幼蓉呢,難得的有銀錢有空閒,還不用擔(dān)心被人追殺,受到通緝等等煩人事宜,自也是玩得不亦樂乎。
因此一行人等雖然都是縱馬而行,卻足足花了半個多月的工夫,方纔抵達京師近郊,如此腳程,只比徒步快上那麼一點。
甫到順天府治下的昌平州,一衆(zhòng)人等就被堵住了,早早得知消息的禮部、兵部諸官吏,將他們迎入當(dāng)?shù)匾蛔臻f兵營。
門達則因錦衣衛(wèi)的身份不受此限,跟著馬慶管家馬奎,還有鎮(zhèn)撫使盧忠,先行入京去了。
秦博與高同知一道,領(lǐng)了早就押運在此,足夠四千人馬一個月嚼用的糧草,就地休整了三天後,帶著二十多個手下,跟著明廷來人正式進京,周秦川與蘇幼蓉自然亦在其中。
高同知就沒有進京的待遇,而是留在軍營,約束下屬,順便起個監(jiān)控作用。
諸色人等毫無懸念地住進了禮部所屬的會同館,這是專門用來接待藩屬貢使的機構(gòu),佔地廣大,樓舍衆(zhòng)多。
爲(wèi)了避免引發(fā)衝突,周秦川他們被安排在一個三進的獨門大院之中。
安頓下來之後,禮部官員再度上門,開始教導(dǎo)禮儀,爲(wèi)進宮上朝作準(zhǔn)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