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80章 河套

大明景泰五年七月底,瓦剌衛大隊人馬自六壩堡滾滾進入涼州衛。

至此,距周秦川他們離開京師,已然一月有餘。

而路途,不過才走了六成多一點,尚需沿著祁連山腳的河西走廊西進,即便是全速行軍,也要大半個月,方能抵達嘉峪關。

出了嘉峪關,也僅僅算是到了關西之地,離極西的哈密仍然有不短的路途,明廷給的一個月趕到關西之地的期限,顯然是不可能做到了。

尚在關內之時,由於同各地軍民交易,就耽誤了不少工夫。

自神木出關後,進入河套一帶,行軍就更慢了。

倒不是周秦川他們有意拖延,想賴在河套不走,真那麼做的話,勢必激怒明廷,明廷都不用出兵,只需撤去瓦剌衛封號,拒貢閉市,就夠瓦剌衛喝一壺的。

再往草原上放些話出去,引阿剌傾軍來攻,明軍只需做壁上觀,即可借刀將瓦剌衛除去。

щщщ● Tтkan● c○

眼下的瓦剌衛勢單力薄,並沒有同明廷叫板的實力。

之所以走得這麼慢,全因爲周秦川他們自己心知肚明,關西七衛內訌是真,但東察合臺汗國東進的消息卻是假的,無需爲哈密擔心。

既然關西混亂,實力欠佳的瓦剌衛,自然得爲自己多多考慮,在進入關西之前,儘量增強實力。

河套之行,明廷的本意是不讓瓦剌衛擾民,卻歪打正著地讓瓦剌衛有了壯大自身的契機。

京師保衛戰之後,也先敗退也失八禿修養生息,原先已然算是瓦剌囊中之物的河套一帶再顧不上,明軍趁勢恢復了對河套的威懾力,開始陸續進駐長城外的各大小墩堡。

這些墩堡早在洪武、永樂年間就已建成,仁宣兩朝後放棄了一部分,導致河套逐漸淪爲了蒙人的牧馬之地。

于謙雖是文人出身,卻很有眼光,知道河套的戰略地位非同小可,遂在京師之戰後開始逐步收復河套。

只是受困於財力物力,數年間進展緩慢。

奪門之變後,于謙被冤殺,明廷對河套益發不重視,除了王越橫空出世,短暫地收復了河套外,大部分時候,明廷對河套的控制都是呈下降趨勢。

到了嘉靖年間,河套全部淪陷,在其間牧馬的蒙人不斷擾邊,被明廷稱爲套寇,成了宣、大之外的又一處邊患。

當然了,那是後事,此時的明軍在恢復了部分戰力後,對草原的威懾仍然不小,在進駐河套後,實力強大的部落陸續撤出,以免遭到明軍打擊。

不過大部落一走,小部落卻有了生存空間,這些部落往往在大草原上受到排擠,甚至是全族被滅後逃生至此,臨時拼湊而成的。

大草原沒有他們的立錐之地,只能賴在河套求生,仗著規模小,行動迅捷,河套的明軍一有行動,他們就聞風而散,讓明軍收效甚微,算是賴在了河套。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馬匪,這些人漢蒙都有,盡是亡命之徒,以劫掠爲生,來去如風,同樣難以對付。

面對這些散兵遊勇,大明邊軍根本沒有辦法,只要對方不大舉犯邊,入寇內地,也就聽之任之。

瓦剌衛實力雖弱,但與這些小部落和馬匪相比,就強得太多了。

且有熟悉蒙人和馬匪的秦博、王善武等人,這些讓明軍跟在屁股後面吃灰的小股蒙人和馬匪,就此在瓦剌衛面前連連碰壁,連跑都難以跑脫。

被瓦剌衛擊敗打散後,吸納收編,成爲壯大自身的養分。

能除去這些煩人的蒼蠅,河套一帶的明軍自是喜聞樂見。

不但給了秦博他們一定的幫助,還主動上奏朝廷,說瓦剌衛在河套受阻,他們正幫著瓦剌衛廓清河套的大小匪寇,請求兵部能寬限秦博他們抵達關西的期限。

這樣一來,河套明軍有了戰績,而瓦剌衛則有了邊軍背書,日程的拖延就沒了後顧之憂,雙方各取所需,周秦川他們遂安心在河套征戰。

王越原本心急關西受東察合臺汗國威脅,一心想要儘早趕去助戰,從秦博等人口中得知實情後,有些哭笑不得。

不過在河套肅清匪寇,恢復大明對此地的統治,也算得上開疆拓土,有功於朝廷,王越倒也沒有因此心生不滿,而是一心一意地替瓦剌衛出謀劃策。

將近一個月的鯨吞蠶食和主動投靠,瓦剌衛擴充近萬人馬,遴選了三千精兵,加上原來的漢蒙兵馬,有了近六千的可戰之兵,實力大漲。

匪寇被周秦川他們打得在河套不敢立足,紛紛避其鋒芒,四下散去。

這樣一來,河套局勢大好,蒙人勢力幾被肅清,歷史走向發生了變化。

眼見無利可圖,瓦剌衛這才繼續西進,再次渡過黃河之後,穿過阿拉善,也就是漢代所稱的賀蘭山一帶,從涼州衛再度入了關。

涼州衛都指揮並未露面,只派了幾個校尉前來,給秦博他們帶路,指定了一塊宿營之地後就告辭離開。

知道自己等人的外蕃身份尷尬,一般的文臣武將不敢輕易結交,秦博他們也不爲己甚,回了一份厚禮,歇了一夜後,就繼續向西北開拔。

此地靠近邊塞,盡是衛所駐軍,沒有文官,不用到處拜山門,倒省了不少事。

這一帶地廣人稀,到嘉峪關雖然路途頗遠,但實際上只需再經過永昌衛、山丹衛、甘州衛,即可進入肅州衛,肅州衛的最西邊,即是嘉峪關。

就這樣,瓦剌衛花了半個月,一路平安無事地連過三衛。

這日,在甘州衛最西邊的馬營堡按照慣例做完交易後,全衛拔營起寨,進入了大明最西邊的疆土——肅州衛。

“賢弟,河西一帶地廣人稀,交易量大減,我看到了肅州衛也不會有多少起色,咱們所需物品仍舊不足,這卻如何是好?”

秦博騎在馬上,有些憂心忡忡地問道。

在進入河套之前,周秦川他們在晉西換來的東西並不少,綽綽有餘,但人馬擴充了近一倍後,顯然又不敷用度了,尤其是茶、鹽、布匹,事關吃穿,不容輕忽。

第204章 追兵第28章 上架鴨子第127章 錦囊妙計第141章 胎記第201章 求親第184章 私心第258章 金刀第240章 前程第346章 登門第208章 生機第200章第301章 且待來年第32章 平手之局第392章 號角第370章 獻地第225章 敵襲第37章 夏雨第44章 初遇人販第309章 請求第331章 彈劾第19章 爲丐第222章 有敵情第60章 火光第390章 登極第248章 壞消息第390章 登極第120章 二人行第131章 斬首第221章 僥倖第12章 求醫第256章 阻撓第336章 登門第300章 夜談第191章 房塌第156章 逃離第207章 苦鬥第113章 高利貸第107章 新任掌櫃第277章 平息第74章 救星第22章 換方第76章 鴨舌羹第31章 認栽第228章 南下第71章 美醜第125章 被攆第137章 泰安第280章 河套第199章 春耕第158章 板升城第167章 阿剌後手第372章 鹽引第57章 跑路?第279章 教訓第231章 大同第301章 且待來年第117章 再出點子第305章 朝貢第292章 攻略第166章 西征準備第283章 紅水河畔第224章 爭議第169章 圍觀第297章 協掌千戶第187章 謝禮第357章 飛賊第60章 火光第361章 貶庶第24章 故事第214章 煩惱第230章 先遣第181章 病因第317章 脫逃第74章 救星第100章 回家第289章 渡河第331章 彈劾第165章 太師也先第80章 目標第140章 發死人財第308章 窺探第296章 整合第154章 觀禮第361章 貶庶第51章 聲威第130章 火拼第165章 太師也先第128章 誘餌第398章 搦戰第135章 北上第290章 嘉峪關下第40章 失蹤第212章 出氣第152章 也失八禿第323章 小段有禮第347章 藥王後人第332章 變天第53章 大勝第37章 夏雨第90章 住手
第204章 追兵第28章 上架鴨子第127章 錦囊妙計第141章 胎記第201章 求親第184章 私心第258章 金刀第240章 前程第346章 登門第208章 生機第200章第301章 且待來年第32章 平手之局第392章 號角第370章 獻地第225章 敵襲第37章 夏雨第44章 初遇人販第309章 請求第331章 彈劾第19章 爲丐第222章 有敵情第60章 火光第390章 登極第248章 壞消息第390章 登極第120章 二人行第131章 斬首第221章 僥倖第12章 求醫第256章 阻撓第336章 登門第300章 夜談第191章 房塌第156章 逃離第207章 苦鬥第113章 高利貸第107章 新任掌櫃第277章 平息第74章 救星第22章 換方第76章 鴨舌羹第31章 認栽第228章 南下第71章 美醜第125章 被攆第137章 泰安第280章 河套第199章 春耕第158章 板升城第167章 阿剌後手第372章 鹽引第57章 跑路?第279章 教訓第231章 大同第301章 且待來年第117章 再出點子第305章 朝貢第292章 攻略第166章 西征準備第283章 紅水河畔第224章 爭議第169章 圍觀第297章 協掌千戶第187章 謝禮第357章 飛賊第60章 火光第361章 貶庶第24章 故事第214章 煩惱第230章 先遣第181章 病因第317章 脫逃第74章 救星第100章 回家第289章 渡河第331章 彈劾第165章 太師也先第80章 目標第140章 發死人財第308章 窺探第296章 整合第154章 觀禮第361章 貶庶第51章 聲威第130章 火拼第165章 太師也先第128章 誘餌第398章 搦戰第135章 北上第290章 嘉峪關下第40章 失蹤第212章 出氣第152章 也失八禿第323章 小段有禮第347章 藥王後人第332章 變天第53章 大勝第37章 夏雨第90章 住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阳县| 南平市| 钟祥市| 安顺市| 锡林郭勒盟| 瑞金市| 东乡族自治县| 天水市| 安宁市| 松原市| 钟祥市| 望谟县| 日土县| 霍邱县| 岳池县| 芮城县| 保靖县| 海盐县| 惠州市| 喀喇沁旗| 苏尼特右旗| 北宁市| 新建县| 衡山县| 芜湖市| 信丰县| 溧阳市| 龙游县| 昌黎县| 娄烦县| 鹿泉市| 阿巴嘎旗| 东兰县| 资中县| 平塘县| 庆云县| 汉川市| 河西区| 黔西| 东至县| 金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