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七十八章 處罰

京師的動亂雖然僅僅持續了一夜,但因爲很多身無分文的流民和有預謀的士卒參與其中,造成的損壞卻是難以估量的。

首先,京師三大倉被燒燬了兩個,明廷多年的儲備差不多完全被清空。而這個,又牽扯出倒賣軍需物資的巨大弊案,數不清的官員牽扯其中。

還有就是,六部衙門中的兩個被洗劫一空,而另外四個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其他各府衙門,如五軍都督府,五城兵馬司,翰林院等也是差不多同樣的情況。

民房被燒兩萬餘間,百姓死傷近萬人,其中官員就高達百餘名。這些人中,有些是因爲太富有而被流民盯上,家被洗劫,家人被殺。有些是因爲聽信了闖軍入城的流言,在逃亡城外的過程中踐踏至死。還有一些是因爲周顯下達了不計任何代價平叛的命令後,被平叛的士卒所殺。

等到第二日叛亂止息,士卒收斂的屍首就有兩千具之多。

周顯聽從了李邦華的建議,願意自動解除自己所掌控的兵權,以釋造反的嫌疑。但在此之前,他做了一些事。

第一,周顯率部抄了高起潛的家。既然亂,就讓他徹底亂起來。在王德化那裡能搜到那麼多銀子,周顯不相信高起潛會白的像紙。果然,雖然他家的銀子少於王德化家的,但也有近百萬之巨。

第二,周顯命孟越帶錦瑟立即返回登萊,將這邊的情況告於萬元吉。後者跟隨楊嗣昌多年,無論是在京師,還是地方,都有深厚的人脈。而且他混跡官場多年,肯定比周顯更知道該如何處理這種情況。如果他能在登萊稍微呼應一下週顯,也可讓崇禎皇帝在處置周顯時有所考慮。

第三,周顯讓周乾和他所帶來的那部分禁軍立即離開。禁軍身份特殊,如果讓崇禎帝知道自己和禁軍有牽連,此事會更難解釋。況且,周顯不願此事再牽扯上週乾。

第四,周顯聯繫上了王先通,將自己掌控的士卒和從王德化和高起潛家中抄出的銀子都交給了他。他是大明的伯爺,爲人正直,也是此次事件中周顯的暫時盟友。由他繼續率領士卒參與平叛無疑是更好的選擇,而由他將王德化、高起潛貪墨的證據披露出去,顯然也能更能取信於人。

這之後,周顯將今日發生的所有事情寫成了兩道奏摺。其中一道是明面上發生的一切,可以拿去讓衆人觀看的。另一道是周顯個人的推測,能看的人僅限於周顯和崇禎皇帝。他將這兩道奏摺都交給了李邦華,讓後者帶著它們入宮前去見崇禎帝。

本來,周顯是想呆在神樞營中的監牢中等待朝廷的處置。但想到毛承明以及高起潛在三大營中的勢力,放棄了這種選擇。最後,周顯仍舊是聽了李邦華的建議,被暫時關在了御史臺的監牢中。

御史臺是糾察百官罪責的地方。只要進入御史臺,想要定罪,就必須進入三司會審階段。雖然到時候會麻煩很多,但因爲李邦華是左都御史,在這裡至少安全上有所保障。而御史臺歷來以直言聞名於世,是朝廷的言官。沒有足夠的證據,他們不會故意去冤枉一個人。

在這樣的亂勢中,功過難辨,三司會審最後很大可能會不了了之,而這恰好是對周顯有利的地方。這次動亂,周顯所做確實有很多不合法度的地方,但都並非大錯。最後要受多重的懲罰,實際上只決定一人一手,那就是崇禎皇帝的態度。

在天色即將大明的時候,崇禎皇帝的使者姍姍來遲。

來人周顯認識,名叫葛世振,和周顯、魏藻德爲同榜進士,在當日科舉中高中榜眼。他文辭華麗,初被崇禎帝授職翰林院編修,後被崇禎皇帝任命爲自己的日講官,每日常伴君側。這樣的待遇令無數人豔羨,但和魏藻德的年提數級,周顯的赫赫戰功一比,頓時顯得無比黯然失色。

崇禎帝勤政,每日都很晚才入寢。而葛世振作爲他的日講師,不時受其召見。爲此,在外面發生動亂之時,他還在宮內。

王德化率兵出宮,在城外被直接射殺。高起潛心中恐懼,不敢出城。而王承恩帶回的消息,又有點傾向於周顯,讓崇禎帝又有點懷疑他話語的可信度。而魏藻德是崇禎帝最爲倚重的大臣,崇禎帝在局勢未明的時候不願派其出城。在這種情況下,與周顯有點聯繫,但關係又不甚親密的葛世振便被派了出來。

葛世振出城之後,領著一隊士卒來回打聽消息,最終得知了周顯的動向。但到了御史臺之後,他卻驚奇的發現,周顯正待在御史臺的大牢之中,周圍還有無數士卒看押著。周顯認了自己行事緩慢,沒有及時平叛的罪名,但對於其他,概不承認。

宮內盛傳周顯造反,而他自囚於監牢等於完全堵斷了這種謠言。因爲沒有造反的人會那麼蠢,願意靜靜的等待朝廷的審查。葛世振看到這種情況,心中長舒了一口氣,知道自己不僅性命無憂,還很好的完成了崇禎帝派發給自己的任務。

但周顯卻不願隨葛世振一起回宮向崇禎帝稟明一切,說高起潛會在途中謀害自己。葛世振無奈,只得請求李邦華隨自己回宮。

李邦華左都御史的身份,在平時就可以直接進諫皇帝,而他又首先率部抵擋住了亂賊的數次進攻。作爲這次事件的親歷者,他比任何人都更有資格向崇禎帝稟明一切,而這正是周顯和李邦華最初所商議的。

李邦華首先進宮,等到局勢徹底平穩下來之後,真正掌控京師三大營的王先通也被叫進宮詢問情況。

但這中間錯綜複雜,卻不是一兩句話能說得清的。

但崇禎帝知道王德化和高起潛兩家中竟然有數百萬兩白銀之時,當即暴怒,立即解了高起潛的兵權,並讓王承恩出宮去提周顯入宮。而當週顯到達宮中之後,局勢又有了新的變化。

第二百四十八章 逃荒老者第四百八十二章 兄弟第二百八十三章 礦工礦場第四百八十五章 對戰3第二百三十三章 李巖出策第八百二十七章 震遼陽23第八百七十七章 風三姐第一百四十四章 洋人約翰第一百二十三章 強迫交易第九百二十四章 活命之恩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立錢莊2第二百三十三章 滅虜之策第一百七十一章 愁思第八百零五章 震遼陽第五章 克惰第九百七十章 入通州3第二百四十二章 相邀趙宇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業入朝第八百九十七章 德州變故第五十八章 火炮第九百八十九章 歸化之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安置災民第二十五章 決議開戰第九百六十九章 入通州第五百七十五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5第八百八十六章 李巖的提議第二百三十六章 滅虜之策4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次入宮第四百五十五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4第四十五章 兵起3第九百二十八章 使出南洋第六百四十七章 詐言第五百九十九章 松山之戰5第四百二十章 返回大明第八十九章 朱慈烺第九百七十二章 嚮明之心第二百三十六章 啓用盧象升第八百八十三章 白翥第一百七十八章 入川第一百二十二章 粆圖臺吉第四百七十一章 船向皇城島第九百三十一章 渡河第一百九十三章 從命第四百九十章 高信鐘的自白2第五百六十九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2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備第三十六章 設伏第五百零五章 劉廉到訪第三十章 收心第九百五十五章 棗莊煤礦第四百四十章 謝遷歸服2第三百一十九章 於七送信第五百八十四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4第一百二十八章 智將薩哈廉第四百九十章 高信鐘的自白2第八百五十八章 沂州攻防6第八十五章 攻入居城第八百八十五章 蹤影全無第五十二章 一人破敵第二百三十五章 回家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名夏3第一章 穿越第一百八十七章 竹菌坪戰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2第二百三十三章 李巖出策第四百四十五章 盧象升練兵第950章 出外第九百三十四章 協議第五百二十五章 渡河第三十四章 攻入滕縣2第四十九章 兵起7第五百三十五章 決戰皇城島2第一百二十六章 牛勇心性第九百七十七章 李巖撤離臨清第九百零九章 德之島第六百二十六章 買賣生意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策河南第九百七十七章 李巖撤離臨清第五十四章 雁過拔毛第十一章 山東之局11第九百七十六章 會見使者2第二百二十章 秦兵入士第八百三十八章 和解方案第二百七十章 懲治污吏2第五百零四章 拉長戰線2第六百三十四章 鑄錢第九百零二章 穩固濟南第九百八十七章 形勢第十一章 山東之局11第八百零八章 震遼陽4第九百五十七章 朱以海第七百七十九章 天下態勢第八百五十九章 沂州攻防7第六百二十五章 節寰袁公行狀第六百七十六章 誘導2第946章 議和第六百零九章 松山之戰15第七十九章 出京7
第二百四十八章 逃荒老者第四百八十二章 兄弟第二百八十三章 礦工礦場第四百八十五章 對戰3第二百三十三章 李巖出策第八百二十七章 震遼陽23第八百七十七章 風三姐第一百四十四章 洋人約翰第一百二十三章 強迫交易第九百二十四章 活命之恩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立錢莊2第二百三十三章 滅虜之策第一百七十一章 愁思第八百零五章 震遼陽第五章 克惰第九百七十章 入通州3第二百四十二章 相邀趙宇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業入朝第八百九十七章 德州變故第五十八章 火炮第九百八十九章 歸化之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安置災民第二十五章 決議開戰第九百六十九章 入通州第五百七十五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5第八百八十六章 李巖的提議第二百三十六章 滅虜之策4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次入宮第四百五十五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4第四十五章 兵起3第九百二十八章 使出南洋第六百四十七章 詐言第五百九十九章 松山之戰5第四百二十章 返回大明第八十九章 朱慈烺第九百七十二章 嚮明之心第二百三十六章 啓用盧象升第八百八十三章 白翥第一百七十八章 入川第一百二十二章 粆圖臺吉第四百七十一章 船向皇城島第九百三十一章 渡河第一百九十三章 從命第四百九十章 高信鐘的自白2第五百六十九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2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備第三十六章 設伏第五百零五章 劉廉到訪第三十章 收心第九百五十五章 棗莊煤礦第四百四十章 謝遷歸服2第三百一十九章 於七送信第五百八十四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4第一百二十八章 智將薩哈廉第四百九十章 高信鐘的自白2第八百五十八章 沂州攻防6第八十五章 攻入居城第八百八十五章 蹤影全無第五十二章 一人破敵第二百三十五章 回家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名夏3第一章 穿越第一百八十七章 竹菌坪戰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2第二百三十三章 李巖出策第四百四十五章 盧象升練兵第950章 出外第九百三十四章 協議第五百二十五章 渡河第三十四章 攻入滕縣2第四十九章 兵起7第五百三十五章 決戰皇城島2第一百二十六章 牛勇心性第九百七十七章 李巖撤離臨清第九百零九章 德之島第六百二十六章 買賣生意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策河南第九百七十七章 李巖撤離臨清第五十四章 雁過拔毛第十一章 山東之局11第九百七十六章 會見使者2第二百二十章 秦兵入士第八百三十八章 和解方案第二百七十章 懲治污吏2第五百零四章 拉長戰線2第六百三十四章 鑄錢第九百零二章 穩固濟南第九百八十七章 形勢第十一章 山東之局11第八百零八章 震遼陽4第九百五十七章 朱以海第七百七十九章 天下態勢第八百五十九章 沂州攻防7第六百二十五章 節寰袁公行狀第六百七十六章 誘導2第946章 議和第六百零九章 松山之戰15第七十九章 出京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水县| 杭锦后旗| 阜南县| 沙坪坝区| 德格县| 毕节市| 武平县| 邯郸县| 营山县| 衡阳市| 双城市| 十堰市| 邵阳市| 南宫市| 遂宁市| 广平县| 靖安县| 茶陵县| 洪湖市| 邻水| 安康市| 五华县| 乌鲁木齐县| 海原县| 新泰市| 西和县| 遵化市| 万年县| 饶河县| 泾川县| 山丹县| 嘉善县| 通城县| 昌吉市| 黎川县| 塔城市| 灵璧县| 平乐县| 顺昌县| 河津市| 胶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