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71章 侯府定計(上)

見上門道賀的大臣們越來越多,朱厚照逗弄了一會兒秦樂後,依依不捨地擺駕回宮,劉瑾跟在朱厚照的車輦旁亦步亦趨。

送走朱厚照之後,登門的賓客更多了,秦侯爺大手一揮,設宴款待。

大戶人家若生了女兒,很少有大肆慶賀的,在這個重男輕女的年代,女兒等同於商業(yè)或政治資源,甚少有大戶人家特意爲生女兒而大宴賓客的。

秦侯爺卻再次出人意料,秦樂出生的當天,秦府大擺宴席,四方賓客來賀,秦堪抱著女兒登場亮相,眼中極度的寵溺之色連瞎子都看得清楚。

看秦堪對秦樂的寵愛眼神,不少前來道賀的大臣們頓時動起了心思,這位秦家的長女似乎地位不一般,秦侯爺似乎根本沒在意過她是嫡出還是庶出,寵愛到如此地步,若能跟秦侯爺結個兒女親家,攀附上這位當朝最炙手可熱的權貴,將來自己和家族的前程何愁不平步青雲(yún)?

於是道賀的賓客開始琢磨自己家裡哪個兒子或?qū)O子與秦樂年歲相仿,怎樣與秦侯爺開口結這門親事。

十幾個道賀的大臣圍住秦堪,或直白或隱晦地提出了希望結親的想法,秦堪雲(yún)淡風輕地拒絕了,不論將來秦家是繼續(xù)風光還是逐漸落魄,他都沒有拿女兒的幸福去交換政治利益的想法,秦侯爺?shù)搅私袢者@般地步,已完全沒有必要再靠政治聯(lián)姻來獲取權勢了。

至於朱厚照說過的“未來兒媳”的話,不管他是開玩笑還是認真的。秦堪都沒有正面答應,先不提歷史上的朱厚照根本沒有子嗣。就算如今歷史被他改變了,朱厚照將來生了太子,鬼知道將來的太子是不是個歪瓜裂棗?所以,女兒將來的如意郎君,只能由她自己去找,萬一將來女兒長大後越長越醜,長成了歪瓜裂棗,實在找不到婆家了。那時他這個當?shù)目梢钥紤]把她許配給未來的太子……

結親家的想法被秦堪拒絕,大臣們多少有些不滿,卻也知道招惹不起秦侯爺,於是悻悻作罷。

…………

…………

與秦府前院的喧囂不同,內(nèi)院東廂房裡雖然也擺了一桌酒宴,但酒宴上的氣氛卻分外沉默。

沉默是因爲這桌酒宴上的客人發(fā)現(xiàn)事不尋常,他們落座酒宴後。東廂房已被丁順帶領著一幫心腹錦衣衛(wèi)將東廂房團團圍住,正是刀出鞘箭上弦,一副殺氣騰騰的樣子,任何人都不準接近東廂房,連府裡下人上菜上酒都只能走到月亮門外,由裡面的錦衣校尉接手。

東廂房的客人慌了。他們搞不清秦侯爺擺出這副陣仗到底有何目的,明明是慶賀秦府千金出生之喜,眼下這副情景卻好像秦侯爺給他們擺了一桌斷頭飯似的。

客人都是老熟人,張永,戴義。嚴嵩,牟斌。離開京師多日的楊一清不知何時也秘密回了京,此刻赫然在座。

外面的錦衣衛(wèi)團團包圍,刀劍出鞘,如此肅殺的氣氛下喝酒自然心情不會太好,衆(zhòng)人也沒有喝酒談樂的心思,於是廂房內(nèi)一直保持著沉默。

不知過了多久,秦堪招呼完外面的賓客後不急不徐地走進了內(nèi)院東廂房。

廂房內(nèi),張永戴義等人紛紛站起身拱手道賀,秦堪笑著回禮。

落座之後,秦堪先敬了大家一杯酒,吃了兩口菜,仍舊一副雲(yún)淡風輕的模樣,張永等人皆是手握重權之人,也養(yǎng)出了涵養(yǎng)氣度,耐心地等著秦堪直奔主題。

放下象牙筷,秦堪用淨帕擦了擦嘴,這才緩緩道:“今日在座者皆是秦某的老熟人老朋友,小女出生勞動大家記掛,秦某感激在心。”

衆(zhòng)人紛紛笑著連道侯爺客氣,對外面錦衣衛(wèi)嚴陣以待的場面卻提也不提,等著侯爺主動開口。

秦堪笑了笑,繼續(xù)道:“趁著衆(zhòng)多賓客上門,秦某特意將各位請到內(nèi)院,一則爲了掩人耳目,二則事涉機密,不得不小心行事……”

張永城府最淺,此時忍不住道:“侯爺有何吩咐儘管直言便是,雜家雖是太監(jiān),卻也自認不輸豪邁磊落漢子。”

秦堪點點頭,張永不愧是青史留名的人物,性格磊落豪邁,從不忸忸怩怩,難怪朱厚照常以“壯士張”稱之,雖然太監(jiān)骨子裡都有卑賤的一面,不過張永賤得不是那麼明顯。

再看看張永身旁面帶諂笑,連坐著的姿勢都哈著腰的戴義,秦堪嘆了口氣,對張永的觀感愈發(fā)好多了。

在衆(zhòng)人等待的目光裡,秦堪緩緩道:“權閹劉瑾,倒行逆施,倚天子之幸獨攬朝綱,從正德元年以來,劉瑾殘害朝廷忠良,廣植黨羽,圈佔土地,大索賄賂,其誤國誤君之甚,古來奸佞權閹未及,實爲我大明跗骨之禍……”

隨著秦堪字句鏗鏘的述說,席間衆(zhòng)人的呼吸不自覺地粗重起來,眼中散發(fā)出興奮激動的光芒。

張永再也忍不住了,率先騰地一下站起身,重重道:“侯爺想說什麼,儘管直言!”

秦堪沉默片刻,目光緩緩環(huán)視衆(zhòng)人,一字一字道:“肅宮室,清朝堂,整朝綱,爲臣之道也,我欲與各位定計……誅殺劉瑾!”

朱厚照回到乾清宮後忙活不停,雖然離豹房完工還有一兩個月,可他卻迫不及待想離開皇宮,早早便命宦官打包東西,準備搬家事宜。

劉瑾任由這小昏君胡鬧,自己回了司禮監(jiān),獨坐在屋子裡擰眉沉思許久,命人請來了他的幕僚。如今已是吏部尚書的張彩,以及數(shù)月前投靠他的張文冕。

不得不說。劉瑾經(jīng)歷過幾年的朝堂風雨,一大把年紀畢竟沒有活到狗肚子裡,這幾日來他總覺得心中有股莫名的不安,這種感覺毫無來由,卻常令他心悸驚恐,左思右想也想不出這種不安到底來自何處。

劉瑾的政治嗅覺是敏銳的,他隱隱覺得朝中有股逆流,這股逆流針對的人是他。至於推動這股逆流的人。除了秦堪應該不會是別人,放眼天下,敢跟劉瑾對著幹的人不是沒有,不過都被劉公公安排到閻王那裡告狀去了,如今劉瑾權傾天下,獨攬朝綱,一言而定萬千人之生死。敢跟劉瑾作對的人實在不多了。

除了秦堪。

秦堪,是劉瑾的肉中毒刺,他深深紮在劉瑾的心裡,欲拔而不能,今日親眼見到朱厚照與秦堪的談笑,以及朱厚照對秦堪新出生的女兒如何寵溺。劉瑾的危機感愈發(fā)強烈。

再不除掉秦堪,或許這輩子就真的除不掉他了。

張彩和張文冕來到司禮監(jiān)的時候,劉瑾仍呆坐在椅子上怔怔出神。

二人對視一眼,一齊向劉瑾見了禮,然後各自落座。

張彩和張文冕雖說都是劉瑾的幕僚。但幕僚之間也不是一團和氣的,他們也常有爭寵之事發(fā)生。而且彼此之間互相看不順眼,只是礙於同處劉瑾陣營,不便將這種爭寵表現(xiàn)得太直白。

若拿二人相比,無論是學識還是品性,張彩都要比張文冕更爲出色,張彩是胸懷大志之人,只是以前報國無門,遂將滿腔抱負寄託在劉瑾身上,而張文冕卻不一樣了,他雖也有文才學識,可目的卻是爲了顯赫官位,志向影響性格,相比之下,張文冕的心胸便狹隘多了,二人在劉瑾常有爭寵之事,多數(shù)也是張文冕先挑起的。

二人坐在司禮監(jiān)許久,劉瑾這才悠悠回過神來,朝二人笑著點頭招呼。

不得不說,劉瑾對投靠他的文化人還是非常尊敬的,他深知自己文化不高的缺點,國事上對張彩張文冕等人的建議非常看重,劉瑾如今推行的各種新政,很大一部分便出自張彩的手筆,只不過張彩這人雖然學問不俗,但在國事上的見識卻太過天真,也沒有深刻思考過會不會觸及權貴地主衛(wèi)所將領們的利益,新政的本意是好的,然而終究太過理想,根本不可能推行下去。

今日劉瑾叫張彩和張文冕過來,卻非商議國事。

簡單的寒暄過後,劉瑾緩緩道:“尚質(zhì)(張彩字),弘治十三年的科考舞弊案你可知道?”

張彩點頭:“下官是弘治三年的二甲進士,翰林院裡熬了幾年後初授吏部主事,對弘治十三年的舞弊案卻是很清楚。”

劉瑾挑了挑白眉,道:“哦?尚質(zhì)給雜家仔細說說。”

“這個案子當時已被定爲鐵案,吳中舉子唐寅和徐經(jīng)事涉賄賂主考官程敏政,後被戶部給事中華眿參劾,唐寅和徐經(jīng)被削去功名,程敏政被迫上疏致仕,先帝下旨對唐寅和徐經(jīng)永不錄用,此案由此而定。”

劉瑾饒有興致道:“這案子真相如何?真如先帝旨意所言嗎?”

張彩苦笑道:“劉公,事情的真相自然不會那麼簡單,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得利者,也有被犧牲者,朝事莫不如是……”

張彩說得隱晦,但劉瑾卻聽出了意思,這件案子果然是冤案。

劉瑾眼睛瞇了瞇,尖聲笑道:“秦侯爺?shù)故切膽颜x,竟欲重審此案,不過此事既被雜家知道,怕是這位侯爺?shù)乃惚P要落空,不僅洗刷不了唐寅的冤屈,連他自己也要栽進去脫不得身呢……”

ps:還有一更。。。

半夜碼字太傷身體,再次調(diào)整一下。。。

第348章 儀仗入關第492章 金殿嘴仗(上)第604章 大軍開拔第281章 昔日盟友第303章 堅實後援第254章 再次升官(下)第196章 扭轉(zhuǎn)乾坤第422章 巾幗壯志第39章 秋後算賬第693章 駐兵之爭(上)第117章 有人有燈第596章 反軍北進第469章 金柳臨盆(上)第377章 騎虎難下(上)第457章 本末之別第185章 化黑爲白第594章 九江剿匪第604章 大軍開拔第204章 寧王進京第285章 正德大婚(中)第491章 不棄天下第453章 遼東消息第369章 岳父進京第188章 太子救駕第570章 龍場悟道第712章 牆裡佳人第130章 是非難辨(下)第286章 正德大婚(下)第621章 安慶決戰(zhàn)(上)第158章 禁宮暖月第440章 情義取捨第294章 各有算計第114章 朝堂風浪(下二)第668章 大索京師第122章 皇門射箭第306章 籠絡軍心第16章 化解危局(中)第342章 秦家女人(上)第471章 侯府定計(上)第299章 義州奪兵(中)第330章 師叔往事(下)第348章 儀仗入關第302章 接管義州(下)第321章 花當提親第726章 迎立新君第752章 一壺濁酒喜相逢第727章 塵埃落定第406章 必攻必救第99章 上達天聽(中)第111章 朝堂風浪(上)第537章 開拔霸州第6章 運蹇時乖第220章 午門相遇第281章 昔日盟友第694章 駐兵之爭(下)第236章 山雨欲來第325章 去留兩難第583章 離棧之意第413章 相生相剋第370章 迫在眉睫第249章 轉(zhuǎn)守爲攻(下)第688章 親王相求第448章 詭異早朝(上)第136章 陰溝翻船第413章 相生相剋第514章 龍之逆鱗第434章 平定天津(中)第94章 突發(fā)而至第82章 岳母王氏第663章 身陷困局第438章 西廠高手第493章 金殿嘴仗(中)第389章 君臣共苦第39章 秋後算賬第473章 侯府定計(下)第449章 詭異早朝(下)第751章 正德現(xiàn)身第745章 天津除奸第410章 風雲(yún)再起第56章 崇明抗倭(中)第9章 江南才子第168章 秦府新年第539章 少年壯志第119章 執(zhí)硯擊之第23章 二進衙門第561章 妙手除痾第713章 苦肉化危第211章 新皇登基(下)第167章 神秘師叔第626章 不取功勞第569章 開禁伏筆第553章 飄然遠去第205章 王爺哭窮第12章 原形畢露第194章 絕地反擊(中)第403章 白蓮紅陽第729章 遼東密使第337章 龍旗飄揚第546章 決戰(zhàn)前夜(上)
第348章 儀仗入關第492章 金殿嘴仗(上)第604章 大軍開拔第281章 昔日盟友第303章 堅實後援第254章 再次升官(下)第196章 扭轉(zhuǎn)乾坤第422章 巾幗壯志第39章 秋後算賬第693章 駐兵之爭(上)第117章 有人有燈第596章 反軍北進第469章 金柳臨盆(上)第377章 騎虎難下(上)第457章 本末之別第185章 化黑爲白第594章 九江剿匪第604章 大軍開拔第204章 寧王進京第285章 正德大婚(中)第491章 不棄天下第453章 遼東消息第369章 岳父進京第188章 太子救駕第570章 龍場悟道第712章 牆裡佳人第130章 是非難辨(下)第286章 正德大婚(下)第621章 安慶決戰(zhàn)(上)第158章 禁宮暖月第440章 情義取捨第294章 各有算計第114章 朝堂風浪(下二)第668章 大索京師第122章 皇門射箭第306章 籠絡軍心第16章 化解危局(中)第342章 秦家女人(上)第471章 侯府定計(上)第299章 義州奪兵(中)第330章 師叔往事(下)第348章 儀仗入關第302章 接管義州(下)第321章 花當提親第726章 迎立新君第752章 一壺濁酒喜相逢第727章 塵埃落定第406章 必攻必救第99章 上達天聽(中)第111章 朝堂風浪(上)第537章 開拔霸州第6章 運蹇時乖第220章 午門相遇第281章 昔日盟友第694章 駐兵之爭(下)第236章 山雨欲來第325章 去留兩難第583章 離棧之意第413章 相生相剋第370章 迫在眉睫第249章 轉(zhuǎn)守爲攻(下)第688章 親王相求第448章 詭異早朝(上)第136章 陰溝翻船第413章 相生相剋第514章 龍之逆鱗第434章 平定天津(中)第94章 突發(fā)而至第82章 岳母王氏第663章 身陷困局第438章 西廠高手第493章 金殿嘴仗(中)第389章 君臣共苦第39章 秋後算賬第473章 侯府定計(下)第449章 詭異早朝(下)第751章 正德現(xiàn)身第745章 天津除奸第410章 風雲(yún)再起第56章 崇明抗倭(中)第9章 江南才子第168章 秦府新年第539章 少年壯志第119章 執(zhí)硯擊之第23章 二進衙門第561章 妙手除痾第713章 苦肉化危第211章 新皇登基(下)第167章 神秘師叔第626章 不取功勞第569章 開禁伏筆第553章 飄然遠去第205章 王爺哭窮第12章 原形畢露第194章 絕地反擊(中)第403章 白蓮紅陽第729章 遼東密使第337章 龍旗飄揚第546章 決戰(zhàn)前夜(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泰县| 板桥市| 育儿| 双辽市| 思南县| 安平县| 汽车| 邵阳县| 濮阳县| 胶州市| 汾西县| 贵德县| 象山县| 郁南县| 民和| 庆元县| 修武县| 慈溪市| 浪卡子县| 含山县| 大足县| 噶尔县| 筠连县| 镇宁| 榆林市| 阳江市| 洞头县| 武宁县| 林口县| 积石山| 锦州市| 通海县| 铁岭市| 巢湖市| 陈巴尔虎旗| 唐山市| 兴海县| 右玉县| 潜江市| 通州区| 仙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