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571互助會的糧食危機

在山東平叛的過程中,已經先後有超過5000叛軍俘虜被他派往江外特區進行開拓活動,只是到此時一年多過去了,傳回消息的仍舊不多。根據章澤天的記憶,俄國向中西伯利亞地區擴張,應該是十七世紀中葉以後的事情,此時江外特區應該還沒有被俄國人佔據,他派出的開拓隊的主要敵人應該還是當地稀少的土著。此時那裡的土著數量應該也不多,開拓隊面臨的更大危機應該還是西伯利亞冬天的惡劣天氣,憑藉那裝備了火繩槍的5000多戰俘,應該可以控制整個江外地區了。他現在正在積蓄人力,爲下一步大舉向江外特區移民作準備。

江外特區包括貝加爾湖以東,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的廣大地區,面積超過150萬平方公里,佔據那裡之後,只有向那裡大量移民,纔可以真正地將那片廣茅的土地變成自家的後花園。

另外,章澤天向北海道的移民,他不打算用漢人作先鋒,而是準備等海參崴對女真人的同化取得一定成果後,招募一批女真人先移民過去。女真人性格中有著遊牧民族的好戰因子,用來清掃島上的土著,以及少量日本人正合適。到時還可以徵發一部分朝鮮人移民過去,然後再大量移民漢人,讓漢人作爲女真人、朝鮮人與當地土著之間的仲裁者的形式出現在那裡,實現對整個島嶼的掌控。

移民之事,令章澤天感到十分頭疼。人口來源是一方面,運力又是一方面,更嚴重的則是糧食的壓力。

互助會原有來自南直隸(今江蘇中部)產糧區的糧源,在滿足自身需要的基礎上,還能向後金高價出售一部分。

但是吳橋兵變暴發之後,山東半島北部和東部連續兩年未能耕作產糧,給整個山東帶來了嚴重的糧食危機。這片區域的人口雖然有不少已經死於兵亂之中,還是有一半以上的人口成爲流民,絕大多數流進了互助會,總數多達二百萬以上的新增人口,將互助會的存糧吃得越來越少。

與此同時,南直隸在這兩年內也受到旱災的影響,糧食產量有所下降,從南直隸購糧的價格提高不說,每年能夠運出來的糧食總數也從兩年前的150萬石減少到今年的80萬石,下降了近一半。

即墨和膠南兩縣的糧食生產倒是沒有受到影響,同時因爲互助會開發的新技術,以及玉米土豆等新作物的種植,使互助會的控制區內糧食總產量翻了近一番,卻仍舊無法滿足山東基地接收流民的需要。

海外基地中,農業發展最好的是濟州島,在滿足島上常住人口需要和中轉流民需要的同時,還能分出一部分到北方的庫葉城和江北城。這兩個鯨海基地目前都沒有糧食產出,所有人的口糧需要都要從外部運入。

海參崴的農場已經開闢出來一部分,前三年所產糧食按開發協議由開發公司與後金地主八二分賬,多數都控制在了互助會手中。只是剛剛開闢出來的土地產量有限,在滿足了當地的需要之外,外運的部分即使加上濟州島北運的糧食,仍舊無法完全滿足鯨海其他基地的需要。

平壤特區比濟州島晚一年開發,但土地更廣袤肥沃,只是限於人口不足,在前兩年甚至不得不將大同江以北的平壤平原當作牧場使用。而人口相對比較豐富的載寧平原,種植的主要作物則是無法用來填飽肚子的棉花,有限的糧食僅能維持當地人口需要而已。

直到糧食危機暴發之後,平壤特區的人口又有了富餘,纔開始在大同江北的平壤平原上開始建立部分以糧食爲主要經營對象的農場。只是此時互助會下有能力購買農場的人已經把絕大部分精力放在膠萊平原的農場上,平壤平原的土地拍賣並沒有進行,開發出來的基本都是互助會的直營農場。

在互助會佔領平壤特區,將女真人趕出朝鮮半島之後,半島南部和東部便回到朝鮮王國的控制之下。朝鮮國王李倧被後金壓榨過一輪,又被互助會壓榨了一遍,王宮和官府多年積存下來的微薄家底已經蕩然無存。

等大半個朝鮮半島回到手中之後,王宮和官府最著急要做的事情,當然是要儘快補上之前的虧空,對治下的各地的壓迫當然也要比以前更重。

朝鮮王國基本上是一個完全的農業社會,官府的收入當然也是來自於農業稅,也就是皇糧。現在最富饒的平壤平原和載寧平原已經不在官府的掌握之中,所有的糧食的錢物當然都只能從更加貧瘠的南部和東部山區獲得。

由於地形多山,土地出產有限,朝鮮貧民本就比大文朝更加貧窮。如果說文朝農民每天掙扎在溫飽線上的話,朝鮮農民就是在生死線上掙扎,一年到頭辛苦勞作,也僅能勉強維持一家人的生存而已,吃飽肚子本就是奢望。如今官府加重了壓迫的力度,把更多的糧食收走,農民的生活一下子就成了問題,於是各地的民亂便接二連三地暴發出來,暴力抗稅的事情層出不窮,令控制力本就薄弱的官府疲於應付。

南方的農民沒有辦法,北方靠近互助會控制區的農民中許多都聽說過互助會這邊的待遇如何如何地好,在面臨生死抉擇的時候便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逃奔平壤特區,使這邊的人力迅速豐富起來。

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逃到平壤特區的朝鮮流民便充斥了特區各地,完全滿足了農業生產的需要和剛剛開始建設的加工業的需要,平壤平原上比較平坦的土地多數都被開發出來,種上了莊稼。而原本放牧在平原之上的大量牲畜則逐漸被擠壓到少數山坡地。山坡上出產的牧草根本無法維持牲畜的食用,於是農田中的秸稈和一些專門種植的牧草便被收割起來供給這些牲畜的食用,牲畜也由原來的放牧變成了圈養。

481李九基389孔雀石370鄉民上學那些事457冰橇和壓縮餅乾493叛軍俘虜328劉有才的建議420漢城戰事2171鉤連海盜452大靜海戰2175蘇家的轉變374高血壓345小冊子和印刷術564章維入掌湖廣道548朝鮮人力的補充114先停下來129徐家彙127二老爺出事了432清川江阻擊戰3222遭遇戰545北大荒64章貴拜師360新式帆船和近防炮249慈溪收購點19高官科學家425江北城戰役148毀屍滅跡80被按察使大人撞上了381鯨海基地548朝鮮人力的補充357北上船隊的安排86鄉試的意外546湖南谷地491戰爭期間的生產和貿易505扯皮416第一次鐵山保衛戰9440清川集開市119儲冰144完勝583預謀已久57戰鬥2價值觀118繪畫教學451大靜海戰440清川集開市509分水海戰1231章澤天辦法220佐渡島和北海道509分水海戰1203十六裡鋪15徐子先45三大紀律191替死鬼芶家489剿撫兩難70打虎英雄446請示和彙報205船隊準備啓航535馮闖去青島5500舟山羣島304雪中送炭章家人532馮闖去青島2261新武器95接骨牽引架259縫衣針和魚鉤442賣馬與賣軍功327流民100再赴濟南205船隊準備啓航503寧波水師190苦逼的縣官84時間緊迫79送禮288承租李舍人莊580民政問題的根本原因389孔雀石428兵力仍舊緊張537馮闖去青島7532馮闖去青島2361三支北上船隊150時機成熟479步兵對騎兵134南通商事111賺錢也是打發時間的好辦法184摸黑回家387江北城88跟蹤69久違的主角光環308樑鬆的陛辭60何謂明師542淮安旱災275從木活字到泥模94章家考生459大批流民潮306翰林院531馮闖去青島1290潮汐能206船員培訓和熱武器122章家莊名醫33比鬥2501鹽灘島海戰174糖行的安排
481李九基389孔雀石370鄉民上學那些事457冰橇和壓縮餅乾493叛軍俘虜328劉有才的建議420漢城戰事2171鉤連海盜452大靜海戰2175蘇家的轉變374高血壓345小冊子和印刷術564章維入掌湖廣道548朝鮮人力的補充114先停下來129徐家彙127二老爺出事了432清川江阻擊戰3222遭遇戰545北大荒64章貴拜師360新式帆船和近防炮249慈溪收購點19高官科學家425江北城戰役148毀屍滅跡80被按察使大人撞上了381鯨海基地548朝鮮人力的補充357北上船隊的安排86鄉試的意外546湖南谷地491戰爭期間的生產和貿易505扯皮416第一次鐵山保衛戰9440清川集開市119儲冰144完勝583預謀已久57戰鬥2價值觀118繪畫教學451大靜海戰440清川集開市509分水海戰1231章澤天辦法220佐渡島和北海道509分水海戰1203十六裡鋪15徐子先45三大紀律191替死鬼芶家489剿撫兩難70打虎英雄446請示和彙報205船隊準備啓航535馮闖去青島5500舟山羣島304雪中送炭章家人532馮闖去青島2261新武器95接骨牽引架259縫衣針和魚鉤442賣馬與賣軍功327流民100再赴濟南205船隊準備啓航503寧波水師190苦逼的縣官84時間緊迫79送禮288承租李舍人莊580民政問題的根本原因389孔雀石428兵力仍舊緊張537馮闖去青島7532馮闖去青島2361三支北上船隊150時機成熟479步兵對騎兵134南通商事111賺錢也是打發時間的好辦法184摸黑回家387江北城88跟蹤69久違的主角光環308樑鬆的陛辭60何謂明師542淮安旱災275從木活字到泥模94章家考生459大批流民潮306翰林院531馮闖去青島1290潮汐能206船員培訓和熱武器122章家莊名醫33比鬥2501鹽灘島海戰174糖行的安排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东县| 武汉市| 泾阳县| 荔浦县| 集贤县| 布尔津县| 济南市| 平远县| 江孜县| 乌什县| 肥乡县| 新泰市| 利辛县| 大连市| 巨鹿县| 鄂伦春自治旗| 邵阳县| 蛟河市| 安康市| 株洲市| 闸北区| 鲁甸县| 安宁市| 双辽市| 吉林省| 喀喇沁旗| 津市市| 长沙市| 金溪县| 永丰县| 潜山县| 华坪县| 琼结县| 涞源县| 临夏县| 合山市| 高州市| 慈利县| 贵南县| 文山县| 辽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