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九、湯家老屋

湯勝星 原創(chuàng)作品

寫完林家老屋,再寫寫湯家老屋。湯家和林家是緊挨著的兩個村子,其實就是一個自然村,外人叫做倉下畈的。湯家自然以湯姓爲主,可以說清一色姓湯,林家自然以林姓爲主,卻也摻雜一些外姓----前文說過,多是招親來的。

湯家也有一棟老屋,記憶中規(guī)模比林家老屋要小。也是青磚土瓦木質結構古建築。湯家老屋同樣建於解放前,是地主土豪家的房子,土改時分給窮苦人家----其實就是分給我爺爺那輩居住。我爺爺是四兄弟,我爺爺行二,和大爺爺都死得早,我都未曾見過。三爺爺和四爺爺分別叫做湯大財和湯釐財?shù)模荚谖夷贻p時故去的。據(jù)說整個湯家村原來就是一戶人家,祖先是補鍋的,很早以前從餘干縣湯口鎮(zhèn)遷來,他補鍋補到此處,在樟樹腳下休息時扯一根樹藤,連根帶起一個土罐,裡面裝著滿滿一罐金子!於是買房置地,娶妻生子,就此安置下來,這就是湯家人祖先。當然這只是傳說,不過我查過,餘干湯口鎮(zhèn)是湯姓大族,前些年出譜,附近湯姓都去祝賀過。

到我爺爺這輩到底是湯氏第幾代,未曾可知,但我家爲什麼分到林家老屋居住,卻沒在湯家老屋分得片瓦只磚?湯家老屋是一棟大房子,其實也是三棟獨立結構的房子連接而成的,當時就分給了我爺爺輩的其他三兄弟。三爺爺湯大財和湯斯冬家共一棟,分得北邊,三爺爺占上廳,湯斯冬家佔下廳。大爺爺家一棟,居中。因大爺爺我沒見過,只知其子湯炳亮,就是我大伯,一大家人住中間。四爺爺湯釐財家一棟,分在南頭。原先整棟湯家老屋是相通的,中間一條過道從南到北貫穿,每棟都有一口天井,後來門被堵了,才分成三棟獨立卻又相連的老屋。

這樣就清楚了,我爺爺三個兄弟都分了湯家老屋,只剩下我爺爺沒有分到,----我們家就被分到林家老屋。面積倒不小,但不是上廳,是下廳。我爺爺故得早,我父親後來把家裡的尊嚴找回來了。林家老屋佔族懷的房子是我們家賣過去的。1974年我家做了新房後,林家老屋的老房用來抵家裡欠生產(chǎn)隊的錢。佔族懷家種田掙工分的人多,是餘錢戶,就賣給了佔家。但我奶奶不肯賣她住的那部分,奶奶和後來的爺爺一直住著林家老屋,纔有了我對林家老屋深深的眷戀和懷念,纔有了我寫的《林家老屋》。

這樣交代清楚後,再回到湯家老屋。

湯家老屋我雖沒有居住過,但同樣是我們兒時的樂園,同樣承載了幾代湯家人的青春和夢想。湯家老屋坐西朝東,門前有一大片較爲寬闊的空地,有幾株棗樹。是湯家人納涼聊天、貨郎擔休息的好地方。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物資匱乏,文化生活極度單調。當“咚隆咚隆”清脆的撥浪鼓聲響起,我們就知道貨郎擔來了,當我們從家裡翻箱倒櫃找到三五分錢緊緊攥在手心趕到棗樹腳下時,貨郎先生已經(jīng)擺好貨擔,坐在樹蔭下?lián)u著蒲扇擦汗了,湯家的小媳婦大姑娘陸陸續(xù)續(xù)趕來,針頭線腦、髮夾鈕釦、小孩玩具,貨擔裡的貨物都是她們需要的,你挑一樣,她來兩樣,討價還價,熱鬧非凡。我們這些小屁孩,只好找大人之間空隙往裡鑽,看著貨擔玻璃蓋下面的糖果直咽口水。待這些女人們買到稱心如意的貨物逐漸散去後,貨郎先生依舊挑起貨擔,向下一個村莊進發(fā),我們就跟在後面,一邊唱:“貨郎擔,賣花線,挑著擔子走前面。叮噹搖動喚嬌娘,引出嬌娘門口見…”一直跟到老遠去。

湯家老屋門前空地也是全村人文化娛樂休閒場所。放露天電影是那年代最隆重的娛樂活動。當落日的餘暉在後山坡慢慢褪去,就有人在空地前面豎起兩根長桿,再綁好一根橫桿,把銀幕掛起來。當我們從山窪裡放牛回來,一邊唱著:“牛來了家,馬來了家,排場的姐姐來了家”,老遠看見銀幕高高掛起,就知道今晚有電影看了。於是趕緊繫好牛,回家喝下一碗熱熱的稀粥,有的甚至捧著飯碗就來了。你提竹椅他搬長凳,早早佔好位子。但電影是沒有那麼早開映的,要等到天完全黑下去,大人們收拾好屋子,鎖好門,空地完全被坐滿了,放映員才“突嚕嚕突嚕嚕”扯響發(fā)電機,然後在放映機上擺弄,就有一股光射向銀幕,男人們香菸的煙霧從光束中飄過,這是湯家村最快樂的時光。小時候記憶最深的電影無非是《渡江偵察記》、《小兵張嘎》等,看完意猶未盡,於是第二天我家門前箬葉叢裡就有一大幫小孩拿著木製手槍,模仿電影情節(jié),嬉戲打鬧,一邊喊:“繳槍不殺”、“衝啊”… 常常是淹沒了媽媽們“回家吃飯咯”的呼喊!

湯家老屋南頭和北頭兩棟,也就是我三爺爺和四爺爺家都在多年前拆掉了,他們的後代在原址上蓋起了新房,只有中間大爺爺家一棟直到現(xiàn)在還依舊矗立,成爲全村最古老的一棟房子。多年來,湯家村前前後後蓋起了許多樓房,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呈現(xiàn)出日新月異的面貌,只有湯家老屋中間那棟依舊在風雨中殘存,帶著我們回到那段歲月,訴說著湯家的往事,記錄著湯家的變遷…

二、一座高山一、梅花藤八、林家老屋十七、 年 會十七、 年 會十七、 年 會五、一把銑豬刀五、一把銑豬刀五、一把銑豬刀十二、萬點鵝黃春色透四、交 公 糧九、湯家老屋十七、 年 會八、林家老屋九、湯家老屋八、林家老屋三、一條小河十一、清明四、交 公 糧八、林家老屋十、打的十、打的三、一條小河四、交 公 糧十、打的五、一把銑豬刀一、梅花藤十二、萬點鵝黃春色透五、一把銑豬刀九、湯家老屋十、打的十一、清明二、一座高山八、林家老屋十一、清明十一、清明一、梅花藤三、一條小河四、交 公 糧四、交 公 糧十、打的十一、清明十一、清明十七、 年 會二、一座高山三、一條小河十一、清明十、打的十二、萬點鵝黃春色透四、交 公 糧一、梅花藤四、交 公 糧一、梅花藤九、湯家老屋十一、清明十、打的二、一座高山一、梅花藤十七、 年 會十二、萬點鵝黃春色透十二、萬點鵝黃春色透十、打的十、打的十、打的十二、萬點鵝黃春色透十七、 年 會二、一座高山十七、 年 會五、一把銑豬刀十二、萬點鵝黃春色透十七、 年 會三、一條小河十一、清明十七、 年 會九、湯家老屋十七、 年 會十二、萬點鵝黃春色透十二、萬點鵝黃春色透三、一條小河五、一把銑豬刀五、一把銑豬刀五、一把銑豬刀五、一把銑豬刀十二、萬點鵝黃春色透九、湯家老屋九、湯家老屋十七、 年 會十二、萬點鵝黃春色透三、一條小河
二、一座高山一、梅花藤八、林家老屋十七、 年 會十七、 年 會十七、 年 會五、一把銑豬刀五、一把銑豬刀五、一把銑豬刀十二、萬點鵝黃春色透四、交 公 糧九、湯家老屋十七、 年 會八、林家老屋九、湯家老屋八、林家老屋三、一條小河十一、清明四、交 公 糧八、林家老屋十、打的十、打的三、一條小河四、交 公 糧十、打的五、一把銑豬刀一、梅花藤十二、萬點鵝黃春色透五、一把銑豬刀九、湯家老屋十、打的十一、清明二、一座高山八、林家老屋十一、清明十一、清明一、梅花藤三、一條小河四、交 公 糧四、交 公 糧十、打的十一、清明十一、清明十七、 年 會二、一座高山三、一條小河十一、清明十、打的十二、萬點鵝黃春色透四、交 公 糧一、梅花藤四、交 公 糧一、梅花藤九、湯家老屋十一、清明十、打的二、一座高山一、梅花藤十七、 年 會十二、萬點鵝黃春色透十二、萬點鵝黃春色透十、打的十、打的十、打的十二、萬點鵝黃春色透十七、 年 會二、一座高山十七、 年 會五、一把銑豬刀十二、萬點鵝黃春色透十七、 年 會三、一條小河十一、清明十七、 年 會九、湯家老屋十七、 年 會十二、萬點鵝黃春色透十二、萬點鵝黃春色透三、一條小河五、一把銑豬刀五、一把銑豬刀五、一把銑豬刀五、一把銑豬刀十二、萬點鵝黃春色透九、湯家老屋九、湯家老屋十七、 年 會十二、萬點鵝黃春色透三、一條小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响水县| 重庆市| 古蔺县| 肇东市| 剑阁县| 灵丘县| 义乌市| 洞头县| 右玉县| 七台河市| 阜阳市| 永德县| 长春市| 马尔康县| 阿合奇县| 正镶白旗| 禄丰县| 石景山区| 阳新县| 沈阳市| 普宁市| 辽中县| 枣阳市| 高青县| 平舆县| 鹿泉市| 辽源市| 嘉峪关市| 乾安县| 秭归县| 平和县| 鄂伦春自治旗| 蒲江县| 青海省| 伊宁市| 普定县| 阳西县| 元阳县| 靖宇县| 奎屯市| 西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