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獅老怪說:“阿姑,你還要爲我乾兒子、乾女兒解毒沙掌之毒呢!”說完,一縱至空中,離去。
阿姑婆道:“想不到花芙蓉的毒沙掌功夫已修煉到了火候,來,進屋來,我爲你倆解毒。”
婚禮期終於到了,頭一天潘留大土司請了苗家的著名歌手巴拉當著村寨前來祝賀的衆多苗民演唱了婚俗歌,這婚俗是長界篇敘事詩,主要的一首爲《大容歌》,淋漓盡致的講述父母怎樣爲兒女婚事忙碌,新娘如何梳妝打扮,如何辭別父母、歌嫂、弟妹。同村寨人如何相送,依依不捨。新郎家如何迎親,新娘與新郎如何拜堂成親,拜堂後在夫家第一件事就是挑水等等。
婚俗歌唱了兩個時辰,然後潘留大土司便帶領村裡男女老少載歌載舞,表示對新人的祝賀,一個極大陣容的歌舞隊在阿姑婆住宅旁的一個大草坪進行,場面十分熱鬧,情景十分壯觀,他們一邊歌唱,一邊跳舞,還有葫蘆絲等管樂伴奏,整整熱鬧了一整天,這也是由於杜絲姑娘在養蠶事業上對苗寨村苗民的貢獻,得到了苗寨村苗民的敬佩。
第二天,潘留大土司安排一個有威望的中年男子到金獅老怪家,與譚詠梧一起到阿姑婆家迎親,又安排了四個苗人分別挑著彩禮,還有雄雞、母雞各一隻跟隨在後,中年男子叫潘雄在前面開路,他身材高大,體貌雄建,酒量大,能說言道。
潘雄與譚詠梧等走至阿姑婆的房外一里之地,潘留大土司以安排了六個中年苗民著牛角攔在大路邊,兩腳張開,兩手成一安排開,阿雄一見就知是一個“大”字,於是開口道:“天大地大不如人大。”
一箇中年男子道:“爲什麼人大?”
“因爲天地人中,只有人才能拜天拜地,除了人那些動物能拜天地嗎?”
這一對答圓滿,六個男女收住腳,說道:“請問你的酒量有多大?”
潘雄道:“唱過久久長壽不成問題。”這是指喝九牛角米酒。
於是就有一箇中年婦婦倒酒入牛角,另一箇中年男子手拿牛角接著,阿雄像喝水似的,喝了九牛角酒,還不醉倒,真成了不倒翁。
喝完酒,阿雄帶著譚詠梧
шшш?ttκa n?c o
一行隨著阿姑家的苗民走著,走著,走到一個大寨門,門全是竹編成,門上一根長竹竿攔著,下面拜了九根竹竿,一箇中年問道:“前面是什麼門?”
阿雄答道:“天長地久門。”
“爲什麼走天長地久門?”
“因爲門上一根長竹竿體會天長,下面地上九根竹竿爲地久。”
“答得好,請過門吧。”
這種過門不簡單,必須像跳繩似的跳過去,有八根竹竿兩頭站了人,他們在竹竿兩端各蹲一個人,手拿竹竿在地上拍兩下,又在手中合拍兩下,過往之人必須和著節拍,當竹竿從手中放下時,腳踩下去,兩手抓住時,腳取出來,這樣反覆跳躍著過去,只要領頭和新郎過去了,後面挑禮的不用跳跟著過去。
阿雄在前面作示範,譚詠梧是練武之人,當然一看就會,他們很快就過第二關。
走到家門前,一箇中年苗人站在大門上,攔住不準進門。這時,一箇中年婦女送到潘雄手中一碗餈粑,中年男人問:“你們來我家想幹什麼?”潘雄道:“修百年好合呀!”
“拿什麼修百年好合?”阿雄手拿餈粑一塊,遞與那門上中年男人,說道:“餈粑餈粑,粘上兩家,兩家好合,共把手拉,喜生貴子,造福萬家。
”中年男子將手一拍,“說得好,請進。”於是阿雄與譚詠梧終於闖過三關,到達阿姑婆家,阿姑婆家中安排苗人作支客使,做新郎的接待和客人的接待工作。
當天晚上,在阿姑婆家舉行了對歌儀式,潘雄的歌唱得高亢悅耳,驚動四座,同時打敗了許多會唱歌的苗民。第二天吃了早飯,杜絲姑娘要上轎子了。一個老年苗家婦女爲杜絲姑娘按苗家服飾對她打扮一番。
阿姑婆對何眉雄說:“何眉雄,你是杜絲姑娘的大哥,你就爲杜絲姑娘押路吧。”
何眉雄道:“爲什麼要我這個大哥押路?”
“因爲這兒的規矩是姑娘出嫁,必須要大舅子押路,害怕中途有人搶親。”
“搶親,還有這樣的事!”
“苗族都有搶親的習慣,如果姑娘愛上一個人,而姑娘把她嫁到另一家,這個姑
孃的戀人就會去半路搶親。”
“可是杜絲姑娘沒有愛上另外的苗人呀!”
“哎!你怎麼這麼笨呀,苗族的男人如果暗戀女人,也會去搶親的。”
“啊,是這樣,我不爲杜絲麗妹妹押路去。”
杜絲姑娘坐上花轎,前面有吹鼓手吹著喇叭,敲鑼打鼓開道,其次就是何眉雄,高大的身材,,威風凜凜走在轎前押路,轎後跟了許多苗民前來送行,臉上露出依依不捨的樣子。
花轎將到金獅老怪家了,金獅老怪安排幾個人接過花轎,擡到院壩裡,然後一個支客拿出喜錢,給吹鑼樂隊和女方轎伕一一散發。
這時一個大巫師手拿一隻雄雞,將雞頸割了一刀,將雞血灑在堂屋大門外面,口唸驅邪咒,請求月佬仙保佑新娘、新郎事事如意,儀式完畢,新郎扶著從轎裡出來的新娘,一起走至堂屋,其女方來人一律由支客使安排休息。
不一會兒,大巫師宣佈:“拜堂儀式開始。”然後又請神,主要是請苗族祖先應允,給新娘、新郎祈福。然後,由大巫師首先宣佈夫妻拜祖宗,再宣佈拜高堂,最後宣佈夫妻對拜,拜完堂後,大巫師道:“新郎揹著新娘進入洞房。”
這時,譚詠梧揹著杜絲姑娘進入洞房,苗族人不興喝交杯酒,只興潑和氣水。
在新房中,一位年長婦女端著一盆水,說道:“新娘、新郎洗和氣水。”
這時,盆子裡有兩條毛巾,杜絲麗與譚詠梧各拿一條,醮上水,將臉和上身各洗抹一遍,再放入盆中,由年長婦女端了出來。
外面已經開午飯了,譚詠梧道:“娘子,我們出去吃飯吧。”
“不,按規矩是你出去招待客人,記住,不要喝醉了。”
“好的。”譚詠梧應聲走出房中,只見張山峰早已等候在門外,張山峰道:“我說來喝喜酒,剛好趕上。”
譚詠梧道:“請,請張道長座上席。”
“爲什麼要我坐上席?”
“因爲你是我們的聯姻人。”
就這樣,譚詠梧給張山峰安排在堂屋中一個上首席,張山峰此時也不多言,只管喝酒吃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