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六章
八月二十日,沈劍飛再次讓別廷芳致電商震,讓其轉告蔣委員長防範日軍從上海金山衛登陸,並要求由中抗聯盟出兵協防吳福、錫澄一線。蔣介石這次採信了中抗聯盟的建議,命令上海方面調兵防範金山衛地區,並同意中抗聯盟出兵。沈劍飛把此消息傳達給前敵指揮部,秦風跟歐陽成緊急商議,命令姚遠的第二縱隊即刻趕赴吳福、錫澄一線,掩護以後國軍的撤退,消滅鬼子的小股先頭部隊,收攏潰散的國軍士兵,爲國軍構築南京防線爭取時間。同時命令李鈞健的第六縱隊接管第二縱隊的防區。
八月下旬,中國各部隊繼續圍攻盤踞在海軍陸戰隊司令部、楊樹浦等據點的日軍,新抵達戰場的中國軍隊精銳之師第三十六師迅速投入戰鬥,在戰車掩護下攻入匯山碼頭,同時空軍再次出動配合,轟炸地面及江上日軍目標。我軍終因裝備低劣、火力不夠威猛,面對鋼筋混凝土築造的工事而一籌莫展。中國僅有的裝甲部隊--南京裝甲團配屬第三十六師的兩個連戰車既無強大火力保護,又缺乏與步兵協同作戰經驗,反被日軍艦炮悉數摧毀,兩連官兵全部壯烈殉國。八月二十日晨至八月二十二日,宋希濂第三十六師、王敬久第八十七師、孫元良第八十八師和夏楚中第九十八師的進攻均受阻,傷亡嚴重。戰局陷入僵持,日軍龜縮據點負隅頑抗待援。八月二十三日拂曉,日軍鬆井石根率領的兩個師團援軍先頭部隊在海空火力掩護下,在獅子林、川沙口、張華浜等方面登陸,蔣介石聞訊,急令軍政部次長陳誠爲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指揮第九十八師、第十一師及剛到嘉定的第六十七師、第十四師火速分赴各處抗擊敵人登陸。蔣介石對第三戰區進行了人事調整,馮玉祥到新成立的第六戰區去當司令長官,第三戰區司令長官的職務由蔣介石本人兼任。
中日都增兵後,雙方鏖戰更趨激烈。八月二十三日起,敵第三、第十一師團在艦炮密集火力掩護下,向吳淞口鐵路碼頭、獅子林、川沙口登陸,進攻寶山、月浦、羅店、薀藻浜我軍陣地。張治中派王敬久爲淞滬前敵指揮官,指揮第九集團軍所轄部隊抗擊登陸日軍。與此同時,剛組建的第十五集團軍在羅卓英指揮下,向寶山、川沙口登陸之敵發起反擊,第九十八師於八月二十四日擊退攻佔獅子林的日軍,殲敵數千人。第十一師冒著飛機猛烈轟炸,經艱苦戰鬥,收復羅店。日軍不甘失敗,調集坦克、飛機和重炮大舉反撲,圍繞羅店雙方展開拉鋸戰。第十一師會同原先防守在這裡的第六十七師並肩戰鬥,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感天動地精神同日寇拼殺,戰況之慘烈爲開戰以來所僅有。守軍陣地幾經易手,陣地前屍積如山。羅店一戰被稱之爲東方絞肉機,足可見戰況之慘烈。第六十七師師長李樹森身負重傷,第二零一旅旅長蔡炳炎及兩個團長陣
亡,兩個師的營連長大半犧牲。血戰至二十九日,羅店再告陷入敵手,剛剛從德國回國奔赴前線的黃維率第六十七師奮力突入,旋即又被擊退。
八月三十一日拂曉後,日軍以飛機三十餘架,並以海軍艦炮猛擊吳淞,強行登陸;日軍另一部由市輪渡碼頭登陸。中國守吳淞的第六十一師的一個團,傷亡過半,不支後退;惟吳淞炮臺,仍由上海保安總團固守。張治中將在劉行的第六師調到楊行、吳淞,驅逐登陸之敵。該師於三十一日夜,向吳淞攻擊前進,與敵遭遇於楊行以北地區,發生激戰。又第六十一師因損失慘重而被縮編爲一個團,師長楊步飛被撤職,軍政部命令第二師補充旅(即獨立第二十旅)充編該師,重組後的第六十一師下轄兩個旅,鍾鬆任師長,楊文瑔任第一八一旅旅長,鄧鍾梅任第一八三旅旅長,隨後該師奉命在唐家宅、陳家行一線沿薀藻浜右岸阻擊日軍,與日軍第九師團往返拼殺,戰況慘烈,二名團長壯烈犧牲(第三六一團團長李忠、第三六五團團長季韋佩)。
九月一日,日軍一千餘人圍攻獅子林炮臺。日軍爲連接和擴大兩個師團的登陸場,於九月二日至五日,連續以軍艦、飛機、坦克支援,向防守月浦、寶山的中國第九十八師夏楚中部發動猛烈進攻,九十八師一部與敵反覆白刃搏鬥,多數犧牲,因傷亡過重,第九十八師撤出陣地。九月二日起,日軍重兵進攻三官堂第六師陣地,並強渡泗塘河,被擊退。三日至四日,日軍連續向三官堂一帶進犯。第六師十八旅奮勇阻擊,殲敵不少,但該旅傷亡甚衆,旅長翁國華和團長朱福星負傷。五日晨,敵分由吳淞、張華浜和沙龍口夾擊寶山至三官堂陣地。第六師腹背受敵,各村落都被燒夷,火藥局守兵全部犧牲,第十七旅旅長丁友鬆以下傷亡過半,相持至午,該師退守泗塘河。日軍越過泗塘河橋向西侵犯,於是,獅子林、吳淞間聯繫通道被敵打通,而寶山城中國守軍由此陷入重圍。九月五日,日軍集中三十餘艘軍艦,掩護陸軍向寶山發起猛攻,中國軍隊頑強抵抗,奉命堅守寶山的九十八師第五八三團三營五百餘人在營長姚子青率領下,抱與陣地共存亡之必死決心,一次次打退敵軍瘋狂進攻。日軍施放硫磺彈,城中燃起沖天大火,所有建築化爲瓦礫堆。戰至七日晨,日軍以坦克爲前導始得突入城內,姚子青率全營官兵與敵巷戰,打盡最後一顆子彈,至當日上午十時,除一人前夜受命突圍向上級報告軍情外,其餘全部壯烈犧牲。
寶山保衛戰進行的同時,羅卓英的第十五集團軍爲克復羅店,與日軍再度激烈交戰。但日軍在佔領寶山後,以一部沿寶羅公路向西攻擊,吳淞方面日軍也越過泗塘河西攻,日軍尚不斷在各地登陸,中國軍隊頓時面臨腹背受敵的威脅。至九月中旬,日軍援兵陸續開到,中國方面因無制空和制海權,在進攻敵
據點、抗擊敵登陸和逐地爭奪戰中損失慘重,部隊疲憊至極,被迫轉入防禦。此前,九月六日,第三戰區發佈的第二期作戰計劃:上海戰區以持久抗戰爲目地,限制登陸之敵發展,力求各個擊破之效。各個擊破不能達成時,則依次後退於敵艦射程外之既得陸地,施行頑強抵抗,待後方部隊到達,再行決戰而取最後勝利。已做好攻堅不利轉而實施防禦作戰的準備。
九月九日,日軍沿軍工路、淞滬公路和月浦、羅店之線向中國軍隊發動強大攻勢,我軍同敵展開殊死搏殺,九月十一日,第十五集團軍右翼陣地被突破,部隊減員嚴重,遂漸次退至羅店以南施相公廟、瀏河之線預築陣地,第九集團軍亦轉移到北站、江灣、廟行、薀藻浜右岸之線預築陣地,與日軍形成對峙。日軍逐漸掌握戰場的主動權,日本最高層決定將侵華的主要作戰方向由華北轉移到上海,並要求加快上海戰役進程, 再次作出增兵的決定。將華北方面軍所屬第九、第十三、第一零一師團轉隸上海派遣軍序列,此外,還從臺灣調來了步兵旅團、重藤支隊、第一後備步兵團以及僞靖安軍第一旅、僞軍李春山旅和僞軍於芷山旅等部隊,這樣,加上原有的幾個師團,日軍到九月下旬在上海的兵力,光步兵就達到了當初鬆井石根要求的五個師團:第三師團:師團長藤田進, 第十一師團:師團長山室宗武,第九師團:師團長吉住良輔, 第十三師團:師團長荻洲立兵,第一零一師團:師團長伊東政喜。算上空軍和海軍的兵力,日軍在滬總兵力達到二十萬人。
面對敵人調兵遣將,國民政府也決定迅速增派各省及中央軍部隊至淞滬參戰。爲打贏這場硬仗,蔣介石把當時的精兵良將幾乎全部派到了淞滬前線。集團軍中,除了原有的第八、第九、第十五集團軍外,又增加了薛嶽的第十九集團軍、劉建緒的第十集團軍,稍後,又調來廖磊的第二十一集團軍。九月二十一日,前線部隊部署也做了調整,以應對作戰需要:第十五、第十九集團軍編爲左翼兵團,陳誠爲總司令,下轄三個軍團、江防軍總司令部及總預備隊,共約十六個師、兩個要塞司令部、四個獨立團、一個江蘇保安隊;作戰地域爲薀藻浜以北的萬橋、羅店、廣福地區;第九集團軍爲中央兵團,朱紹良(取代因病調任大本營管理部任部長的張治中)爲總司令,下轄七個軍十八個師、一個獨立旅、一個炮兵旅、一個淞滬警備司令部和一個上海保安總隊;作戰地域爲北站、江灣、廟行一線及其以西地區; 第八、第十集團軍爲右翼兵團,張發奎爲總司令,下轄十個師、三個獨立旅、三個新編旅、一箇中央軍校教導總隊和一個岸防部隊;作戰地域爲蘇州河以南至杭州灣北岸地區。加上不久後趕赴上海蔘戰的第二十一集團軍及川軍劉湘部五個師,國民黨軍總兵力已達七十五個師、七十餘萬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