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

“大王,楚國全年以農爲主,礦產爲輔,欲興楚國當修橋鋪路治水利。而年產大半用於東洲,然東洲荒蕪之地所耗甚大。”虞俊說道,“今大王又欲南征,恐於國不利,莫如暫緩援東大略,待楚國全據身毒之地,再議東援之事。”

不久之前遠在雒陽的劉永向劉備申請外封,劉永選擇的是北原,可惜這事不了了之了。其他人不明白其中的緣由,劉理從糜竺那裡瞭解到了詳情。劉備不會讓封國將中原四周外擴道路堵死,劉永已經被要求前往西洲就封,只是劉理不知道爲什麼劉備要求劉永在雒陽等一段時間。

劉備讓劉永在雒陽等待其實很簡單,東洲與世隔絕沒有舊大陸上那麼多的病毒,到達東洲的人不會受來路不明的病毒侵襲,頂多有一些水土不服。西洲就不同了,即便是當地土著都不敢深入內陸地區,將西洲肥沃土地白白浪費。

劉備愛惜劉永身體的舉動反而讓劉理誤會了,他想到了東洲與身毒政策的一系列差異,決定以身毒的物資全面支援東洲,待到時機成熟,在南東洲重建新楚國。

劉理的理解,中原外圈不能讓封國封閉,那他在身毒的楚國就不能向北發展,向東則被外姓人包圓了,張飛在倭國的封國收益、趙雲在海越的封國收益使得一衆陸軍將領都將自己的封國放在東南羣島之上,海軍將領則將封地放在扶南或者扶南北方可以和中原陸地相連之地,這其中的政治意義很明顯,羣島需海軍陸軍將領沒有,扶南等地直接可以派陸軍到達。

楚國除了向南全據身毒沒有更多的發展機會,要是劉備將劉永外封到西面的薩珊之地,那身毒的發展就鎖死了。大漢的繼承製普通百姓是嫡長子全佔,而外封國則正好相反是推恩令那一套,生的越多封國越小。

同時還有最重要的原因,中原四周封國的製鹽和金屬冶煉全部不能自主,必須向中原購買(價格不貴,運去原料還能更便宜)。離楚國最近的鍊鋼廠還在扶南,由少府直接管轄。

東洲則不然,劉備念兩洲間隔過遠,物資調運不便,除非是真理機這樣的關鍵性技術和槍炮這樣的軍火,允許劉禪發展自己的鹽和冶煉工廠,只需要上層由中原指派人員即可。

還有在軍事方面,中洲四周的封國完全不能有自己的軍隊,王府護衛也只有兩千人,這兩千護衛還需要從中原的新兵營招募。如果各地王府需要向外征戰拓展封地,需要向中原申請,由中原考慮得失再外派軍隊,這支部隊的所有開支(包括撫卹金)都需要封國出。

坐過火車的劉理知道,離中原越近越沒有發展空間,最終都會向以前的宗室一樣坐吃山空。於是劉理和劉禪通過糜家秘密溝通(自以爲,劉備知道),協商劉理用身毒的物資全力資助劉理開發東洲,等到東洲上了軌道時機成熟後,劉禪和劉理共同上請兩家可以共用對方的封地賜封后代(最主要劉理的後代轉向南東洲)。

劉禪跨海到達東洲,發現東洲完美具有一個大國所需的所有外在條件,只是現如今百廢待興,如果光仰仗東洲要想追上中原,沒有上百年都不可能。

劉備給予東洲特殊地位,劉禪馬上向劉備申請調少府到東洲建造了各種工廠(全都是礦場、冶煉廠、水泥廠等基礎產業),海金縣的黃金出產沒有那麼多,前期的資金都是楚國墊付。

劉禪自己則帶著一萬護衛(劉備特批東洲能有一萬護衛,只是武器必須從中洲輜重部購買)和一萬派遣軍向南方出征,開始整合東洲中部地區。

海金縣周邊地區降水量少(以南),而且全是荒地,同時冬天時不時會有特別冷的天氣,中原的冬小麥不能適應當地的氣候,還需要農司的人培育良種。劉禪定下的早期發展步調是以高收入的棉花和畜牧業爲主,同時規模化種植玉米作爲口糧,另外礦場和冶煉廠都需要大量人力支持。

劉禪吸收了海金縣周邊的殷商遺民,不過這年頭東洲北部地區的人口本來就不多,還分散在各地,劉禪吸收的遺民數量趕不上發展所需。不過很快就讓他發現了東洲中部地區正處在古典時期,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城邦。

東洲中部地區氣候適宜,一些土地雖然不適合農業生產,不過瑪雅人有自己的改造方法,他們在旱季時將樹木清除,爲土地製造養料,待雨季到達就種植玉米、西紅柿、南瓜等。此時東洲中部地區還沒有形成國家概念,正處於城邦制發展前期,正適合劉禪發展。

漢軍高大的體型和強悍的神器(槍炮),加之與己方差不多的樣貌很快讓大小城邦陸續臣服,東洲前期發展勢頭良好,只不過物資消耗恐怖。楚國全年收入全都投入東洲都不夠,幸虧有劉備從中幫扶。

楚國年收入留存不高,劉理還想著南征,虞俊不得不規勸他。

劉理說道:“身毒南境地多民衆,昔貴霜國餘衆皆南逃,若其一整南地與我楚國相抗,豈不爲後患。此時出兵正可乘其毛羽不豐平之,以除後患。”

“然國中府庫不充,如只仗王府護衛恐非萬全之策。”

“可向銀行借貸。”

“大王不可!”虞俊說道,“向銀行借貸當以國服爲之息,正所謂,以其於國服事之稅爲息也(鄭玄語)。我楚國國情,上不納稅而下勞之,欲還銀行之息必加稅,下民困苦若再加稅,彼必多亡,於國不利。請大王三思。”

劉理奪取身毒北方之地,沒有和國內一樣免除稅收和勞役(稅收不多,主要勞役重),但身毒當地自有國情,那些上等人尤其是祭祀,他們名義上也要交稅而且他們交的還是大頭,不過他們又將他們所需交的稅攤派給了底層民衆。

身毒已經不是原本那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了,中原有許多勢力會到身毒來僱傭勞工,身毒底層百姓過不下去就會自尋出路。人口對於一個國家的意義看中原就深有體會,虞俊怕楚國陷入惡性循環,爲他人做嫁衣。

第四百五十二章 楚軍南下第二十章 具裝甲騎第四百零二章 鋼炮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四百五十八章 羅馬分裂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協死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第九十一章 麴義北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黃金和鋼鐵第四百三十四章 陸遜設略第三百四十九章 先下一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二十五章 內訌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勢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基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三百四十二章 詐降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三百一十一章 伏兵起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截擊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二十三章 追擊第四百四十七章 安息羅馬合約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三百八十三章 黃金和鋼鐵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功而返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三百二十三章 冀縣之戰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一百四十三章 呂布入荊州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一百零六章 死守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一百四十六章 噩耗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勢第一百二十七章 呂孫相爭第七章 初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呂復攻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式出兵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二百四十一 劉備大軍至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都氐人第二十五章 內訌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四百四十五章 玻璃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三百四十三章 兩路勝三百三十九 司馬氏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二百八十章 吳懿投降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四百四十五章 玻璃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七章 初戰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裝步兵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二百三十九章 周瑜他謀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勝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二百八十一章 張任戰死第二百九十五章 關中戰開第九十七章 袁術稱天子
第四百五十二章 楚軍南下第二十章 具裝甲騎第四百零二章 鋼炮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四百五十八章 羅馬分裂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協死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第九十一章 麴義北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黃金和鋼鐵第四百三十四章 陸遜設略第三百四十九章 先下一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二十五章 內訌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勢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基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三百四十二章 詐降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三百一十一章 伏兵起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截擊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二十三章 追擊第四百四十七章 安息羅馬合約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三百八十三章 黃金和鋼鐵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功而返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三百二十三章 冀縣之戰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一百四十三章 呂布入荊州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一百零六章 死守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一百四十六章 噩耗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勢第一百二十七章 呂孫相爭第七章 初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呂復攻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式出兵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二百四十一 劉備大軍至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都氐人第二十五章 內訌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四百四十五章 玻璃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三百四十三章 兩路勝三百三十九 司馬氏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二百八十章 吳懿投降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四百四十五章 玻璃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七章 初戰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裝步兵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二百三十九章 周瑜他謀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勝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二百八十一章 張任戰死第二百九十五章 關中戰開第九十七章 袁術稱天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尔勒市| 怀柔区| 广平县| 宜城市| 曲麻莱县| 农安县| 文登市| 堆龙德庆县| 晋中市| 象州县| 剑阁县| 苍溪县| 邵武市| 喀什市| 五常市| 墨玉县| 惠东县| 施甸县| 临汾市| 兴仁县| 韶山市| 溆浦县| 澄迈县| 莎车县| 宁化县| 昆明市| 城步| 玉龙| 芒康县| 友谊县| 西贡区| 韩城市| 左贡县| 开江县| 海丰县| 开化县| 东丰县| 甘孜| 自治县| 桂东县| 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