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五章 內訌

“哼,都是一羣廢物!”董卓怒喝。

“相國,我有一計或可退劉備之兵。”

“文優有何妙計,快快講來。”

李儒說道:“前日相國令在下察探劉備,在下尋得一人,此人乃是一中黃門。昔日何太后遣散衆宦官時,此人正患急癥,未能成行。袁紹殺入宮中時,身在醫館,幸而逃得一命。”

董卓讓李儒招來這個中黃門,仔細詢問後,說道:“不想人言仁義、英雄之輩亦買官狡詐之徒。”

“相國,退敵之計正在於此。”李儒說道,“近日傳言,青州黃巾復起,青州刺史焦和,爲黃巾逼迫,患病而亡。

相國可讓天子下詔,封劉備爲青州牧,高唐侯。劉備必竊喜,心憂青州之地爲黃巾所亂。

若有變故,劉備必引兵而還。”

“有何變故能促劉備早去?”

“可再施離間之計。”李儒說道,“關東諸賊雖聯盟,可劉備未曾入盟。劉備攻旋門關、雒陽時,除曹操率少數人相隨,餘衆皆只於酸棗高談闊論。劉備陷雒陽數日,關東諸賊仍不進兵,劉備必惡諸賊。

劉備大軍糧草皆屯於酸棗,在下有一吏與劉岱手下主簿相熟,此人頗爲貪財,可令小吏帶重金前往賄賂,使其向劉岱建言,奪劉備軍之糧草。劉備糧草被奪,必回軍攻劉岱。

另相國可讓天子再下詔於劉備,言天子登基乃先帝遺願,相國只是奉詔行事,袁紹等人才是奸賊。高唐縣隸屬平原郡,平原郡比鄰渤海,可令劉備往攻渤海。

詔書到日,便將詔書詳情大肆傳播。袁紹得聞此事,必不與劉備相容。劉備爲防關東諸賊奪其糧道,不得不引兵而還。”

“好!好!好!”董卓哈哈大笑,“文優如此連環妙計,老夫無憂矣!”

時間退回曹操退兵酸棗,關東羣雄見曹操打敗而還紛紛上前勸慰。曹操自己卻不傷心,說道:“某雖敗,玄德仍勝。老賊部將徐榮只率殘兵死守旋門關,玄德奪關只在旦夕。”

曹操又說道:“可令人四處傳播玄德之勝,讓天下之人聞我聯軍之勢。屆時各地人傑必紛紛響應,平定天下指日可待。”

劉岱說道:“些許微功,有何可揚。若非我等聯軍阻擋白波賊,彼輩早爲白波賊劫了後路。”

“皆爲國立功,我等阻白波賊之功,亦可宣揚。”橋瑁說道,“盟主之處(遙推袁紹爲盟主)尚爲韓馥所阻,還需公山(劉岱)下書一封,使其知我等兵威。”

曹操這時候也看出來,酸棗的這幫人三心二意,不能相信。曹操沒有和他們多說什麼,他拿著劉備的信來到劉備屯糧的大營。

士仁看完劉備的信,說道:“既是主公之令,我自當遵命。”

曹操原以爲能從劉備這裡拿到幾千石糧食就不錯了,沒想到士仁給了曹操兩萬石糧食,還有十萬錢。

曹操在心中默默感謝了一番劉備,心想日後一定要回報劉備。他也不推辭,拉著士仁給的物資就向丹陽而去。丹陽以出產丹陽精兵爲名,漢朝許多時候募兵,都是從丹陽募的。

劉岱見曹操從士仁那裡拿到許多糧食,也想讓士仁資助他一些,於是就派了主簿到士仁這裡要糧。

士仁當然不肯給主簿糧食了,尤其他還是劉岱的人,因爲剛來的時候被劉岱奚落,主簿還被士仁罵了一通。主簿回到劉岱那裡添油加醋的說了一番,劉岱又在心裡記了劉備一筆。

這天主簿營中來了個朋友,這朋友走了之後,主簿就找到劉岱,說道:“軍中糧草不足,還望主公定奪?”

“州里糧草豐足,爲何軍中缺糧?”

“回主公,連日下雨,致使道路難行,後方糧草運送不及。”

劉岱聽完彙報,急的滿帳亂轉,就是想不出辦法來。主簿見此,乘機上前說道:“在下有一計,不知當講不當講。”

“既有妙計,速速道來。”

“聯軍糧草大部由我軍提供,但此間有一軍自備糧草,且糧草充足,何不向其借糧?”

“劉備?”劉岱說完,見主簿點了點頭。劉岱想了想,一咬牙,說道:“走!”

劉岱來到劉備軍屯糧點,向士仁說明來意,士仁說道:“我家主公未曾入何盟誓,此間糧草爲我軍所需,不得外借。劉州牧勿復再言,當自去。”

劉岱拉下臉來求士仁,反被士仁陰陽怪氣說了一通,回到自己軍營的時候更生氣了。

主簿說道:“彼無理太甚,主公何不率兵擊之,既可出一口惡氣,又可奪其糧草,一舉兩得。”

“彼爲友軍,擊之不義。”

“其人尚言非我盟誓,主公何必在意。”

劉岱想了想,搖頭說道:“其軍精銳,輕易不可得勝。”

劉備帶來了兩萬士兵、八萬戰馬,其中兩萬匹馬是士兵的肉食不用吃糧,其他士兵和戰馬都要每日耗糧。

一個戰士每月大概要吃三石三鬥糧,劉備軍中油水還不錯,就這樣一人也要吃三石。而一匹馬頂五個人,也就是說劉備軍一個月要吃三十二萬石糧食。

爲了糧草安全和容易計算(這時代文盲太多),劉備讓糧官每次運糧不得超十天的糧。這樣每次運糧就只要算人頭就行,一個人一石,一匹馬五石,比較容易計算。

不過這次進攻雒陽就沒那麼輕鬆了,由於路途遙遠,根本不可能一次只運十天的糧。因爲高唐至雒陽1320裡左右(550公里),輜重隊每日才能走50里路,運送一次軍糧,必須走二十七天。

爲了劉備軍不被餓死,從劉備走後,簡雍就開始不停向前方運糧,最近一次運糧,簡雍直接運了一個月的糧草。

或許有人認爲那麼多糧草會有人奪糧,那是你沒算過馬車的載重量。現在的馬車,一輛只能拉十石糧(兩輪的),這還是經過劉備改良之後的結果。

爲了拉這三十二萬石糧草,就需要三萬多輛馬車,還要加上隨車的馬伕三萬人,和拉車的三萬匹馬的糧食。

所以呈現在各地盜匪和黃巾軍眼中的劉備運糧隊,是一萬精銳戰士和八萬匹戰馬。

不是不想劫,而是臣妾辦不到啊!

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第三百六十二章 張遼出擊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瓚求援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黃祖死第九十七章 袁術稱天子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金熱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郡之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董承密謀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二百五十八章 孫紹投降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息羅馬之戰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一百八十七章 劉協離許都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三十一章 北海求援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間連環計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八十二章 劉協東歸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八十七章 許都第二百三十七章 截擊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四百章 封禪西征第二百四十五章 鮮卑之怒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理機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演員第五十八章 公孫瓚奪幽州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十五章 爲禍一方第一百零九章 王模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城牆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三百六十九章 雒陽攻取第四百三十四章 陸遜設略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三百零四章 斷糧之危第一百九十七章 黑山張燕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第四百一十五章 爭與不爭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一百四十一章 孫策亡第四百三十四章 陸遜設略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一百三十九章 甘陵之變第十四章 董卓霸京師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城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五十六章 劉虞起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兩路勝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基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三百零四章 斷糧之危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三百四十三章 兩路勝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等待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再起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
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第三百六十二章 張遼出擊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瓚求援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黃祖死第九十七章 袁術稱天子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金熱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郡之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董承密謀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二百五十八章 孫紹投降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息羅馬之戰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一百八十七章 劉協離許都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三十一章 北海求援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間連環計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八十二章 劉協東歸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八十七章 許都第二百三十七章 截擊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四百章 封禪西征第二百四十五章 鮮卑之怒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理機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演員第五十八章 公孫瓚奪幽州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十五章 爲禍一方第一百零九章 王模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城牆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三百六十九章 雒陽攻取第四百三十四章 陸遜設略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三百零四章 斷糧之危第一百九十七章 黑山張燕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第四百一十五章 爭與不爭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一百四十一章 孫策亡第四百三十四章 陸遜設略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一百三十九章 甘陵之變第十四章 董卓霸京師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城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五十六章 劉虞起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兩路勝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基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三百零四章 斷糧之危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三百四十三章 兩路勝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等待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再起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宁县| 得荣县| 伊金霍洛旗| 盐池县| 灌南县| 汝城县| 扬中市| 襄垣县| 桃园县| 宣恩县| 博兴县| 旅游| 富民县| 马鞍山市| 房山区| 阳春市| 石景山区| 玉山县| 屏东县| 福建省| 当涂县| 梅州市| 天门市| 自治县| 汝城县| 理塘县| 阿合奇县| 崇明县| 巩义市| 宁德市| 竹山县| 横山县| 新河县| 右玉县| 东宁县| 广德县| 昌邑市| 苍南县| 武清区| 克山县| 固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