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

多日愁眉苦思被諸葛亮看出了心事,劉備覺得集衆人智慧比他一個人瞎想有用,便告訴了諸葛亮。沒想到諸葛亮很快想出瞭解決辦法,那就是將鐵模加熱,讓它和鐵液同時冷卻。

鐵模預熱後,鐵液不會迅速冷卻,有足夠的時間讓石墨析出,炮管質量直線上升。

解決了模具的問題,炮管的另一個問題就提上日程,那就是內層應力問題。

火炮開火,火藥在炮膛內燃燒,火炮承受的應力主要集中在內表面。而在鑄造過程中,因爲炮管外表面比內表面大,外層會先冷卻而內層後冷卻,這樣就使得內層承受應力的能力下降,降低了火炮的使用壽命。

同時,劉備爲了提高火炮性能,鑄炮的原材料不是生鐵而是鋼,鋼有許多優點,唯獨有鋼液的流動性差這個問題,增大了鑄造難度。

馬鈞再一次展現了非凡的頭腦,他研究現有的火炮難題後,想出了分段鑄造的方法。就是先用模具製造一圈鋼體,不等鋼體冷卻拆掉外層的模具,在外層再澆鑄一層鋼體。

分成兩段,每段鑄體厚度比較小,解決了鋼液流動性問題。同時因爲兩層的原因,炮管內層與外層冷卻時間差不多,降低的受應力能力可以忽略不計。

馬鈞一個發明解決了劉備兩個難題,劉備大喜過望,又一次提升了馬鈞的爵位,馬鈞短短時間內從一個平民飛速升級成爲伯爵,豔羨世人。

新炮研製成功,兼具性能和速度,劉備十分滿意。試驗的過程中,士兵發覺火炮後部不是很穩固,又叫工匠在製造過程中在前中後三個部分綁了一圈鋼條,這個箍套進一步加強了火炮的受應力。

箍套的使用也啓發了馬鈞,他發明了另一種鑄炮方法。那就是炮體內層鋼液鑄造完成後,外層不用澆鑄而是用鋼鐵斜著在內層繞圈,外層冷卻完成後,內層受壓、外層受拉,會形成纏絲身管自緊的效果。

纏絲法制造的火炮比普通法制造的要重一些,不過性能提高很多,完美適用戰艦用炮。

劉備沒想到馬鈞那麼快解決艦炮問題,一瞬間有再升他爵位的想法,好在理智佔據了上風。

成行的鋼炮分長管炮和臼炮,長管炮發射實心彈、霰彈,臼炮發射爆破彈。長管炮長度3.465米(1.5丈),炮口外圈231毫米(一尺,所以長管炮也叫尺炮),內圈211毫米,炮管厚20毫米,加上炮架和車輪總重450公斤左右。臼炮長0.693米(3尺),炮口外圈346.5毫米(1.5尺),內圈316.5毫米,炮管厚30毫米,炮重180公斤左右。海軍只有長管炮,炮重增加20%左右。

漢軍一什十名士兵,剛好組成一個長短火炮戰鬥班。運輸時,長短兩門炮放在一起運輸,戰鬥時六名士兵操縱長管炮,四名士兵操縱臼炮,同時看顧後方的炮彈箱。

“敵至千步,二炮準備,放(最初操練時喊的射,劉備感覺不對更正了)!”

臼炮在發射爆破彈時,火藥在給爆破彈推力的同時也會給彈體壓力,彈體如果不夠厚,在炮管內就會爆炸,所以隨火藥的多少可以調整射程,射程越大威力越小。臼炮有效射程從幾十步到一千五百步,工匠製造了三種相應的彈藥。

與臼炮相應的長管炮,它的射程也能達到一千五百步,不過距離太遠精度不行,而且殺傷力不夠。

神機營操練時,爲了讓戰果最大化,一般會等敵人到達千步的時候一起發射。

長管炮發射了第一種炮彈:實心彈,在這個軍隊講究嚴密陣型的年代,實心彈的威力不容小視,不過千步之內的敵軍受到的打擊是第二次落地彈跳後的實心彈(兩次彈跳點爲六百步和九百步),砸死前陣最多五個人。

千步左右,敵軍甚至能看清炮彈的軌跡,有許多人嘗試用腳凌空踢走實心彈,代價就是斷腿(實心彈看似飛行速度慢,可本身重量大,動能依舊很足,參考鉛球脫手砸到腳)。

另一邊的臼炮因爲射程太遠,甚至只有幾發落入貴霜軍陣四周,它倒是造成了數十人死傷。

劉備知道爆破彈的殺傷原理,在內層火藥中預先埋入了許多鐵釘、鐵片和鐵屑,都是些鍊鋼和製造工具時的邊角料。劉備還讓工匠預先在內層鐵料上劃上了預製線條,使爆破彈能整個爆開,不至於只破一個洞。

臼炮和長管炮的炮彈用的都是鑄鐵,一是比較便宜,另一個原因是鋼的強度大,火藥炸不開鋼,爆破彈沒有實用的可能。

因爲遠離了一段距離,馬超所部涼州軍聽到的轟鳴聲不大,直到馬超看到敵軍陣中的爆炸,他以爲這是進攻信號,便準備率軍直突敵陣。

劉封見馬超擅自行動,立刻揮舞將旗,下令騎兵止步。馬超起了速,要停下來也需要一點時間。劉封和劉禪畢竟第一次上戰場,有些時間觀念沒有建立,他們以爲馬超不聽將令。

劉禪說道:“皇兄,我親往後軍!”劉封點了點頭。

劉禪離開中軍沒多久,後軍騎兵就全部止步了,劉禪來到時,騎兵已經重新好調整了陣型。

“馬將軍緣何不聽將令?”

這話說得就重了,馬超趕忙解釋:“末將原以爲炮響便是訊號。”

馬岱似乎想到了劉禪的疑惑,說道:“大軍行進,尚需時間止步,並非兄長有意不遵將令。”

劉禪知道他們誤會了馬超,不過因爲面子問題,他沒有道歉,說了一句“謹遵將令”後便回馬返回中軍。

戰後瞭解詳情,馬超誤會的舉動反而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時貴霜大軍受到炮擊,士兵完全不知道這是什麼武器,尤其是被爆破彈攻擊的外圍士兵,一時間衆軍止步,陣中也有了騷亂。

“不可混亂,快步進軍,此必是漢軍投石車所擲!”波調認爲這是漢軍的新式投石車,意圖讓己方混亂,好給後方的騎兵創造進攻條件。

波調的話剛落沒多久,他果然看到漢軍騎兵動了,而後己方陣型不亂,對方騎兵又停了下來,完美應徵了自己的猜想。

貴霜大軍長途進攻,投石車這樣的器械沒有時間製作,況且西域的樹木也不多。己方沒有投石車,又知道了漢軍的投石車攻擊範圍,波調開始催促己方士兵加速行軍,意圖早一點與漢軍近戰,使漢軍投石車喪失作用。

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六十五章 兗州驚變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一百九十七章 黑山張燕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三百二十四章 李樂之難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式出兵第二百六十二章 火藥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瓚求援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金熱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三百六十九章 雒陽攻取第二百零四章 陳氏密謀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二百二十九章 魏延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都氐人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四百四十五章 玻璃第一百九十七章 黑山張燕第一百五十二章 獻捷天子第八十二章 劉協東歸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三百八十三章 黃金和鋼鐵第三百六十七章 曹仁兵敗第四百章 封禪西征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方出兵第二百三十章 江東決戰起第一百五十章 張飛揚名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六章 黃巾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第六章 黃巾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六十一章 曹操舉兵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方出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三十九章 袁紹得冀州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三百一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二百八十章 吳懿投降第四百五十四章 力挽狂瀾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四百五十七章 羅馬內亂第二百一十章 劉備討江東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九十章 袁術謀徐州第三百五十四章 騎兵初敗陣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六十一章 曹操舉兵第八章 求援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一百零六章 死守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六十四章 曹劉相爭第七章 初戰第八十七章 許都第一百五十二章 獻捷天子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四百一十四章 百人開疆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一百七十七章 烏丸平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蝦港第二百七十五章 議和第三百四十九章 先下一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二十七章 南北會盟第十五章 爲禍一方
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六十五章 兗州驚變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一百九十七章 黑山張燕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三百二十四章 李樂之難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式出兵第二百六十二章 火藥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瓚求援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金熱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三百六十九章 雒陽攻取第二百零四章 陳氏密謀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二百二十九章 魏延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都氐人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四百四十五章 玻璃第一百九十七章 黑山張燕第一百五十二章 獻捷天子第八十二章 劉協東歸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三百八十三章 黃金和鋼鐵第三百六十七章 曹仁兵敗第四百章 封禪西征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方出兵第二百三十章 江東決戰起第一百五十章 張飛揚名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六章 黃巾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第六章 黃巾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六十一章 曹操舉兵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方出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三十九章 袁紹得冀州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三百一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二百八十章 吳懿投降第四百五十四章 力挽狂瀾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四百五十七章 羅馬內亂第二百一十章 劉備討江東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九十章 袁術謀徐州第三百五十四章 騎兵初敗陣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六十一章 曹操舉兵第八章 求援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一百零六章 死守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六十四章 曹劉相爭第七章 初戰第八十七章 許都第一百五十二章 獻捷天子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四百一十四章 百人開疆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一百七十七章 烏丸平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蝦港第二百七十五章 議和第三百四十九章 先下一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二十七章 南北會盟第十五章 爲禍一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灯塔市| 彰武县| 南华县| 泽库县| 湘西| 汉中市| 镇平县| 长岭县| 天峻县| 卢氏县| 深州市| 贞丰县| 宜兰市| 永清县| 凤台县| 宝鸡市| 西贡区| 托克托县| 罗田县| 镇远县| 钦州市| 台山市| 瓦房店市| 庆阳市| 科技| 万安县| 金堂县| 洛宁县| 杭州市| 沽源县| 绿春县| 新泰市| 浏阳市| 张北县| 天祝| 玉溪市| 喜德县| 镇雄县| 鄢陵县| 二连浩特市| 上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