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

辛毗招工匠向劉備解釋了一番,劉備說道:“招老黑頭父子前來。”

“劉公!”老黑頭見到劉備就要跪拜,劉備趕忙扶住他。

“敢問絳老姓名。”

“不敢當劉公如此。”老黑頭說道,“老身姓白,名恐污劉公之耳。”

說來也是好笑,老黑頭其實姓白,小時候是孤兒受一戶白家人收養,只是當年瘟疫,白家人都死光了,就剩下老黑頭。

“白公制白雲石磚,於國有大功,我當厚賞。”

“非劉公,老身早死於亂軍之中,又何來今時之日,尚能傳遞香火。”老黑頭趕忙推辭,“不過區區一磚石,實不敢受劉公厚賞。”

“正所謂,千金買骨,若不厚賞白公怎可激勵後來之人。”劉備說道,“此後,凡用一磚需付白公一錢,另拜白公爲監作。”

劉備問清老黑頭兒子叫白榮,字子華。劉備向他問道:“子華前爲亭長,如欲復職可爲縣從事,若欲隨白公可爲典事。”

“在下願重歸舊職,不求升遷。”

“立功豈能不賞。”劉備說道,“拜子華爲縣獄掾。”

“謝主公!”

“改良工匠亦皆有封賞。”

“謝主公!”

張飛說道:“大哥,這鋼如此易成,不知所制刀劍可堪用否?”

就幾人說話的功夫,原本的小爐開始接鐵水,另一個小爐開始倒鋼水,這速度比以前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劉備看向辛毗,辛毗很快拿來了幾把環首刀。

“鐺!”新制鋼刀很輕鬆就斬斷了百鍊鋼環首刀,張飛順勢將新刀插入原刀刀鞘,“好刀!”

辛毗又遞來另一種刀,這刀比環首刀開鋒角度要小,關羽拿刀劈砍一件兩襠鎧,一刀下去札甲片、內襯一起砍斷。這種刀是工匠新制的,專門用來破甲的武器,以前工匠有過想法,無奈鋼材質量不過關,沒能成功。

關羽說道:“如此我軍器械越發精良矣。”

劉備又想到一件事,問道:“既有白雲石磚,可曾改良水泥?”

辛毗說道:“工匠正在打造,不日必有喜訊。”

“善!”

同樣因爲耐火材料不過關,爐溫不足,劉備只能製造土水泥,質量堪憂,還不防水,對今後的水利工程沒有幫助。有了耐火材料,工匠正在試驗新的水泥配方,確保水泥耐水、耐腐蝕等。

這時簡雍飛奔過來,說道:“主公,陛下病重。”劉協都病了那麼多天了,簡雍又來強調,顯然是劉協走到頭了。

皇宮

迴光返照的劉協抓著劉備的手說道:“自朕繼位以來,天下洶洶,羣雄並起,幸得皇叔奮勇,一整山河。將死之際聞天下平定,朕心甚慰。中原初定,尚需皇叔操勞。早年,皇后、貴妃多隨朕奔波,未得安寧之日,朕死之後,還望皇叔按月給予祿米奉養。”

“臣奉詔,請陛下放心。”

“幸哉乎!惜哉焉!”劉協言訖而亡。(後世起居注將這兩句話調換了位置)

天子駕崩,喪禮十分繁瑣,一整套程序走下來比打仗強行軍都累,而這事劉備要全程參與。

劉協喪禮完成的差不多了,辛毗、華歆、王脩、士仁四人來見劉備,王脩說道:“主公,天子無嗣,國不可無君,主公有大功於社稷,當繼大統。”

華歆說道:“自桓、靈以降,天下洶洶,若非劉公,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劉公功蓋寰宇,又是先帝之叔,理當繼位爲帝。”

士仁說道:“將士皆願主公爲帝。”

這帝位劉備不要也沒有敢要,不過三請三讓的戲碼還是要做的。劉備說道:“世間豈有叔繼侄之理,汝等速去,勿復多言。”

叔侄不是繼位的阻礙,劉備這麼說幾人都明白了,他們笑著告退。之後幾天,又有兩撥人來請劉備繼位,劉備推脫後。

三讓過後,陳羣、諸葛亮、關羽等數十位文武官員一起來請劉備登基。

劉備說道:“我朝以雒陽爲都,自董卓焚燒宮室,雒陽破敗,當先修繕雒陽。”劉備的話術衆人自然明白。

陳羣說道:“劉公既應允,雒陽修繕速也。”

“我常思本朝體質,以爲有改進之處。”劉備說道,“我粗製一法,諸君可一觀。”

“官分九品,三省六部制。”

相比正常的三省六部制,劉備做出了一些改變。

首先是尚書省,六部爲工部、刑部、禮部、民部(未避李世民名諱改成了戶部)、吏部和教部,單獨把教育列爲一部,將兵部獨立出來。這六部組成尚書省(原名尚書檯),處理全國政務,負責執行詔令,六部長官爲尚書,副官爲侍郎。

中書省,統轄文參謀,議定國家戰略,釐定律法,上諫皇帝等職責。長官爲尚書,副官爲侍郎。

最後是門下省,由繡衣衛整編而成,統轄各地監察機構,負責糾察、彈劾官員、肅正綱紀。爲刺激監察,抓住貪贓枉法的官員,家產一半充公,一半爲辦案人員平分。

當然繡衣衛不會就此消散,原繡衣衛一分爲二,上臺面的人是門下省官吏,隱於幕後的人還是以繡衣衛爲名。新繡衣衛又分兩部,一部專查國外情報,一部專門暗查國內異常。查國外情報這一部有時候將會和軍部合作,暗查國內的就不會爲人所知,整個新繡衣衛所部只向天子負責。

中書省和尚書省的官員在到達一定級別後,就不可以跨省任職,而門下省則完全不能遷任他部。

另外一個重要部門是軍部,只負責抵禦外敵、開疆拓土。國內的匪盜由新組建的六扇門負責,六扇門則歸刑部統管,各縣的縣尉、各郡的都尉等一併劃入六扇門。

軍部之中又分爲陸軍、海軍和參謀部,天子爲軍部最高長官,陸、海軍最高長官都以大將軍爲名,參謀部長官爲參謀長,其下將領各分職責。天子與京師護衛軍由衛將軍負責,屬於軍部,不屬於陸軍。

除了上述官職,還有少府(內務部改名)、銀行(新建)、內監、宗正府等獨立部門直接歸天子掌控。

爲了方便天子管理,劉備還準備組建相府,六部尚書、中書尚書、門下尚書八人加上陸軍、海軍正、副長官和參謀長七人,共計十五人。選一人爲正名丞相,餘衆爲副名宰相(原本是制度名),丞相與宰相沒有上下級關係,組成議會與天子一起商議重大國策。

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六十一章 曹操舉兵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遜之謀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四百五十六章 地中海海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瓚求援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裝步兵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第一百五十一章 烏丸之敗第一百七十七章 烏丸平第三百八十六章 扶南與鮮卑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城戰第三章 駿馬成羣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布殞命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勝第三章 駿馬成羣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撤兵第三百六十七章 曹仁兵敗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裝步兵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阿爾達希爾一世之死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十五章 爲禍一方第三百五十八章 驚天謀劃第二百八十章 吳懿投降第三百零一章 隴右援兵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死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功而返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等待第三十九章 袁紹得冀州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三十九章 袁紹得冀州第三百二十四章 李樂之難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三百九十一章 賈壹第七十八章 劉寵第二十七章 南北會盟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四百五十七章 羅馬內亂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遜之謀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帆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功而返第一百五十一章 烏丸之敗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獻捷天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中震動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合肥攻防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一百六十二章 荊州易主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侯氏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十章 雒陽風雲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一百九十七章 黑山張燕第二百三十章 江東決戰起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第四百二十四章 酸柑酸橘第三百四十九章 先下一城
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六十一章 曹操舉兵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遜之謀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四百五十六章 地中海海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瓚求援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裝步兵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第一百五十一章 烏丸之敗第一百七十七章 烏丸平第三百八十六章 扶南與鮮卑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城戰第三章 駿馬成羣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布殞命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勝第三章 駿馬成羣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撤兵第三百六十七章 曹仁兵敗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裝步兵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阿爾達希爾一世之死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十五章 爲禍一方第三百五十八章 驚天謀劃第二百八十章 吳懿投降第三百零一章 隴右援兵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死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功而返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等待第三十九章 袁紹得冀州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三十九章 袁紹得冀州第三百二十四章 李樂之難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三百九十一章 賈壹第七十八章 劉寵第二十七章 南北會盟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四百五十七章 羅馬內亂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遜之謀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帆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功而返第一百五十一章 烏丸之敗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獻捷天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中震動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合肥攻防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一百六十二章 荊州易主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侯氏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十章 雒陽風雲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一百九十七章 黑山張燕第二百三十章 江東決戰起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第四百二十四章 酸柑酸橘第三百四十九章 先下一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州市| 沙坪坝区| 鹤山市| 孟村| 西贡区| 田东县| 四平市| 孟州市| 泽州县| 湛江市| 沅江市| 杭锦后旗| 大邑县| 容城县| 南城县| 青河县| 高青县| 武穴市| 普兰县| 扎鲁特旗| 阳西县| 浪卡子县| 榆林市| 邯郸县| 舟山市| 桂平市| 图们市| 福清市| 临沭县| 醴陵市| 镇原县| 宣汉县| 华蓥市| 赤壁市| 鄂尔多斯市| 镇平县| 集安市| 谢通门县| 成都市| 定兴县| 姚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