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遜之謀

“什麼,侄兒降劉!”周瑜震驚,“不可能!”

黃蓋說道:“虎父犬子,孫紹有伯符之心,無伯符膽略耳。”

時間回到幾個月前,吳郡

管氏三兄弟在吳縣匯合,一番兄弟之情後,管亥問道:“兄長,怎不見臧將軍?”

“周瑜率水師殘部南下溧水,又強遷丹陽之民南下。臧將軍未忍見百姓罹難,故而先往丹陽,阻周瑜暴行。”

管亥說道:“臧將軍不來,我等無騎兵也。”

管統說道:“兄長,臧霸一來便要分得功勳,我等海軍十數年苦練便在今日,如何能讓功與臧霸。彼往西去正好,我三兄弟正可乘此時機南下取會稽,獻與主公。”

管承喝道:“領兵作戰,豈能兒戲。若只顧攻城奪地,不顧將士死活,主公必有責罰。況會稽多山,若汝輕敵冒進,爲敵所乘,豈非讓海軍成爲笑柄。”

劉備軍中自起兵以來,除了張護那裡因爲陳氏反叛,還沒有大規模死傷過,而且軍中的人也不認爲張護是軍方的人,只把他和他的部下當成普通的郡縣兵。

劉備軍每有交戰,呈報戰績時,劉備都是第一時間詢問己方傷亡人數。久而久之,劉備部下的將領都把自身死傷看的最重。有時哪怕不要戰果,也要保證自身不受重大死傷。

管亥說道:“兄長,主公將我水師呼爲海軍,已讓諸將心存芥蒂。若我等止步不前,恐惹人恥笑。”

本來管氏三兄弟率領的水師被命名爲海軍這沒什麼,但自從海軍出征以來,劉備便開始將其他將士統歸爲陸軍。

原本劉備軍只有輕、正、重之分,現在多了個海軍,看分類還在諸軍之上,這就讓其他將校對海軍另眼相看了,可海軍這段時間的戰績配不上海軍的名號。

管統到海陵縣運送糧草時,被繡衣衛的人陰陽怪氣了幾句(繡衣衛的人不知道劉備今後的打算,潛意識還將自己分類爲軍方人員),心中不是滋味,發誓要多立功勳爲海軍正名。

管統的遭遇,管亥自然也知道,所以他也有心不仰仗臧霸的幫忙,就海軍自己擊敗孫權,全取江東。

“賢弟所言不無道理。”聽完兩人的解釋,管承點頭認可了兩人的決議。

劉備海軍大舉南下,孫權也早有準備。剛逃亡到會稽的孫權便讓海昌令陸遜指揮,調北方的烏程縣、由拳縣、海鹽縣和本身的海昌縣百姓南下。

陸遜的遷民就比周瑜溫柔多了,遇到不理解的人,陸遜也是百般勸說,他也沒有強逼不願意離鄉的百姓,這些人以土地不多的豪強和富商爲主。

陸遜知道孫權最缺的就是時間,所以一切都是以快取勝。陸遜出色的完成了遷民的任務,因爲海昌也被孫權放棄了,便讓陸遜來到錢唐(就是這個唐,到了唐朝爲了避國號諱,才改成塘)縣,作爲呂蒙副手幫助守城。

爲了防備劉備軍南下,孫權將所部大軍一分爲二,分守錢唐縣和餘暨縣(甘寧守)。兩縣隔浙水而望,互爲犄角之勢。

孫權不願放棄浙水北面的錢唐縣,是因爲錢唐縣是會稽郡內最大的城池,甚至比會稽郡治所山陰縣(孫權坐鎮)都要大。

也因爲劉備海軍的存在,孫權怕全面放棄浙水北方領土,會讓劉備海軍安然南下,在浙水上與江東爭先。畢竟江東的水師主力都在周瑜那裡,孫權身邊有兵但沒有多少戰船,僅有的戰船也是來到會稽後徵收的。

呂蒙問道:“伯言亦是江東名士,可有計破劉軍?”

“已近盛夏,劉軍士卒多爲北人,雖其海軍多習水性,然會稽此時酷熱難當,可爲破敵之機。”

劉備海軍的人數,呂蒙通過那麼長時間的交戰也已經偵查的差不多了,面對十數萬敵軍的進攻,呂蒙每日心驚膽戰,絲毫不敢懈怠。這段時間以來,呂蒙凡是碰見有學名的人都會詢問破敵之計。

呂蒙急病亂投醫沒有收到什麼效果,江東那些有名望的人接大多數都不通兵法,被呂蒙問起,要麼三緘其口,要麼出的謀劃非常想當然。

今天好不容易聽到陸遜有建設性提議,趕忙問道:“伯言可細講!”

陸遜整理一下思路,說道:“浙水以北多爲平原開闊之地,烈日灼燒,劉軍必尋他謀。餘杭、富春、錢唐三縣多山林,劉軍來攻必屯於草木茂盛之處。將軍可乘敵無備,用火攻之,劉軍必破。”

“伯言果有大才,待破劉軍,我必保舉伯言。”

“謝將軍。”

陸遜原本對孫氏很不感冒,加上劉備勢大,有望一統天下,所以陸遜在劉備海軍成功突襲婁縣後就有意將會稽送給管亥,作爲晉升之資。

只是陸遜沒想到劉備的土地政策那麼不友好,雖然陸遜也認可劉備的土地兼併之論,可他本身就是士人出身,屁股決定腦袋,陸遜決定幫孫權守住江東。

可惜陸遜現在在孫權心中還是個小透明,寫個孫權的幾封建議信也石沉大海,陸遜只能另想辦法。

沒了官方的支持,陸遜用家僕只能打探到吳郡的情況,他便想著把管亥逐出吳郡。想了許多對策送到朱治手中,朱治認爲他只是想要奪回自家土地,把陸遜的好心當成驢肝肺。

身處餘暨縣的甘寧聽聞呂蒙有破敵之策,便來到錢唐縣請教。

聽完陸遜的敘說,甘寧說道:“將軍,劉軍甚重斥候,其哨探多爲百人將,且劉備起兵以來未曾被他人所劫,此計恐不得成。”

第三百八十三章 黃金和鋼鐵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手起家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十九章 虎牢關之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勝曹操第二百零五章 察覺第二百零五章 察覺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七章 初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一百九十二章 夏口之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勝第三百七十六章 巴蜀投降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玉璽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蝦港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布殞命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遜之謀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十四章 董卓霸京師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兵劫糧第九十一章 麴義北上第八十八章 江東之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烏丸平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二百零五章 察覺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三十一章 北海求援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頭第一百章 泗水決戰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七章 初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一百零九章 王模第三百一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城戰第八十三章 呂布入豫州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二百一十九章 增援吳郡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裝步兵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一百五十章 張飛揚名第一百九十三章 赤壁之火第五十七章 呂布入冀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勢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勢第四百三十四章 陸遜設略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九十章 袁術謀徐州第一百九十七章 黑山張燕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九十一章 麴義北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四百零八章 運河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二十五章 內訌第二百四十二章 馬超再起第四百零二章 鋼炮第三百九十四章 扶南之地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三百九十章 以百敵千第二十五章 內訌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二百七十三章 毒計第二百四十二章 馬超再起第五十六章 劉虞起兵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十八章 縣令劉備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
第三百八十三章 黃金和鋼鐵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手起家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十九章 虎牢關之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勝曹操第二百零五章 察覺第二百零五章 察覺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七章 初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一百九十二章 夏口之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勝第三百七十六章 巴蜀投降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玉璽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蝦港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布殞命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遜之謀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十四章 董卓霸京師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兵劫糧第九十一章 麴義北上第八十八章 江東之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烏丸平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二百零五章 察覺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三十一章 北海求援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頭第一百章 泗水決戰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七章 初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一百零九章 王模第三百一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城戰第八十三章 呂布入豫州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二百一十九章 增援吳郡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裝步兵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一百五十章 張飛揚名第一百九十三章 赤壁之火第五十七章 呂布入冀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勢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勢第四百三十四章 陸遜設略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九十章 袁術謀徐州第一百九十七章 黑山張燕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九十一章 麴義北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四百零八章 運河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二十五章 內訌第二百四十二章 馬超再起第四百零二章 鋼炮第三百九十四章 扶南之地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三百九十章 以百敵千第二十五章 內訌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二百七十三章 毒計第二百四十二章 馬超再起第五十六章 劉虞起兵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十八章 縣令劉備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良县| 囊谦县| 札达县| 保德县| 东宁县| 鸡泽县| 旬阳县| 长汀县| 洞头县| 新郑市| 紫阳县| 上饶市| 鞍山市| 财经| 武定县| 诸暨市| 赫章县| 台安县| 浦东新区| 调兵山市| 耒阳市| 望江县| 特克斯县| 敦煌市| 衡山县| 安西县| 新干县| 潍坊市| 凤台县| 乌兰察布市| 金寨县| 绥芬河市| 清水河县| 泰顺县| 方正县| 海口市| 金阳县| 叶城县| 成都市| 乐都县| 贡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