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九十章 以百敵千

“伯言,可否借紙一用?”

“我亦所剩不多,已去信家中,不日便有船至,莫如管將軍將就數日。”

“唉!”管統長嘆,“果如陛下所言:‘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我另尋他法。”

呂蒙奇怪的問道:“大軍南下,輜重部所備紙張足堪使用,怎的管伏波向汝借紙。”

陸遜探手從旁邊的箱中拿出一卷灰黑色的紙,說道:“非書寫用紙,名黃紙,乃軟紙也。”

“軟紙爲皇室專用,怎得伯言亦有。”

受不了如廁後刮的動作,劉備改良紙張後,將那些不能用的殘次品收集起來,專門用於廁所。這是劉備唯一奢侈的地方,成爲衆人笑談。

“陛下有新法制紙,與製糖之法一併告之我等,此爲成品。”

製糖業有甘蔗渣殘留,按正常的發展水平,這些甘蔗渣基本就是被燒燬,或當燃料的宿命(熬糖)。不過劉備知道它有另外的用途,那就是造紙。

正常的甘蔗渣是不能作爲造紙原料的,因爲它的髓部在經過製糖的壓榨後細胞破裂,非常容易捕獲和保留塵埃、泥土等外來物質,製造出的紙張非常脆弱,根本不能使用。而去除髓部後,甘蔗渣就沒有這個問題。

當然以漢朝如今的技術水平,也不可能完全去除髓部。不過含有一定量的髓部,製出的紙張柔軟、吸收性好,紙張表面得率高,這就讓這種紙張完美符合生活用紙水平。而且生活用紙不像書寫用紙,還不需要漂白,所以這種紙又叫黃紙(其實顏色是灰黑的,主要劉備首先使用紙張如廁,黃同皇)。

而除髓最主要的設備就是篩網,同樣是因爲鍊鋼技術的發展,有了鋼水就能用模具製造以前很難打造的工具。

製糖廠的工作,在收穫甘蔗後特別忙,之後又特別閒,這是對勞力的極大浪費。將造紙和製糖結合,能提升單位勞力的效能。工匠研製這個技術成功後,劉備同樣送給了江東人士。

之所以送給江東人士,主要少府不可能掌控國內所有工作,目前漢朝還是以擴大生產產能總量爲主。最主要因爲技術的拖累,除髓的工作是最累的,少府內大都是本國人,劉備不想讓他們從事效率如此低的工作(江東人士也是用山越人除髓)。

沒有了生存壓力,人類就會向懶惰和享樂發展,黃紙一經出現,得到了有錢人的追捧,只是因爲生產才一年,最開始江東人士也不知道這種黃紙的需求量,所以制的很少。有了一年的發酵,江東人士也在擴大產能。

見陸遜說得天花亂墜,呂蒙忍不住試驗了一番,然後陸遜的紙就沒有了。家中的船還沒有到達的那些天,留下了三個已經習慣由儉入奢的菊花殘。

不久之後,海軍百人特遣隊來到扶南大營。

“此營如此雜亂不堪,營道不明,蚊蠅漫天,怎能入駐。”隨軍參謀對扶南大營的環境非常不滿,不願率衆入營。

範金生說道:“將軍請放心,營中雖少米糧,然肉食足備,必不使將士短缺。”

“我爲軍候非將軍,我等所慮非吃食也。”

因爲衛生觀念的建立,劉備起兵初到一統天下,劉備軍中沒有一起全體染病事件。俘虜曹軍之後,從他們那裡瞭解到,即便是曹仁、張遼等熟悉立寨方法,立寨嚴明的部隊中,還是會發生幾次羣體染病。

有了正面和反面兩相比較,現在的軍部特別注重軍營衛生,軍官學習的第一個知識點也是如何確保營寨衛生(再詳細一點就是怎麼製作好的行軍廁所)。

沒有錯,軍部設立了單獨的軍事學院,用的是軍中多年教文習字的底子。也是縣學、郡學、州學、國學各等級和考試製度的建立,發展出來的結果。

同樣衛生觀念和設施的建設(具體就是廁所)也是各基層官吏的重要任務指標,衛生環境改善,能夠成倍降低鄉村得病機率。現在的漢朝,基層官吏上任後,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修橋鋪路,還有蓋廁所。

扶南大營都不用進去看,海軍在大營外就聞到了熏天的臭氣,加上正值盛夏,有幾個士兵猝不及防都差點嘔吐。

這樣的衛生環境,海軍待著就難受,更不用說居住了。參謀不想和範金生多解釋,直接帶著百人隊遠離扶南大營兩裡重新立寨。

人少建造營寨也快,一天的時間,海軍營寨就建好了。同樣是營外解決拉撒問題,扶南軍就在營外隨地解決,而海軍專門以挖地道技術,在營外修建了戰時廁所。

“參謀,林邑軍似有攻營之意。”

“待我去看。”

玻璃製造技術劉備完全不懂,只知道是某種海沙燒出來的,這就讓工匠完全沒有了頭緒,只能一點點試驗。其實劉備不說還好,說了反而製造了許多難題。

因爲製造玻璃用的是石英砂,這東西也是陶瓷的原料,不需要特別的海沙。而且製造玻璃最大的難題不是原料,而是純鹼,這東西也是劉備誤會的元兇。這個純鹼是碳酸鈉(草木灰生產的鹼是碳酸鉀,不能用於製造玻璃),只有鹽湖出產,而漢朝人已經用純鹼印染了,如果劉備不說或許工匠會快一點發現。

沒有實用玻璃,望遠鏡就始終是奢侈品,幫助扶南的百人海軍小隊自然沒有這種奢侈品。

參謀登高一望,發現林邑軍已經一分爲二,千人往扶南大營,另外千人向海軍大營而來。

“林邑軍以爲我軍與扶南軍成掎角之勢,必欲先攻我軍。”參謀說道,“即刻整軍備戰!”

小隊長說道:“參謀,將軍令我等不得私自進攻,需等待時機。”

“林邑軍直撲而來,莫非令衆將士轉身而逃乎!”參謀這麼一說,海軍士兵沒有了疑慮。

呂蒙和陸遜最初的打算,是讓林邑和扶南兩敗俱傷,然後海軍坐收漁翁之利。他們沒想到扶南大營環境那麼差,海軍士兵不願意入駐扶南大營。

呂蒙派出的百人小隊是爲了刺激扶南和林邑兩家爭鬥,沒準備讓百人小隊出死力,也因爲這樣百人小隊只有鎧甲和環首刀,沒有帶遠程弓弩和戰馬,但這不代表百人小隊居劣勢。

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二百九十二章 荊州之爭第一百章 泗水決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三百五十九章 街亭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二百一十六章 聯盟抗劉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一百二十七章 呂孫相爭第一百三十一章 廣陵之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一百六十一章 呂布兵敗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一百二十七章 呂孫相爭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九十五章 徐州之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七章 初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酣睡退敵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二百二十九章 魏延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二百零六章 事敗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一百七十章 叛亂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之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二百一十九章 增援吳郡第九十七章 袁術稱天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四百五十四章 力挽狂瀾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陽平關之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一百九十三章 赤壁之火第二百章 叔侄交心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四百零六章 波調之死第二百零八章 英靈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域商貿第二百零八章 英靈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撤兵第一章 高唐令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三百二十六章 嚇退第三十四章 鄭玄第二百零六章 事敗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
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二百九十二章 荊州之爭第一百章 泗水決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三百五十九章 街亭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二百一十六章 聯盟抗劉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一百二十七章 呂孫相爭第一百三十一章 廣陵之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一百六十一章 呂布兵敗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一百二十七章 呂孫相爭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九十五章 徐州之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七章 初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酣睡退敵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二百二十九章 魏延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二百零六章 事敗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一百七十章 叛亂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之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二百一十九章 增援吳郡第九十七章 袁術稱天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四百五十四章 力挽狂瀾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陽平關之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一百九十三章 赤壁之火第二百章 叔侄交心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四百零六章 波調之死第二百零八章 英靈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域商貿第二百零八章 英靈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撤兵第一章 高唐令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三百二十六章 嚇退第三十四章 鄭玄第二百零六章 事敗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密云县| 上饶县| 同江市| 嫩江县| 田东县| 高邑县| 金寨县| 贡觉县| 仁怀市| 丁青县| 肇州县| 淮北市| 延庆县| 呼图壁县| 桐梓县| 桂东县| 大连市| 卫辉市| 连江县| 怀仁县| 诸城市| 成武县| 河北省| 南通市| 岚皋县| 全州县| 孟津县| 剑河县| 黄冈市| 麟游县| 庆元县| 新泰市| 普兰县| 广元市| 桃江县| 郓城县| 湖州市| 连城县| 上蔡县| 庆城县| 林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