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六十七章 曹仁兵敗

“主公,末將無能,濮陽爲劉軍所佔,請主公責罰。”

“子孝孤城可守數月已是大功,無需自責。”曹操狼狽逃回許都,曹仁也在這等著他。

司馬懼圍城數月,最主要濮陽外城牆都快造好了。

程昱說道:“曹將軍,外牆一成我等反被劉軍圍於城中,莫如出城往襲劉營。”

“劉軍雖不與戰,然每日精騎斥候不斷,欲夜襲劉營,恐不可戰。”

晚上因爲看不清,指揮不靈便,一般在出戰以前就會安排作戰任務,打成打不成都是一錘子買賣,要麼就像甘寧一樣,用少量的人進敵營騷擾一番。

劉備軍天天盯著濮陽城門,開城門偷襲,偷襲部隊還沒有全數出城,劉備營中的士兵估計都整軍備戰了。

程昱說道:“將軍,此戰非夜戰,乃是白日飽食與敵近戰。”

“這與送死何異?”

“將軍,兗州局勢敗壞,城中已然不穩,若再死守濮陽,敗亡必矣。況外城牆一旦建成,劉軍便可越濮陽而過,直襲陳留。陳留守軍不足,且爲許都門戶,若陳留失,許都難保矣。”程昱解釋道,“莫如棄濮陽,守陳留,屆時劉軍往攻陳留,便可爲主公復奪數月時日。待主公取江東之地,形勢便有轉圜之機。”

“仲德之言有理,然劉軍數倍於我,若無奇計,恐回不得陳留。”

“我已思得一計,將軍可遣偏師往北,佯做掘大河狀,劉備甚重大河,太史慈親往巡視。劉軍知偏師之舉,必引軍擊之,那時若有機可乘,將軍便從後掩殺;若不得時,便引軍南下,往陳留。”

“仲德之計甚妙。”

劉備軍進攻兗州,完全是正兵,根本沒有可乘之機,建外牆的舉動也是算死了曹仁不敢出來。這樣堂堂正正的敵軍,數量也佔絕對優勢,程昱想了幾個月也沒想出應對辦法,好在曹操給他們的戰略目標也是拖延時間。

被圍在城中,曹軍和兗州百姓的消息都很閉塞,漸漸的城中有了兗州全部投降,只有濮陽孤城一座的流言。這流言是繡衣衛散佈的,去年停戰,有許多繡衣衛就潛入濮陽城中,要不是曹仁督軍嚴謹,繡衣衛都能將城中佈防詳情送到城外,甚至能偷開城門。

繡衣衛不能做這些直接奪城的行動,他們也不會坐著乾等,於是想出了蠱惑人心的謀劃。謀劃很成功,兗州豪強、士人本就因爲東部的丟失不再死忠曹操,他們也在尋求自己的利益。

獻城投降,是這些豪強想出的最好辦法。之後便給程昱增加了很多工作難度,好言相勸收效不大,程昱不得不舉起屠刀。效果是立竿見影,但心中的怒火就越積越多,等待爆發的一刻。

兗州丟失一半,豫州也有缺失,爲了不讓部下士兵譁變,曹操便調這些士兵的家屬到後方腹地。與劉備交戰多年,劉備方優待士兵的政策和曹操方以威逼爲主的政策成了鮮明的對比。

曹軍知道劉備軍的待遇很是眼紅,士氣也不佳,正好南陽反叛,曹操便送了許多土地給這些士兵,可正好用這些土地拴住士兵。土地不夠多,曹操也是先緊著精銳分配。

曹仁挑選北上誘敵的偏師,選擇的就是那些沒有分得土地的士兵,這些士兵以各地的郡縣兵爲主。曹仁知道這些士兵沒有督戰隊太容易投降,於是派出了百人精銳督兩千偏師北上。

這些士兵只是沒讀過書,但也不是傻子。這麼點兵力出城進攻,在他們看來就是尋死。士兵還沒出城就譁然,曹仁只得將誘敵前後夾擊的策略告訴士兵,士兵將信將疑,多年服從的生涯還是驅使他們上路了。

不過這些士兵之中混入了另一類人,那就是豪強和士人的家僕。不同於主戰的精銳,曹操治下各地郡縣兵有許多是豪強的人擔當的,曹操勢大時,這些人會英勇作戰;而曹操勢微時,他們就會聽從主家的命令幹私事。

程昱兇殘的手段表面上讓這些豪強屈服,實則他們等的就是這一刻。

曹軍偏師剛一出城,軍中的豪強部隊就偷襲了自家的督戰隊,要不是曹軍小校警覺,就是一個大變。沒能打掉督戰隊也不要緊,這些私人部曲在軍中呼喊曹仁要逃跑的消息,並強調他們這支部隊是被拋棄的。

自家利益就是濮陽,外城牆的情況他們也知道,局勢惡劣情況他們也能分辨的出來,這些人沒有必要爲曹操效死忠,也沒有這個心理。在豪強私曲的帶領下,很快殺死了督戰隊。

曹軍出城,而且是大白天,劉備軍第一時間向這股曹軍進攻。見劉備大軍聚往北門,南門的曹仁也出城列陣,準備看情形北上夾擊劉備軍,還是直接向南撤離,但就是這一點猶豫斷送了曹仁全身而退的可能。

曹仁和程昱都沒想到,偏師會那麼快投降,基本是劉備軍殺到近前,偏師正好解決督戰隊,全員投降。

幾個月曹仁都不出城,劉備軍也有些自大,也或許是求戰心切。偏師出北門的消息傳回,四門的劉備軍都不自覺向北門聚攏,原本這是曹仁的機會,可他沒有抓住。

接受了北門偏師的投降,劉備軍又發現了南門曹軍的大部隊,在司馬懼的帶領下,劉備軍急速回轉,向南門殺來。

兵敗的陰影籠罩著曹軍,曹仁率部向南撤退,曹軍越跑越快,漸漸沒了陣型,曹仁制止不住,撤離變潰敗了。

之後都不用說,一萬不滿的曹軍被數萬精銳騎兵追殺,能逃走的也只有曹仁、程昱所部親衛,那些騎馬的人。

濮陽到手,戰前司馬懼就知道這是輜重點,第二天補齊糧草,更換戰馬,直奔陳留而去。

太史慈不願做監工,喪失了奪城的功勞,還丟失了最快的戰機。等他收到攻下濮陽的消息,他就只能在司馬懼身後接收投降的城市了。

曹仁和司馬懼以差不多的時間來到陳留縣,曹仁手下沒有兵,陳留縣的豪強、士人也一早從東兗州得知了劉備成勢的消息。看到曹仁的敗相,沒有給曹仁堅守陳留縣的機會,司馬懼大軍一到他們就開城投降了。

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一百二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一百章 泗水決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基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二百零七章 水師叛亂第三百七十一章 酣睡退敵第五十一章 袁術之敗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三百七十一章 酣睡退敵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金熱第二百九十四章 荊南之爭第四百五十八章 羅馬分裂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一百三十一章 廣陵之戰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四百三十五章 身毒內亂第一百五十章 張飛揚名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二百四十四章 馬超兵敗第三百四十三章 兩路勝第十八章 縣令劉備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三百九十七章 鄧芝出使西域第四百三十四章 陸遜設略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二十四章 搶救書簡第一百六十二章 荊州易主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四百零四章 鋼槍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二百四十一 劉備大軍至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式出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六十章 劉虞去青州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二百八十章 吳懿投降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再起第二百二十二章 八陣初顯威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滅親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奮鬥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二百四十二章 馬超再起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三十四章 鄭玄第二百六十章 臥冰求鯉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等待第一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第四百一十四章 百人開疆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六十五章 兗州驚變第一百九十二章 夏口之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八陣初顯威第二百四十一 劉備大軍至第一百六十五章 黃祖死東漢物價與度量衡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布殞命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
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一百二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一百章 泗水決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基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二百零七章 水師叛亂第三百七十一章 酣睡退敵第五十一章 袁術之敗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三百七十一章 酣睡退敵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金熱第二百九十四章 荊南之爭第四百五十八章 羅馬分裂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一百三十一章 廣陵之戰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四百三十五章 身毒內亂第一百五十章 張飛揚名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二百四十四章 馬超兵敗第三百四十三章 兩路勝第十八章 縣令劉備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三百九十七章 鄧芝出使西域第四百三十四章 陸遜設略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二十四章 搶救書簡第一百六十二章 荊州易主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四百零四章 鋼槍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二百四十一 劉備大軍至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式出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六十章 劉虞去青州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二百八十章 吳懿投降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再起第二百二十二章 八陣初顯威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滅親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奮鬥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二百四十二章 馬超再起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三十四章 鄭玄第二百六十章 臥冰求鯉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等待第一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第四百一十四章 百人開疆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六十五章 兗州驚變第一百九十二章 夏口之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八陣初顯威第二百四十一 劉備大軍至第一百六十五章 黃祖死東漢物價與度量衡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布殞命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中市| 高台县| 新龙县| 克拉玛依市| 亳州市| 那坡县| 中卫市| 南乐县| 双柏县| 青岛市| 凌源市| 紫阳县| 株洲县| 和硕县| 文成县| 江油市| 永宁县| 治多县| 邢台市| 兴宁市| 乐业县| 琼中| 荃湾区| 翼城县| 女性| 泊头市| 崇明县| 泌阳县| 海丰县| 琼海市| 六枝特区| 九江市| 九台市| 福海县| 都匀市| 新兴县| 白银市| 府谷县| 和硕县| 隆安县| 北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