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零四章 陳氏密謀

“咳,咳!”陳登拖著病體找到陳珪,問道,“父親,緣何在此?”

“登兒,病體未愈,何不在家修養。”

當年,陳登因爲生吃魚蝦,體內寄生蟲太多,幸好有華佗醫治,才保住了命。可是華佗當時就說過,他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這段時間陳登的病又復發了,幸好吳普常駐徐州,趕來給陳登治療。不過命雖然保住了,可也不能理事了。陳登向劉備請辭廣陵太守之職,劉備也投桃報李,任命了陳登推薦的陳矯繼任。

本來陳登在家養病好好的,而臧霸派來調查戰馬數量出入的吳敦一直摸不到頭緒,便找到了陳登。

吳敦找不到原因,陳登卻很快發現了緣由。戰馬這種戰略資源,源頭都是由繡衣衛看顧的,而郡裡所需的戰馬也是郡太守親自管理。

吳敦會被陳矯的假賬欺騙,但陳登熟悉各處的流程,一眼就看出陳矯做的手腳。

不過陳矯畢竟是陳家的人,陳登安頓了吳敦,拿著賬本便來到郡官寺找陳矯,想要問清原因,只不過陳登沒想到老父親陳珪也在。

“季弼,緣何有數千戰馬不翼而飛?”

陳矯看了一會,解釋道:“元龍兄,這些戰馬皆入軍中,想必已死於火夫之手。”

“臧將軍已查明,未曾收到此批戰馬。汝怎敢誆我耶!”陳登說的太急,咳嗽了起來。

“登兒莫急,且安坐飲茶。”

看著陳珪,陳登問道:“戰馬之事大人知否?”

“告之登兒亦無妨。”陳珪低聲說道,“戰馬皆在家中。”

“咳,咳!”聽完陳珪的話,陳登一口氣差點沒緩過來。

在陳矯的拍胸撫背下,陳登穩住氣息,說道:“大人可知,掌管戰馬之人皆爲繡衣衛,可見玄德公何等重視。大人竊馬,若爲玄德公所知,我陳家不復往日之勢也。”

陳登喘了幾口氣,繼續說道:“念陳家往日之功,玄德公厚恩,分鹽利與我陳家。我陳家年入何止億萬,大人何必圖販馬小利。”

“販馬微利,爲父怎看得上。”陳珪說道,“登兒安心養病,臧霸處季弼自有應對。”

陳登臉色一沉,問道:“大人,玄德公南征在即,意欲何爲?”

看陳登的樣子,陳珪知道不告訴他,陳登不會安心養病的,說道:“不日我陳家便有萬數精銳輕騎。”

!!!

陳登滿腦袋感嘆號,問道:“兒雖爲伏波將軍,然不似軍中將領,親衛只有千人,家中何來萬餘精兵?”

爲了感謝劉備送給陳家的鹽利,陳登向劉備說明了家中私藏人口和土地的事,劉備沒有怪陳登。最初,陳登是將家僕安頓爲民的,不過很快,陳登病重,陳矯上位。

在陳矯的配合下,陳珪不但把原本的家僕重新收了回來,還將許多從江東返回徐州的百姓變成了家僕。有了鹽利的支持,陳珪不但養了萬餘騎兵,還養了萬數步兵。

“大人慾葬送我陳家基業乎!”陳登高聲喝問,已經不再顧忌父子身份了。

“若無我陳家,劉備何來今日之勢?”陳珪說道,“彼輩不念舊恩,我等當早謀之。”

“玄德公厚恩待我,他日封侯拜相亦不無可能,何言恩薄?”

“徐州牧之職當爲我陳家所有,劉備令匹夫臧霸任徐州牧,是欺我陳家無人矣!”

“現……”陳登又咳嗽了一會,說道,“正逢亂世,除伯安公(劉虞)爲幽州牧,餘衆皆爲軍中大將,何必言奇。待玄德公平亂世登基爲帝,自當復刺史舊制。大人何必苛求!”

爲了給南下做準備,劉備遷關羽爲豫州牧,張飛爲兗州牧,青州牧是太史慈升任(殺袁紹的功勞),徐州牧是臧霸升任(平定泰山羣賊的功勞,主要是經常爲關羽副手)。

不是劉備不想讓陳登當徐州牧,只是陳登病重,而且陳登一直沒有拜劉備爲主公(和袁渙等人一樣,有世家大族的驕傲)。

陳珪說道:“登兒有所不知,劉備令青州學子爲吏,現已遍佈各州。”

陳珪想要反劉備最深層的原因,便是不久前劉備任命的一批小吏。

不同於後世做吏後永遠不能當官,這時代的官吏是不分家的,小吏可以一步步升上去,成爲大官。(華歆、孫堅等人最初就是縣吏,還有班超、張湯等人,也都是吏出身。)

經過十幾年的培養,青州州學中已經有了萬餘學子,這些人學習的也差不多了,劉備也開始了他的規劃。

劉備將這些學子和軍中退役的士兵(軍中文化課同樣不斷,劉備的士兵沒有一個文盲)一起放到各地當基層官吏,這些人到了地方展現了無比高漲的熱情。

學子和士兵絕大多數都出身貧寒,有些人最初家裡都不能溫飽,現在他們能踏上官途,心中都有一股氣。

陳珪也看出了這些人的可怕,除了少數被現實擊敗的學子,大部分人都是越挫越勇,處政經驗和手段越來越高明,假以時日,絕對能成爲帝國基石。哪怕不能位列九卿,做個郡太守也是搓搓有餘。

聽完父親的解釋,陳登有些落寞的說道:“此乃大勢,玄德公雄兵在手,我等不可強爲,當從長計議。”

“登兒是否早知此事?緣何不早告爲父?”陳珪聽出了陳登的語氣。

劉備的想法陳登自然是知道的,劉秀當年也是廣招太學生,太學學子最盛時達到三萬多人,這些人成才後就成了劉秀管理國家的強力助手。不過劉秀召的太學生絕大多數是士人(包括世家、寒門等),最差也是良家子。而劉備是來者不拒,下至三歲小兒,上至九十耄耋,只要想學都教。

第二十三章 追擊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二百一十四章 黃月英之謀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八十九章 江東之主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蝦港第四十四章 一天兩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議和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一百零九章 王模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議和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域商貿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三百八十三章 黃金和鋼鐵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權出兵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三百六十八章 徐晃陣亡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二百零一章 南郡之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基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二百四十四章 馬超兵敗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一百九十三章 赤壁之火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蝦港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理機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五十七章 呂布入冀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第二百四十三章 夏侯惇兵敗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方勝負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二百二十二章 八陣初顯威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槍第三百四十二章 詐降計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一百四十六章 噩耗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四百四十七章 安息羅馬合約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四百零二章 鋼炮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玉璽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七十章 昌豨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八十三章 呂布入豫州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滅親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裝步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二百零五章 察覺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六十二章 華佗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之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
第二十三章 追擊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二百一十四章 黃月英之謀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八十九章 江東之主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蝦港第四十四章 一天兩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議和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一百零九章 王模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議和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域商貿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三百八十三章 黃金和鋼鐵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權出兵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三百六十八章 徐晃陣亡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二百零一章 南郡之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基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二百四十四章 馬超兵敗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一百九十三章 赤壁之火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蝦港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理機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五十七章 呂布入冀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第二百四十三章 夏侯惇兵敗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方勝負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二百二十二章 八陣初顯威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槍第三百四十二章 詐降計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一百四十六章 噩耗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四百四十七章 安息羅馬合約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四百零二章 鋼炮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玉璽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七十章 昌豨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八十三章 呂布入豫州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滅親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裝步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二百零五章 察覺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六十二章 華佗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之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原县| 三河市| 绥化市| 广饶县| 渝北区| 辉县市| 嘉荫县| 大渡口区| 岢岚县| 聂拉木县| 渝北区| 广昌县| 元朗区| 宁远县| 伊川县| 西丰县| 景洪市| 高唐县| 舒兰市| 兰州市| 林周县| 长岛县| 呼玛县| 榆树市| 平南县| 吐鲁番市| 威信县| 寻乌县| 普陀区| 西盟| 苍山县| 南昌市| 运城市| 长海县| 黑龙江省| 壤塘县| 碌曲县| 泰州市| 宁都县| 舞钢市| 清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