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

陳留太守張邈、張邈之弟張超、從事中郎將許汜和王楷、首先迎曹操入主兗州的陳宮,他們一起發動叛亂,引領呂布軍入兗州。在陳宮等兗州士人的遊說下,兗州各州郡羣起響應。

張邈既是曹操的發小,又和曹操有過命的交情。當年曹操起兵討董,全仰仗衛茲的支持,而身爲陳留人的衛茲當時是在張邈手下任事的,如果沒有張邈的認可,衛茲是不可能支持曹操的。而且曹操在討董的時候,名義上是歸屬張邈的。

當年張邈因爲袁紹當上諸侯盟主,還得了冀州,有了驕矜之心,所以張邈責備和提醒了袁紹一番。袁紹沒有領發小情,還開始嫉恨起張邈。加上張邈接待和結拜了從袁紹那裡逃出來的呂布,袁紹更加對張邈惱怒。

等曹操當上兗州刺史,袁紹就下令曹操殺掉張邈。曹操自然不會對袁紹言聽計從,寫信說:“孟卓,親友也,是非當容之。今天下未定,不宜自相危也。”,以此來勸諫袁紹。袁紹念舊情,沒有再追究張邈。

從那以後,張邈和曹操的感情更加好。爲此,曹操第一次征伐陶謙,摸不住徐州強弱的曹操對家小說:“我若不還,往依孟卓。”曹操對張邈的信任可見一斑。

如此感情的張邈爲什麼會反叛曹操呢?那是因爲曹操在接任兗州後的一系列行動,讓張邈誤以爲曹操聽從袁紹的指令行事,曹操是袁紹手下一將。

袁紹雖然因爲曹操的勸阻不再要求曹操殺張邈,可張邈認爲袁紹一有機會還是會動手的,尤其是王匡和韓馥的慘狀讓張邈心寒。

韓馥逃出冀州,寄住在張邈這裡,每天憂慮驚恐。因爲袁紹派人來和張邈議事,就以爲是袁紹讓張邈殺他,韓馥便跑到廁所,用刮削簡牘的書刀自殺了。韓馥的死,對張邈的觸動很大。

以上便是張邈反叛曹操的第一個原因,是出於自身安全著想的。還有第二個原因,當時袁紹外甥高幹的從弟高柔便看出來了。

高柔時常對他人說道:“今者英雄並起,陳留四戰之地也。曹將軍雖據兗州,本有四方之圖,未得安坐守也。而張府君先得志於陳留,吾恐變乘間作也,欲與諸君避之。”

高柔看出張邈手下有自己的勢力和兵將,這些都是不歸曹操管轄的。在這個亂世,有太多人想著爭權奪利,張邈有地有人,絕不甘於人下。

有了這兩條原因,張邈反叛的內在需求就有了,差的只是外在條件。而這個外在條件,誰也沒想到會那麼快到來。

兗州士人在陳宮的撮合下,決心反叛曹操,迎張邈入主兗州。兗州的士人最初是想讓張邈入主兗州的,至於最後由呂布爲主,那又是另一個原因了。

兗州士人反叛曹操,同樣有許多原因。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便是曹操沒有履行最初入主兗州時,對大家承諾的條件。

當時劉岱剛死,兗州羣龍無首,兗州士人正在尋找入主之人。不同於冀州士人大部分想要一統天下,兗州士人大部分是保守派,他們希望有一人領導他們駐守一畝三分地,不加入諸侯紛爭,不使家族利益和人員受損失。

當時有人提議迎青州軍入兗州,可很快便被其他人否定了。

一,劉備家底都是青州人,若是劉備入主兗州,兗州士人必在青州士人之下,他們不同意;二,劉備是武人出身,青州很多本地士人都還沒認可劉備,更不要說兗州士人了。

排除了劉備,又不想要兩袁,能入兗州士人眼的英雄就很少了。這時候曹操狂風掃落葉般擊敗東郡黃巾,讓兗州士人眼前一亮。

曹操既有名望,又與士人交厚,在這亂世之中,軍事素養也很高,完美符合入主人選。但有個前提,那就是曹操名義上還是袁紹的部下。

當時有意入主兗州的曹操,在和陳宮商議過後,給陳宮做了承諾,表明自己不是和袁紹一條心的,不會和袁紹一條道走到黑。

在陳宮和鮑信配合的勸說下,兗州士人相信了曹操,接納了曹操。

有認可曹操的,自然有不認可曹操的。邊讓便是一個曹黑,仗著自己的才氣,不把曹操放在眼裡,經常貶低曹操。

還有中二性的曹操怎麼能忍受這種鍵盤俠,藉著他人誣陷邊讓的由頭,殺了邊讓及其全族。

同時輕易入主兗州,也讓曹操有些飄了。他不但殺了邊讓等兗州反對自己的士人,還特意殺了以前得罪過他的人。

其中一人叫桓邵的,祖籍在沛國,在兗州遊歷,素來輕慢曹操。曹操得兗州後,桓邵避兵災於交州,曹操便遣使讓交趾太守士燮殺桓邵。桓邵害怕,回到兗州自首,向曹操道歉。可曹操沒有免罪,還是殺了桓邵。

邊讓這種書呆子,本來無關緊要。可邊讓的死,讓兗州士人開始重新審視曹操。隨後曹操一些列舉動無不表明曹操是跟著袁紹的步調走的,想要將兗州拉入袁紹征伐天下的戰車。

以上那些兗州士人和豪強不過是沒有眼界,隨大流的一羣人。兗州士人中還是有很多人明白,身在亂世是不可能不加入的。區別只是主動加入和被動加入。這些有識之士的代表,謀士士人是程昱,武將豪強是李乾(李典的從父)。

自然,高才的陳宮同樣明白曹操。陳宮本來是不會反叛曹操的,可曹操在徐州屠城的舉動讓陳宮受不了了。

陳宮,字公臺,東郡東武陽人。性情剛直,有俠義之心。

曹操在徐州剛開始殺戮的時候,陳宮就寫信勸諫曹操。可當時滿腔怒火的曹操什麼人的勸解都聽不進去,曹操的無視讓陳宮也怒了,他決心要曹操付出代價。

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玉璽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一百五十章 張飛揚名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二百九十五章 關中戰開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一百零八章 田稅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四百四十九章 鱷魚村之戰第五十八章 公孫瓚奪幽州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二百四十二章 馬超再起第三百三十二章 長安之戰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三十一章 北海求援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三百九十一章 賈壹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鮮卑聯兵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二百三十四章 海軍渡江第八十章 呂布入徐州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第二百章 叔侄交心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金熱第四十四章 一天兩戰第四十四章 一天兩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扶南與鮮卑第四百五十四章 力挽狂瀾第二百八十二章 劉璋投降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二百八十九章 相縣攻防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四百五十六章 地中海海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劉永戰略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十章 雒陽風雲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呂東向第二百零六章 事敗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七十八章 劉寵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十八章 縣令劉備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帆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二百零六章 事敗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騎死傷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方勝負第一百六十章 二虎競食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四十一章 趙雲第二百七十五章 議和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二百四十一 劉備大軍至第二百三十五章 下曲阿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三百五十二章 扶羅韓敗亡第四百零四章 鋼槍東漢物價與度量衡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八十二章 劉協東歸第二百九十三 消耗之計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城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四百五十二章 楚軍南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扶南與鮮卑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
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玉璽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一百五十章 張飛揚名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二百九十五章 關中戰開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一百零八章 田稅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四百四十九章 鱷魚村之戰第五十八章 公孫瓚奪幽州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二百四十二章 馬超再起第三百三十二章 長安之戰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三十一章 北海求援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三百九十一章 賈壹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鮮卑聯兵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二百三十四章 海軍渡江第八十章 呂布入徐州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第二百章 叔侄交心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金熱第四十四章 一天兩戰第四十四章 一天兩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扶南與鮮卑第四百五十四章 力挽狂瀾第二百八十二章 劉璋投降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二百八十九章 相縣攻防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四百五十六章 地中海海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劉永戰略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十章 雒陽風雲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呂東向第二百零六章 事敗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七十八章 劉寵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十八章 縣令劉備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帆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二百零六章 事敗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騎死傷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方勝負第一百六十章 二虎競食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四十一章 趙雲第二百七十五章 議和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二百四十一 劉備大軍至第二百三十五章 下曲阿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三百五十二章 扶羅韓敗亡第四百零四章 鋼槍東漢物價與度量衡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八十二章 劉協東歸第二百九十三 消耗之計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城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四百五十二章 楚軍南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扶南與鮮卑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远市| 灵宝市| 安国市| 灌阳县| 湖州市| 栾城县| 甘泉县| 神农架林区| 罗山县| 佳木斯市| 镇巴县| 长垣县| 东乌珠穆沁旗| 康马县| 莒南县| 敦煌市| 赤壁市| 柞水县| 庐江县| 察隅县| 东城区| 营口市| 什邡市| 钟祥市| 江达县| 凌云县| 甘洛县| 镇巴县| 通渭县| 和田县| 庆安县| 夏津县| 宣城市| 玉林市| 龙山县| 高雄市| 常山县| 梁平县| 尼木县| 岳普湖县| 钟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