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九十五章 關中戰開

“諸君,海軍已奪荊南之地,不日曹軍必亂,諸君可枕戈待旦,以待破敵之計。”

自從孱陵縣可以編輯,劉備便知道決戰可以開始了,他召集衆將告訴了他們這個消息。

“大哥,何以知荊南之事?”

曹操讓夏侯淵坐鎮雒陽,總督糧草,並且防守虎牢關、孟津關、小平津關等,防備劉備軍渡河南下。劉備得知這個消息,也有些惡趣味的叫張飛巡視河內郡,防備夏侯淵北上偷襲。

河內郡的鴿子還沒有建設完成,飛鴿傳書終點是鄴城,張飛沒有收到過鄴城的緊急軍情,於是他非常驚奇,向劉備詢問。

劉備總不能說他能看到荊南四城相繼點亮吧,只能瞪了張飛一眼,矇混過去。

法正說道:“主公,曹操大軍屯華陰,以大河、渭水爲屏,若無奇計,恐未能破敵。”

關羽說道:“曹操未知解縣有水師戰船,可乘其無備,襲之。”

曹操將河東郡的百姓南遷,搞得關羽非常鬱悶,想回老家解縣顯顯威風都不行。正好解縣也是可以編輯的城池,於是劉備寬慰關羽,說先祖知道他老家會出個大將幫助劉備,等戰勝曹操,解縣百姓遲早會以他自豪的。

“昔曹操與關中羣雄相爭,於河東渡河西進,此時我軍處河東,曹操必有防備。且我軍將士多不習水性,若能偷過大河尚可,倘爲曹操半渡而擊,我軍危矣。”

劉備問道:“孝直有何妙計?”

“曹操不知我軍糧草皆出自解城,可以督糧草爲由,令三將軍往來河內,佯裝運糧。曹操知其事,必引兵來劫。待曹軍東去,我軍順河而下,直奔潼關。”法正說道,“潼關爲關中門戶,若得潼關,關中、涼州皆入主公掌中耳。”

“孝直之計甚善。”劉備下令道,“翼德可往河內依計行事。”

“是!”

敲定戰術,衆將回營整軍,主要是將攻城器械搬上戰船(在河東等待期間製作的)。

張飛回營後不久,便找到了法正,問道:“兵馬不動,糧草先行。糧道爲軍中大事,若冒然爲曹軍探得,恐曹軍未可中計。軍師可有萬全之策?”

“軍中哨探精銳,世所共知。若有戰事,敵皆不得窺伺。三將軍可反其道而行之,此去河內,可故做鬆懈狀,待佯裝運糧時,令哨探出擊。長此以往,曹軍必疑。”

張飛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正準備告辭,法正又旁敲側擊的點了點張飛和夏侯淵的關係。

張飛率本部離開,將法正的謀劃說給參謀團聽,參謀團很快明白了法正的意思,就是利用人們的慣性思維做文章。

平日裡劉備軍不出動,斥候便在近距離偵查,有了軍令後,斥候會擴大範圍。只要讓曹軍知道,劉備軍在一個固定的時間點廣撒斥候,肯定會疑心。

張飛帳中的參謀給他規劃時,劉備中軍的參謀團也想到了法正計謀的缺失點。

“主公,軍師之計雖可行,然劫糧所需兵馬不多,若曹操遣精兵強將往劫糧草,大軍仍駐華陰,則偷襲之計不可成矣。

且帳中將士甚衆,所需船隻亦衆,戰船於解縣曹軍尚不可知,若駛至大河,必爲曹軍哨探所知。”

劉備大軍屯兵蒲阪縣,對岸佈滿了曹軍的斥候,稍稍有些風吹草動肯定被曹軍察覺。曹軍兵力不少,曹操沒有必要將所有士兵都拉去劫糧。

曹操軍中的徐晃對河東郡的地形也很熟悉,到時偷襲不成,還暴露了戰船的軍情,即便擊敗甚至殲滅劫糧的曹軍,對整個戰略沒有多大的用處。

“依爾等之計,該當如何?”

“主公,我軍所慮者非曹軍之衆耳,乃大河阻隔也。欲取關中,只需我軍西渡大河,與曹軍近戰,必可一戰而勝。

我等以爲可使聲東擊西之計,以水師戰船爲餌,使曹軍以爲我等欲出奇兵襲潼關,屆時曹軍皆南返。

我大軍再乘此時機,於北方汾陰西渡,便可使曹軍無備。大軍既過大河,曹軍不可慮也。”

劉備先期沒有暴露水師戰船,搞得現在大河上全部都是曹軍戰船在巡邏,大河西岸也有許多曹軍哨探遊騎。這年頭,大河中游這段可以渡河的地方,就那麼幾個,全部在曹軍的監視之下,駐紮在渭水北岸的虎豹騎隨時準備阻攔劉備軍渡河。

參謀團的意思,先期還是按照法正的謀劃走,能偷襲潼關成功最好,要是不能成功,便以戰船爲誘餌,吸引虎豹騎的注意力,給北方渡河的主力爭取時間。

參照參謀團的計算,前期不用渡河太多,只要有兩萬多人過河,劉備軍就可以控制這段大河。

參謀的想法還是那麼正,不過劉備喜歡,他馬上讓張郃等一干副將(趙雲、麴義等目標太大,要是長時間隱身,劉備怕曹操多想)領三萬多士兵北上,埋伏在汾陰縣,只要得知南面開戰,便西渡大河。

直到失去荀彧,曹操才懂得珍惜。繼任荀彧,管理曹軍後勤的鐘繇,明顯沒有荀彧那麼厲害。只有一年多的停戰時間,曹軍的糧草拮據完全沒有緩過來。

賈詡說道:“大河爲我軍所仗,亦爲劉備之屏,此戰因劉備而起,其必不甘心無功而返。曹公稍安勿躁,此正當畫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進。待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可用奇計破之也。”

“文和所言甚至,主公若急,則軍心不安。”荀攸說道,“劉備必不安於現狀,待其有變,自然有機可乘。主公此刻正當堅守險要,以待其變。”

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等待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董承密謀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都氐人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奮鬥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四百零八章 運河第一百七十章 叛亂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三十章 青州變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二百零六章 事敗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二百零五章 察覺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一百五十一章 烏丸之敗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一百五十一章 烏丸之敗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七十章 昌豨第四百一十四章 百人開疆第一章 高唐令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一百一十章 周逵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三十章 青州變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四百零二章 鋼炮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八十三章 呂布入豫州第四百四十七章 安息羅馬合約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兵劫糧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二十三章 追擊第四十一章 趙雲第四百三十五章 身毒內亂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三百零四章 斷糧之危第四百四十九章 鱷魚村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六十章 劉虞去青州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孫策亡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三百三十六章 演員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式出兵第三十一章 北海求援第三百七十一章 酣睡退敵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三百一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九十三章 赤壁之火第一百六十二章 荊州易主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一百二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域商貿第六十一章 曹操舉兵第四百章 封禪西征第三百一十一章 伏兵起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三百三十九 司馬氏第三百八十七章 海軍出擊第三百零六章 王圖兵敗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二百四十六章 鮮卑聯兵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城戰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一章 高唐令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
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等待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董承密謀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都氐人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奮鬥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四百零八章 運河第一百七十章 叛亂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三十章 青州變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二百零六章 事敗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二百零五章 察覺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一百五十一章 烏丸之敗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一百五十一章 烏丸之敗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七十章 昌豨第四百一十四章 百人開疆第一章 高唐令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一百一十章 周逵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三十章 青州變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四百零二章 鋼炮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八十三章 呂布入豫州第四百四十七章 安息羅馬合約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兵劫糧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二十三章 追擊第四十一章 趙雲第四百三十五章 身毒內亂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三百零四章 斷糧之危第四百四十九章 鱷魚村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六十章 劉虞去青州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孫策亡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三百三十六章 演員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式出兵第三十一章 北海求援第三百七十一章 酣睡退敵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三百一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九十三章 赤壁之火第一百六十二章 荊州易主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一百二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域商貿第六十一章 曹操舉兵第四百章 封禪西征第三百一十一章 伏兵起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三百三十九 司馬氏第三百八十七章 海軍出擊第三百零六章 王圖兵敗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二百四十六章 鮮卑聯兵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城戰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一章 高唐令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梁县| 海南省| 五河县| 德惠市| 小金县| 疏勒县| 全椒县| 泗水县| 绍兴市| 南丹县| 五峰| 双鸭山市| 玉树县| 丹江口市| 通江县| 雷山县| 扬州市| 荆州市| 北票市| 界首市| 当雄县| 西丰县| 慈溪市| 普安县| 塘沽区| 大宁县| 桃园市| 阳泉市| 吉林省| 唐山市| 乐业县| 灯塔市| 衡东县| 无锡市| 和政县| 高密市| 任丘市| 教育| 襄城县| 赤城县| 富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