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八十七章 海軍出擊

劉備問道:“鮮卑佔我幷州朔方諸郡,是敵非友,汝此來可爲投降?”

河套地區,可耕地可放牧,不缺水源,天氣不錯。這麼好的地方,劉備怎麼可能放棄給鮮卑,一統天下後,大漢其他部隊都在裁軍,只有幷州、幽州兩軍和海軍沒有動。海軍於大漢有大用,而幽、並兩軍正在西進。

劉備爲了本國蠶食他國的做法非常明顯,上行而下效,各級官員也漸漸染上了這個習慣。沒有荼毒過的儒生還沒有各種臭毛病,而且儒教的立身之本也是統治者要什麼,他們就產出什麼樣的人才,還會吸收其他教派的優點。

前段時間劉備對白老的禮遇,還有常年來對工匠的優待,再加上華佗這種工匠出身的人都能做到二品大員,儒生的思想早就改變了。

禿髮鮮卑這樣原本就是蠶食的目標,這次上貢的禮品在禮部看來毫無價值,待遇自然沒有扶南國好,覲見時間也排在後面。

也不知道是禮部教的不到位,還是禿髮壽闐年輕氣盛,他沒有像範金生一樣規規矩矩叩拜,而是行了一個鮮卑禮。

禿髮壽闐說道:“大漢天子,侵佔朔方諸郡乃是蒲頭部與沒鹿回部,非我禿髮部。我禿髮部與大漢並無仇隙,願與大漢互通有無,永結盟好。”

關羽怒目而視:“小子無禮!”

劉備向關羽擺了擺手,說道:“朕向不重虛禮,雲長勿需在意。”之後劉備問清了禿髮鮮卑的狀況。

張飛呲笑道:“如此小部,仰人鼻息,也能與我大漢結盟乎!”

“小子見我等尚不膽怯,亦不失爲一方人傑。”現成的出兵理由和打手,劉備不想放過,“朕甚重人才,願出兵與汝禿髮部共擊乞伏部,不知汝有意否?”

“小子謝過大漢天子,願爲大漢羽翼(出兵時的左右翼,不是內附的意思)。”

“善,雲長可令孟起走一遭。”

“是!”(剛開始關羽等人也改口稱遵詔,被劉備制止了)

張飛說道:“涼州有孟起,扶南末將願往。”

“扶南瘴疫縱橫,翼德爲北人必要水土不服,我意令海軍前往。”

“海軍可水戰,豈能陸戰。”

呂蒙說道:“張將軍豈能輕視我等,荊襄大部爲海軍所取,我等海軍將領亦知少不得陸戰,已取軍中精銳萬餘人,多番操練,足堪陸上一戰。”

這樣的展開讓劉備脫口而出:“海軍陸戰隊?”

衆人都沒有反應過來,呂蒙和陸遜眼前一亮,一起上前說道:“謝陛下賜名!”

得,劉備原本準備在揚州和交州招募一批部隊南下適應環境,同時嚴加訓練林地戰,作爲以後的南攻主力,這下口誤只能讓海軍擔負起這個重任來。

“大哥!?”關羽一副詫異的表情,因爲劉備一早和他說過,會從陸軍之中抽調一批人南下。

劉備說道:“既如此,陸軍便北上,助北軍收復幷州失地。”

天下剛剛一統,各地都在恢復經濟和生產,幷州地區人口稀少,即便奪回來,建設的步伐也很緩慢,劉備和陳羣他們協商過,先治理中原,四方土地以蠶食爲主,等中原人口復甦,再大規模出兵。

果然劉備調兵令一下,陳羣上前勸阻:“陛下,國家方定,千端萬緒皆需廢力,若此時接連大戰,恐於國不利。”

張飛說道:“此戰糧草勿需國庫,當由少府所出,如此於國無礙。”

朝廷建立後,按照劉備的想法,各部門每年所需的錢糧都要一早申報國庫(屬於銀行),得到衆大臣商議認可後,國庫一次性撥款到位,除非遇到緊急情況,如戰爭、天災等,不得額外索取。

當然現階段大漢還有一個額外,那就是劉備的編輯,它名義上屬於少府統籌,實則是劉備掌控。張飛的意思,有劉備支持,軍部出兵不用國庫額外拿錢,對國內政令沒有影響。

劉備微微頷首,陳羣心領神會,不再多說什麼。

議會結束,衆人回到所部官寺。管亥讚歎道:“今日若非子明,功勞又爲陸軍所奪。”

“不敢當大將軍稱讚,末將亦是爲將士著想。”

劉備五等爵位制度頒佈後,不同於內政官員治理國家卓有成效這種虛標,工匠和軍部都有量化的指標,工匠有新發明,軍部有開疆拓土。他們都像打了雞血一樣,時刻想著爭功。

以平定天下的功勞,能夠封國公的也只有二品以上,軍部的四徵四鎮雖然也是二品,可他們只是侯爵。軍部不像內政官員,沒有從品,而自認爲那些等級到了,爵位沒到的是從二品。這些將領是最立功心切的,同理的還有三品沒到侯的。

管亥問道:“據繡衣衛所言,扶南非弱國,尚有一州之地,參謀部可有應敵良策?”

陸遜說道:“可先與其合攻林邑,觀其兵戰力。令將士明晰其國水土,再製山水地理圖本,而後以林邑之名反攻之,可得全勝。”

劉備制定的軍部參謀是一個部門,可其中的參謀涇渭分明,分成陸海兩派,陸遜和魯肅等原江東謀臣都是海軍一派。

“伯言深謀遠慮,此戰必可得勝。”管亥說道,“我弟魯莽,尚需伯言多加敦促。”

“不敢,請大將軍放心。”

管氏三兄弟都有大功,若都待在海軍容易讓劉備擔憂,所以管承自願放棄大量戰功,加入文官序列。而管統則承擔許多過錯,自降官級,以此來確保管亥的大將軍之位。

不過封國的制度確立下來之後,外就封國需要先辭去當前職務,不論高低,管亥就開始幫助管承鋪路了。這次出兵扶南,主將定下來是呂蒙,管亥另調管統爲副將參加,呂蒙則調了甘寧爲副將。

海軍從倭國回來以後,運金銀的工作就交給了少府,海軍現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尋找鳥糞島。

這次出兵扶南國,呂蒙不準備帶過多的將士,樊阿帶回來的日南郡情報佔很大作用。

據樊阿所說,爲了尋找高產稻種,士燮抓來的林邑人死的很多,林中瘴疫不能小視。

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六十二章 華佗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三百三十二章 長安之戰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八十章 呂布入徐州第五十七章 呂布入冀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三百二十六章 嚇退第一百七十三章 二袁相爭東漢物價與度量衡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侯氏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四百一十四章 百人開疆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權出兵第四百三十五章 身毒內亂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勝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三章 駿馬成羣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真請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瓚求援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真請戰第六章 黃巾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雄謀劃第五十六章 劉虞起兵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瓚求援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四百六十一章 阿爾達班五世之死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二百一十六章 聯盟抗劉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第二百章 叔侄交心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四百三十四章 陸遜設略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一百八十七章 劉協離許都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頭第四百四十九章 鱷魚村之戰第二百八十章 吳懿投降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一百六十二章 荊州易主第三百八十六章 扶南與鮮卑第十九章 虎牢關之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協死第三百一十一章 伏兵起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呂布兵敗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三百一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八章 求援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帆第四百零八章 運河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三百三十九 司馬氏第一百三十一章 廣陵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三百七十一章 酣睡退敵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一百六十六章 袁紹再起兵第二百八十九章 相縣攻防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備之謀第三百四十三章 兩路勝
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六十二章 華佗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三百三十二章 長安之戰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八十章 呂布入徐州第五十七章 呂布入冀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三百二十六章 嚇退第一百七十三章 二袁相爭東漢物價與度量衡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侯氏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四百一十四章 百人開疆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權出兵第四百三十五章 身毒內亂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勝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三章 駿馬成羣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真請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瓚求援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真請戰第六章 黃巾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雄謀劃第五十六章 劉虞起兵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瓚求援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四百六十一章 阿爾達班五世之死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二百一十六章 聯盟抗劉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第二百章 叔侄交心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四百三十四章 陸遜設略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一百八十七章 劉協離許都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頭第四百四十九章 鱷魚村之戰第二百八十章 吳懿投降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一百六十二章 荊州易主第三百八十六章 扶南與鮮卑第十九章 虎牢關之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協死第三百一十一章 伏兵起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呂布兵敗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三百一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八章 求援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帆第四百零八章 運河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三百三十九 司馬氏第一百三十一章 廣陵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三百七十一章 酣睡退敵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一百六十六章 袁紹再起兵第二百八十九章 相縣攻防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備之謀第三百四十三章 兩路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南市| 青浦区| 台州市| 象州县| 宜宾市| 驻马店市| 祁阳县| 凤山市| 水富县| 平原县| 柏乡县| 乡城县| 平南县| 遵义市| 思茅市| 酉阳| 西峡县| 饶阳县| 东乡| 苍梧县| 正蓝旗| 牡丹江市| 桦川县| 金寨县| 通城县| 龙井市| 若羌县| 胶州市| 西充县| 洱源县| 定边县| 和林格尔县| 蒲江县| 巴东县| 淮安市| 嘉峪关市| 濉溪县| 万宁市| 安溪县| 安泽县|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