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備之謀

袁紹要殺蔣奇,郭圖求情道:“主公,初戰(zhàn)便斬大將於戰(zhàn)不利,何不令其戴罪立功。”幾個軍中將領也跟著求情。

袁紹說道:“若非衆(zhòng)將求情,定斬汝頭。還不回返廣宗督運糧草,更待何時!”

“是。”

沮授說道:“劉備軍中精騎甚衆(zhòng),往來如風。今糧道爲其所知,主公還需另派援軍。”

袁紹想了想說道:“韓荀、呂曠,汝二人率本部騎兵隨蔣奇一起督運糧草,不得有誤。”

“得令!”

糧草的插曲結束,袁紹又下令道:“顏良,爾率馬步軍一萬往平原之北,以拒平原援兵。”

“得令!”

“文丑,爾率馬步軍一萬往樂陵之北,以拒樂陵之兵。”

“得令!”

“主公,且慢!”顏良、文丑正要離開,沮授說道,“二將性促狹,雖驍勇不可獨任。今劉備屯兵平原,其意非在渤海,乃圖鄴城耳,糧草被劫可見如此。主公當徐圖緩進,而後分兵鄃城(平原縣西面,距離比平原到高唐還近)。如此兩面夾擊,劉備必敗,劉備兵敗則青、徐易得矣。”

顏良、文丑還沒走,沮授這話可以說是當面打兩人的臉了,兩人對沮授怒目而視。

袁紹很喜歡顏良、文丑這樣的猛將(腦子不行),本來就不待見沮授,現(xiàn)在沮授又在這瞎說。袁紹怒喝道:“二將勇冠三軍,豈是織蓆販履之輩所能比。還不與我退下!”

顏良、文丑先鋒出發(fā)後,袁紹的大軍也開始向南進攻。

被袁紹罵出帳外的沮授覺得,袁紹已經(jīng)不是那個明主了,他忍不住嘆道:“上盈其志,下務其功,廣平之家,吾其不反乎!”

沮授沒了以前的壯志,來到袁紹帳中向袁紹稱病。袁紹聽完沮授的話,正合袁紹的心意,袁紹順勢就將沮授的部下士兵全部交給郭圖。不一會,有兵士將沮授的話說給袁紹聽,袁紹很不高興,便下令沮授在南皮養(yǎng)病,不用隨軍了。

南皮離重合縣(在樂陵縣北面,與樂陵縣隔鬲津河相望)近,文丑很快便進駐了重合縣。

文丑正要紮營,文丑的副將王摩說道:“將軍,我軍士氣正盛,彼大軍皆在平原,何不於南岸紮營。若敵軍無備,或可順勢而下樂陵。”

文丑自恃勇力,覺得王摩的提議非常好,連夜便讓大軍渡河了。

樂陵縣

“報將軍,袁軍將領文丑正率軍渡河!”

“哈哈,來得正好!待俺出城殺……”

“三(張)將軍,且慢!”張飛話還沒說完,就被簡雍、牽招、劉和、公孫續(xù)、士仁等人一起喊住了。

簡雍說道:“三將軍可是忘卻玄德囑託?”簡雍的話讓張飛想起了出兵前劉備的戰(zhàn)略方針。

時間回到出兵前,劉備召集衆(zhòng)幕僚商議。

關羽說道:“大哥,袁紹兵皆在易京,冀州空虛。可率軍長驅直入鄴城,鄴城若下,袁紹軍心喪矣,破之不難。”

朱靈說道:“主公,末將隨主公多年,未立大功而身居高位,末將早思報效。末將雖舉家遷於平原,然末將多識甘陵之人,可前往說之。甘陵若降,取鄴城易也。”

崔琰也上前說道:“明公,我崔氏於甘陵素有薄名。琰願前往說之,可使明公兵不血刃取甘陵。”

劉備沒有表示,劉和說道:“叔父,公孫太守於幽州頗有威名,何不率軍攻渤海。渤海若下,幽州可得矣。”

公孫續(xù)也說道:“叔父,劉宗正於幽州素有威望,民皆念之,叔父可使宗正往幽州。如此幽州心向叔父,必舉兵拒袁紹,叔父再率軍北攻,袁紹兩面受敵,敗亡不遠矣。”

“大哥,三弟已多年未曾回鄉(xiāng),願率軍殺回涿城。”

趙雲(yún)說道:“主公,袁紹大軍糧草皆出鄴城,主公何不率軍斷其糧道。袁紹糧道被斷,其軍必亂,破之不難矣。”

太史慈也上前說道:“主公,我青州之民常與北方通商,北方山川河流皆瞭然於胸。慈請令爲大軍先鋒嚮導!”

劉備聽出來了,幽州一早跟隨他的老人,加上公孫瓚和劉虞那兩批人,這些都是想讓劉備先攻幽州;餘下一些和冀州本土的人,想讓劉備攻冀州。

劉備說道:“可先屯兵平原,探查袁紹大軍動向再做決斷。”

劉備率二十軍(八萬人)屯兵平原,不久斥候就回報劉備,袁紹大軍向渤海進發(fā)。

劉備再度召集衆(zhòng)人商議,關羽說道:“袁紹大軍未曾回鄴城而直奔渤海,必因宗正與公孫將軍之故。袁紹方定幽州,恐大哥北上,大軍屯於渤海,大哥何不率軍西進。”

“二弟,袁紹帳下謀士衆(zhòng)多,不可輕敵,當相機而動。”

一直等到袁紹大軍屯兵南皮,崔琰和朱靈又來勸劉備進攻冀州,還說甘陵的人已經(jīng)被說服了,決定加入劉備一方。

劉備展開戰(zhàn)前會議,對趙雲(yún)說道:“子龍可率一軍往劫糧道,無需計較殺敵,使袁紹糧道不穩(wěn),便是大功一件。”

“得令!”

“翼德率三軍屯於樂陵,若袁紹有兵將來攻,務必全殲敵軍,迫使袁紹以爲我軍欲北攻幽州。”劉備還讓簡雍帶著一衆(zhòng)想要北上的將領去幫助張飛。

“是!”

“子義率三軍屯於鬲城,無需出戰(zhàn),只可死守。待時機至,方可奉令出擊。”

“得令!”

“雲(yún)長與我屯兵平原,以待良機。”

“是!”

張飛回憶完當時劉備的命令,說道:“欲勝袁軍,半渡而擊,豈非當時?”

簡雍說道:“若三將軍半渡而擊,袁軍必退而死守北岸。如此焉能從速全滅敵軍?”

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二百九十三 消耗之計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一百六十六章 袁紹再起兵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兵劫糧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二百七十五章 議和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中震動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二百二十九章 魏延第二百八十九章 相縣攻防戰(zhàn)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方勝負第四百六十三章 永理會師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五十一章 袁術之敗第三百六十九章 雒陽攻取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zhàn)略第二百八十二章 劉璋投降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局之計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一百三十一章 廣陵之戰(zhàn)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zhàn)敗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手起家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七章 初戰(zhàn)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八章 求援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八十一章 李郭相攻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tǒng)死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一百五十一章 烏丸之敗第二十章 具裝甲騎第二十九章 連環(huán)計第一百零九章 王模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三百五十二章 扶羅韓敗亡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局之計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三十章 青州變第三百九十一章 賈壹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二百九十一章 合肥攻防戰(zhàn)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一百二十三章 南下之議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上第六十四章 曹劉相爭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八十八章 江東之戰(zhàn)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呂東向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三百六十七章 曹仁兵敗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三百二十六章 嚇退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zhàn)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zhàn)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東漢物價與度量衡第四百五十八章 羅馬分裂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zhàn)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域商貿(mào)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zhàn)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fā)
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二百九十三 消耗之計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一百六十六章 袁紹再起兵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兵劫糧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二百七十五章 議和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中震動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二百二十九章 魏延第二百八十九章 相縣攻防戰(zhàn)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方勝負第四百六十三章 永理會師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五十一章 袁術之敗第三百六十九章 雒陽攻取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zhàn)略第二百八十二章 劉璋投降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局之計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一百三十一章 廣陵之戰(zhàn)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zhàn)敗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手起家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七章 初戰(zhàn)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八章 求援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八十一章 李郭相攻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tǒng)死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一百五十一章 烏丸之敗第二十章 具裝甲騎第二十九章 連環(huán)計第一百零九章 王模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三百五十二章 扶羅韓敗亡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局之計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三十章 青州變第三百九十一章 賈壹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二百九十一章 合肥攻防戰(zhàn)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一百二十三章 南下之議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上第六十四章 曹劉相爭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八十八章 江東之戰(zhàn)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呂東向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三百六十七章 曹仁兵敗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三百二十六章 嚇退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zhàn)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zhàn)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東漢物價與度量衡第四百五十八章 羅馬分裂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zhàn)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域商貿(mào)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zhàn)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f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山县| 上饶县| 偃师市| 琼结县| 上蔡县| 双城市| 宜都市| 湘西| 土默特右旗| 仙居县| 华安县| 开远市| 木里| 乡宁县| 大足县| 黑龙江省| 常德市| 大渡口区| 景宁| 嵩明县| 伊宁县| 岳阳市| 晋中市| 惠州市| 格尔木市| 雷山县| 平远县| 平泉县| 将乐县| 当雄县| 纳雍县| 行唐县| 类乌齐县| 宜州市| 新邵县| 北宁市| 黎城县| 弋阳县| 长海县| 宜兴市| 通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