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就是抄襲!
還記得當初凌笑是怎麼搞死她家三堂姐凌蘿的嗎?用的就是借勢,借民衆的勢!
當初凌笑就是借民衆的口來形成輿論壓力,巧妙地示人以弱讓大家先入爲主形成了自己是受害者,自己打人是爲了自?;蛘呤蔷热诉@樣的印象,然後讓所有遭遇過同樣不人道待遇的人自覺地站到她這邊來,與她成爲同一陣線上的盟友。
一旦民衆被壓抑多年的憤恨有了宣泄口,那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盡數就‘交’由民衆自己去發揮,她只需在一旁煽煽風點點火,讓火勢循著自己指定的方向去燒就行了。
輿論的壓力和百姓的請願,終將會‘逼’得當權者不得不做出些實際行動來安撫百姓們暴躁的情緒,這樣一來勢必就會有一個倒黴蛋要被拿來殺‘雞’儆猴以安撫民心。
凌浩鬧的這一出,就是赤*‘裸’*‘裸’*地抄襲他家妹妹的做法,而結果也是可圈可點盡在意料之中,百姓們這下的火氣全被點燃了,哪怕是東元帝國的國主和官員想要偏袒王大貴他們也是不行了。
更何況,王大貴他們本來就招人厭,官場上討厭他們的官員比比皆是,國主也是極爲不喜這些紈絝公子哥兒們的做派,再加上他們惹到的還是前來參加四國‘交’流會的他國參賽者,東元帝國要是不給個‘交’待實在是說不過去,是以王大貴他們非死即殘的下場幾乎是板上釘釘了。
雖說造就了這個局面的人是凌浩,不過大夥兒還是將功勞歸在了一整個下午都呆在房間裡看書的凌笑身上。沒辦法,誰讓凌笑纔是原創者,凌浩只是完全抄襲她之前的案例呢?
不過他人的評價如何,凌笑是一點兒也不放在心上的,她又不靠他人的評價過日子,他人之言與她何干?至於凌浩就更不用說了,誇他老妹簡直比誇他本身還要讓他開心,自然沒有什麼好不樂意的。
你們以爲這樣就是王大貴的最終結局了嗎?
錯!大錯特錯!錯上加錯!
東元帝國的國主本來是想將王大貴等人投入大牢,讓順天府尹奉公查辦,可是在他的聖旨剛要下達之前,臨仙‘門’的人就前來求見國主,說是他們少主‘玉’珩公子認爲王大貴等人嚴重敗壞他們東元帝國的聲望,如果因此與蒼瀾帝國之間生出了嫌隙,那樣的後果可不是簡單的一句道歉就可以收場的。
並且,那位臨仙‘門’人還偷偷爆了個料給東元帝國國主,稱是原來王大貴等人要羞辱的對象並不是前去赴約的這位凌公子,而是這位凌公子的雙胞胎弟弟。恰巧的是,另一位凌公子正好是他們少主的摯友,所以‘玉’珩公子要求嚴懲王大貴等人,否則……
聽了這話,東元帝國的國主要是還不明白‘玉’珩公子的心思,那他這國主可就當到頭了。敢情這說了半天,什麼注重兩國邦‘交’,什麼民心爲重,全都是表面之詞,要爲自己的摯友出頭纔是重點啊魂淡!
自覺get到了‘玉’珩公子深意的國主大人,當即下令徹查王大貴等人,別說他是真的犯罪了,哪怕是沒有犯罪也得給他安上足夠大的罪行。有了國主的許可和撐腰,順天府尹查起案子來可謂是順風順水,不用再懼怕因爲查到誰而得罪對方,導致他們過後給自己穿小鞋了。
暢通無阻的查證之後,一疊罪證呈上了國主的案頭,不看不生氣,一看肺都氣炸了,這個王大貴可真是好樣兒的??!
幾年來,仗著國公府的名頭作威作福、吃霸王餐、當街打架鬥毆就算了,強搶民‘女’,‘逼’良爲娼,被他糟踐致死的無辜‘女’子竟然高達一百六十八名!國主大人一怒之下,下令王大貴擇日處斬以儆效尤,國公爺教子不當,縱子行兇作惡,貶爲侯爺,即日生效。
其他十多名官家子弟淨是幫兇,平日裡也沒少爲非作歹,全部被判流放邊疆,沒有詔令不得回京。不僅是他們自身遭了殃,就連他們的父輩祖輩都受到了牽連,所有涉及在案的官員全都連降三級,並罰之兩年俸祿以示警告。
審判結果一經下達,全平京的百姓都在高呼國主聖明,當然也有好一部分人對凌浩是感‘激’涕零。若非是他被惹怒了要去告御狀,百姓們也沒法沾他的光,藉著這股氣勢扳倒王大貴這些社會蛀蟲,一出積壓內心多年的怨氣和不滿。
王大貴等人問斬那天,處刑臺邊幾乎圍滿了所有平京百姓,大家都是拖家帶口拉著一堆的爛菜、臭‘雞’蛋前來觀看行刑。在處刑之前,王侯爺衝上處刑臺抱著最疼愛的小兒子痛哭流涕,非但沒有得到百姓們的絲毫同情,反倒是招惹來一堆爛菜、臭‘雞’蛋的招呼。
若不是他平日縱容著這樣一個廢物,他們這些老百姓的生活又怎麼活過得那麼悽慘,多少無辜百姓被害得家破人亡,全是這對賤人父子的錯,現在他們還有什麼臉面哭?
王侯爺沒想到自己前來送小兒子一行,竟然會惹來衆怒,最後被臭‘雞’蛋砸得全身髒兮兮臭不可聞,狼狽地從行刑臺上逃竄下來。
因爲這一出,老百姓們積壓的怨恨和不滿盡數發泄在王大貴等人身上,場面一度失控。好在監斬官深明大義,體諒百姓們的心理沒有深究他們的罪責,最後還大方地任由他們砸了個夠本才命人行刑。
聽到這些傳言的時候,安澤衝撇撇嘴,半帶調侃地說道:“你這傢伙啊,真是走到哪兒,哪兒就得死人,簡直就跟殺神降臨似的,邪‘門’得很!”
呃……
走到哪兒,哪兒就死人,那她豈不是成了異世界的柯南大神了?
凌笑無語,不搭理他的瘋言瘋語。惹是生非非她本願,誰讓她天生自帶招惹麻煩這項特殊技能呢?
經過這一出不算大也不算小的事端之後,接下來的日子都是較爲平和的。時間的流逝總是極快的,六天的時間很快就從指縫中溜走了。這也就意味著,萬衆期待的四國‘交’流會,終於在‘迷’路了N久之後姍姍來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