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隨著在電視機面前乾等了幾個小時,我對於紀發的好感已經變成0了。”
“這究竟是個救世主,還是一個譁衆取寵的小人?”
“他揚言發現了染元素,發明了驗染器,真的不是國家爲了安撫百姓的策略嗎?”
“他今年才二十八歲,還很年輕,怎麼會提前科學家與鑑寶大師們發現染元素,怎麼會提前於別的科學家發明驗染器?雖說發明驗染器的人是他紀發還有李院士,但國家既然將他的名字放在前面,就說明他是主要研發人。但是這場測試卻到現在還沒有開始,是紀發怕了嗎?”
“這真不是令人愉快的一天。”
時間依舊在推移,隨著網上罵聲越來越響亮,廣場上的喧譁聲也漸漸化作沸騰聲,彷彿億萬蝗蟲過境,竟似要將這天穹給掀開了。
此刻,尖端研究所的鑑寶大師還有科學家們也都盯著電視機,急不可耐,因爲紀發遲遲不出現,檢測遲遲不開始,連他們也是免不了要跟著捱罵的。
可是,紀發不出現他們又能如何呢?
官方到現在也不宣佈檢測開始,他們又能奈何呢?
人們要做的只有等,無休止地等下去。
當然,除了尖端研究所的人們,欽差大人此刻也是幹瞪著眼睛。
雖然欽差大人此刻身處自己的工作崗位,但卻一直與上面那些大領導們聯繫著。
大家都清楚今天發生在廣場上的事情,因爲這是官方組織的,但紀發遲遲沒有出現,欽差大人的壓力越來越大,想要再次聯繫紀發一番,催促紀發一番。
而在此之前,欽差大人已經催了紀發無數次了。
就在欽差大人拿起電話之時,忽然有一名士兵指著顯示屏,喊道:“領導,你看,又有車來了!”
欽差大人擡目看去,果然見到接連三輛貨車小心翼翼,非常緩慢地在朝廣場中央開來,那站在第一輛貨車上面的人不是紀發還能夠是誰呢?
紀發雖然目送驗染器來到了廣場,本人卻是要
跟著精密的科研機器一起來的。
這些科研機器就是尖端研究所裡面的那一套,非常昂貴,紀發必須親自跟著,而且他必須帶著這些機器的原因就是爲了征服全國人民的心,讓全國人民都知道,驗染器是真的有作用的,而不是國家爲了安撫他們才就地想出來的一個策略,紀發雖然是年輕人但有才能這件事情的確是真的。
這是紀發想要告訴大家的,同時,作爲染元素的提取者,作爲驗染器的發明者,他無論如何也是要出場的。
當三輛貨車蝸牛般駛進廣場之後,廣場上的譁然聲更加響亮了。
人們終於親眼見到了紀發的廬山真面目,如何能不激動?
只是人們實在有些不明白,廣場上正在做的事情實在已是火燒眉毛的事,爲何他還敢如此浪費時間?難道他就不能夠命令貨車司機將車開得快一些嗎?
不過不管如何,紀發終究還是來了。
電視機前,紀發的親朋好友們知覺手中已經攥出了汗水,而看到紀發之後,也都不約而同地笑罵起來。
見到紀發,紀發的朋友總能安心起來,這大抵是紀發的一項特異功能了。也許,這正是紀發的人格魅力。紀發從來都不是一個能夠被輕易忽略的人,也從來都是一個能讓人放心的人。
這個幸運獲得天眼異能的傢伙,已經憑藉自己的一身優缺點,走到了這個他小的時候都不敢許願走到的位置,但他的確走到了。
紀發下了車,安排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將這些精密而貴重的儀器給一點一點搬下來。
隨著工作人員忙活好,時間已經來到了下午一點二十七分三十一秒。
這又是能夠被載入史冊的一個時間。
紀發找工作人員要來已經連接了廣場上的幾處大喇叭的話筒,清了清嗓子,大喊一聲,道:“各家媒體,請將攝像頭對準我,我接下來要說幾句話。”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對準了紀發。
紀發很清楚,自己的聲音可能不會藉助大喇叭傳遍整個廣
場,讓在場的所有人都聽到,卻能夠讓在場的百分之六十的人聽到,同時還能夠藉助大喇叭讓新聞媒體的收音器能將之收進去直播給電視機與電腦面前的百姓們聽。
紀發拿著喇叭大聲地道:“這些天發生在古玩界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了。不僅大家知道,我這些天在外面遊歷的時候,也都深切地感受到了這件事情給華夏帶來的深切的危害。所以,尖端研究所的人們在竭盡全力研究真品與贗品,希望能夠找到破解鐵甲高火球技藝的方法,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們在真品與贗品裡面都發現了一種科學界從未發現的新元素染元素。”
接著,紀發又對染元素與驗染器進行了一番簡單的介紹,讓大家都弄明白等下來將要發生什麼。
而雖然紀發說的客氣,每一句話都似乎要把功勞分給一同工作的人,但百姓們都清楚,染元素實際上就是紀發發現的,驗染器的構思也是紀發提出來的。
如果今天的測試真的成功,所有人都會感激紀發,哪怕是某些陰謀論者表面上也總是要感激他的,因爲他力挽狂瀾,拯救了華夏古玩界,扶大廈於將傾之際。
但,所有人也都知道,一旦今天的檢測失敗,紀發將遺臭萬年。
沒有人的名聲能比紀發更臭。
尖端研究所所有人加在一起,名聲也絕對臭不過紀發。
因爲紀發拋頭露面了,而且被大家當成了“總瓢把子”。
於是,一瞬間,很多紀發的親朋好友又開始擔心他來。
紀發能給人們帶來安心,但卻很少有人能給紀髮帶去安心。
現在紀發的親朋好友不太安,因爲古玩界發生的事情所有人都知道,他們也知道,他們不敢相信紀發能夠在匯聚了整個華夏的科研天才的地方,脫穎而出。
這僅僅是不相信,並非不信任,因爲這太不可思議了。
沒人膽敢相信,這世界上竟然會有在才藝與技術上,十全十美,淵博之極的人,更何況,這人只是個不滿三十歲的年輕人。
(本章完)